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农村牛棚里开直播课,这届老师太难了

不少学校的网课已经进行一段时间了,你,过得还好吗?


身为学生的你,是否曾抱怨早起打卡、紧张学习节奏、各种作业任务等带来的压力?


身为家长的你,是否曾吐槽早起“盯梢”、兼顾工作和“陪读”、处理各种状况等带来的辛苦?


但你可知道,有诸多老师在你们的身后默默奉献,让孩子们在这个史上最长寒假“停课不停学”。来看这10位深圳教师的故事!


农村牛棚里开直播课,这届老师太难了

滞留湖北,牛棚中给学生开课

农村牛棚里开直播课,这届老师太难了


人物:付明

身份:龙岗区建文外国语学校高二数学教师


农村牛棚里开直播课,这届老师太难了


2月10日,因疫情滞留湖北农村老家的付明,用上家人“翻山越省”购买的粉笔,在“牛棚”里给该校高二3班、4班的93名学生开直播课。


如何在仅有手机、纸笔的情况下开好直播课?他选择家附近的拥有黑板的废弃村小——雁门小学开启直播课程。虽然这里如今已被村民当作牛棚使用,但对于付明有着特殊的意义,这里曾是他读书的地方,也是其父母曾经工作、生活的地方。去年,付明的父亲不幸因车祸去世,便安葬于雁门小学旧址。


付明说,虽然环境恶劣,但对学生而言,黑板、粉笔的直播效果会更好,同学们也更熟悉,学得更快更好;而对他自己来说,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不仅是对父亲的一种缅怀,也是对教育的一种传承。


农村牛棚里开直播课,这届老师太难了

独守校园为云课堂提供资料保障

农村牛棚里开直播课,这届老师太难了


人物:胡明珠

身份:深圳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馆长


农村牛棚里开直播课,这届老师太难了


春节前刚做完手术的胡明珠,本想趁着寒假好好休养,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她的计划。


虽未带课,但因其他上课老师都必须远程备课,所需的各种资料多数都在学校里,有着33年教龄的胡老师就成了“空中课堂”的资源保障。在空无一人的校园中,她给老师们准备各种教学资料,提供下载链接,提供快递到家……


2月11日,经胡老师多方联系,学校师生急需的一批资料终于送到学校里,她一个人一箱一箱地处理这些资料。后来赶到的校长问她,为何不安排其他人来帮忙?她说,疫情严峻,接收资料要接触不少人,总是有风险的,“很多年轻人不是刚刚成家立业就是拖儿带女,要是感染了,影响就大了。”


农村牛棚里开直播课,这届老师太难了

竹子搭摄影架,为上网课拼了

农村牛棚里开直播课,这届老师太难了


人物:刘天龙

身份:盐田区实验学校初中数学教师


农村牛棚里开直播课,这届老师太难了


刘天龙的家乡洪湖市距武汉较近,因此成为疫情重灾区,虽身处家中,但他心念远在深圳的孩子们。


线上教学这种新颖方式,对于63岁的刘老师而言,颇具挑战。但他婉拒同年级同课组其他老师代劳的善意,向年轻老师请教,从头学起,踏上一波三折的线上教学之路。


他向街坊借来小黑板,找来几根后山的青竹,搭起临时摄影架,在老父亲的协助下录拍教学视频。可惜手机视频时长有限,转载到学校的在线平台有画面、无声音。于是,他向亲戚借来一台笔记本电脑,但仅仅依靠手机热点提供网络无力满足平台强大的数据传播需求。


最后,他只好选择打扰镇上的亲戚,每天凭多方申请来的临时“居民通信证”骑自行车经过两个“关口”,历时40分钟来到直播现场——商铺的一隅。在他心中,课比天大。


农村牛棚里开直播课,这届老师太难了

滞留河南,雪地里借网开课

农村牛棚里开直播课,这届老师太难了


人物:赵东莲

身份:龙岗区甘李学校教师


农村牛棚里开直播课,这届老师太难了


头戴粉色耳暖,身穿黑色羽绒服,坐在院子里守着电脑上直播课,而院子两边的土地上,落满了厚厚的白雪。


甘李学校的英语老师赵东莲,因为疫情滞留在老家河南。由于封村,无法安装网络,于是,她便在雪天里,搬来两张椅子和笔记本电脑,借用邻居家的无线网络,开始为4个班的学生上起了网络直播课。


