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如何戒掉手機去學習?

如果天空不死131


1、認識到手機控的危害

首先要真正認識到手機控的危害,它不僅會影響當前的學習,更會影響今後找工作,而且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睡前刷手機,睡覺的時間越推越遲,更是會影響身體健康。

2、嘗試學習時少帶或不帶手機

認識到危害後,既可以嘗試在自己安排的學習時間段內,少帶手機或不帶,通過將自己與手機隔離來控制想玩手機的慾望。

3、找一個小夥伴監督自己

如果你做不到將自己和手機隔離,那便可以找一個和自己一起學習的小夥伴幫自己保管手機,或者監督自己不讓自己玩手機。

4、通過集體建立一個戒掉手機控的環境

目前已有很多學校和班級自覺開展戒掉手機控的活動和倡議,在這種氛圍和環境下,大家一起行動比自己一個人戒掉這個壞習慣來的更容易。

5、尋找一種新方式代替手機來豐富生活

目前年輕人離不開手機的另一個原因便是他們的空閒時間全靠手機來消遣,聊天、視頻、打遊戲。如果你可以選擇讀書、運動或參加集體活動來代替手機,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戒斷方式。

6、合理控制並不是完全戒掉

當今社會完全戒掉手機是不可能的,所以並不是真的完全戒掉,完全戒掉反而會有逆反心理,而是應合理控制使用時間段和使用時長。

7、建立合適獎懲措施

堅持戒掉的獎勵和未能完成計劃的懲罰都可以成為你堅持戒下去的動力,切不可因一兩次的控制不住就破罐子破摔。

^O^注意事項^O^

(在手機裡去學習還是可以的,不要一概而論)


隨俗h


我想從一個例子說起!

1

在今天這個時代,你想找一個沒玩過手機遊戲的中學生,我感覺真的很難。手遊對於孩子,尤其是男孩,簡直有一種巨大的魔力。錢小能自然也毫不例外。

算起來,他是從小學六年級開始玩手機遊戲的。

仔細一想,這個中二小男生,從獨自擁有手機開始,就深深喜歡上了這個東西。

說起哪個遊戲裝備最酷,誰家的英雄更帥,哪個遊戲解說員最厲害,他兩眼放光,激情四射。

到了初一,每天的作業量驟然多了,他敷衍完主科必寫的作業,副科幾乎不問,把剩下的時間都給了遊戲。後來他承認,每天上著課,幾乎能有一多半時間用在虛擬的戰略戰術上,通常是兩眼死盯著老師,腦子在高速運轉,琢磨如何在遊戲裡戰勝對方,成為高級玩家。我給他的飯費和零花錢,除了維持每天的溫飽外,幾乎都用於遊戲的充值。

初一第一學期末,當我們知道遊戲已經大大影響了他的學習成績時,曾經沒收過他的手機。

沒有手機,他的成績確實提高了。但我心裡的不安卻在擴大:現在小,每天面對他,可以沒收他的手機,等他更大一些,上高中了,讀大學了,完全獨立了,我們能時刻在他身邊嗎?讓他永遠沒有手機?不現實啊!

根據心理學上的補償機制,那時候他很可能變本加厲地玩遊戲,誰能控制得了他呢?一想到這些,不由人憂心忡忡。再一想到為了手機遊戲發生的母子間慘烈的戰爭,更加焦慮不堪,不知道到底怎樣收場。

2

就在這年的暑假前夕,我認真讀了尹建莉女士的第二本書《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該書第三章,她關於兒童玩遊戲的見解使我茅塞頓開。她認為,電子遊戲只是一種遊戲,與打球、下棋、捉迷藏沒有本質的區別,所不同的是,它作為一種玩具,更復雜,更有趣,更有吸引力。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為了戰勝對手,玩家需要時刻面對錯綜複雜的戰況,需要大腦快速運轉,以便作出決策和判斷。在這個跟對方鬥智鬥勇過程中,孩子的智力會得到全面發展。

