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历史上有哪些颜值逆天的文物?

不音历史


作为最喜欢逛博物的我,三步一叩首,我来秀!(PS;以下图片,全部来源于“动脉影”大佬!)

一、辽代观音雕像头戴宝冠。(馆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双目轻阖垂视,慈悲中更透清俊秀逸。姿态为典雅智慧之女性,手姿尤为优美,但上身保持若干男性特征。

最值得注意的是面部的轮廓,具有希腊雕塑式符合"黄金分割"定理的风格。


二、绿松石管串饰 北京平谷刘家河出土 商代 (馆藏:首都博物馆)


三、金坛城 清单 (馆藏:南京博物馆)


四、白玉双孔雀嵌饰 北宋 (馆藏:首都博物馆)


五、龙虎纹镂空戈 春秋 (馆藏:河南博物馆)


六、雕花草犀角杯 清 故宫博物院藏

七、银烧蓝茶船 清 嘉德艺术中心

八、嵌松石龙纹金带扣 东汉 寿县博物馆藏

九、金镶宝石莲花形簪 明 湖北省博物馆藏

十、青玉透雕蟠螭纹韘形佩 东汉 定州博物馆

十一、金竹叶桥梁式钗 南宋 东阳市博物馆

十二、玉杯 西汉 西安博物院藏

(像极了鸡尾酒~)

十三、蓝暗花绸打籽绣夹衫 清 清华艺术博物馆

十四、铜鎏金弥勒菩萨像 明永乐 沈阳辽宁省博物馆

十五、赤金葫芦花纹带链牙签耳挖 清 首都省博物馆


三步一叩首


以下是精心整理的中国历史上八件颜值最高的文物,简称“颜八件”。以下是具体,排名不分先后。

第一件,金蝉玉叶

这件文物产自明代,出土时间是1954年,被发掘地址是:苏州五峰山博士坞的明代进士张安晚家族墓地14号墓,馆藏地点:南京博物馆。

这件文物被出土时就曾惊呆了考古人员,这晶莹剔透玉叶,这亮闪金灿的金蝉,真真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经鉴定,这只金蝉的含金量达到了95%,而承托金蝉的玉叶则是新疆和田所产羊脂白玉精工雕琢而成。这件文物不仅鉴赏价值极高,还被称为15世纪下半叶明代中期的杰作。

第二件,隋嵌珍珠宝石金项链

此文物产自隋代,出土时间是1957年,被发掘地址是: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馆藏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件文物不仅颜值极高,还是我国极其珍贵的国宝级文物。这件文物被出土时虽已在地下被埋藏了1500多年,但项链周身依旧璀璨夺目,其项链中间被24颗珍珠包裹的鸡血石色泽光亮,是极其罕见的。鸡血石下面的心形吊坠则是宝蓝色青金石,它将鸡血石衬托得更加雍容华贵。这样的艺术精品,是目前举世无双的瑰宝。

非常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件文物的主人并非美人或者后妃,而是一位年9岁的小女孩。没错,这件文物是在一个隋代小孩墓里被发现的。

墓地主人叫李静训,字小孩,所以人称李小孩。她是北周、隋代李将军家的千金,同时也是北周宣帝与皇后杨丽华的外孙女,自幼深得杨丽华宠爱。

可不知何故,这个一直被外祖母杨丽华捧在手心里的女孩竟在9岁那年夭折了。她去世后,杨丽华悲痛欲绝,为了宽心她下令厚葬外孙女。她下令厚葬的结果是:仅珍贵陪葬品就达230件。这些陪葬品还多是稀世珍品,大概,也只有这样的极致奢华葬法才能稍宽杨丽华的心了吧。

第三件,隋镶金口玉杯

这隋镶金口玉杯与第二件一样,同是出自李小孩之墓。

这个玉杯通体光素无纹,造型简练却不失奢华,其杯口则是用纯金打造而成。这种抛光细润、制作精细的“金配玉”颇有宋代词人“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既视感。

第四件,曾侯乙青铜尊盘

曾侯乙尊盘产自战国早期,出土时间是1978年,被发掘地址是湖北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馆藏地址是湖北省博物馆。

