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专业的人是怎么听音乐的,和普通人有什么不同?

和我生猴子


专业的人听音乐,会对乐曲或歌曲作出不同的评价。专业的人会仔细判断乐曲中音符和时值的准确,旋律的正确,或者是演奏时的技巧,对他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听音乐的同时,他们会仔细体会音乐中所蕴含的感情,然后做出自己的见解。

音乐专业者听音乐的时候,听的还有曲目中的乐理,还有透彻的分析乐曲的框架、结构和变化。普通人听音乐的时候,更多的时候关注的是歌曲的歌词,鲜少有人会去关注乐曲的旋律,大多数专辑中的伴奏或纯音乐部分几乎没有人听,可能会有人会选择伴奏去唱出符合自己声调的歌曲,或者更改一些旋律,翻唱出新的歌曲,或许翻唱乐曲更能让听众感到惊叹,但翻唱有时会失去音乐中的情感。所以,乐曲的伴奏来看,普通大众基本上无法分辨何为好听的音乐,如何听懂好听的音乐。乐曲、配乐和乐理需要一定的音乐素养,这是专业的音乐人所具有的。歌词虽是歌曲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对专业的音乐人来说,歌曲的精华在于曲的部分,曲调部分有着专业人士所想了解的部分。和弦、时值、音乐的架构编排,才更多的是他们更想了解的地方。然后取其精华,进一步去学习和了解其他音乐专业人的作曲风格。

专业的音乐人,在学习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之后,会从基础的欣赏进化为解析,最后谱写出自己的音乐。在听音乐的时候,更多的会专注于演奏的录音,因为演奏的音乐更有参考价值,然后从中找到自己所需要提升的部分。或是参考不同音调的演奏,因为其中的风格的不同,演奏的技巧或技法的处理也是不同的。这是专业音乐人更希望了解的地方,也是他们所需要学习的。并且在歌曲方面,专业的人会认真分析和思考每一首歌的伴奏,节奏的微小区别和起伏的反差及运用。

音乐是情感的载体,非专业人士和专业人士都可以听出乐曲中所蕴含的感情,但专业人士会明白乐曲情感所产生的原理,是通过什么让音乐产生了这样的情绪,或制造出的氛围。音乐人知道如何用音乐制造感情情绪,能够听出乐曲是基于何种音调,用的是什么样的和弦。每个音调都有着专业音乐人的性格,从这些风格迥异的性格中,可以衍生出风格不同的音乐。

不管是专业的音乐人还是普通人,在欣赏音乐的时候,更需要的是对音乐的思考和理解,不仅仅是从旋律音调等方面。人为什么听音乐?是因为对音乐的热爱,所以希望去理解。所以专业的音乐人,会从普通人的内心所想去考虑,作出能与他们共鸣的曲目。专业的人,更会去合理运用自己的音乐知识,在赏析和分析不同的音乐之后,思考出大众所能接受的音乐。音乐没有国界,专业音乐人在听音乐时会更加理性的分析音乐,而普通人更多的是感受专业音乐人所作曲时感情。


Colelam2007


对于学音乐的人来说,听到音乐时候仿佛“毒瘾”隐隐发作一样,音乐风格不同的专业会有不同的“犯病”行为,脚打拍子,摇头晃脑,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等都是不同的操作!

鼓手的日常充满节奏感,不仅爱抖腿,而且是两条腿爱一起抖!吃饭时候爱拿筷子敲,甚至骑电动车都在抖腿?!其实更可怕的是连开车的时候都在练双踩......

吉他手会跟着音乐空气扫弦,点头打拍子;

对于贝斯手来说,即使这首歌编曲配器再多再复杂,戴着多么垃圾的耳机,也能半个音符不落的听出贝斯声!

当你在商场里听到音乐的时候,这时候学作曲的人们虽然脸上可能并无波澜,但脑子里却忙活的要死(控制不了那种):跟着唱谱子,改旋律,配和声,加花,变节奏……

学声乐的平常时不时会开个嗓,听到音乐看到谱子习惯跟着低声唱;

琵琶古筝一类的会经常随时随地展开轮指!

笛子或管乐类则会经常对着空气练习颤指。一不小心就被误会成发羊癫疯了!