由於從源頭上明白了手遊的性質,心裡一下子踏實下來,並引起進一步的思考:近年來,由於各種報道和宣傳,包括我本人在內的很多家長都把手遊看成了洪水猛獸,對它圍追堵截,企圖剿殺消滅,然而,在手機全民普及的今天,課後老師和家長、孩子的交流幾乎都在手機上進行,不用微信和朋友圈的孩子可能被視為外星人一樣稀奇,手遊幾乎是孩子們交流的重要話題,杜絕它根本是天方夜譚。事實上,很多宣傳把手遊妖魔化,製造了家長的恐慌,而很多家長又懶得思考手機遊戲的本質。

經過深思熟慮,並閱讀相關資料,我發現,人們動輒給痴迷愛好某種東西的人冠以“上癮”的說法是不對的!心理專家認為:“上癮是對難以戒除的有害體驗的深度依戀。讓人上癮的行為短期內能夠解決人的深刻心理需求,但長期來看卻會造成嚴重傷害。”思考中我更發現,世界上除了毒品能真正令人上癮,讓人從生理上產生嚴重的依賴,個人意志幾乎無法戰勝,而其他任何東西,包括打麻將、下棋、釣魚、打球,甚至抽菸、喝酒,都不能從本質上讓人上癮,憑藉良好的個人意志都能根除的。這一點,需要我們家長對電遊重新認識。

3

與此同時,我又想起了幾年前看過的一本家教書——一位成功改變孩子的父親賈容韜寫下的《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馬上找出來重新閱讀。發現,當作者意識到自己讀高一的兒子沉迷網遊、在校內外尋釁滋事即將被學校開除時,這位好爸爸經過各種學習和深刻反思,認為孩子沉迷網遊是家長對孩子內心關心理解不夠,對遊戲本身認識不夠所致。他認為,人的本性是:你越控制某樣東西,對方越渴望某種東西,如果放棄控制,對方輕易就能得到,還有必要貪婪嗎?看透了、放開了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之舉。他理清了思路,內心有了力量,一邊真誠地放開讓孩子玩遊戲,一邊發自內心地理解、尊重、關愛、信任孩子,通過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加上學校和孩子的綜合努力,把兒子從網遊中解放出來,最終培養了一個品學兼優的人。

錢小能呢,才剛剛12歲,除了迷戀手機遊戲,他還很喜歡閱讀、踢球、看電影、聽歌等等,我深信:他迷戀遊戲的問題一定能解決!再說,造成孩子迷戀遊戲的原因我自己佔了很大部分。一直以來,我總是認為孩子玩遊戲不是什麼好事,甚至有些恐懼,總是千方百計防控他玩遊戲的時間,每天讓孩子玩半小時,就像給他天大恩惠似的,從未讓他滿足過,痛快過,還經常以不讓孩子玩遊戲作為讓他好好學習的要挾。爸爸還動不動沒收手機,甚至給他貼標籤,說他上癮。每次爹媽氣急敗壞,孩子更不痛快。

從我們的生活經驗也可以觀察到,那些從小能盡情玩耍而不被限制和阻礙的人,他們長大後對待工作和學習一般也熱情高漲,做事更富有激情和想象力。為什麼?

心裡學家說:從小玩夠了,對玩滿足了,不再想望了。是的,我們見過幾個從小生活在富貴叢中的人長大了成為吝嗇鬼的呢?回顧歷史,那些真正的理想主義者並能為理想獻身的人往往出身真正的貴族,因為物質豐富的人更傾向追求精神層次的富足。

痛定思痛,我感覺我們真有點愚蠢!

4

當一個人從根本上想透的時候,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初一的暑假剛開始,我把錢小能叫過來,和顏悅色地對他說:“兒子,媽媽以前錯了,以前真不瞭解遊戲對小孩兒的意義。現在媽媽知道了,你玩手機遊戲就跟以前我帶你在小區玩捉迷藏是一樣的,根本不會上癮,爸爸媽媽以前的擔憂都是不瞭解造成的。現在,媽媽把玩遊戲的權利還給你,你想玩多久就玩多久,但為了自己的眼睛,媽媽建議你玩半個小時就好好休息一下,可以出去打打球,或者往窗外望幾分鐘, 或者在客廳跑一跑,再繼續玩。你看好不好?”

錢小能一聽,狠狠眨巴幾下他那一對烏亮的小眼睛,露出驚喜和不相信的樣子,說:“這是真的?媽媽,您沒騙我吧?我可以痛快地玩遊戲了,你和爸爸再也不管著我了?”