这是一件只一眼便可被它的细节征服的文物,文物的每一寸都经过了精细的雕琢,其精细程度直让两千四百多年后的我们惊叹不已。这样的文物,自然也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件无疑了,没有之一。

第五件:战国水晶杯

战国水晶杯产自战国,出土时间是1990年,被发掘地点是: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馆藏地点是杭州博物馆。

很难想象,这样一件现代感十足的物件竟是出自几千年前,肉眼看去,这个水晶杯与我们现在使用的玻璃杯在外观上并没有太大区别。

这样的制作工艺,让今时的研究专家也难以置信。他们推断战国水晶杯可能使用了和玉器一样的制作方法,用了管钻的方法;也可能使用金刚砂磨。

但具体这个水晶杯采用的是怎样的制作工艺,尚无明确定论。

第六件:白玉渔家乐船形摆件

白玉渔家乐船形摆件产自清代中期,出土时间不祥,其他均不祥。

渔船采用整块和阗玉雕成,玉色乳白,有黄色沁斑。该渔船采用阴刻、阳雕、透雕、圆雕等多种技法还原了一幅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清代渔家乐生活画面。

第七件,痕都斯坦玉

痕都斯坦玉产自乾隆年间,实际上这个称呼一直被认为是乾隆自创。这种玉因为颜值极高而深受乾隆青睐。

因为颜值极高,就连大学士纪晓岚也曾在《阅微草堂笔记》赞道:“今琢玉之巧,以痕都斯坦为第一”。

第八件,金錾双龙戏珠镯

金錾双龙戏珠镯采用纯金和珍珠打造,其奢华程度和工艺精细程度让人惊叹。从龙的设计便可知:它定是古代妃子的首饰无疑了。

在这“颜八件”之外,还有一个文物因为长相酷似明星王祖蓝而受到关注。它便是五代十国时期帝王王建陵墓被发掘的陶武士俑。


陶武士俑产自后蜀,被发掘地址是成都市双流县籍田镇,馆藏是地点是:永陵。


记者李满


台北故宫博物院是我国三大博物院之一,与北京博物院遥相辉映。建筑风格上讲,前者飘逸精致;后者厚重大气。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的“人气三宝”:清代翠玉白菜、清代肉形石、西周晚期毛公鼎,受到内地游客追捧,一直是参观的首选项。

1、清代翠玉白菜

翠玉白菜原本是光绪皇帝妃子瑾妃的陪嫁物,藏于瑾妃寝宫,永和宫内。匠人独具匠心,顺应玉料自然天成的外形,把一块来自缅甸的灰色玉料中绿色部分雕成菜叶,白色部分雕成菜帮,寓意新娘家世清白。上面还有两只栩栩如生的蝈蝈。蝈蝈,古人称螽斯。《诗经》有云:“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因螽斯繁殖力强,意寓子孙多多,枝繁叶茂。整体大小还与真实白菜相仿,真是惟妙惟肖。

2、清代肉形石


这块肉形石高5.73公分,宽6.6公分,厚5.3公分。乍看之下,颇像一块刚出锅的东坡肉,令人垂涎欲滴,让人想起扑鼻的香气;近看肉皮毛孔逼真,瘦肥肉层次清晰,让人想起富有嚼劲的质感。其属意年年有肉食。该肉形石无论从色彩还是纹理,都足以以假乱真。不知道真相者会以为是匠心独具的匠人,创意构思十足,雕刻技法精湛的作品。哪曾想这块石头未进行任何雕刻,是大自然浑然天成的。虽说天造万物有时候会遭遇不测,但有时候又有惊喜。

3、西周晚期毛公鼎


上述两件文物以貌取胜,而西周晚期的毛公鼎,作为周宣王时期的器物,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物。周宣王继位之初,委以叔父毛公重任,要求其忠心辅佐治理国家政务。

为此,毛公铸造铜鼎记录此事。毛公鼎高53.8公分,腹深27.2公分,口径47公分,重34.7公斤。鼎内的铭文,长达四百九十七字,是现有青铜器中铭文最长的,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是研究西周晚期政治史的重要史料。此外在书法上看,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字迹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么看?


