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農村俗語:“男無性鐵無鋼,女無性爛如麻”啥意思?有道理嗎?

新大風歌


農村俗語:“男無性鐵無鋼,女無性爛如麻”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首先,我要明白的告訴你此“性”非彼“性”。這裡所說的“性”是指人的性格特徵,而非卿卿我我的那種男女之“性”。


那麼,這句“男無性鐵無鋼,女無性爛如麻”俗語,在人們的具體生活中又是怎樣一種表現呢?首先,咱們得先理解一下什麼是“男無性鐵無鋼”?

自古以來,人們對男性的要求就比較高,從大方面上說,要有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雄心抱負;往小處說,也要個性剛強,敢做敢為,是一條頂天立地的硬漢子。

再直接點說,就是作為男人陽剛之氣要足,不能軟塌塌的沒精神,不然會讓人瞧不起,受欺負。《水滸傳》中的打虎英雄武松的兄長武大,就是一位典型的“男無性鐵無鋼”的代表人物。


他本身條件並不怎麼樣,卻陰差陽錯娶了一位貌美如花的潘金蓮。誰知道,走了桃花運的武大,在人們羨慕忌妒恨的眼光中,並沒有得到什麼抱得美人歸的幸福,反而卻把自己的性命丟了。

武大隻是沿街叫賣炊餅的小販,日子雖不窘迫,但也算不上富裕,小門小戶的普通人家而已。最重要的是武大生性懦弱,和善無爭,以致常常受到潑皮無賴的敲詐勒索,他也是敢怒不敢言。

家裡的美嬌娘呢,自然也不把他看在眼裡,動輒就是一通埋怨數落,這都為他悲劇的命運埋下了伏筆。


後來的事情我們大家都知道了,潘金蓮被有錢有勢的西門慶勾搭成奸。為長久廝守,兩人竟然設計毒死了武大。

可以說,這對姦夫淫婦之所以如此膽大妄為,肆無忌憚,是武大平日裡逆來順受的性格有著密切關係。假如武大有他兄弟武松的那般烈性剛強的一半,那是斷不會有如此下場的。


後來,武松手刃殺害兄長的姦夫淫婦,可謂是快意恩仇,也是《水滸傳》中非常精彩的一節。他們兄弟二人,一個性如烈火,嫉惡如仇;一個唯唯諾諾,軟弱可欺,極好地詮釋了“男無性鐵無鋼“這句話的含義。

接著,咱們再說說“女無性爛如麻”的意思。

雖說在講究“三從四德”的封建社會,女人的社會地位不高,但這並不是說女人就沒有什麼個性了,而是同樣也要具備鮮明的個性與主見,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能做,有著自己做人的原則,否則,也會讓人輕看,極有可能被奸人盯上,害了自己。


比如《紅樓夢》中的賈迎春,就是“女無性爛如麻”這句俗語的寫照。她是賈府的二小姐,尊為千金小姐,卻被僕人私下裡稱為“二木頭”,寓意她性格木訥,被針扎都不會叫一聲的。

她表現的十分軟弱,對僕人的輕視無動於衷,甚至有些麻木,受了委曲,也沒有想著要和別人計較。 我們知道,迎春的軟弱可欺是和她的出身有著關係的。

她雖是賈母親孫女,但母親卻是父親賈赦的小妾,而且還早早地去世了,從小迎春就沒有受到什麼特別的關愛。


也正是這種原因,形成了她木訥、封閉的性格,以致那些下人竟敢欺負她,有時還會偷她的東西,她也不會大肆聲張,與人家爭個高低,論個曲直。

當父親賈赦要把她嫁給孫家抵債的時候,她選擇的是默默承受,雖說很不情願,卻也沒有反抗。

嫁過去後,丈夫孫邵祖性格暴戾,常常對賈迎春實施家暴,逆來順受慣了的她,還是選擇忍氣吞聲,這就更助長了孫邵祖的無賴作風,最後,堂堂賈府的二小姐,竟然被虐待致死,著實令人可憐可悲。


通過上述兩則小故事,我們可以看出,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在為人處事上,都應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底線,這樣才可以保護自己,這也是老話“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的道理所在。

當然了,“男無性鐵無鋼,女無性爛如麻”這句話的理解,也不能過於偏頗,雖說強調做人要有“性”,但並不排斥具備有容乃大的豁達胸懷,對那種斤斤計較,睚眥必報的狹隘心胸更不提倡。

所以,還是應該做到小事要忍,大事要狠,沒人扶的時候要站穩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