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三十年普洱老茶特点有哪些?还能喝吗?

東山茶叟


当然,经过三十年存储的普洱茶,也到了初步修成正果的时候,只是像这种优质茶品实属少的可怜,大多数沦为庸品。普洱茶存储转化,一如马拉松赛跑,跑到前面的寥寥无几,问鼎冠军的只有一个。下面咱们就通过一系列的分析,知道什么样的初级茶品会愈转愈好,什么样的将会有大出息,又是什么样的会成为被淘汰的货色。

好不好喝,留存下来三十年左右的老茶最有发言权。

历史上的老茶,达到三十年左右比较出名的有“八八青”、“九二方砖”以及后起之秀“九六真醇雅”、“九九易昌”、“绿大树”、”各种白菜“等,其口感毋庸置疑,还是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更多的成了无名之辈,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

我们顺着普洱茶历史的足迹,一直往前看,发现那些功成名就的明星老茶,表现出来的口感相当令人惊讶,有着无与伦比的适口性和美妙的陈香化韵。尤其是五六十年代的印级茶和更久远的号级茶,如大名鼎鼎的宋聘号、福元昌、同庆号、陈云号、向质卿、瑞贡天朝等以及后来的红印、绿印、蓝印园茶无一例外地使用了大树或古树茶原料,而不是今天高密度种植的台地茶。

能持续转化三十年不倒,反而愈转愈妙,非大树或古树茶不可。这是因为与过去的栽种模式有关,那时的滇南茶区地广人稀,有充足的条件可以稀疏地栽种茶树,也就是古树茶的标准样式,即东一棵西一棵的“满天星”栽法,这种栽法的好处,茶树可以长的很高大茂盛,树大根深,可以从深层土壤中攫取矿物质养分,茶叶既饱满又浓厚,从而为后来的存储转化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反观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种植的台地茶,高密度种植,茶树一棵紧挨着一棵,本来就长不大,再施一剪头式的矮化,茶树身量单薄,树根扎的浅。茶叶得到的养分就少,这就有了台地茶的滋味比较单薄的一面,如果再追加化肥,茶叶又会变的汤粗水硬,又苦又涩。这种茶留存下来二十年仍然有苦底,香气羸弱(现在仍然有大量的一般化的老茶存在)。好不容易苦熬硬挨到了三十个年头,苦味变小了,但整体茶味道又淡的可怜,像什么花香、果香、蜜香、参香、药香不见了踪影,更别扯什么生津、回甘、喉韵,本想期待满满的好茶终归南柯一梦!高密度种植的台地茶只有一个好处,单位产量高,其它一无是处。

总之,普洱茶到了三十年,对少数底蕴深厚的普洱茶来讲,已有了相当不错的口感,为人们所讨喜的陈香化韵开始出现。三十年不是终点,才正式进入老茶的大门,后面的风景才是更令人向往的……。








波多蜜韵古茶坊


三十年的普洱老茶,我认为应该至少具备以下六大特点:

  1.特别干净的陈香

按我的经验,任何一个喝到冲泡得当的干净老茶都不会怀疑那个气味是“香”。和什么霉味、枯枝味、廉价脂粉味等等相去甚远。这种气味是“时间的味道”,它几乎直接让人联想起老旧的东西的气味,同时给人温暖安详与松弛感。

  2.绵密厚实,粘稠饱满的汤感

普洱老茶之美妙,区别于其他茶品,一大特征就是浓酽、绵密、粘稠、厚实的汤感。我用的比喻就是一碗鸡精水对一碗老鸡浓汤。前者也够鲜香,但嘴里一过就知是水,其丰富、饱满、致密比起后者有天壤之别。

  3.甜而回甘

紧接着汤感的事情就是茶汤的滋味,也就是刺激性。事实上,在老茶中我们得到的总是最小的刺激,最多的回报。简单来说就是“甜而回甘”。甜而回甘,这是普洱老茶不可思议的深层调和之一。

