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为什么中小学一节课四十分钟?

天地间的二十八点三米


中小学一节课四十分钟,原因是根据研究,学生的集中力时间一般是10——30分钟。

教育心理学有个重要观点是“一般青少年的注意力持续集中只有10――30分钟左右,成人注意力持续集中只有30---50分钟”

这就是为什么一堂课只有40分钟,中间包括作业时间,成人课堂不超出1小时的缘故。

一般来说,大脑兴奋持续一段时间后,需要休息一会儿,才能得到更好地恢复。而这段时间基本上是在45分钟左右。

科学研究显示,颈部疲劳极限为45分钟,也就是说,从小到大的40分钟一节课是经过科学家验证的。全神贯注做任何一件事,是会疲劳的,疲劳了不休息会影响工作效率的。结合学生生理发展特点,为了保证兴趣持续性,就不能使学生对兴趣失去耐心,要间断性的刺激,这样才能把兴趣固化下来。把一堂课定为40分钟一个重要原因是,超过这个时间,大部分同学都不能集中精力了。学生在课堂上从事的是脑力劳动,很辛苦,需要在课间10分钟进行生理、心理的调整,这有利于上好下堂课。

一节课40分钟其实是最好的时间,这样老师能够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同学们也不用因为上课太疲劳导致注意力下降。一般老师都会在课堂十分钟到十五分钟的时候把重点讲完,然后讲一些比较轻松的东西分散同学们的注意力,让紧绷的大脑放松一下,接下来再去讲后续的重点知识。

一节课40分钟可以保持我们的大脑皮层活跃,40分钟基本就会使我们的大脑进入疲劳状态,这时候就需要课间的休息时间来放松我们的大脑皮层,以备于下节课还有精力集中精神听课,看到这知道一节课为什么40分钟了吧?这是有科学依据的,不是随便定的!学科学,用科学!

大家对此有什么观点?欢迎评论区看到你的评论!


捭阖康徰


这个问题有意思。。[机智]

就从本人的角度来回答吧,一名小学数学老师的观点。

说句实话一节课40分钟最初是根据科学研究学生的注意力最多就是40-50分钟来设定的。

但是从我上学到我当老师以前我都认为这是扯淡,我上学的注意力顶多也就10来分钟[捂脸]

现在我认为一节课40分钟还是很有道理的,原因并不是注意力的问题,而是上课形式的问题。

多年以来,我们上课的形式就是“填鸭式”教学,学生在下面坐着,老师堂堂堂的讲着,当然老师感觉不到时间流逝,作为学生可就惨了,就跟开会听报告一样,没多久就容易走神。

但是如果换一种教法,在40分钟里穿插着一两次让学生休息的时间,那么一节课下来的效率肯定比填鸭强很多。

那么这种教学方式如何实现呢?那就是把“我来讲你来听”改成“我引导你来做”,让学生主动对这节课的知识产生兴趣。

这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素质教育”[灵光一闪](的一部分)

当然这里面又牵扯到太多的东西,不一一细说了。

总结起来就是,一节课40分钟是我国目前倡议的素质教育比较合理的一个时间。


大鱼老师的世界


很高兴来回答你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比较有趣的问题,兼具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下面我将从这两个方面回答你的问题。

心理方面需求

心理方面有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注意力的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注意力集中时间是不同的,一般幼儿是15分钟左右,中小学儿童随着年龄增长,能达到40分钟左右,青少年不过50分钟,经美国研究证明成人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完成一件简单枯燥的任务,注意力最多只能维持20分钟左右。所以,在设置课堂时间的问题上,中小学生课堂一般是40分钟,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


生理方面的需求

在生理方面,视力卫生对青少年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内容。眼睛是人类重要的器官,人类获得信息80%都来自于眼睛。那么,用眼多久需要休息呢?一般来说近距离用眼,每40分钟就需要休息5-10分钟。近视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合理用眼才更上一层楼。

小结

综合上述的两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中小学生一节课40分钟的设置是有科学依据的,是合理而又必要的。40分钟的课堂不仅能让学习效率达到最高,而且对眼睛的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101个王老师


