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海上絲綢之路與歐洲“中國風”

德國慕尼黑有個英式花園,佔地373公頃,建於1789年。這是慕尼黑人極愛的去處,兼具18世紀歐洲公園的各種流行元素,如田園牧歌般的情調,以及與之形成極大反差的異國風情建築。公園裡最著名的景觀就是一座5層的中國式寶塔,夏天時可以在塔下喝杯啤酒,非但不突兀,還頗有感覺。

既然名為英式花園,它自然是模仿當年盛極一時的英倫風,其原型是倫敦近郊的邱園。邱園建於1759年,堪稱18世紀英式園林典範,加之當時英國正處於極盛時,園內溫室植物涵蓋五大洲,象徵著英國的海權霸主榮光。也正因此,邱園以植物園之身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海上絲綢之路與歐洲“中國風”


海上絲綢之路與歐洲“中國風”


海上絲綢之路與歐洲“中國風”


海上絲綢之路與歐洲“中國風”


海上絲綢之路與歐洲“中國風”

邱園除植物豐富外,地標建築亦多,其中一座八角形結構中國式寶塔,則是慕尼黑英式花園裡那座5層寶塔的原型。

在歐洲,這兩座中式寶塔絕非孤例,僅我記憶所及就有德國波茨坦無優宮的中國茶室,維也納美泉宮裡以青花瓷裝飾的瓷器廳等。此外,如荷蘭格羅寧根也有純粹的中式園林。

這股中國風當然與海上絲綢之路有關。早在17世紀,英國人已被中式園林營造山水氛圍的特點所吸引,開始進行模仿。到了1757年,英國園藝家錢伯斯前往廣州考察。他先後出版《中國建築、傢俱、服裝和器物的設計》和《東方園林論》二書,高度推崇中國園林。也正是這位錢伯斯主持設計了邱園,他在園林中疊設假山、架設拱橋,除中式寶塔之外,還在邱園裡建了孔子閣和一座位於湖中央的中國亭。這種帶著濃郁中式風格的園林一經落成,立刻成為歐洲各國的效仿對象。

花園只是這股中國風的一個舞臺,更重要的展示場域則是絲綢和瓷器。17世紀時,由於航海地理大發現,新航道得以開闢,海路成為歐亞大陸交往的主要通道,大量中國絲綢和瓷器經海上絲綢之路運往歐洲,成為歐洲上流社會的財富象徵,並深刻影響了一個時代的審美。

這股中國風可算是洛可可風格的重要元素之一,瓷器的淡雅精緻和絲綢的飄逸悅目,與洛可可風格的纖巧華麗十分契合。

那時,瓷器是一種身份象徵,平常百姓甚至根本無緣得見。瓷器沿著海上絲綢之路一路向西,尚未抵達歐洲,僅僅是到達埃及和西亞等地時,單品價格就已相當於幾個奴隸的身價,抵達歐洲後更是價格倍增。而且,瓷器不但物以稀為貴,而且很因稀有而神秘,其製作工藝一度是個謎,葡萄牙商人甚至以顏色揣度,猜測瓷器的原料是貝殼、蛋殼和石膏。

與中國貿易往來極早且頻密的葡萄牙,其王后和公主的手鐲一度都是中國瓷器,向鄰國國王送禮時,也常以中國瓷器為禮物。葡萄牙王后曾委託專人在中國燒製有自己肖像的餐具,用於封賞軍人。1662年,英國查理二世與葡萄牙王室聯姻,葡萄牙公主也以瓷器為嫁妝。

當時的歐洲王室貴族都熱衷收集瓷器,許多王宮專門闢有收藏瓷器的房間。如凡爾賽宮裡最美麗的鏡廳,就曾是路易十四收藏瓷器之地。1670年,路易十四更是突發奇想,為取悅其情人蒙特斯潘夫人,在凡爾賽宮裡建了特里阿農瓷宮。後來路易十四有了新歡,瓷宮失修,只存在了短短十餘年。不過,這座瓷宮號稱“中國風”,但實際上只是巴洛克風格搭配山寨中國風,宮內的簷口楣柱、牆角四邊屋頂都貼著豔麗的瓷磚,室內的白底藍色圖案模仿青花瓷。此外,如克拉科夫的波蘭王宮,也曾有專門陳設瓷器的中國廳。

有意思的是,歐洲人不但把瓷器用於收藏和使用,還將之作為室內裝潢的工具,比如將瓷器鑲嵌於牆壁,這種鑲嵌風格至今在許多老餐廳裡仍能見到。

也正因為瓷器倍受歡迎又價格高昂,16世紀下半葉歐洲開始仿製中國瓷器。最早出現仿製作坊的地方是威尼斯,其後佛羅倫薩也出現了類似作坊,這裡生產的“美提契”瓷器模仿明朝嘉靖、萬曆年間的青花瓷,但各方面均差之甚遠。17世紀初,荷蘭、德國、法國都出現仿製工廠,出品甚至可與中國瓷器媲美。大概是1675年,荷蘭人燒製出藍白兩色的瓷器,經過二次低溫處理,最終燒製出一層紅色和金色的彩釉,工藝已相當不凡。

