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农村俗语:“男无性铁无钢,女无性烂如麻”啥意思?有道理吗?

新大风歌


农村俗语:“男无性铁无钢,女无性烂如麻”是什么意思呢?有没有道理呢?首先,我要明白的告诉你此“性”非彼“性”。这里所说的“性”是指人的性格特征,而非卿卿我我的那种男女之“性”。


那么,这句“男无性铁无钢,女无性烂如麻”俗语,在人们的具体生活中又是怎样一种表现呢?首先,咱们得先理解一下什么是“男无性铁无钢”?

自古以来,人们对男性的要求就比较高,从大方面上说,要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抱负;往小处说,也要个性刚强,敢做敢为,是一条顶天立地的硬汉子。

再直接点说,就是作为男人阳刚之气要足,不能软塌塌的没精神,不然会让人瞧不起,受欺负。《水浒传》中的打虎英雄武松的兄长武大,就是一位典型的“男无性铁无钢”的代表人物。


他本身条件并不怎么样,却阴差阳错娶了一位貌美如花的潘金莲。谁知道,走了桃花运的武大,在人们羡慕忌妒恨的眼光中,并没有得到什么抱得美人归的幸福,反而却把自己的性命丢了。

武大只是沿街叫卖炊饼的小贩,日子虽不窘迫,但也算不上富裕,小门小户的普通人家而已。最重要的是武大生性懦弱,和善无争,以致常常受到泼皮无赖的敲诈勒索,他也是敢怒不敢言。

家里的美娇娘呢,自然也不把他看在眼里,动辄就是一通埋怨数落,这都为他悲剧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后来的事情我们大家都知道了,潘金莲被有钱有势的西门庆勾搭成奸。为长久厮守,两人竟然设计毒死了武大。

可以说,这对奸夫淫妇之所以如此胆大妄为,肆无忌惮,是武大平日里逆来顺受的性格有着密切关系。假如武大有他兄弟武松的那般烈性刚强的一半,那是断不会有如此下场的。


后来,武松手刃杀害兄长的奸夫淫妇,可谓是快意恩仇,也是《水浒传》中非常精彩的一节。他们兄弟二人,一个性如烈火,嫉恶如仇;一个唯唯诺诺,软弱可欺,极好地诠释了“男无性铁无钢“这句话的含义。

接着,咱们再说说“女无性烂如麻”的意思。

虽说在讲究“三从四德”的封建社会,女人的社会地位不高,但这并不是说女人就没有什么个性了,而是同样也要具备鲜明的个性与主见,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有着自己做人的原则,否则,也会让人轻看,极有可能被奸人盯上,害了自己。


比如《红楼梦》中的贾迎春,就是“女无性烂如麻”这句俗语的写照。她是贾府的二小姐,尊为千金小姐,却被仆人私下里称为“二木头”,寓意她性格木讷,被针扎都不会叫一声的。

她表现的十分软弱,对仆人的轻视无动于衷,甚至有些麻木,受了委曲,也没有想着要和别人计较。 我们知道,迎春的软弱可欺是和她的出身有着关系的。

她虽是贾母亲孙女,但母亲却是父亲贾赦的小妾,而且还早早地去世了,从小迎春就没有受到什么特别的关爱。


也正是这种原因,形成了她木讷、封闭的性格,以致那些下人竟敢欺负她,有时还会偷她的东西,她也不会大肆声张,与人家争个高低,论个曲直。

当父亲贾赦要把她嫁给孙家抵债的时候,她选择的是默默承受,虽说很不情愿,却也没有反抗。

嫁过去后,丈夫孙邵祖性格暴戾,常常对贾迎春实施家暴,逆来顺受惯了的她,还是选择忍气吞声,这就更助长了孙邵祖的无赖作风,最后,堂堂贾府的二小姐,竟然被虐待致死,着实令人可怜可悲。


通过上述两则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在为人处事上,都应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这样才可以保护自己,这也是老话“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的道理所在。

当然了,“男无性铁无钢,女无性烂如麻”这句话的理解,也不能过于偏颇,虽说强调做人要有“性”,但并不排斥具备有容乃大的豁达胸怀,对那种斤斤计较,睚眦必报的狭隘心胸更不提倡。

所以,还是应该做到小事要忍,大事要狠,没人扶的时候要站稳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