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NO.053 瓦菲奧杯

「藝術日課」美崙讀書會

短閱讀欄目,

旨在讓您用最短的時間,

瞭解一件藝術品

或一小段藝術史

每天都得到一點新知識吧~

今天,帶給大家的這件藝術品是

【瓦菲奧杯】

艺术日课 | NO.053 瓦菲奥杯

獵手捕牛,希臘斯巴達附近瓦菲奧出土的酒杯,約公元前 1600 年—前 1500 年,金,高 8.9 釐米。瓦菲奧圓頂墓出土的酒杯很可能是克里特島金匠的作品。它們是對邁錫尼墓葬圈 A 所發現物品的一種補充,表明金器是精英階層邁錫尼人常見的陪葬品。

其他邁錫尼遺址的發掘工作有著非常奢華的發現,出土的物件裝飾著米諾斯風格的人物、動物,其中最重要的是瓦菲奧某處圓頂墓出土的一對金盃。

插圖中的瓦菲奧杯是用敲花工藝製成的,可能是某位克里特金匠的作品。兩隻杯子表現的都是獵手試圖捕捉野牛的情景——可能是為了在克里特島宮殿庭院裡舉行的跳牛儀式

男人們留著長髮、赤裸上身、細腰,和米諾斯的《收穫者花瓶》上的人物,以及希臘邁錫尼墓葬圈出土匕首刀刃上的獵手極為相似,很多歷史學家認為這也是出於克里特藝術家之手。另一隻杯子描繪的是獵手們試圖用網困住公牛,其中一頭已被捕獲。藝術家為公牛安排了一個極為扭曲的姿勢,暗示它試圖掙脫的努力。在它的兩邊各有一頭急奔逃竄的公牛,一名獵人被踩在腳下。

大多數歷史學家認為,這裡描繪了獵手們以母牛為誘餌捕捉公牛的三個連續情節。如果是這樣,這個故事就要從右往左看。首先,公牛追隨著作為誘餌的母牛。隨後,公牛與母牛“交談”。最後,一名獵手偷偷潛到公牛身後,成功地用套索套住了它的左後腿。

無論其主題有著怎樣的含義,這對杯子上作為背景的樹木山石刻畫入微,它出類拔萃的技巧性和藝術性都值得我們關注。

註釋:

①跳牛儀式:在米諾斯文化中,公牛非常重要。對於米諾斯的年輕人來說,跳牛相當於一種重要的成人禮。

——本課內容源自《加德納藝術通史》

艺术日课 | NO.053 瓦菲奥杯

圖書介紹

《加德納藝術通史:15版》

藝術史到底是什麼,或許不同的藝術史家、甚至是藝術愛好者都有著各自的見解。但是,在大家作出各自的結論之前,他們或許都讀過這樣一本蜚聲全球的著作——《加德納藝術通史》。

這本著作的作者是一位偉大的女性,她便是海倫·加德納。

差不多100年前,20世紀早期,美國的藝術史書中只記載了西方藝術,並沒有人來研究全球藝術史,即使是現在家喻戶曉的貢布里希的《藝術的故事》也是如此。20世紀20年代,海倫·加德納在芝加哥很有名的藝術機構任職,但是由於當時身處男性主導的社會,她從未被授予教授等職位。可是,這不妨礙她以滿腔地熱情投身到藝術史研究領域當中。與此同時,1926年她出版了第一部全球藝術史——《加德納藝術通史》,她創造性地開拓了世界藝術史研究領域最原初的全球視野,同時開啟了一種全新的藝術史教材類型。之後的二十多年裡她完成了《加德納藝術通史》的第二版、第三版。在海倫·加德納去世之後,這本藝術史著作迎來了更多學者的參與,他們將書中的內容不斷更新和修訂。幾十年裡《加德納藝術通史》始終持續暢銷,經久不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