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你以为“电脑+手机+网络”就能让你在家“高效办公”了?

2020年春节,因为病毒的骚扰,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被极大地改变了,其中也包括:居家在线办公,成了节后广为流行的办公方式。

很多人说,只要有“电脑+手机+网络”就可以在家办公了。的确,硬件条件是满足大部分办公需求了,可即便这样,还是有很多人以“居家办公”之名,要么睡懒觉,要么玩抖音,要么狂刷剧——然后,顺便“办公”。如此的办公效率,怎能与在公司“集中办公”相比呢?

你以为“电脑+手机+网络”就能让你在家“高效办公”了?

那么,如何确保“在线办公”的高效性呢?笔者认为:将“在线办公”视为一个项目来开展,是保障“在线办公高效性”的关键。

为什么将“在线办公”视为一个项目?

与传统的“集中办公”相比,居家“在线办公”具有办公地点分散、各员工办公环境不同、精神面貌状态迥异的独特性。

在线办公,绝不仅仅是形式意义上的考勤打卡,而是随着工作部署的展开,各员工的工作任务也是逐渐明确的,因此具有渐进明细性。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居家“在线办公”将是一种普遍应用的办公方式且成为常态;但是,现在它显然只是“公司集中办公”的临时替代者,等疫情结束,绝大多数企事业单位还是要恢复“集中办公”的。因此,它具有临时性特征。

可见,“在线办公”是在特殊时间段里、让各个员工在家办公、以便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的项目。

既然将“在线办公”视为一个项目,那么要确保项目的高效开展的方法就不难了,只需做到:(1)制定项目章程,召开项目启动会;(2)用好“工具”。

你以为“电脑+手机+网络”就能让你在家“高效办公”了?


制定项目章程,召开项目启动会

“在线办公”这个项目,各部门经理就是其部门的“项目经理”,制定项目章程,最重要的目的是“明确项目周期和项目目标”,换言之:在线办公一周(或两周),需要完成部门分配的工作任务。

通过微信或其它工具召开“在线项目启动会”,通知所有部门成员参会,该会议需达到以下目的:

(1)明确此项目的总目标;需要注意的是,此项目的目标应该是特殊办公期间可以完成的,即项目目标要合理,如:线上教育行业,居家在线完成一定量的备课、教学、销售是合理的;而要一个产品制造业的员工在家完成样品制作则是不合理的,但要在家里完成产品设计图纸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将目标任务进行拆分,分配给各个成员;

(3)对于需要协同完成的任务,要明确任务时间节点;

(4)由于是集体“在线办公”,启动会上,还需要明确“集体沟通工具”的一致性;以防出现“A用QQ告诉B自己已经完成了某任务,待B完成下一工作;而B在微信里苦苦等待A的信息”这种状况。

定了目标、分配了任务,那么就是要完成的了,而不是让人觉得在家是“无任务、假办公”。针对需要协同完成的任务,明确了时间节点,这样可以防止任务因为某一成员耽误影响项目进度。

需要补充的是,明确了任务和时间节点,“在线办公”办公时间上各成员可以灵活安排,而没必要强行要求如集中办公一样“8点半,所有人必须在线办公;12点吃午餐”。

用好“工具”

相比于“集中办公”,“在线办公”最大的劣势在于:它难以实现“成员间随时面对面讨论问题”。“能否面对面”不要紧,关键在于能及时沟通,必要时,可以开会讨论,而这些最为关键的是充分用好“工具”。如微信、QQ、飞书都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及时沟通、群体会议等。

你以为“电脑+手机+网络”就能让你在家“高效办公”了?

“在线办公”实例

笔者将自己朋友、同事的一些“在线办公”实例,在此与大家一起分享。

实例1:A是从事线上教育的课程销售顾问,公司地点恰在武汉。武汉封城后,正月初五公司召开紧急会议,要求按照“初七上班”原计划进行,只是由集中办公变成了“在线办公”。会议统计了在家有电脑的和没有电脑人员、并确定人员了“在线办公”的可行性(排除特殊期人员),对于没有电脑的,公司安排紧急寄送电脑。A所在部门给他们定了销售额目标,公司信息系统可以实时了解他们的完成情况,微信工作群沟通无碍。A在家隔离期已经开始隔离工作了。由于全国人民都在家,据说A近期业绩还不错呢。

实例2:B是制造业的研发人员,由于公司所在城市的“防疫管控”限制,其暂时不能返岗,只能居家“在线办公”。他说,刚开始两天,大家都是以办公之名在家里随意办公,没什么实际工作任务与成果。后来他们领导每天8:30准时开微信会议,宣布一些任务与目标。于是,他们也都“老实”了,开始制定各自的工作计划,并远程指导在岗实验人员开展研发样品制作与测试。他说,在线办公对于他们来讲,解决了特殊时期的难以返岗工作的问题。

你以为“电脑+手机+网络”就能让你在家“高效办公”了?

总 结

“在线办公”不难,难的是如何高效“在线办公”。把它当作项目来开展,用项目管理的思路推进工作,“高效办公”不再难。此项目最重要的两点是:

(1)制定项目章程、召开项目启动会;

(2)用好“沟通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