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疫”線微評|防控形勢更嚴峻,“心理拐點”不能有​


抗擊疫情 遼寧在行動

連續9天無新增病例,121名確診患者中88人已治癒出院,2717名密切接觸者中2705人解除醫學觀察。

遼寧的疫情數據,著實令人高興。可個別人,光憑這幾項增減,就認為已經萬事大吉,可以“鳴金收兵”了。於是,思想的“猴皮筋兒”一點點鬆了起來。結果,疫情拐點還沒到,“心理拐點”已出現。

這麼想,是光看到了風平浪靜的“表面”,沒看到暗流湧動的“下面”。

看看省疫情防控指揮部在昨天的新聞發佈上的判斷吧:儘管目前我省疫情相對好轉,但隨著企業復工復產,人員流動性和聚集性增大,全國出現多起復工復產後聚集性疫情,鄰近國家近日報告的確診病例數快速增加,我省疫情防控形勢更加嚴峻複雜,疫情防控工作仍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和防止反彈的巨大壓力。

也就是說,我們目前所處的階段只是“相對好轉”,最大、最難的任務是“防止反彈”。

再看看指揮部是咋強調的:絕不能有麻痺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鬆勁心態,要保持思想不松、力度不減、標準不降。

可見,盲目樂觀,萬萬不可。在最吃勁的關頭,做不到萬無一失,就可能一失萬無,這絕非危言聳聽。

防控工作,就像一個長長的鏈條,每個環節都得“咬死”。

對各級黨委政府來說,就是既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又抓緊抓好復工復產,保群眾健康,讓經濟平穩;

對企事業單位來說,就要把新修訂的“20條”記牢做好,一點都別差,差一點都不行。

而對咱老百姓來說,就是不聚集、不聚餐、少出門、戴口罩。親朋好友、火鍋大串、春光美景,再想念、再喜歡、再向往,都不差這幾天。

倆字:挺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