到了18世紀,德國邁森後來居上,成為歐洲瓷都。薩克森選帝侯奧古斯都一世在邁森建設阿爾布萊希特城堡,並在城堡內設立瓷器加工廠,派人嚴加看守,以防“秘方”外洩,終於使得邁森成為當時歐洲唯一的瓷器出產地。

有傳說稱,奧古斯都一世起初並未專門安排人研究瓷器,一切純屬巧合。當時,有個名叫波特格爾的鍊金術士聲稱自己能夠鍊金,但在德累斯頓的實驗室裡鼓搗了兩年,也一無所獲,倒是於1707年偶然煉出了一種“白金”,成分類似中國宜興紫砂陶的陶器,稱為“碧玉瓷”。這一創舉比鍊金更能刺激貴族們的神經。奧古斯都一世曾經用一隊騎兵與波斯商人交換了48件中國瓷器花瓶,堪稱忠實的瓷器愛好者,鍊金術士的偶然發現使他欣喜若狂,1708年,波特格爾終於燒製出白色透明的硬質瓷器,在奧古斯都一世的支持下,皇室於1710年1月在德累斯頓建立瓷廠,同年6月遷到20公里外的邁森。當年生產的第一批白瓷在萊比錫春季博覽會上展出,大受好評,從此瓷器業成為薩克森最重要的產業,邁森也成為歐洲瓷都。

海上絲綢之路與歐洲“中國風”


海上絲綢之路與歐洲“中國風”


海上絲綢之路與歐洲“中國風”

如今行走在邁森街頭,常常可以在店招上看到一個雙劍交叉、劍身為藍色的商標,這是邁森瓷器的標誌,也是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商標之一。據說,奧古斯都一世成立邁森皇家瓷器廠後,派專人守衛阿爾布萊希特城堡,甚至連工人都帶劍上班。那個兩把藍色寶劍交叉的商標就與這段歷史有關。

邁森還有一處1916年開辦的瓷器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的瓷器博物館。邁森制瓷300年來的近80萬件模具都保存在博物館中,三千多個圖案和一萬多種色彩配方也一一保存。德國排名第二的奢侈品(排名第一的是保時捷)、“瓷器界的勞斯萊斯”果真名不虛傳。據說,在歐洲的餐桌上,你能找到的精品餐具,其設計理念多半取自邁森瓷器,比如1730年誕生的藍色洋蔥圖案。

法國瓷器業也頗為發達,其技術與外觀都模仿中國,瓷城利摩日的造瓷工藝,就源於傳教士殷弘緒於中國景德鎮寄回的書信。

而歐洲瓷器業的種種發展,若是追根溯源,都與從海上絲綢之路傳來的中國瓷器有關。

至於海上絲綢之路的另一“主角”——絲綢,在18世紀更是歐洲人的寵兒,需求量大增。絲織的服裝、地毯、掛毯和窗簾等,都與絲織原料及刺繡、染色技術一起輸入歐洲。大量進入王室宮殿或貴族家中。

海上絲綢之路與歐洲“中國風”

就像熱衷瓷器一樣,路易十四也熱衷絲綢。其主政期間,宮廷內的男女服飾都以刺繡裝飾,貴婦的高跟鞋也常用絲綢、織錦為面料,繡有各種精美圖案。倫敦貴婦也將中國刺繡當作時髦,常採用麒麟和龍鳳等圖案。而在服裝、披肩、圍巾和手帕之外,許多貴婦人甚至還請刺繡工匠繡織絲綢名片,成為當時的“淑女標誌”。當時在東印度公司供職之人,也有不少頭腦靈活者,視絲綢為商機,借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在廣州等地採購,帶回歐洲高價轉手,同時也經常接受歐洲王室或貴族的訂單,前往廣州專門訂製。

與瓷器一樣,歐洲人也開始了對絲織品的仿製之路。17世紀初,法國宮廷刺繡匠師瓦爾利特等人創建了刺繡協會,主打具有東方風格的刺繡圖案。17世紀末,中國刺繡繃圈傳入法國,普通家庭主婦可以用這種技術自制家用的枕套、靠墊和桌布等。這裡又不得不提到路易十四,他和他的女兒都對這一技術極感興趣。18世紀,路易十五的寵姬龐帕多夫人也用繃圈繡制絲綢工藝品。也是在18世紀,巴黎刺繡業發展迅速,刺繡匠師公會擁有250多名成員,他們生產的刺繡品都受到了中國刺繡的啟發。

但有意思的是,儘管歐洲人漸漸能夠自產絲綢,且質量不亞於中國貨,但人們仍然更加熱衷於中國產的絲綢,所以生產者不但大量使用龍鳳花鳥等中國式圖案,還要特別註明“中國製造”,冒牌產品層出不窮。據說,為了更好地仿造,歐洲各國絲織廠的絲綢畫師手裡都有一本《中國圖譜》

這場隨著海上絲綢之路傳來的“中國風”,在歐洲持續百年後,終於隨著中國的積弱和歐洲新藝術運動的興起,漸漸淡去。那昔日榮光,或許已難重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