02.27 何仲举:“以诗代税”,《全唐诗》中的苦孩子

《全唐诗》是以帝王后妃的作品打头阵,而后是乐章、乐府,接着才是唐代诗人的作品。全书编于清康熙年间,共收录唐代诗人2529人的作品,共计九百卷。汇聚的诗人包罗万象,有帝王将相、文人雅士,也有农人樵夫、士卒商人,还有僧道乞丐等,“不让须眉”的巾帼、女士、乐妓等锦上添花,诗人遍及三百六十行。其中,曾有一位苦孩子何仲举,13岁便“以诗代税”而免了牢狱之灾的故事,成为美谈佳话。

何仲举:“以诗代税”,《全唐诗》中的苦孩子

五代十国是最混乱而黑暗的时期,战乱频繁,统治者为了支付庞大的军事开支,就是加重对百姓的剥削,苛捐杂税名目繁多,交不出税,就要予以重罚,直至坐牢。湖南营道有个少年名叫何仲举,父亲早亡,他与母亲相依为命。尽管家境贫寒,他仍能在逆境中刻苦学习,到了10岁,已能流畅地写诗、作文了。

何仲举13岁的这一年,因为交不上税,被抓捕关进了监狱。13岁的苦孩子何仲举带着木枷,坐在狱中。凡是交不上税的人一律抓捕入狱,完税后放人。这是营道县同周边县一样的做法,残酷无情,就这么世道。有人报告县官李皋说:“何家只有孤儿寡母,不是有意抗税,实在是交纳不起,再说何仲举这个孩子会吟诗作文,是个人才。”

何仲举:“以诗代税”,《全唐诗》中的苦孩子

县衙里的人能够报告李皋,是因为了解李县官的为人处世,而且李皋也喜欢作诗。李县官听了,便将何仲举从狱中提了出来,说道:“听说你会作诗,现限你在当堂作诗一首。如作得好,就以诗代税;如果作得不好,说明你徒有虚名,假装斯文,便要两罪并罚。”何仲举想了想,便吟了起来:

似玉来投狱

抛家去就枷。

可怜两片木

夹却一枝花。

何仲举:“以诗代税”,《全唐诗》中的苦孩子

诗的前两句,何仲举把自己比喻成洁白的玉石,无辜受辱,抛舍家庭不能照料,却被带上了枷锁。后两句,他又把自己比喻成一朵初放的鲜花,将被两片木枷栏扼杀了生命,该有多么不公平啊!这首诗既是小诗人为自己的辩白状,也是对不平社会的控诉书。这首诗后来收入《全唐诗》题为《李皋试诗》。

李皋听了这首诗也深受感到,立即请何仲举到厅上谈话,客气地送他回家,还免去了何仲举的税。何仲举以诗代税的事迹一时传为佳话,他也由此出了名。后来他更发奋读书,中了进士,当了全州、衡州判吏。由于他出身贫寒,深知民间疾苦,所以他为官期间,为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同时他也成为了著名诗人。其“树迎高鸟归深野,云傍斜阳过远山”,成为传诵一时的名句。

何仲举:“以诗代税”,《全唐诗》中的苦孩子

何仲举的主要作品有《何仲举诗集》存世。《全唐诗》选其《试诗》一首及断句二联。断句分别是:碧云章句才离手,紫府神仙尽点头(《献秦王》)。树迎高鸟归深野,云傍斜阳过远山(《秋日晚望》)。

这里普及一下,《全唐诗》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清朝初年编修的汇集唐代诗歌的总集,成书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在《全唐诗》的作品中有一种形式叫断句,共计1555条断句。断句出自于古人爱玩的一种联句诗游戏。如何仲举的断句二联。再如孟浩然: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苏麟: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等等,都是后世无人敢继写的经典断句。(文/蔡驷 图/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