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江蘇無錫“最有特色”的美食,當地人津津樂道,遊客卻說吃不慣

無錫是江南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位於江蘇省南部,長江三角洲太湖與長江之間的走廊部分,具有“太湖明珠”之稱。自古就是南來北往遊客的交通要道,歷史文化積澱深厚,尤其是飲食文化傳承特別豐富。無錫的飲食屬於典型的蘇菜系,不同於北方的鮮、鹹,口味偏甜而清淡。其中最經典的特色美食小吃有無錫小籠包、三鮮餛飩、醬排骨等十多種。而無錫小籠包則是當地人最津津樂道的美食,都愛吃。

江蘇無錫“最有特色”的美食,當地人津津樂道,遊客卻說吃不慣

無錫小籠包選料講究,一般以上等麵粉製作,包皮不發酵直接包餡而成,具有翻身不漏底、吮後滿口滷、味美不油膩等特色。一直以皮薄汁多而享譽滬、寧、杭一帶,是無錫的傳統名點。有鮮肉小籠包與蟹粉小籠包兩種,在鮮肉餡心中加入熬熟的蟹粉或蟹黃油,即為著名的“無錫蟹粉小籠包”,更受當地人的追棒。

江蘇無錫“最有特色”的美食,當地人津津樂道,遊客卻說吃不慣

當年靖康之變後,小籠包的飲食文化也隨著宋朝皇室的南遷,一起傳入江南,並在江南得到創新和發揚。因此,與北宋時期的“山洞梅花包”和“灌湯包子”有著一定的淵源。而如今形狀的無錫小籠包則是傳承於清道光年間的常州府,根據無錫當地人的口味,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變成了甜味,而常州的小籠包則繼續著鮮味。

江蘇無錫“最有特色”的美食,當地人津津樂道,遊客卻說吃不慣

早就聽聞了無錫的太湖風光與小籠包的大名,乘著閒暇時間,來到無錫黿頭渚風景區,在遊山賞湖之間,看見餐飲區排著長長的隊伍,都在買當地特色的小籠包。心裡一下子對這種鮮嫩味香的小籠包充滿了食慾。按照當地人“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的吃法,用筷子夾起皮薄餡足的小籠包,沾上少許香醋,在包子皮上咬上一口,頓時一股甜膩無比的湯汁流入口中,油膩與甜膩混合的味道,打消了對無錫小籠包所有美味的想象,太難吃了。

江蘇無錫“最有特色”的美食,當地人津津樂道,遊客卻說吃不慣

既傳,清乾隆皇帝幾次下江南,遊遍了江南的園林古蹟、名山大川,無錫是當時通往江南的必經之地。在他第一次出遊時就乘船到達無錫秦園,品嚐了當地的小籠包,稱頌其為“美味佳餚”。從此以後,無錫小籠包的名聲一直很旺,流傳至今。我想,當年乾隆帝吃到的小籠包,應該是從常州府傳承過來後,還沒有隨著無錫人的口味放糖,變得甜膩無比吧。不然怎麼會感覺味美而稱頌呢?

江蘇無錫“最有特色”的美食,當地人津津樂道,遊客卻說吃不慣

在黿頭渚品嚐了無錫的第一名小吃後,對無錫飲食中的“甜”深有感觸,不敢再去嘗試“三鮮餛飩”、“醬排骨”等當地名吃了。只要想象一下,鮮美無比的餛飩,味道卻是甜膩的,怎麼承受得了呢。您有沒有去過無錫旅遊?品嚐過無錫小籠包嗎?

江蘇無錫“最有特色”的美食,當地人津津樂道,遊客卻說吃不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