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作为3岁宝宝朝九晚五上班的父母,晚上下班陪伴的时间如何规划?

红猪的墨镜


不管每天多忙,都要抽出时间来陪孩子!

1,饭前和孩子一起拼图!

2,饭后和孩子一起做小游戏或者画画!

3,讲睡前故事!

前面两项可以先引导孩子做,这只要几分钟的时间,然后让他们自己做,鼓励孩子做得更好,鼓励他们就会引起她更大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潜能。(孩子做好以后会拿给你看,你一定要认真看,不能敷衍!)

睡前故事也可以控制在半个小时之内,让孩子保持安静,很快就能进去睡眠状态!


渔人鱼乐newleaf


我的家里有个两岁的宝宝,平常都是自己带,但是老公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每天跟儿子呆的时间很短,他每次回来第一件事就是跟孩子玩儿,珍惜有限的时间跟孩子相处,放下手机。周末会带着孩子出去玩,所以亲子关系也不差。

其实抓住两点

①有质量的陪伴

既然平时上班很难跟孩子在一起,没有重要的事不去拿手机,把孩子放在首位。有质量的去陪伴孩子,这样每天的相处,周末组织一家人出去玩,孩子也会很开心。

②睡前故事

其实晚上回去的时间也有限,玩儿的时间就是饭前饭后,宝宝睡觉前半个小时尽量不要剧烈运动。那么最重要的相处时间就是睡前故事,这个时间段,父母都可以做,今天爸爸,明天妈妈,睡前故事不仅增进亲子关系,还让宝宝幸福感满满!

不要因为父母白天上班陪不了孩子而内疚,只要孩子能每天见到你们,下班时间一样可以去弥补孩子。

祝你们幸福!



霖哥妈妈学育儿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每次下班回来放下手机全身心的陪陪他,陪他出去逛逛,玩玩,做他想做的事情。

像儿歌里面说的爱我就亲亲,爱我就陪陪我,爱我就抱抱我。

其实,我和我老公就是这样,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只有晚上和周末。心理总觉得亏欠了他,总是想给他买吃的穿的玩的来弥补。

但回过头想想,他总是要长大,总是要一个人面对一切。只要我陪着他的时候,是全心全意全身心的陪着他就可以了。


桓桓妈妈


我有一个2岁的女宝宝,上班时间跟你情况差不多,白天奶奶在带,我和老婆下班后会给宝宝安排学习和娱乐时间,下面讲一下我们的做法,希望能给你一定的启发。

一、5点下班回来后离吃饭一般还有一个小时,这个时间我们会跟她玩一些小游戏。比如认数字积木,我们一边教她认数字,一边唱数字歌加强她的记忆力,例如当我们拿数字1教她认识的时候,我们会唱“1像铅笔来写字”,这样她也会跟着唱,既认识了数字,又锻炼了语言能力。这个游戏在宝宝一岁左右会说话就开始了,到现在自己可以从1数到30,认识1~9,数字歌也会唱了。除此之外,还可以玩分辨颜色的游戏等等。(图一是教她玩积木的场景)

二、晚饭后我们会带着她去小区外面散散步。因为小区外面是滨河公园,饭后散步的人很多,各种活动也多。天气好的时候我们会带她滑滑草地,公园里有一个长缓坡,小孩子们都在那里滑草地玩的不亦乐乎,我们宝宝也特别喜欢玩。还会带她去看大妈们跳广场舞,各种门派舞蹈都有😀,有时宝宝也会跟着乱蹦乱跳一会。公园里还有不少简易的儿童游乐设施,比如碰碰车,小旋转木马,挖沙,钓鱼等等,我们也会酌情让她玩下,总之每天这个时候她是最开心的,玩的都不想走。哈哈(图二是晚饭后带她去滑滑梯,图三是带她去迪卡侬玩学步车)

