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希腊入群!中东欧国家纷纷点赞「17+1」模式,合作优势在哪里?

在「一带一路」倡议及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或常称为「16+1模式」)推动下,中东欧正逐渐成为中国的策略投资和贸易伙伴。2019年,希腊正式成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第17个成员,预计可令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进一步促进欧亚贸易往来。

希腊入群!中东欧国家纷纷点赞「17+1」模式,合作优势在哪里?

希腊总理在2019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论坛上讲话。(资料来源:希腊总理新闻办公室)

希腊位处西欧,自2016年开始便一直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观察员,其加入将可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证明中国牵头的倡议可与西方制度接轨,为欧亚经济进一步融合铺路。


投资:额度日增,基金上扬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相辅相成,是促进中国内地与中东欧国家在政府及商业层面携手合作的重要工具。该合作模式设有不同级别的会议和合作机制,包括国家领导人年度会晤、海关合作,以至民用航空论坛(Civil Aviation Forum)等行业活动,推动实际操作上的合作。

希腊入群!中东欧国家纷纷点赞「17+1」模式,合作优势在哪里?

这些政府及商贸会议不定时举行,有助中国投资者更深入了解中东欧国家的投资机遇,到当地发展也较为顺利。

整体而言,在截至2018年为止的5年间,中国内地在中东欧17国的直接投资有所上升,2018年的直接投资存量为25亿美元。同年,在中国内地向中东欧17国所作的直接投资中,波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共占46%。

除了这些热门国家外,中国投资者也积极到一些尚待探索的地方发掘商机。如2018年,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及黑山录得的中国直接投资存量便较2014年时分别上升了814%、482%和19,544%。

希腊入群!中东欧国家纷纷点赞「17+1」模式,合作优势在哪里?

除了企业投资外,公共及私募基金也是中国在中东欧国家投资日增的重要动力。2013年,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官方框架下,<strong>中国–中东欧投资合作基金正式成立,以支持中东欧国家的基础设施、电信、能源、制造业、教育及医疗项目。为保持发展势头,该基金在2017年把资金规模由2013年的4.25亿美元增至10亿美元。

在中国–中东欧投资合作基金成立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人寿、复星集团及金鹰集团在2016年共同出资成立世福资本管理有限公司(SINO-CEEF Capital)。世福资本以香港为总部,合作伙伴除了大型投资者外,也包括多家欧洲公司,当中一些位于中东欧国家。


贸易:差额收窄,进出口总值上涨

过去5年,中国内地与中东欧17国之间的贸易总额上升了38%,而贸易差额也正慢慢收窄。

2018年,中国内地从中东欧17国输入的货物总值为240亿美元,较2014年多增40%,主要进口产品包括汽车零部件(30%);电子产品、电器及零部件(20%);核反应堆、机械及零部件(14%);铜(7%);以及精密或医疗仪器及器具(6%)。

另一方面,中国内地对中东欧17国的出口于2018年增加37%至660亿美元。主要出口产品包括电子产品、电器及零部件(28%);核反应堆、机械及零部件(21%);精密或医疗仪器及器具(6%);衣服配件(4%);以及家具(4%)。

希腊入群!中东欧国家纷纷点赞「17+1」模式,合作优势在哪里?

2019年,中国举办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捷克、希腊、匈牙利、波兰和塞尔维亚等中东欧国家均有参与,希望借此降低与中国内地之间的贸易失衡情况。

希腊入群!中东欧国家纷纷点赞「17+1」模式,合作优势在哪里?

捷克公司在首届进博会展出传统糕点及马莲卡蜂蜜蛋糕(MARLENKA)。


希腊:海上丝绸之路重要一环

希腊加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及「一带一路」倡议,突显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预计海上丝绸之路将成为越来越富策略意义的欧亚贸易管道。

2018年,在中欧贸易中,航运占比极重。近年,虽然中国致力发展第二条欧亚大陆桥,并视之为「一带一路」的地标项目,但中国内地与欧洲之间的航运及空运货物总值依然持续增长。尽管如此,多式联运模式需求日增,以及各地联系越趋紧密,无疑都推动陆路运输发展,成为欧亚贸易另一可行选择。

希腊入群!中东欧国家纷纷点赞「17+1」模式,合作优势在哪里?