我很認真地點點頭,把手機交給他。

從把手機交給他起,我就踏實做自己的事,買菜,做家務,看書,寫作,對他絕不干涉。因為曾經深思熟慮,就不會患得患失。

接下來的五到八天,錢小能上午、下午玩手機的時間大約共三小時。

不過很奇怪,從第二天起,他就不像往常一樣,一起床就把自己每天被允許玩遊戲的半小時用掉,而是先到公園找同學打籃球去。打完球回來,吃完早飯,坐那兒,踏踏實實玩遊戲。大約玩了三四十分鐘,他就主動不玩了,開始做暑假作業,做完作業,再玩半小時。下午午睡起來,一口氣先玩一小時,接著看書。每次玩得心滿意足了,他會像往常一樣,把手機交給媽媽。我說,手機真歸你了,不用交給我。他就把手機放在客廳,自己回房間幹別的事去。這樣過了七八天以後,他一天也就玩一個多小時,再也沒有原來的那種貪婪樣子了。9月份開學後,偶爾還會有玩的時間長一些的時候,媽媽一提醒,他很快會找到一個遊戲節點,就結束了。期中考試前一週,他主動把手機交給我,全力以赴地投入複習。

這期間,我發現:只要大人做對了,孩子會不斷地給我們帶來驚喜。孩子天性是向善向美的,父母理解他,尊重他,信任他,滿足他,儘量不干預他,給他空間,給他自由,他完全能體會到父母對他的愛,會以百倍的熱情和善意回報父母,體貼父母,他會自覺完成父母對他學習和生活上的要求,譬如高質量完成暑假作業,整理自己的房間,下樓主動倒垃圾……他能很快地學會自我約束和調適,釋放自律與和諧的光茫。

到初二上學期,他會在考前兩週主動把手機交給我們,每天大約玩半小時到一小時的遊戲。初二下學期的第四周,他突然告訴我他卸載了手機遊戲,我很驚訝,問他為什麼,他淡淡地說,遊戲其實也沒多大意思,什麼遊戲我都玩過了。兩週之後,他告訴我,他又下載遊戲了,還想玩玩。我笑一笑,摸摸他的頭,什麼都沒說。不過這次他只下載了原來玩過的一種遊戲。又隔大約一個月,他又主動卸載了遊戲。如此反覆好幾次。現在,他對於手機的自控力,幾乎勝過爸爸媽媽和姐姐,主要是看資訊和足球小視頻,偶爾也玩玩遊戲。

5

我從實踐中覺察,教育雖然是一門偉大的藝術,有些難度,但只要你能設身處地地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多想想自己的童年,避開自己幼時的教訓,教育好孩子也不難,不過,家長必須不斷學習,自我提升。

家長的自我學習包括兩部分:一是通過閱讀,學習別人的間接經驗,改善教育方法,增長育兒智慧;二是通過不斷學習,使工作事業得到提升,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父母自我成長本身對孩子就是一種榜樣和映射,也是一種無聲的促進和鼓勵,比什麼說教都有效。

觀察我們的周圍,凡是這兩方面做得好的人,不僅孩子優秀,自己也能獲得工作和事業上的成功,情緒愉悅,精神飽滿,幸福感很強,與他人、社會都容易行成一種真正的和諧。這樣的父母創造的環境,是一個孩子最適宜成長的環境。

一個家庭像一條河,父母是河水,孩子是水裡的魚。父母不斷成長,河水才是活泛的,流動的,這條河才能充滿生機與活力,河裡的魚才能長得健康、跳脫,長成一條魚最鮮活的樣子。

梅拾櫻: 錢小雅和錢小能的媽媽。北京大學法律碩士,簡書籤約作者,紙媒專欄作者。


梅拾瓔


這個其實挺難的,戒掉手機我個人覺得沒必要,愛上手機是因為你在手機裡你找到了樂趣,手機給你帶來了愉悅感,要想不沉迷於手機你應該要找到另一個可以給你帶來愉悅感的東西,我以前也這樣,後來暑假連著玩了兩個多月,自己後來都覺得好無趣,但又沒什麼事可做無奈又只能拿起手機,有一次看了一本小說《平凡的世界》,這讓我一發不可收拾,連著三天沒停下來,把它給看完了,我就藉著這個機會找了一些同類型的小說看了個遍,慢慢的就開始沒有那麼迷戀手機了,但直說我戒不掉手機也沒必要戒手機。

先找到另一個極樂世界吧!