公子霜尘


本来想低调一点的,结果发现你们太没见识了,给大家开个眼。

明代画工,保真。

专家鉴定:其上人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开片呈细纹状,有宝光,为不可多得的珍品。



光明山主


不多废话,大家自己品评。

一、六龙三凤冠

明神宗的孝端皇后这件六龙三凤冠绣有六条金龙,三只凤凰,呈腾飞之状。加上红蓝宝石128块,大小珍珠5449颗,以及对称珠花等等,精美异常,一面世便惊艳了世界。

二、寿山芙蓉链章


三“蓝釉描金粉彩开光转心瓶”

转心瓶由内外两个瓶组成,外瓶表面一般做成镂空,内瓶则有着花鸟虫鱼或者人物造型等各种图案。

内外瓶之间可以旋转,人们可以通过外瓶的镂空,来欣赏内瓶不同纹饰的变化。

它的制作难度极大,需要紧密契合而又相当灵活,才能达到欣赏效果。

在烧制的时候,窑工没有测量温度的科学方法,只能凭借感觉和经验,而且每批次的瓷土的收缩率还不一样。

因此,制作这样的转心瓶废品率很高,也只有宫廷才能生产。

四、南宋白玉荷叶杯

五、金代练鹊衔蜻蜓玉冠饰


六、战国晚期漆木虎座鸟架鼓

七、明金累丝镶宝石帽顶


歪眼小史工作室


刚日读史


看到了这个问题,刚好符合我这个颜值控的审美,于是我就来啦!!!


芙蓉石蟠螭耳盖炉

这是清朝乾隆时期的一件文物。别的不说,就这样的花色,就让人可谓少女心满满了。

尽管历史上,很多人都认为乾隆的审美比实在不忍直视,我自己也是这样认为。

但是我想说这件文物真的除外,这件充满少女心的文物,它的颜值可以说是相当高了,樱花粉的色调,让我有一种又想恋爱了的感觉。

现在这个文物收藏于南京博物馆。


粉彩荷花吸杯

这个杯子叫“粉彩荷花吸杯”,也叫“光绪粉彩太湖秋操杯”。

在古代,人们把这种自带吸管的杯子叫“吸杯”。

而粉彩则是釉色彩瓷的一种,这种工艺在清朝乾隆时期时基本已经完成成熟。

这种工艺下的色彩柔和淡雅,层次变化丰富,非常富有立体感。

这个杯子以花蕊作底,花瓣为器身,花梗作柄,制作极为精细。


杂剧瓷枕


这是杂居瓷枕中以《汉宫秋》中昭君出塞为艺术场景而创作的作品。这个文物大概出产于元朝时期,据推测大概在1271-1300年。

长41.6厘米,高15.2厘米,宽17.6厘米。

那时候,我一直很好奇,这样的瓷枕用的舒服吗?

再给大家另一个看看另一个同类型但不同风格的图:


明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

上图是“明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

制作时间大约是明朝时期。

这件观音像的高度约为28厘米,身体通透是简约的白色,给了这尊观音像更为神圣的味道。

这尊“明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不同于以往的一些观音像,而是以简约为主,但这反而让其从众多的观音像中脱颖而出,似乎有了灵性一般。


金盖金托玉碗

这件物品的名字叫做“金盖金托玉碗”,是一种明代的玉器。

杯盖的表面既有红宝石在当中点缀,又有浅刻和深刻的连云纹继续拧点缀。

在其外观上还有关于对龙的雕刻,处处体现皇家的雍容华贵。

这个“金盖金托玉碗”是明朝万历皇帝的陪葬品。

1957年在定陵发掘时被发现,现在该物品陈列在明定陵的博物馆中。


酒熟梅子青


古今中外,逆天的文物古迹有很多,我在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个,欢迎各位看官补充说明。

1.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

法国从非洲的加蓬共和国进口了一批铀矿,可是铀矿的含量只有0.62%,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明显被提炼过的铀矿。最后工程师们来到加蓬共和国调查,竟然发现了一座核反应堆,最不可思议的是这座核反应堆竟然有20亿年的历史!并且还可以成功的运行!