三、晚上散步回来后,我们先带她洗澡,然后到床上给她讲睡前故事,或者教她唱儿歌、背唐诗直到她睡着。睡前的这段时间我觉得至关重要,一般我和宝妈会轮流给她讲故事,比如《小红帽》《拔萝卜》《小熊拔牙》《乌鸦喝水》等等,就拿《小红帽》来说,刚开始她语言能力还不是很强的时候,我们会一遍遍配合动作,指着人物给她讲故事,不断的强化记忆。现在她会自己给我们讲小红帽的故事,而且故事情节基本不差,同样的方法我们还用在儿歌和唐诗上。这样的结果就是她1岁半时儿歌就会唱好几首,唐诗也会背好几首,亲戚朋友都觉得我们宝宝语言能力比同龄人要强很多。(图四是给她讲睡前故事)

总之,陪孩子的活动多种多样,做父母的一定要安排好下班时间,带着宝宝从玩乐中学习。手机等孩子睡着后再玩,多陪陪孩子。好了,我的建议先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百事双双乐


我也是一名朝九晚五上班族,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8岁的大宝,今年二年级了,一个3岁的小宝,刚刚上幼儿园。但是对于的陪伴我们夫妻两个一直非常看重,因为她们需要父母的陪伴、教育,父母的影响对孩子真的特别重要,这一点我相信身为父母的我们都有着共同点。因为疫情的原因,现在我们都在家里陪伴着孩子,除了不能出去外,各种创意的玩,“无聊”的玩,孩子觉得只要是游戏,开心,她就会和你在一起,她们很直观,因为开心就是好的。这个阶段我相信大伙跟我都差不多。那没有了疫情呢,所有都步入了正轨,我们要上班,孩子要上学,挣钱养家陪伴孩子是我们当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每天和孩子一起上学,送幼儿园,然后我们去上班,已经是惯例了,最主要是下班后如何陪伴孩子。第一、关心,关心孩子这一天的经历,问一句孩子在学校或者幼儿园有没有什么高兴的新鲜的事情,有没有什么收获,孩子可能无法回答你,真的有时候她确实不知道怎么回答你,这个你不要认为她不想说,有时候无法开口,那你就需要简单问下,比如今天的饭菜好不好吃啊,有没有加餐啊,甜不甜啊,老师有没有夸奖,上课有没有小动作之类的,记住一定要真心的问,不要玩着手机看着电视去问,要有诚意,要让她知道你是在关心她,想与她沟通,当被问及开心事情的时候,孩子一般都会开心的说的,因为这些简单的小事她们觉得很好很开心;第二,家庭游戏,一家人做个游戏再简单不过了,爸爸当坏人,妈妈保护孩子的游戏很简单,也很有有热情,我们家妈妈主要负责教育,爸爸负责娱乐,爸爸教女儿们打拳,扎马步,出拳,让她们很有意思,然后扮演医生病人,玩的真的不易乐乎,最后看电视,搂着孩子,自己也得到了休息,拿起手机简单看一眼有没有工作,放下后基本这一天就结束了。第三,注意不能无限制的玩,因为孩子不知道累的,每个游戏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因为她们很激动,试着让她们舒缓,不要太累,以便安心睡眠。最后,不要求每一天都如此的,但是沟通是最主要的,记住跟孩子沟通,如何去沟通才是最主要的。





疯狂奶酪


对于三岁刚上幼儿园的宝宝,家长的陪伴真的很重要。我记得我儿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每天下班都会问他在幼儿园玩了什么游戏啊?然后让他教我们玩,一边做游戏一边聊在幼儿园的一些有趣的事,让他不排斥去幼儿园。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陪伴方式就是陪他看书讲故事,阅读的益处真的是非常大的。


细雨飞扬915


我是一名幼教工作者,之前回答过类似于这样的问题,无论父母陪宝宝的时间有多少,都要做到玩、学兼顾,又陪孩子玩了,又让孩子学习到了能力。

首先,我们要了解3岁孩子的发展特点,就像常说的:“三翻六坐九爬”一样,该学习翻身了,就要配合孩子练习翻身,该学习坐了就配合孩子练习坐,三岁也一样,孩子在不断的成长,也需要不断的提高能力。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说:“三岁决定一生”。“幼儿、中小学阶段是孩子一生发展的关键期。”对孩子进行教育,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抓住这些“关键期”,以便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儿童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叫:“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儿童对外界的刺激特别敏感,容易接受外界信息,其先天潜能发挥得最好最充分,从而容易获得某种能力。关键期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最佳时期,不了错过。

