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農村牛棚裡開直播課,這屆老師太難了

不少學校的網課已經進行一段時間了,你,過得還好嗎?


身為學生的你,是否曾抱怨早起打卡、緊張學習節奏、各種作業任務等帶來的壓力?


身為家長的你,是否曾吐槽早起“盯梢”、兼顧工作和“陪讀”、處理各種狀況等帶來的辛苦?


但你可知道,有諸多老師在你們的身後默默奉獻,讓孩子們在這個史上最長寒假“停課不停學”。來看這10位深圳教師的故事!


農村牛棚裡開直播課,這屆老師太難了

滯留湖北,牛棚中給學生開課

農村牛棚裡開直播課,這屆老師太難了


人物:付明

身份:龍崗區建文外國語學校高二數學教師


農村牛棚裡開直播課,這屆老師太難了


2月10日,因疫情滯留湖北農村老家的付明,用上家人“翻山越省”購買的粉筆,在“牛棚”裡給該校高二3班、4班的93名學生開直播課。


如何在僅有手機、紙筆的情況下開好直播課?他選擇家附近的擁有黑板的廢棄村小——雁門小學開啟直播課程。雖然這裡如今已被村民當作牛棚使用,但對於付明有著特殊的意義,這裡曾是他讀書的地方,也是其父母曾經工作、生活的地方。去年,付明的父親不幸因車禍去世,便安葬於雁門小學舊址。


付明說,雖然環境惡劣,但對學生而言,黑板、粉筆的直播效果會更好,同學們也更熟悉,學得更快更好;而對他自己來說,能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不僅是對父親的一種緬懷,也是對教育的一種傳承。


農村牛棚裡開直播課,這屆老師太難了

獨守校園為雲課堂提供資料保障

農村牛棚裡開直播課,這屆老師太難了


人物:胡明珠

身份:深圳大學附屬中學圖書館館長


農村牛棚裡開直播課,這屆老師太難了


春節前剛做完手術的胡明珠,本想趁著寒假好好休養,但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她的計劃。


雖未帶課,但因其他上課老師都必須遠程備課,所需的各種資料多數都在學校裡,有著33年教齡的胡老師就成了“空中課堂”的資源保障。在空無一人的校園中,她給老師們準備各種教學資料,提供下載鏈接,提供快遞到家……


2月11日,經胡老師多方聯繫,學校師生急需的一批資料終於送到學校裡,她一個人一箱一箱地處理這些資料。後來趕到的校長問她,為何不安排其他人來幫忙?她說,疫情嚴峻,接收資料要接觸不少人,總是有風險的,“很多年輕人不是剛剛成家立業就是拖兒帶女,要是感染了,影響就大了。”


農村牛棚裡開直播課,這屆老師太難了

竹子搭攝影架,為上網課拼了

農村牛棚裡開直播課,這屆老師太難了


人物:劉天龍

身份:鹽田區實驗學校初中數學教師


農村牛棚裡開直播課,這屆老師太難了


劉天龍的家鄉洪湖市距武漢較近,因此成為疫情重災區,雖身處家中,但他心念遠在深圳的孩子們。


線上教學這種新穎方式,對於63歲的劉老師而言,頗具挑戰。但他婉拒同年級同課組其他老師代勞的善意,向年輕老師請教,從頭學起,踏上一波三折的線上教學之路。


他向街坊借來小黑板,找來幾根後山的青竹,搭起臨時攝影架,在老父親的協助下錄拍教學視頻。可惜手機視頻時長有限,轉載到學校的在線平臺有畫面、無聲音。於是,他向親戚借來一臺筆記本電腦,但僅僅依靠手機熱點提供網絡無力滿足平臺強大的數據傳播需求。


最後,他只好選擇打擾鎮上的親戚,每天憑多方申請來的臨時“居民通信證”騎自行車經過兩個“關口”,歷時40分鐘來到直播現場——商鋪的一隅。在他心中,課比天大。


農村牛棚裡開直播課,這屆老師太難了

滯留河南,雪地裡借網開課

農村牛棚裡開直播課,這屆老師太難了


人物:趙東蓮

身份:龍崗區甘李學校教師


農村牛棚裡開直播課,這屆老師太難了


頭戴粉色耳暖,身穿黑色羽絨服,坐在院子裡守著電腦上直播課,而院子兩邊的土地上,落滿了厚厚的白雪。


甘李學校的英語老師趙東蓮,因為疫情滯留在老家河南。由於封村,無法安裝網絡,於是,她便在雪天裡,搬來兩張椅子和筆記本電腦,借用鄰居家的無線網絡,開始為4個班的學生上起了網絡直播課。