2.战国水晶杯

1990年10月,在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出土了战国时期的水晶杯。
战国水晶杯与我们现在使用的玻璃杯在外观上并没有太大区别,如果不说明,大家肯定以为是现代工艺制造的玻璃杯。

3.素纱單衣

纱衣是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文物。它的奇特之处在于,整件纱衣用料2.6平方米,重49克,即使是在现代,用高科技手段也无法制作这么轻的纱衣。


4.不锈铁柱

在印度德里矗立着一根公元五世纪的铁柱。铁柱哪儿都有,并不稀奇。可是这跟铁柱矗立千年却不生锈,这令科学家很是惊奇。


李論


最美不过冷兵器,颜值逆天非奇兵。

鳄鱼剪:这把体积较大的冷兵器就是清朝时期,让人闻风丧胆的最神秘、最恐怖的冷兵器之一;因该武器外表装饰采用了鳄鱼头的设计,鳄鱼型的齿牙锋利无比,如不幸战场上被该兵器剪到,不管什么部位都能轻松给你卸下,非常恐怖。该兵器质量非常的笨重,能驾驭它的只能是勇士。该冷兵器不但具有剪子的功能,还具有劈、砍、杀、刺等刀的作用。

鸡刀镰,心意门双器械之ー,亦称拥花腰子,流传于山西,相传为心意拳创始人姬龙峰所创。全长约80厘米,包括镰身、鸡嘴、鸡冠、镰刃、镰脊、镰格、镰柄、镰首。其特点:小巧轻便,顺形应势,借力里钻,能攻能守,利于近战,既可单练也可和长、短等器械对练。基本技法有:拉、带、挂、挎、钩、缠、啄等。

最后这个就厉害了,你大可以随意想象其逆天颜值,因为它美到被上天所妒,已然无踪可寻。它就是中国铎刃。中国唐朝南方的一种怪异奇门兵器,我们只能在古书中看到它曾存在过。因为这种兵器太怪异,怪异得让人无法想象。这种兵器无尖无刃,却剧毒无比,而且打死人没有血。唐·段式成《酉阳杂俎》:“南蛮有毒槊,无刃,状如朽铁,中人无血而死,蛮中呼为铎刃。”






刀客天下


曜变天目茶碗

南宋

此“曜变斑”茶碗是宋代斗茶用器,被东京静嘉堂文库单独陈列,陈放在旋转的底座上,在一片漆黑中,一个个幽蓝光圈闪耀着妖异的光芒,随着光线角度的不同,光环颜色变幻莫测。

蓝玻璃小碗

北魏

大同出土的北魏玻璃器皿,内含一些气泡,可能是中国吹制玻璃的早期作品。现收藏于大同市博物馆。

镂雕象牙云龙纹套球

清朝

这件从外观看是一个球体,但是其中有二十四层的球,而且每一层都可以活动。上面雕刻了细密的人物、花草、水果、动物等,仅是用一具象牙所雕刻出来的。目前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馆。

孔雀绿釉罐

元代

这件带有“内府”字样的孔雀绿釉大罐,是元代的典型器,现在藏于大英博物馆。

秘色瓷

五代十国

时位于杭州的钱氏吴越国专为宫廷烧造的,臣庶不得使用。宋代以后关于秘色瓷的文献稀少,秘色瓷的造型特点、烧造工艺,一直不为人知。直到1987年法门寺地宫出土了14件青瓷,地宫中的石碑上明确记载为秘色瓷,这种神秘瓷器的真面目才终于被大众所知。

天鸡尊

清朝

天鸡作为一种传说中的神鸟由来已久,具有吉祥之意,但其具体形象的塑造则在清代乾隆朝才开始成熟。

莲鹤方壶

春秋时期

莲鹤方壶为一对两件,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一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馆,一收藏于河南博物院。在高度上有细微的差别,故宫藏高125.7厘米,称“立鹤方壶",河南博物院藏高126.5厘米,称"莲鹤方壶"。

