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武漢日記⑮·視頻】 “手護”你的平安,便是我最大的心安

一批揚州白衣天使逆行,奮不顧身投入抗疫最前線。我們用“武漢日記”記載高光時刻:“戰地故事”講述一線動態;“暖心連線”真情溝通前後方;邀請領隊徐道亮“徐徐道來”,覆盤每日工作。這一群揚州精英“故人直奔黃鶴樓、不破疫情誓不還”,我們真誠期盼他們“相約勝利還揚州”,等花開之日,邀桃李春風,敬一杯慶功之酒。

【武漢日記⑮·視頻】 “手護”你的平安,便是我最大的心安

通訊員 蘇宣 傅軒 志娟 海霞 紅芳 兆敏

揚州發佈記者 丁雲 王詩韻 張慶萍

視頻製作:馮庭如 張嶽 徐勇

【武漢日記⑮·視頻】 “手護”你的平安,便是我最大的心安

捐贈生活物資給當地社區 讓我們共渡難關

■出鏡人:徐道亮(第七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揚州醫療隊領隊、蘇北人民醫院黨委書記)

昨天,省指揮部召開領隊會議,特別對江蘇出臺5方面26條政策舉措進行解讀,希望把這個精神傳達給每位隊員,鼓舞大家的士氣。這個舉措保護關心關愛醫務人員,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保障。


根據醫院的建議,選擇一些適合的病人參加藥物臨床試驗,以科學的態度對待這個事件。病人是有選擇的,只有具備條件的才能加入。


今天,揚州醫療隊捐贈生活物資給武漢市礄口區韓家墩街綜合社區,一起共渡難關。他們說,感謝揚州醫療隊的同志,不僅不遠千里來到武漢救治患者,而且給我們捐來這麼多生活物資,我們一定好好地做好各項防控措施,迎接春天的到來。

【武漢日記⑮·視頻】 “手護”你的平安,便是我最大的心安

“95後”護理重症患者


【武漢日記⑮·視頻】 “手護”你的平安,便是我最大的心安


“前一天晚上收到群通知,需要護理一名氣管插管俯臥位通氣的患者。”27日,揚州市江都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師、“95後”黃英負責的是夜間01:00-05:00的班次,“雖然在老家護理機械通氣俯臥位患者得心應手,但是在隔離病房裡,既自豪又有些緊張,緊張的是特殊的工作環境,自豪的是由我負責重症病人。”


令黃英感動的是,上班前,江都醫療隊的馬婷婷,一遍又一遍地和她語音溝通護理要點及防護要點,千叮嚀萬囑咐要把防護刻在腦子裡。


【武漢日記⑮·視頻】 “手護”你的平安,便是我最大的心安


進艙前,同行的一位戰友突發胸悶呼吸困難,未能進艙,黃英和市婦幼保健院杭玲的任務更加重了,她們克服困難完成了護理任務。


忙完這位重症患者,黃英又協助同班的老師處理其他患者,身上的衣服溼了又幹,幹了又溼。“武漢的患者都很友好。”黃英格外感動,患者知道他們是千里迢迢來支援的,不停地對他們說著感謝。

手護”你的平安,便是我最大的心安


【武漢日記⑮·視頻】 “手護”你的平安,便是我最大的心安


“2月13日到達武漢,十幾天過去了,回憶起剛下飛機的那一刻,完全沒有欣賞這個陌生城市美景的心情,我們抱著必勝的信心而來,懷著醫護人員的初心而來。”27日,蘇北人民醫院護師熊一婷說。


“時間過得很快,一線的工作與生活在我看來一點也不辛苦,反而覺得很幸福。”熊一婷說,在這裡有家人朋友的關心,有同事與領導的關愛,有病人的諒解與配合,有千千萬萬的人,在等著我們凱旋的好消息。


【武漢日記⑮·視頻】 “手護”你的平安,便是我最大的心安


每天,她在醫院隔離艙與自己房間來回地切換,長時間地戴手套,反覆地消毒洗手,即使塗護手霜,仍止不住蛻皮。熊一婷說,來到武漢,我們不怕雙手被消毒液浸泡蛻皮,不怕汗水浸溼衣裳,不怕臉頰被口罩壓得紅腫,只想用我們的努力換來患者的平安。

“這是媽媽給你上的人生第一堂課”