农村牛棚里开直播课,这届老师太难了

深圳天台上的录播教师

农村牛棚里开直播课,这届老师太难了


人物:王涞东

身份:南山区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体育教师


农村牛棚里开直播课,这届老师太难了


受疫情影响,王涞东滞留在老家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为了让学生们“停课不停学”,担任初三毕业班体育教学工作的王涞东立即投入到“空中课堂”教学的探索中。


因老家没有电脑和网络,王涞东便连夜收拾行李奔赴深圳。为不受居住环境限制,他便不断地优化教学方案,最后确定了在家里的天台录制课程。


首节“空中课堂”结束后,学生们在评论区纷纷点赞,称王老师是最英姿飒爽的“天台玉树临风运动达人”。


农村牛棚里开直播课,这届老师太难了

自创疫情防控科普有声绘本

农村牛棚里开直播课,这届老师太难了


人物:吴杰毅

身份:宝安区宝民小学教师


农村牛棚里开直播课,这届老师太难了


疫情打破了假期的宁静,但居家防疫并不影响吴杰毅老师的创作热情。吴杰毅与其女儿合作,一个画画一个配音,十来天便完成了一个《疫情防控科普有声绘本》作品。作品中不仅呈现了病毒的传播方式、由来,还告诉大家在疫情中如何进行自我防护。


该视频已在宝安区各个小学的“空中课堂”公开展示。吴杰毅说,与女儿一起创作的绘本,既教育了身边的同学,又能在这个特殊的时刻陪伴和见证女儿的成长。


农村牛棚里开直播课,这届老师太难了

克服重重困难当高三生“主播”

农村牛棚里开直播课,这届老师太难了


人物:赵芳

身份:翠园中学高三语文教师


农村牛棚里开直播课,这届老师太难了


2月3日,在距离鹏城1千多公里外的湖北省鄂州市,赵芳开始了她新学期的线上第一课,与学生们一起备战高考。


在乡下老家,仅凭一部手机无法实现网课操作,于是她骑车20多公里来到县城妹妹家,手边没有教材等资料,她在网上不断甄别、对比资料,编成符合自己课程标准的内容。


为了保证线上教学质量,赵芳每天都在研究新的网络平台。慢慢地,她摸索出一套实用方法:让学生按照作业类型上传内容,既监督了功课,又提高了批阅效率。


农村牛棚里开直播课,这届老师太难了

退休教师迎难而上尝试云教学

农村牛棚里开直播课,这届老师太难了


人物:胡启贵

身份:福田区外国语高级中学语文老师


农村牛棚里开直播课,这届老师太难了


授课对于胡启贵这样的退休返聘特级教师来说驾轻就熟,但使用网络上好课,在技术等方面则面临着难关。他积极参加技术培训,主动尝试新的教学手段。


在胡启贵看来,云教学最大的陌生就是没有课堂,但是从中却看得到快速适应不断变化、不断前行的社会发展,“‘空中课堂’是个崭新的课堂,只要初心不改,与时俱进,面向未来,那么什么样的课堂都是可以任我驾驭的。”


农村牛棚里开直播课,这届老师太难了

雪天在电信基站开直播课

农村牛棚里开直播课,这届老师太难了


人物:夏良英

身份:龙华高级中学物理老师


为了能让上课时网络更快更稳定,滞留安徽老家的夏良英想尽了办法。她发现离家几里地外有一处电信基站,于是,她将手机、电脑等搬到了电信基站附近。


但是,赶上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雪。就这样,她在零度野外的寒风中坐一两个小时,只为了给学生们流畅地上一堂课。下课后,夏老师还不忘拍上几张田野照分享给学生。隔离不隔爱,老师对孩子们的爱顺着那细细的网线、小小的屏幕流淌、传递……


农村牛棚里开直播课,这届老师太难了

为全国学生送上优质公益课

农村牛棚里开直播课,这届老师太难了


人物:龙岗区公益教师


农村牛棚里开直播课,这届老师太难了


1月29日(大年初五)一早,在龙岗教师直播培训的微信群里,不断“叮”来老师们踊跃接龙,报名参加CCTALK全国公益教学直播的消息。该项直播由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有近435名龙岗区公民办教师参与全国公益直播讲师(深圳基地)遴选。


以深圳市公办学校现使用的各学科、学段教材出发,由龙岗名师、专家等组成的首席专家团队集合三万教师的力量,经过五轮直播技术专业培训,团队成员反复研讨定稿,每一课反复多次的试讲,最终为全国学子送上具有深圳教育特色的优质公益课程。


这些老师们太不容易了!

他们是众多无私奉献老师们的部分缩影,

克服重重困难是为了让孩子

收获知识与成长,读懂灾难与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