玉禁步

明朝

玉禁步由多种玉和宝石,是封建社会妇女身份的象征。一般是皇后佩戴的。 此玉禁步是由梁庄王妃佩戴的,规格仅次于皇妃。现藏于湖北省博。

曾侯乙青铜尊盘

春秋战国

这套青铜尊盘一直从先君传到曾侯乙的手中,成为曾国的传国之宝。,尊上铸有28条龙,盘上铸有56条龙,共84条。在尊上还饰有32条蟠螭,盘上饰有48条蟠螭。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翠玉白菜

清代

翠玉白菜,收藏于台北故宫。是清代光绪皇帝瑾妃的陪嫁之物,白菜寓意清白,象征新娘的纯洁菜叶上还雕有螽斯虫(俗称“纺织娘”)和蝗虫,寓意“多子多孙”。

摇钱树

东汉

这株摇钱树顶端是一只展翅飞翔的凤凰、树冠分为6层,每层两片叶子,并饰有传说中的神兽、枝下则悬挂串串铜钱,现收藏于上海市银行博物馆。

太阳神鸟

商代晚期

整个金饰呈一圆环形状,金饰上有复杂的镂空图案,分内外两层,内层为周围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图案围绕着内层图案,由四只相同的朝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四只鸟首足前后相接,朝同一方向飞行,与内层漩涡旋转方向相反。含金量高达94.2%。现藏于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博物馆。

粉彩荷花吸杯

清朝

此器物是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为在安徽太湖附近进行的“秋操”而做的具有纪念性质的杯子。1958年北京故宫博物院调拨。现藏河南博物院。

绿釉陶楼

东汉

为反映贵族歌娱生活的明器,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还有其他的——

牙雕榴开百戏

和田玉苦瓜


云享历史


这个问题感觉我可以答一波,我基本每天都要看上几百、几千件文物……的图片,哈哈。


  • 东坡肉石,台北故宫三大镇院之宝之一

高5.73公分,宽6.6公分,原型是一块天然的玉石,肉色令人垂涎欲滴,很逼真,吃货应该会很喜欢。



  • 金蝉玉叶,明,苏州五峰山博士坞张安晚家族墓地14号墓

这件出土文物的构思很巧妙,蝉,又名知了,所以整件玉器有“金枝玉叶”的意思。



  • 曾侯乙尊盘

曾侯乙尊盘,由于不确定古人到底是怎么制作的,所以,这件文物也被称为无法复制的尊盘。


  • 皇后之玺

高2厘米,边长2.8厘米,西汉,陕西历史博物馆

传为吕后之印。我特别喜欢这枚玉印,它是羊脂白玉雕琢而成,几乎没有瑕疵。无论是从玉质、印文,还是它的历史价值,都当之无愧为“天下第一印”。



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许多文物,都具有超高颜值,挑几件我特别喜欢的。


  • 盘丝座银芙蕖,法门寺地宫出土

其实这件莲花的造型挺简单的,但就是有种说不出的美感,“出淤泥而不染”,莲的造型就该这般的简洁、干脆,惊艳了。它的寓意也很美好。



  • 鎏金银龟盒,法门寺地宫出土

这是什么神仙设计啊,龟壳的鎏金纹太精美了!古代关于龟的设计很多,这件无疑是最精美的一件。



  • 鎏金珍珠装捧真身菩萨,法门寺地宫出土

这件菩萨通体鎏金,全身装饰着珍珠璎珞,十分的富丽堂皇。



  • 良渚博物院象牙饰

手机拍的,没拍好。这件象牙饰通体都是良渚文化的神人兽面纹,近距离看很震撼。



  • 大报恩寺琉璃拱门

门都这么富丽堂皇,当年的大报恩寺得多美啊。


  • 红山文化玉人

当年的红山文化先民是不是看过《银河护卫队》啊。


  • 提梁卣,海昏侯墓出土的西周青铜器

这件只是先秦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之一,我觉得先秦时的很多青铜器都很美。


  • 雀首衔环,西汉,最近正在南京博物院展出


  • 战国,铜镜
铜镜上镶嵌了绿松石,很精美,铜镜中的颜值担当了。


暂时就这些吧,后面想到了,再来补。


我是阿斗,文物考古聊历史,欢迎点赞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