听到一首旋律或者看到谱子的时候,学乐器的总忍不住用手指跟着音乐律动敲击,他可并不是随便打打节拍,此时脑子里很可能正在脑补自己乐器演奏这个旋律时的指法!这时候注意观察,不同专业此时手部的动作也不一样。

十个指头全在动的,基本上是学钢琴的;

左手除了大拇指之外,其他四根指头在动的, 基本上是学弦乐的;

两只手除了大拇指剩下指头都在动的,基本上是学吹管乐的;

不光手指动,脚指头也动,还忍不住会摇头晃脑,乐队的乐手!


邂逅你在烟花雨季962


对于学音乐的人来说,听到音乐时候仿佛“毒瘾”隐隐发作一样,音乐风格不同的专业会有不同的“犯病”行为,脚打拍子,摇头晃脑,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等都是不同的操作!

鼓手的日常充满节奏感,不仅爱抖腿,而且是两条腿爱一起抖!吃饭时候爱拿筷子敲,甚至骑电动车都在抖腿?!其实更可怕的是连开车的时候都在练双踩......

吉他手会跟着音乐空气扫弦,点头打拍子;

对于贝斯手来说,即使这首歌编曲配器再多再复杂,戴着多么垃圾的耳机,也能半个音符不落的听出贝斯声!

当你在商场里听到音乐的时候,这时候学作曲的人们虽然脸上可能并无波澜,但脑子里却忙活的要死(控制不了那种):跟着唱谱子,改旋律,配和声,加花,变节奏……

学声乐的平常时不时会开个嗓,听到音乐看到谱子习惯跟着低声唱;

琵琶古筝一类的会经常随时随地展开轮指!

笛子或管乐类则会经常对着空气练习颤指。一不小心就被误会成发羊癫疯了!

听到一首旋律或者看到谱子的时候,学乐器的总忍不住用手指跟着音乐律动敲击,他可并不是随便打打节拍,此时脑子里很可能正在脑补自己乐器演奏这个旋律时的指法!这时候注意观察,不同专业此时手部的动作也不一样。

十个指头全在动的,基本上是学钢琴的;

左手除了大拇指之外,其他四根指头在动的, 基本上是学弦乐的;

两只手除了大拇指剩下指头都在动的,基本上是学吹管乐的;

不光手指动,脚指头也动,还忍不住会摇头晃脑,乐队的乐手!



知音乐客


个人感觉,普通人听音乐可能主要是靠第一感觉,觉得这首歌的旋律好听入耳、词顺口就👌

对于专业的人来讲,除了词、曲、Vocal外,最主要的还要听编曲——用的什么和弦,用到了哪几种乐器,各种乐器之间如何搭配衔接走位,曲子的段落,以及节奏乐器的节奏等。








声音守望者


以娱乐为目的听的话,都听的是旋律,节奏,音色,但专业者会注意整首曲子的架构编排,配器,和声等等专业方面。

一句话说就是,普通人听音乐是消费行为,音乐专业的人听音乐是在积累生产资料。


i普通搬运工


学音乐的人听到音乐就像“毒瘾”发作,内心有隐隐的躁动。不同的音乐会带来不同的“发病”表现。

鼓手的日常充满节奏感,不仅爱抖腿,而且是两条腿爱一起抖!吃饭时候爱拿筷子敲,甚至骑电动车都在抖腿?!其实更可怕的是连开车的时候都在练双踩......

吉他手会跟着音乐空气扫弦,点头打拍子;

对于贝斯手来说,即使这首歌编曲配器再多再复杂,戴着多么垃圾的耳机,也能半个音符不落的听出贝斯声!

当你在商场里听到音乐的时候,这时候学作曲的人们虽然脸上可能并无波澜,但脑子里却忙活的要死(控制不了那种):跟着唱谱子,改旋律,配和声,加花,变节奏……

学声乐的平常时不时会开个嗓,听到音乐看到谱子习惯跟着低声唱;

琵琶古筝一类的会经常随时随地展开轮指!

笛子或管乐类则会经常对着空气练习颤指。一不小心就被误会成发羊癫疯了!