鹿特丹、安特卫普及汉堡等西欧港口依然是欧亚贸易的重要物流枢纽,随着欧洲各地对迅速送货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些港口的铁路连接也越来越受重视。正因如此,目前中欧货船也很自然选择前往较远的西欧大型港口,以享受在欧洲区内送货较快的优势。

希腊入群!中东欧国家纷纷点赞「17+1」模式,合作优势在哪里?

希腊加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令中希两国的经济联系更为紧密,与中国及中东欧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同步向前。

发展欣欣向荣的比雷埃夫斯港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港口不仅加强中东欧国家的贸易及物流处理能力,同时与一些中资项目互相配合,例如正在兴建的贝尔格莱德–布达佩斯高速铁路。该铁路是中资高速铁路的重点项目,若能发展成功,将可为中东欧国家提供充分理由,利用中国内地的财政及工程技术支援改良其他现有铁路。

2016年,希腊成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观察员,同时中国的中远集团收购该国比雷埃夫斯港大部分股权,成为该港口的主要营运商。

2018年,比雷埃夫斯港的货柜货物处理量增长率高踞全球第二。现在,该港口的重要性在地中海数一数二,更是全球航运枢纽,处理来往亚洲、中东及北美洲的航运货物。

希腊入群!中东欧国家纷纷点赞「17+1」模式,合作优势在哪里?

这些基建投资令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创下新高峰。以贝尔格莱德–布达佩斯高速铁路项目为例,首架从中国内地前往塞尔维亚的直通货运列车便为项目本身运送超过500公吨建筑设备。


物流基建:连接中国内地与欧洲

希腊加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象征中欧合作步入新纪元。

2018年9月,欧盟发表<strong>《连接欧亚策略》(EU Strategy for Connecting Europe and Asia),目标包括改善两个大陆之间的跨境运输及人文交流,与2019年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杜布罗夫尼克纲要》及「一带一路」的理念相符。为实现目标,欧盟准备强化双边、区域及国际合作关系,其中可能探讨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及「一带一路」框架下,与中国内地加强合作。

另外,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物流合作,与欧盟两个覆盖欧洲的运输发展计划<strong>「全欧交通网络」(TEN-T)及<strong>「欧洲跨境合作」(ETC或Interreg)也有很多共通点。

希腊入群!中东欧国家纷纷点赞「17+1」模式,合作优势在哪里?

「全欧交通网络」获「连接欧洲设施基金」资助,目标是在2030年前改善及扩建欧盟9条多式联运走廊的核心铁路

为拓展「全欧交通网络」的覆盖范围,「欧洲跨境合作」旗下的入盟前援助跨境合作计划会提供资金,协助发展欧盟成员国及潜在加入国之间的跨境铁路项目,例子包括希腊–阿尔巴尼亚入盟前援助跨境合作计划,以及匈牙利–塞尔维亚入盟前援助跨境合作计划等。

据估计,欧洲的运输网络在2030年之前要投入15,000亿欧元的基建投资,其中仅「全欧交通网络」的2030年愿景便占总额三分之一。在2014年至2020年期间,欧盟预算透过「连接欧洲设施基金」、「凝聚基金」或「欧洲区域发展基金」提供1,000亿欧元资金,并希望吸引私营机构另行投资20,000亿欧元。

由于欧洲的运输及物流发展计划与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及「一带一路」的愿景不谋而合,预料中国投资者将更积极投资当地的物流基建项目。2018年,阿里巴巴便宣布会在波兰兴建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物流中心,该处是中国内地货运列车进入欧洲的重要节点。

希腊入群!中东欧国家纷纷点赞「17+1」模式,合作优势在哪里?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观察员名单包括奥地利、欧盟、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以及两个非欧盟国家白俄罗斯和瑞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