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造化弄人,10年莫斯科世乒赛上的魔性三秒钟

今天百晓生要分享的是关于自己偶像王皓的事,有人说他是最伟大的运动员,有人说他是最悲情的运动员,他拿遍其他赛事冠军,唯独奥运会三进决赛而未圆梦。尽管皓哥已经淡然于此。但对于我们皓迷,每每谈起偶像或多或少还是有些遗憾。

个人认为,其实皓哥最遗憾的其实不是04年兵败雅典,那会初出江湖,经验不足;也不是08年奥运会再次亚军,算计不过师兄情有可原。而是10年的莫斯科世乒赛团体赛,中国队一路晋级来到决赛。面对有波尔和奥恰领衔的德国队。决赛前排兵布阵,主教练刘国梁问王皓有没有取胜的把握?由于他的球拍出了一点问题。他稍微犹豫了三秒。就是这三秒的犹豫,刘国梁决定让张继科上。正是那三秒,让张继科临危受命获得世界大赛决赛的机会,从此开启了他和张继科的魔性循环。比赛第1场马龙败给了波尔。第2场马林取胜拿到一分,作为3号出场的张继科,在第1局失利第2局7:9落后的危机情况下,在关键球处理上镇静从容,最终逆转比赛为中国队获得至关重要的一分。在莫斯科那个崇拜英雄的城市。张继科开始霸气崭露头角。此后,张继科得到了重用,开始征战三大赛。11年鹿特丹世乒赛。王皓张继科这两个实力最雄厚,技术最硬朗的选手一路过关斩将会师决赛。无独有偶,赛前王皓的球拍又被人撕开了一个口子,皓哥匆匆忙忙粘好了球拍,回到赛场,一场火花四溅的决赛奉献给了世人,随着张继科赢得最后一分倒地,起身怒吼并撕掉上衣的那刻,宣告了张继科时代的来临。之后两人包了三大赛决赛,每次都是王皓失利,保送张继科成就了史上最快的大满贯。试想如果莫斯科王皓毫不犹豫的上场拿分,那么可能张继科的主力地位要延迟,伦敦奥运会或许没有张继科。在伦敦实现大满贯还是非常可能的。或者说在抽签上就不会那么巧,每次都是张继科避开马龙,王皓每次半决赛干掉马龙然后决赛负于张继科……似乎这个对阵在那个时代是一个死循环。众所周知,即使是顶尖高手也存在打法和球路上的相生相克,他们三人中,王皓打张继科不好打,张继科打马龙不好打,马龙打王皓又不好打。这一系列就好像是故意安排好似的。不得不说,造化弄人,时也命也,可能都是那三秒钟的犹豫惹的祸。

时光荏苒,回头再看,谁的人生没有遗憾呢,借用西游记中孙悟空那句经典:"天地本不全,经文残缺也应不全之理"。事实上皓哥足够伟大,技术实力足够强大。团体赛几乎不输外战,单打垄断三个奥运周期的大赛的决赛权。连续10年站在国际乒坛的巅峰。在山巅决战的勇士,根本不必在意山脚下那些键盘的空响,在广大皓迷的心中,皓哥前无古人的精湛技术,永不言败,坦然面对遗憾的精神永在空谷回响,风中流传!

造化弄人,10年莫斯科世乒赛上的魔性三秒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