4.极度沉稳,偏偏还有口腔里跳舞的感觉 此茶入口瞬间唇边舌尖有种油、甚至果冻滑过的感觉;汤流过舌头瞬间开苦,苦渗进舌头里,随着吞咽在3秒之内消失变为涩,舌面涩,两颊也涩,到处涩得很均衡;15秒钟内涩开始分批转为生津;继而舌苔出现加厚感,上面好像粘着一层甜丝丝的东西;同时咽喉中间往下处出现冰糖甜,甜得有些呴嗓子;这时再用鼻子呼气,您会感到有种混合了花、树、土、石头的野性气息不断冲进鼻腔。

5.超深的喉韵

据说越会喝茶的感觉越往下。最开始喝茶用鼻子喝,闻见香就OK——这是花茶的喝法;后来用舌头喝,滋味儿够爽才中——这是绿茶的层次;再往后用咽喉喝,要有韵才满意——这是乌龙水准;终于最后咽喉都不够了,希望食道、胃、甚至肠子阑尾之流的都要爽才行——这就是老茶的境界。

6.身体的温暖、发散、松散感

  喝一杯普洱老茶对身体的反应是不能忽视的。普洱老茶的温暖感、发散感,还有喝美了之后那种慵懒、酥软的身体状态,毫无疑问也是其独到的魅力。

所以三十年的普洱老茶是一定可以喝的,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品尝过它的滋味!






隐庐主人


这个世界上除了精神可以万古流芳之外,似乎没有啥东西可以是永久的。

根据自然界物质守恒定律来说,物质虽不会消失,但物质的存在形态会发生转换。普洱茶的存放,也正是内在物质转化的一个过程。

因此,这个问题基本上是个伪命题。

实际上,我们应该关心的问题是普洱茶究竟能存放多久。

目前已知的、存世最早的普洱陈茶,据说是清代光绪年间的普洱金瓜贡茶,距今100多年。而其它诸如宋聘号、红印圆茶、七子黄印大饼等存世的早年普洱陈茶,也不外乎六七十年。

据说,解放前,曾有专家为了鉴定普洱金瓜贡茶的品质变化情况,敲下来一小块品尝,结果发现已陈化到基本没有什么普洱茶味道了。

可见,普洱茶也并非是越陈就越好。普洱茶的存放也并非是无限期的。

普洱茶是农产品,也是初加工食品。既然是食品,就会存在保质期的问题。很多人觉得普洱茶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因此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普洱茶的保质期问题。

实际上,普洱茶因其独特的后发酵工艺及品质特征,让普洱茶的保质期与其它茶类相比具有先天优势,也让普洱茶在自然存放过程中口感滋味更加醇化,品质更上一层楼。

一般,普遍形成的共识是,普洱茶的品质最佳保质期在10-20年,还应根据具体保存环境而定。

普洱生茶,存放环境良好的话,一般5-10年品质可以达到最佳;而普洱熟茶,一般3-5年就能达到应有的品质。南北方气温、气候不同,南方比较潮湿温暖,在保持通风干燥的环境下,时间可能还会更短一些。

存放时间太长,普洱茶也就基本上失去了食品应有的品饮价值,更多只能算是文物价值了。




2020225yy


没有特点,除了忽悠就是忽悠。

我不知道谁缺根筋邀请我回答这样的问题。

茶叶最牛批也是农产品,有机物,碳水化合物,食品副食品饮品,既然是入口下肚的建议参考食品安全,有越陈越好吗?有长时间对储存条件没有要求密封,防潮,防氧化,防变质等措施吗?那张棉纸是透气透水的。