農村牛棚裡開直播課,這屆老師太難了

深圳天台上的錄播教師

農村牛棚裡開直播課,這屆老師太難了


人物:王淶東

身份:南山區中科先進院實驗學校體育教師


農村牛棚裡開直播課,這屆老師太難了


受疫情影響,王淶東滯留在老家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為了讓學生們“停課不停學”,擔任初三畢業班體育教學工作的王淶東立即投入到“空中課堂”教學的探索中。


因老家沒有電腦和網絡,王淶東便連夜收拾行李奔赴深圳。為不受居住環境限制,他便不斷地優化教學方案,最後確定了在家裡的天台錄製課程。


首節“空中課堂”結束後,學生們在評論區紛紛點贊,稱王老師是最英姿颯爽的“天台玉樹臨風運動達人”。


農村牛棚裡開直播課,這屆老師太難了

自創疫情防控科普有聲繪本

農村牛棚裡開直播課,這屆老師太難了


人物:吳傑毅

身份:寶安區寶民小學教師


農村牛棚裡開直播課,這屆老師太難了


疫情打破了假期的寧靜,但居家防疫並不影響吳傑毅老師的創作熱情。吳傑毅與其女兒合作,一個畫畫一個配音,十來天便完成了一個《疫情防控科普有聲繪本》作品。作品中不僅呈現了病毒的傳播方式、由來,還告訴大家在疫情中如何進行自我防護。


該視頻已在寶安區各個小學的“空中課堂”公開展示。吳傑毅說,與女兒一起創作的繪本,既教育了身邊的同學,又能在這個特殊的時刻陪伴和見證女兒的成長。


農村牛棚裡開直播課,這屆老師太難了

克服重重困難當高三生“主播”

農村牛棚裡開直播課,這屆老師太難了


人物:趙芳

身份:翠園中學高三語文教師


農村牛棚裡開直播課,這屆老師太難了


2月3日,在距離鵬城1千多公里外的湖北省鄂州市,趙芳開始了她新學期的線上第一課,與學生們一起備戰高考。


在鄉下老家,僅憑一部手機無法實現網課操作,於是她騎車20多公里來到縣城妹妹家,手邊沒有教材等資料,她在網上不斷甄別、對比資料,編成符合自己課程標準的內容。


為了保證線上教學質量,趙芳每天都在研究新的網絡平臺。慢慢地,她摸索出一套實用方法:讓學生按照作業類型上傳內容,既監督了功課,又提高了批閱效率。


農村牛棚裡開直播課,這屆老師太難了

退休教師迎難而上嘗試雲教學

農村牛棚裡開直播課,這屆老師太難了


人物:胡啟貴

身份:福田區外國語高級中學語文老師


農村牛棚裡開直播課,這屆老師太難了


授課對於胡啟貴這樣的退休返聘特級教師來說駕輕就熟,但使用網絡上好課,在技術等方面則面臨著難關。他積極參加技術培訓,主動嘗試新的教學手段。


在胡啟貴看來,雲教學最大的陌生就是沒有課堂,但是從中卻看得到快速適應不斷變化、不斷前行的社會發展,“‘空中課堂’是個嶄新的課堂,只要初心不改,與時俱進,面向未來,那麼什麼樣的課堂都是可以任我駕馭的。”


農村牛棚裡開直播課,這屆老師太難了

雪天在電信基站開直播課

農村牛棚裡開直播課,這屆老師太難了


人物:夏良英

身份:龍華高級中學物理老師


為了能讓上課時網絡更快更穩定,滯留安徽老家的夏良英想盡了辦法。她發現離家幾里地外有一處電信基站,於是,她將手機、電腦等搬到了電信基站附近。


但是,趕上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雪。就這樣,她在零度野外的寒風中坐一兩個小時,只為了給學生們流暢地上一堂課。下課後,夏老師還不忘拍上幾張田野照分享給學生。隔離不隔愛,老師對孩子們的愛順著那細細的網線、小小的屏幕流淌、傳遞……


農村牛棚裡開直播課,這屆老師太難了

為全國學生送上優質公益課

農村牛棚裡開直播課,這屆老師太難了


人物:龍崗區公益教師


農村牛棚裡開直播課,這屆老師太難了


1月29日(大年初五)一早,在龍崗教師直播培訓的微信群裡,不斷“叮”來老師們踴躍接龍,報名參加CCTALK全國公益教學直播的消息。該項直播由龍崗區教師發展中心組織,有近435名龍崗區公民辦教師參與全國公益直播講師(深圳基地)遴選。


以深圳市公辦學校現使用的各學科、學段教材出發,由龍崗名師、專家等組成的首席專家團隊集合三萬教師的力量,經過五輪直播技術專業培訓,團隊成員反覆研討定稿,每一課反覆多次的試講,最終為全國學子送上具有深圳教育特色的優質公益課程。


這些老師們太不容易了!

他們是眾多無私奉獻老師們的部分縮影,

克服重重困難是為了讓孩子

收穫知識與成長,讀懂災難與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