听到一首旋律或者看到谱子的时候,学乐器的总忍不住用手指跟着音乐律动敲击,他可并不是随便打打节拍,此时脑子里很可能正在脑补自己乐器演奏这个旋律时的指法!这时候注意观察,不同专业此时手部的动作也不一样。

十个指头全在动的,基本上是学钢琴的;

左手除了大拇指之外,其他四根指头在动的, 基本上是学弦乐的;

两只手除了大拇指剩下指头都在动的,基本上是学吹管乐的;

不光手指动,脚指头也动,还忍不住会摇头晃脑,乐队的乐手!



醉美乐坊


感谢您的提问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专业的人怎么听音乐

如果是站在音乐人的角度去思考,那么就比较好理解一点。

首先会思考这首歌曲的节奏,旋律,以及歌曲和弦的色彩,而这些了就包含了很多乐器组成 如 钢琴 架子鼓,贝斯,吉他,(只是一部分乐器)以及歌曲表达什么样的情绪Emotion,什么样的风格,歌词是什么样的意思,包括整首歌曲的编曲部分,架子鼓的主体节奏,贝斯律动的旋律线条,以及吉他的和弦搭配,主音吉他的solo,等等这些都是作为一个专业的音乐人必须的音乐素养

第二个问题 专业的音乐人和普通人听音乐的区别在于 前者(专业音乐人)会去学习思考和分析整首歌曲,并且把它吸收消化,而后者(普通人)就不必在意这么多的问题,大多数后者不会在意太多可能会去欣赏歌曲的歌词 ,歌手的声线,歌曲的传唱度,和整首歌曲的大体情绪,简而言之专业音乐人听音乐要比普通人听音乐分析的更透彻一些,以便于学以致用。

个人观点 ,谢谢大家支持!





吉他阿浩


专业的角度来说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吧,就像码农在看源代码的感觉。比如声乐专业的会更注重人声的发音,咬字,音色等。

以前听的时候:emmm,这首歌蛮好听,那首歌很空灵,这首歌古风浓郁,那首歌很燃很炸.....

现在听音乐的时候大概是这样:嗯,前奏是吉他和弦乐,中速,大概是偏流行抒情的风格,估计一会要进键盘了;这儿的低音线条不错,半音下行力度加强了;哇!这片的弦乐和管乐合奏效果真好,倒回去再听一遍;这段失真吉他有点吵,不喜欢;这儿的转调好意外啊,怎么做的?

所以你看到了,听音乐的时候其实很费脑筋的。遇到好的作品,旋律好,和声好,节奏好,各种好,听起来真是享受。如果遇到烂作品那真是种煎熬,1分钟都听不下去。

特别是可能工科生自带的天性,遇见什么东西都想把它解构完看看是什么组成,然后喜欢走路的时候听歌,经常每一步都想踩在拍子上,强迫症无疑......


卡普西洛


首先你要学习专业乐理知识,以及音乐的欣赏能力,培养音乐艺术的兴趣,然后如果你是某个音乐领域的特殊爱好者,要购买一些专业的音乐设备,比如:监听耳机,音箱功放,音乐器材,效果器,以及中外一些闻名于世的音乐作品,这样,专业人员配带专业的监听耳机,因为用监听耳机可以分辨出音乐的节拍,旋律,调式,以及风格类型,所有这些都是基于长期耳朵听力,普通人很难分清音乐的细节,比如音高是否合适,节拍对不对,旋律有没有问题,是不是C大调等等,必须要经过专业音乐学习积累下来的,术业有专攻!就是这个意思吧!需要学习的太多太多了,就简单的说说吧!





野蜂飞舞音乐梦


专业的人听歌有两种模式的!

第一种普通模式。

和普通人听歌一样,旋律是否上口,歌词写的好不好。也就是随便听听。比如早上打开音乐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仅仅只是听,听的什么,歌词是什么都没注意。

第二种专业模式。

能听出所有乐器的声音。乐器和乐器的搭配(和声)旋律走向等!歌手的唱功!专业的还是非专业的。非专业的是否后期加工过。(专业歌手特意处理过)等等……!

听整体乐器的搭配,和声,歌手对歌曲的处理,唱腔,强弱对比,控制能力,和伴奏的锲合度。整个融合在一起并且能细分出每一个声部,每一个声音,每一个细节。

https://b23.tv/av60089003

这个是我比较喜欢的三个歌手的《凉凉》三个声部。

真心喜欢,需要静音去听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