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淺析一個世紀以來的鄉土文學,故鄉的土地你不要消失

新年伊始,現在的我們已經穩步邁進了21世紀20年代的大門。萬紫千紅,大千世界,白紙黑字,字裡行間。文學作為反映世界的鏡子,從文學的角度出發,有利於我們回顧上個世紀的歷史。而鄉土文學在百年中的不斷繼承和發展,深切地反映了農民在這片土地上的變化,小到衣食住行,大到社會變革,割不斷的是生活在自己鄉土之上的人們與腳下的土地緊緊相連的血脈。


淺析一個世紀以來的鄉土文學,故鄉的土地你不要消失

鄉土中國

1、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鄉土文學,農民麻木愚昧

鄉土文學的流觴,是魯迅的《故鄉》。魯迅從“改造國民性”的角度出發,用飽含鄉愁的筆調,將“鄉間的死生、泥土的氣息,移在紙上”。用現實主義的寫作手法刻畫出底層民眾的受苦受難與愚昧麻木。魯迅雜取種種,合成一人,如阿Q,祥林嫂,閏土等經典人物形象,塑造的眾多寶貴人物形象表現了當時的農民的社會心理狀態。魯迅積極地做危害農民精神的封建思想的反對者,以振聾發聵式的吶喊以求喚醒民眾得過且過的麻木心理。小說《藥》更是以革命者夏瑜的悲劇顯現人血饅頭的鮮血淋漓。由此可見,身處變革的二十年代,底層人物的社會心理狀態與物質生活都得不到基本的滿足,且普遍麻木。魯迅的作品表現了作者人道主義立場,從關注人的生存出發,以愛國愛民的高尚情懷,寫盡農村的人與事。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又夾雜著鄉間民俗的紀實和刻畫,比如小說《社戲》和《祝福》,都描繪出一幅幅帶有鮮明地方色彩的民間風俗畫卷。總之,魯迅農村題材的小說是思想與藝術層面的高度結晶,除魯迅之外,其它代表作家及作品還有臺靜農的《地之子》、彭家煌的《慫恿》、王任叔的《疲憊者》等等。


淺析一個世紀以來的鄉土文學,故鄉的土地你不要消失

魯迅肖像

2、三十年代:農民的覺醒與反抗

三十年代的鄉土文學,以茅盾為代表的作家們,在左翼文學的號召下,主動積極地關切社會現實,反映現實疾苦,特別是農村的苦難,創作了大批狀寫農村經濟凋敝,農民破產,民不聊生的作品。有王統照的《山雨》、茅盾的《農村三部曲》、葉紫的《豐收》等等。這些作品真實地反映了農民貧困悲慘的社會生活和一定程度上農民的覺醒與反抗。

淺析一個世紀以來的鄉土文學,故鄉的土地你不要消失

作家茅盾

3、四十年代的鄉土文學:新舊農民的轉變

四十年代的鄉土文學,不得不提的就是作家趙樹理筆下的作品。趙樹理是魯迅之後最為了解農民的作家,他深入群眾之中,直接和農民對話,寫出了農民打破自身枷鎖過程中的主動歷史精神和道德風貌。

無論是《小二黑結婚》還是《李有才板話》,無論是人物二諸葛還是三仙姑。趙樹理從農村風俗習慣,農民精神面貌等多方面做出了全景式的描寫。農民的翻身做主人,不僅僅是從政治、經濟上的翻身,更是從精神上打破封建思想的枷鎖。四十年代是偉大時代的開始,農民的處境與地位不同於之前歷史的任何一個年代,農民有了屬於自己的土地,解放區的農民獲得了初步的權利。家庭關係的變化,農民心理狀態與精神狀態的變化也同樣顯示了國民性改造的路途艱難,但發展的實質就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趙樹理既寫出了存在於農民身上的封建殘餘,又難能可貴地寫出了變化中的新質,二諸葛的低頭認輸,三仙姑再也不打扮妖豔,種種跡象都反映了書中也是現實中農村的光明朝向與遠大前景。


淺析一個世紀以來的鄉土文學,故鄉的土地你不要消失

作家趙樹理

4、五六十年代:農民身上的歷史殘餘

五六十年代的鄉土文學作品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代表作有周立波的《山鄉鉅變》和柳青的《創業史》,可裡邊的盛佑亭、盛淑君、梁三老漢等終歸是擺脫不了阿Q、閏土、翠翠等文學典型的歷史胎記。但也是展現了五六十年代鮮明的時代特徵。

5、新時期:多種思想下的農民,朝著更美好的生活奔去

改革開放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反映農村變革生活的小說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作家多看到了新的惠民政策給農村帶來的福利與變化。高曉聲創作的“陳奐生”系列真實地反映了農民的日常生活與社會心理。創造了陳奐生這一可以代表廣大農民的人物形象,是社會現實的縮影,也是歷史傳統的與現實的交融。在陳奐生身上發生的一系列的事,充滿現實的意味,作家對於其創造的人物的時常感嘆,頗有魯迅對於“國民性改造”問題上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意味,是對於魯迅精神的繼承。

八十年代初期,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極大地解放了農村生產力,反映這一時期的作品有賈平凹的《浮躁》和張煒的《古船》等,寫出了兩個時代的碰撞,有著史詩性長篇的特質。農民生活變好,在普遍達到溫飽和小康的生活質量之後,作家的著眼點放在了肯定人的主體價值與人性需求的層面,即肯定人的主體價值傾向。

縱觀百年來的鄉土中國,農民是始終紮根於土地之上的,在城市化進程飛速推進的今天,之前媒體流行的發問:

如何讓人們記得住鄉愁?其實表現了在文明推進中產生的問題,城市文明與農村文明的碰撞不禁讓人擔憂。熟悉的土地一旦不再,生活方式的新變革,尤其對於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農民,精神上如何寄託,避免精神上的遊子出現成為城市化進程中急需解決的問題。近幾年在一系列惠及農村的政策之下,城市化的快節奏與從前慢的車馬牛羊,在當下的新農村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一併發展下協調共生,呈現出新的和諧形態,讓農民物質生活質量不斷穩步提升又能讓精神生活日漸豐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