【武漢日記⑮·視頻】 “手護”你的平安,便是我最大的心安


“想對女兒說:雖然你才剛滿15個月,但媽媽相信母女連心,相信這是媽媽給‘泡泡’上的人生第一堂課。媽媽是一名共產黨員,媽媽很愛你。”26日,揚州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ICU護師李韓在日記裡對年幼的女兒說出了心裡話。


“我是黨員,困難面前有我在;我是一名ICU護士,這就是我的工作。作為江蘇省支援湖北醫療隊的一分子,我很慶幸我沒錯過。到武漢已經13天了,我的主要工作是核對處理醫囑,確保每一位患者‘一對一’醫囑的有效落實。儘管有科學組織分工的安排,但每次上班都要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很不透氣,時間長了,護目鏡也看不清了,走多了會頭暈,稍許休息,繼續手頭的工作。我是來搶救生命的,這就是我的職責,我可以堅持。很感激一起來的同事、戰友,她們總是積極協同配合,鼓勁加油,一起克服困難,完成工作。今天聽家人說已經來了幾波慰問的領導了,很感動。感激黨組織的關心、感謝院領導的關愛,我會努力工作,完成任務。”李韓在日記裡寫道。


在日記裡,李韓對15個月大的女兒敞開心扉,還對孩子的爸爸說了“對不起”:“對不起,之前瞞著你,但你依然選擇理解與支持,謝謝你!我在疫情前線繼續戰鬥,你在國企經濟領域為黨工作,我很感動你給我加油鼓勁。相信會很快戰勝疫情,我們可以帶著我們的‘泡泡’一起漫步揚城的櫻花大道下,遊玩於瘦西湖畔,快樂地生活,明天會更好。”

“想不到,家鄉的病人還惦記著我”


【武漢日記⑮·視頻】 “手護”你的平安,便是我最大的心安


“病毒侵襲黃鶴樓,白衣天使離揚州。飛機高鐵急出發,風馳電掣援鄂州。但問瘟神欲何往,全民皆兵天際流。”27日,揚州市中醫院經典科主管護師李愛娟意外地收到市區72歲吳中直老先生為她精心創作的一首詩。


李愛娟擅長針灸、刮痧、按摩等中醫技術治療,老先生一家都曾是李愛娟的患者。“李護士的技術高超,工作認真,聽說她去武漢支援了,我們一家人都挺惦記她的。”吳中直的女兒吳靜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武漢日記⑮·視頻】 “手護”你的平安,便是我最大的心安


“不僅父親,我有時也會出現頸椎痛,李護士幫我刮痧治療。”吳靜回憶說,她個頭不高,輕言慢語,治療時特別認真。“她為我治療的那一刻,毫不誇張地說,我甚至覺得到我和她的心靈契合。我的痛,她能感受得到。”


吳靜有李愛娟的微信號。幾天前,她無意中看到李愛娟發的朋友圈,說自己結婚十週年,人在武漢馳援,不能和先生共度紀念日。她就把這事告訴了父親,沒想到父親第二天就把詩稿交給她,讓她無論如何要發給李愛娟,為她鼓勁,為她加油,希望她好好保重自己。


李愛娟看到這首詩時,正是上完一個緊張忙碌的班後。“身體很疲憊,但心裡暖暖的,想不到,家鄉的病人還惦記著我!”

【武漢日記⑮·視頻】 “手護”你的平安,便是我最大的心安

“媽媽,等疫情散去我們相約武漢”

“媽媽,你什麼時候回來呀?”“等這個疫情結束,就回去。”27日,梅嶺小學五(1)班的高聖傑一起床便立即給媽媽打了個電話,媽媽馬莉是揚州市婦幼保健院的一名護師,今天是媽媽出征武漢抗疫的第十天,高聖傑十分想念媽媽。


“穿防護服很厚,有兩層衣服……每次一個班是四個小時,每次下班護目鏡上面全是水。”馬莉給兒子介紹了自己每天的工作,“昨天差點弄到臉上,用酒精噴了整個臉。雖然是輕鬆的語氣,但是兒子高聖傑聽了仍然很擔心。”


“我們這病人滿了,全是重症的,我們管理30多個病人。”馬莉說,她們來武漢的婦幼保健院的姐妹們化身“白衣戰士”,每天工作(加上路程)6小時左右。“昨天九點上班到下午一點,明天是從下午一點上班到晚上五點。”


“媽媽,我們都為你加油!為武漢加油!”高聖傑隨後與媽媽約定,等疫情結束,一起去武漢玩,“等春暖花開,疫情散去,相約武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