人类的注意力大概可以保持二十分钟,中小学生年龄越小,注意力保持时间越短。学霸好些注意力保持时间长,差生也就几分钟。让差生原地不动的坐着,还不如让他室外运动更有意义。差生听不懂,难免做小动作影响老师授课质量,加大师生冲突风险。过去高中生课时五十分钟,初中生四十五分钟,小学四十分钟,现在教学内容趋向减轻负担,同时也为他们身体减轻负担,在原来课时基础上减少五分钟。实践证明减少的五分钟使老师和学生感觉轻松多了。

国外发达国家课时大都也在这个时间段,甚至有更长的,但是国外每天上课总时间要少得多,他们每天上课总时间都比较少,可见我国中小学生每天上课总时间还是名列世界前列。扣出五分钟为学生课外活动锻炼身体,对学生长身体非常有好处。每节课四十分钟,对我国中小学生仍然是不少的。




私塾长


我是一名初中老师,我们学校以前一节课45分钟,现在改为40分钟,我所在地区的小学都是40分钟一节课。那为什么一节课时长要设置成40分钟呢?作为教育从业者,我认为原因是根据少年儿童心理生理特征制定。

1.教育心理学有个重要观点是,一般青少年的注意力持续集中只有10―30分钟左右,成人注意力持续集中只有30—50分钟。这就是为什么一堂课只有45分钟,中间包括作业时间,成人课堂不超出1小时的缘故。

2.科学研究显示,颈部疲劳极限为45分钟,也就是说,从小到大的45分钟一节课是经过科学家验证的。全神贯注做任何一件事,45分钟后都应该站起身活动一下。有些人可以长时间的集中精力,有些人只能短时间集中精力。为什么一节课的时间安排为40分钟--45分钟?一个重要原因是,超过这个时间,大部分同学都不能集中精力了。学生在课堂上从事的是脑力劳动,很辛苦,需要在课间10分钟进行生理、心理的调整,这有利于上好下节课。


家有初中生


1.因为需要学习不同科目的知识来逐步形成和丰富我们的认知结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认识这个世界、与人交往、获得生活的技能等等,通过不同科目来训练来促进大脑的发展、促进人的成长,因而设置了课程。而一天用来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只有通过调节每节课的时间来确保课程得以实施,国家也严格要求中小学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2.40分钟基本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一般这个阶段的孩子在20—30分钟内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效果也最佳,而且课间休息、做广播操也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实际上,40分钟内,教师一般讲30分钟左右甚至更少,教师通过引导孩子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回答问题等等来来调节一堂课的时间分配,让学生能够在一节课中尽可能集中注意力学习。这是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也有些地方一节课安排30、35分钟。

3.教师也需要休息,保持最佳状态,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采星


一般来说,大脑兴奋持续一段时间后,需要休息一会儿,才能得到更好地恢复。而这段时间基本上是在45分钟左右。 课间的休息其实就是脑细胞的休息,以便于在下一节课中尽可能地提高脑神经的兴奋性和持续性。 所以我们上完一节课后,休息一会儿,就能保证下一节课上大脑的兴奋度,提高我们学习的注意力,保证了这一节课的质量。 当然,也不一定每一节课都要安排四十五分钟,这要按照我们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而设定。我们学校每节课就安排了四十分钟。


黄冈物理老师


中小学一节课40分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是中小学生的心理生理原因。中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由于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去卫生间的次数会比成年人多一些。同时,在心理上,中小学生的专注力也是有时间限制的。这些都要求了中小学生每节课的时长不能太长。

其次是平衡诸多课程安排的原因。现在的中小学生需要全面发展,课程比之以往增加了许多。按照每节课四十分钟上课的话,每天还能额外挤出一节课来,这样就大大缓解了课程安排不过来的难题。

当然,这里面肯定还会有教育相关部门的原因。每节课到底设定为多长时间,其实一开始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专家也只是给出一个大概的建议,但在建议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发现四十分钟一节课更符合当今社会教学的需求,所以有关部门就把这样的规定正式确定下来了。


飞红入海流


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一般来说,大脑兴奋持续一段时间后,需要休息一会儿,才能得到更好地恢复。而这段时间基本上是在40分钟左右。课间的休息其实就是脑细胞的休息,以便于在下一节课中尽可能地提高脑神经的兴奋性和持续性。


易查分


这个时间的设置也是经过了长时间测试和实践得出来的,人的专注力在40分钟左右,能做到比较集中。超出这个时间,人的注意力就会下降,上课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60分钟不可取。而如果设置的时间过短,将造成课程过于分散,同样影响上课的效果希望能帮助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