陈茶说到底是落后工艺的体现,在唐宋之前,中国茶叶都采用相类似的工艺整青或烘青,榨汁去涩,在做饼方圆,最后再烘干晒干或烤干。然后到明朝以后,贡茶不要团茶了,散茶就兴旺了,继而就演化和完善出了现在的绿茶红茶青茶等,而做黑茶的因为是供应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和外贸,没有赶上这次技术变革。再然后到八九十年代,黑茶工艺除了极少数地方加工供应特定地区以外,可以完成改进技术,改良茶种的条件了,黑茶传销和普洱炒作横空出世,让中国茶叶的消费观念又倒退三百年。

我在想,你的陈三十年谁载鼓吹,港台茶叶骗子最起劲吧,他们是连涪陵榨菜和茶叶蛋都是奢侈品的。回答完毕。





龙井茶痴


普洱茶研究所与您共勉!

三十年的普洱茶 存放的好的 茶气逼人但是由于内涵物质的转化与流失也不是很好喝了!正常存个中期茶喝喝就行了!

存放的不好的就是发霉过期产品!

喝茶应及时行乐!

存茶干啥??



普洱茶研究所


30年普洱茶能不能喝以及具备的特点要在一定存放条件基础上才能谈!

一、茶叶本身的品质比较好。

二、储存环境不潮湿,储存过程中没有出现霉变。

三、储存环境通风,没有异味,茶叶保持原有茶香。

大概具备这三个条件后,放30年,那么这款茶叶首先在汤色上会呈现橘红或者红色,茶汤透亮;其次从口感上,其味更加醇厚,有茶叶的香,但却没有了原来的苦和涩,更容易让我们入口!


宋朝人古瓷收藏


醇,香,甜,滑



茶听普洱


普洱茶是农产品,也是初加工食品。既然是食品,就会存在保质期的问题。很多人觉得普洱茶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因此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普洱茶的保质期问题。

实际上,普洱茶因其独特的后发酵工艺及品质特征,让普洱茶的保质期与其它茶类相比具有先天优势,也让普洱茶在自然存放过程中口感滋味更加醇化,品质更上一层楼。

一般,普遍形成的共识是,普洱茶的品质最佳保质期在10-20年,还应根据具体保存环境而定。

普洱生茶,存放环境良好的话,一般5-10年品质可以达到最佳;而普洱熟茶,一般3-5年就能达到应有的品质。南北方气温、气候不同,南方比较潮湿温暖,在保持通风干燥的环境下,时间可能还会更短一些。

存放时间太长,普洱茶也就基本上失去了食品应有的品饮价值,更多只能算是文物价值了。


懒妈兰萱优生活


1、30年老茶很难得,要确定没有放坏,没有霉变就可。
2、可通过闻,无杂味,无异变味道,只有陈香判断。
3、冲泡后味舒服,无不适就OK啦。
如果是生普口感上陈香,甘韵悠长;如是熟普则陈香、绸滑;如是湿仓茶则潮而水;如是做旧:卡喉、不舒服,扔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299e6295366a4c16ace60f2ef66a163b\

云南正春茶业


三十年普洱老茶有什么特点?

这个问题太笼统。

单纯以时间来划分一个茶,意义不大。

普洱茶的品质和特点变化,跟原料、工艺、存储条件和地区,等等很多因素直接相关。

说越陈越香,也是有前提的,普洱茶的一生,跟人的一生相似,都有自己生命价值的高峰期。

过了高峰期,价值只会递减,不会增加。

人的生命价值高峰期普遍可能是40—50岁,但不是绝对的。

而普洱茶生命价值的高峰期,生茶可能是10-25年;熟茶可能是5-20年。但也不是绝对的,而且即使这个数据,也只是一个经验判断,没有绝对意义。

30年以后的普洱茶,可能研究价值,大于消费价值。

可能是文物,奢侈品。

不是普通的消费品。

30年普洱老茶还能喝吗

假设30年普洱老茶原料品质过关,传统的轻杀青工艺,仓储条件完好的情况下,相信会非常好喝了。

但是如果不能满足这些条件,估计应该不好喝。

再差得,熬不到3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