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女兒,不要憤怒,要學會看懂疫情報道

女兒,不要憤怒,要學會看懂疫情報道

文 | 郭佳

央視《面對面》欄目主編

少年商學院國際教育專欄作者


因為職業的緣故,每週日的晚餐,我通常會把剛剛改過的稿子,給孩子們講一講,習慣持續了兩年,不是特別刻意,主要是讓餐桌話題豐富一些。

但這段日子是個挑戰,每天都變成了週末,而且能談的話題只有新冠肺炎。聽著大人議論,女兒經常憤怒地插話,聲音稚嫩、激烈,還會夾雜粗口。


對孩子偶爆粗口,我不會強硬糾正,至多溫和提示。但當她把這些詞彙用到談論時事上,我本能地警惕甚至恐懼。


女兒,不要憤怒,要學會看懂疫情報道

“你可不能到外面瞎說啊!”


我脫口而出,而這句話,經常是我媽媽用來警告我的口頭禪。

這種“本能的恐懼”,我在父母身上看到過,在話劇《茶館》中看到過,在幾千年的歷史中看到過,之前我都不以為然。


但面對自家姑娘的反應,我還是不敢淡定。除了恐懼之外,我也不想讓她成為一個被情緒左右的人。

於是,推薦給她一篇《財新》4500字的深度報道 ——《重症科醫生親述:我們是怎樣搶救危重病人的》。請她和我共同分析,並回答我提出的所有問題。


之前,女兒往往會問,“你為什麼讓我幹這個?” 但這次卻應承得頗爽快。


女兒,不要憤怒,要學會看懂疫情報道

從“疫情地圖信息”開始,

聊聊女兒眼中的真相


為了瞭解女兒對疫情的瞭解程度,我先後問了她一些問題,下面這些問題的回答,都是她自己填寫,我們再來整理的。


我的第一個問題是:你所知道的“疫情地圖信息”是什麼樣的?女兒把她所掌握的疫情信息,分成了兩類:


1、科學類:


什麼叫新型冠狀病毒


起源是武漢漢口(我也不太確定)


症狀是肺炎


可能引起感冒


傳染性較強


2、時事類:


武漢被封城了


各地都封路了


假期延長了


口罩和防護服緊缺


我第二個問題是:你感受到了哪些情緒?


這是女兒的回答,同樣分成了兩類:


他人情緒:擔心、害怕、著急、緊張、難過、傷心、感動、憤怒、希望


自己情緒:偶爾會擔心、謹慎、難過、氣憤


女兒,不要憤怒,要學會看懂疫情報道


第三個問題是:這些情緒因何而起?


女兒的回答:


擔心、害怕、緊張是因為疫情的嚴重,和害怕自己被感染,謹慎是為了防止自己感染上。


難過是為那些死的非常可憐的人,和各種被疾病波及的無辜生命。


氣憤是因為有時候覺得有些事情做得過了,比如有八位醫生被說成是造謠。


希望是因為要堅強、熬過這次傳染病。


女兒,不要憤怒,要學會看懂疫情報道


第四個問題是:到目前為止,你接觸到了哪些和疫情有關的觀點?


女兒回答我說:


所有人都要呆在家裡不出門。


應該把真實的消息告訴人們,不應該壓制消息。


對於李文亮醫生,應該有人道歉。


在任何場合都要戴口罩。


女兒,不要憤怒,要學會看懂疫情報道

在核心事實的基礎上

加深女兒對疫情的認知


在之前的討論中,女兒認為:對於李文亮醫生,應該有人道歉。我們接著聊起了醫生是怎樣搶救危重病人的。


我找來報道的封面和標題給女兒看:


女兒,不要憤怒,要學會看懂疫情報道


看過這篇報道後,我問了女兒這幾個問題:


這個標題吸引你嗎?