朝九晚五上班的父母,陪孩子的时间比较少,就更要规划好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陪伴要多样化,每天都不一样



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的权利。虽然看着孩子是在玩,它同时也是孩子在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三岁的孩子来说,玩就是学,学就是玩。

三岁的宝宝会走、跑、跳、站、蹲、坐、摸、爬、滚、登高、跳下、越过障碍物。这个时候父母晚上在床上陪孩子做一些拍球,抓球和滚球的小游戏,还可以做一些抛球的游戏,这个时候的宝宝能接住2米远抛来的球。



如果孩子集中点儿注意力的话还能踮着脚尖站或单脚站一秒以上,和宝宝多多练习,这是一个很好的游戏。

现在宝宝都勇于尝试,陪孩子捏捏橡皮泥,折小飞机,图图颜色,做做小手工。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跨越障碍物的小游戏。



三岁孩子语言主要向连续语言发展,能离开具体情景表述一些意思,父母可以多陪孩子看看书,给孩子讲讲故事,聊聊天等。

三岁孩子语言锻炼锻炼孩子一些自理能力

三岁孩子是入园的年龄,练习练习孩子的自理能力,教孩子自己吃饭,自己学着穿衣服,脱衣服,自己上厕所,晚上陪孩子做一些玩家家的游戏。

了解三岁孩子关键期的发展,每天都会有新花样玩,关键是这个玩,让孩子学习到了能力,得到更好的成长。



三岁一般会出现的关键期:建立概念、自我意识产生、秩序、执拗、垒高、色彩、语言、诅咒、追求完美、绘画、逻辑思维、人际关系等。

我是幼师宝妈说育儿,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有疑问请留言。


幼师宝妈说育儿


朝九晚五上班的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比较少,有些父母会愧疚没能好好陪孩子,其实陪伴在于质量而并非时间的长短,有时每天两三个小时高效的陪伴比全天24小时守着孩子更有益。

假设父母晚上七点回到家,然后吃饭,陪孩子,孩子大概是九点半睡觉,那么陪孩子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两个小时,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两个小时呢?


一、先陪孩子做作业,顺带做拓展


幼儿园一般都会布置一些手工作业、写字作业等等,先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顺便做些课外的拓展学习,跟孩子一块看绘本,讲故事,选一两本来阅读即可。还可以适当地学习线上的课程,比如我家孩子一直在学习励步英语启蒙课程,每天可以陪孩子看一节,大概是15-20分钟的样子,完后可以跟孩子进行互动。

二、睡前小游戏


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躺在床上做一些抚触按摩运动,通过亲密接触来增进亲子间的关系,同时抚触对于孩子身心健康也是很有利的。


另外父母也可以跟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游戏。比如“我是小医生”,给孩子准备好额温计、听诊器等玩具,让孩子扮演医生,父母扮演病人,描述自己的症状,让孩子做出诊断。通过这样有趣的角色扮演,增强孩子对职业的认知,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睡前说说心里话


一家人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分享各自白天里发生的好玩或有点沮丧的事情。比如父母可以问孩子:“今天在学校里认识了哪些新朋友呢?有没有什么好玩有趣的事情分享给爸爸妈妈听?”三岁的孩子一般都是很有表演欲的,他们也爱说话,透过这种交流可以了解孩子的日常,良好的沟通也是亲子关系的一个关键。通过孩子的描述,让父母更加了解身边的小小人儿,对于他好的一面进行肯定,存在问题的地方及时纠正过来。

写在后面:

陪伴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陪伴是否高效,能否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爱。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橙子育儿讲堂,如果您喜欢我的回答,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橙子育儿讲堂


对于婴幼儿阶段的宝宝,一般在晚上八点半到十点之间准备上床睡觉,大多数的上班族家长下班回到家以后,应该在七八点钟前后,当然也可能有部分上班族家长下班早一些或晚一些,我们暂时只参考大多数人群下班到家的时间。这样算下来,上班族父母每天下班后能够陪伴宝宝的时间最多不超过两个小时。

那么,作为上班族家长,下班后该如何合理规划晚上陪伴宝宝的时间呢?对此我有如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参考。