為什麼要在標題下面放一張這樣的照片?這張照片跟整個文章是怎樣的關係?請觀察,報道中的哪些信息帶給你信任感?


女兒回答說:吸引,因為好奇。


放這張照片是因為,整個文章講的是醫生如何搶救重症病人,這張圖片就是對應內容的,也是醫生正在搶救危重病人。“重症醫學科主任告訴財新記者”,這句話能夠帶給我信任感。


女兒,不要憤怒,要學會看懂疫情報道


女兒也有一些問題想要問我:


重病人能痊癒嗎?對於危重病人如何治療?輕症病人如何避免轉成重症病人?新冠肺炎能完全痊癒嗎?會不會好轉以後有後遺症?死亡率是多高?


這些問題的答案我沒寫出來,建議家長們可以陪著孩子一起去找到答案。


討論完這篇報道後,我們還一同梳理了文中財新記者提到的問題:


女兒,不要憤怒,要學會看懂疫情報道

在梳理財新記者提問的基礎上,我交給女兒新的問題:找一找,

核心事實有哪些?


這是女兒的回答:


1、2020年1月6日,收治從黃岡來的病人。解讀:說明那個時候,這個病已經不再侷限於武漢;武漢醫生在那個時候已經知道這個病,他們稱為“那個病”;


2、2020年1月10日,該醫院已經向武漢衛健委報告了此事;


3、醫院和醫生的困難:診療標準與現實是有衝突的?


4、“截止到1月28日,整個醫院醫護人員只有40人感染,和其他醫院相比,感染比例是很小的。”


5、有一位孕婦因為沒錢,她的家人最終放棄治療…………


在這些核心事實的基礎上,我給女兒提出了幾個比較難回答的問題:


這些事實,是否改變了你原有的認知?這些事實,是否讓你產生了新的問題?


女兒,不要憤怒,要學會看懂疫情報道



“孕婦放棄治療的故事,激發了我內心冰封的情感。太遺憾了,他們放棄的第二天就出臺了免費的政策,這個政策為什麼不早點出?不過,我覺得人世間總是會有這樣的遺憾!他們太可憐了。”


女兒,不要憤怒,要學會看懂疫情報道

從一件事的基本事實開始

回到這件事的背景當中


最後,我和女兒一起,重新對《重症科醫生親述:我們是怎樣搶救危重病人的》這一報道做了回顧問答,上面是我的問題,下面是女兒的回答。


現場是哪裡?


當事人是誰?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彭志勇。


女兒,不要憤怒,要學會看懂疫情報道

(彭志勇醫生)

為什麼要到現場去?

可以看到現場的情況,能夠了解的更清楚。


為什麼要採訪當事人?

因為當事人經歷過,講述的更清晰具體。


這個當事人選擇的怎麼樣?

我覺得很合適,因為這是個專業人士。(表達能力不太強)


當事人的話都可信嗎?

我覺得絕大多數都可信。


女兒,不要憤怒,要學會看懂疫情報道


下面這些問題女兒放棄回答,因為她覺得回答起來有難度:這篇報道有沒有(記者個人)觀點?你看到了哪些觀點?是誰提出的這些觀點?


回到文章一開始的問題,我們談論時事,應該從什麼地方開始?現在女兒有了自己的看法和答案:


要從一件事的基本事實開始,要回到這件事的背景當中去。


這次的提問和討論,女兒覺得這不是一個作業,她覺得自己學到了什麼,卻說不出來。


在我看來,是面對任何複雜的事情,不要被情緒左右,批評/肯定之前要先學會分析。不要人云亦云,不管是大人云、權威雲還是領導雲,理性、知性,大概是這麼來的。


我們一起完成這個功課,我也有成就感。這個成就感,是一個和12歲女兒一起長大的媽媽的成就感。


女兒,不要憤怒,要學會看懂疫情報道

女兒,不要憤怒,要學會看懂疫情報道


女兒,不要憤怒,要學會看懂疫情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