1、陪伴宝宝共同完成幼儿园老师布置的任务

三周岁左右的宝宝,有些可能已经上幼儿园了,家长每天下班以后,如果能够专门抽出时间陪宝宝共同完成幼儿园老师布置的任务,比如跟宝宝一起玩游戏、做手工作业、教宝宝折纸等,相信家长和宝宝之间也会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

2、每天晚上陪宝宝读睡前故事

大多数的宝宝在准备睡觉之前,都非常喜欢依偎在父母的怀里听爸爸妈妈给自己讲睡前故事或者唱睡前儿歌哄自己睡觉,对于宝宝来说,这是每天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很多家长可能不知道,对于父母双方都上班的家庭,短短的睡前故事时间,很可能就是宝宝一天里最大的期盼。

3、每天晚上坚持亲自给宝宝洗漱

作为上班族父母,每天能够陪伴和照顾宝宝的时间非常少,照顾宝宝的过程也是帮助宝宝和父母之间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环节,因此建议家长如果下班回到家以后宝宝还没有洗漱睡觉,由父母亲自陪伴和照顾宝宝洗漱,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跟宝宝保持互动,也是非常有助于维护良好的亲子关系的。

4、坚持每天晚上让宝宝跟爸爸妈妈睡在一起

身为上班族父母,每天能够陪伴宝宝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有些家长每天下班后,很可能宝宝已经睡着了,第二天早上起床准备上班了宝宝还没有醒来…不管是下班早晚,个人建议爸爸妈妈最好能够每天陪着宝宝睡觉。

睡觉时间是宝宝建立安全感的黄金时间,父母能够陪伴宝宝入睡,给宝宝提供的安全感是任何其他家人都无法替代的。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虽然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陪伴宝宝的时间非常有限,但是如果家长能够做到合理规划,在有限的时间内给予宝宝高质量的陪伴,相信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也会非常亲密无间。


若莲


作为3岁宝宝朝九晚五上班的父母,晚上下班陪伴的时间如何规划?

回答之前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欣若繁花,一个立志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的妈妈。

3岁的孩子,应该已经进入幼儿园生活了,对于朝九晚五的父母,本身陪伴的时间就有限,如何安排好这段难得的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

陪伴除了时间输出,还应该有情感输出。有了情感沟通陪伴才有意义。

我是五点半下班,到家基本山就六点半,我们家是十点上床睡觉,所以时间很紧凑。我没有特别的安排这段时间,只是大的方向有几个,具体实施都是根据当天的情况来安排。

一、玩

他上幼儿园后我下班回家很多情况下他还没有回家,不是在院子里跟小朋友玩就是去好朋友家里玩,也有时候带好朋友来我家玩,我是很赞成放学后让孩子跟好朋友再轻松的玩一会儿,因为这时候他是完全放松状态,其实小朋友在幼儿园呆一天也是有一定压力的。如果说我回家后他已经跟好朋友玩过了,我就会直接跳过这个项目,如果说当天没有玩,我会以他为主导玩一些游戏。


二、学

上幼儿园后的孩子回家基本上老师会在群里发了孩子今天都干了些什么,有时候还会要求家长参与一些手工制作,或者学校没有特别要求的话,我就跟他一起安静的看一会绘本,把线上的英语课上了,不过他学校的过程中,我都有参与,是跟他一起学而不是主导他的学习,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有意义的陪伴。

三、交流

我一般都是入睡前会跟孩子聊一些话题,刚开始他比较抗拒我跟他聊幼儿园的事情,所以有一段时间我从来不问他幼儿园的事情,后来慢慢的他会主动跟我聊学校的事情,越来越话痨。交流是我觉得最重要的环节,因为妈妈对他来说是最信任的人,这一整天他肯定情绪上也会有一些需要释放的地方,开心不开心的都需要跟人分享。心灵的交流是让孩子敞开心扉的重要途径,那么有技巧的倾听就是建立心灵交流的重要条件。


总结:陪伴是不限形式、不限内容的情感输出,真正的情感输出才可以让孩子得到满足。我坚信孩子的差异性需要因材施教,但唯有爱是共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