樊凡要認字


對於學習中的人來說,手機是個極大的誘惑和干擾,讓人玩起來忘形,欲罷又不能。下面分享一些戒掉手機專注學習的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1.理性認識手機依賴實際是網絡成癮行為,會分散注意力,浪費寶貴時間,影響學習成績,降低工作效率。

2.提高情商,即通過意志品質,提高自己的自控力來拒絕手機誘惑,優秀的人都是高度自律的!

3.把自己學習任務規劃好,具體到時間段,每個任務單元完成後,才能休息,休息時可以獎勵自己玩一會手機,但一定要限時,時間一到,馬上收起。

4.可以尋找一個監督自己的人,相互約定製約條件,如果對方違反,要受到相應懲罰。

5.手機不要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如放在另一個房間。因為不相見,所以不相念!

6.手機裡不要安裝太多娛樂或社交類APP,現在的大數據太厲害了,你喜歡什麼他就可以無窮無盡地給你推送。所以,刷手機是沒有盡頭的!!!

7.斷掉wifi,縮減流量,主動拒絕紛繁蕪雜的網絡信息誘惑,置之亡地而後存!

8.最美好而最遠大的夢想,一定可以戰勝手機網絡的誘惑!橫眉冷對電波,俯首衝向大學!手機誠可貴,玩樂無限好。若為夢想故,二者皆可拋!

9.培養廣泛而高尚的興趣愛好,讓生活多姿多彩,有滋有味,你會發現比手機美好而重要的事情太多了!

最後,想說的一點是,手機不是洪水猛獸、十惡不赦,它是工具,為人所用,它的利弊是由人如何使用它而決定的!



教育築夢者


對於學習中的人來說,手機是個極大的誘惑和干擾,讓人玩起來忘形,欲罷又不能。下面分享一些戒掉手機專注學習的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1.手機裡不要安裝太多娛樂或社交類APP,現在的大數據太厲害了,你喜歡什麼他就可以無窮無盡地給你推送。所以,刷手機是沒有盡頭的!!!

2.斷掉wifi,縮減流量,主動拒絕紛繁蕪雜的網絡信息誘惑,置之亡地而後存!

3.最美好而最遠大的夢想,一定可以戰勝手機網絡的誘惑!手機誠可貴,玩樂無限好。若為夢想故,二者皆可拋!

4.培養廣泛而高尚的興趣愛好,讓生活多姿多彩,有滋有味,你會發現比手機美好而重要的事情太多了!

對於學習中的人來說,手機是個極大的誘惑和干擾,讓人玩起來忘形,欲罷又不能。下面分享一些戒掉手機專注學習的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5.理性認識手機依賴實際是網絡成癮行為,會分散注意力,浪費寶貴時間,影響學習成績,降低工作效率。

6.提高情商,即通過意志品質,提高自己的自控力來拒絕手機誘惑,優秀的人都是高度自律的!

7.把自己學習任務規劃好,具體到時間段,每個任務單元完成後,才能休息,休息時可以獎勵自己玩一會手機,但一定要限時,時間一到,馬上收起。

8.可以尋找一個監督自己的人,相互約定製約條件,如果對方違反,要受到相應懲罰。

9.手機不要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如放在另一個房間。因為不相見,所以不相念!


酸甜苦辣閒


如何戒掉手機去認真學習?

想要把玩手機的大部分時間用在學習上的第一步是要將自己浮躁的內心平靜下來,因為當你意識到玩手機時間過長且無法自拔時,你此時的內心充滿焦慮感,一種無能為力的沮喪感。想要平靜下來,可以先試試深呼吸,頻率控制在15秒左右,持續兩分鐘。放下手機時可以先做一些簡單的事情,比如整理桌面,聽聽舒緩情緒的音樂等,休息片刻再轉到學習的事情上去。下面從心態、目標和興趣方面的改變來擺脫對手機的依賴,提高學習的興致。

心態的調整:

冥想能提高自控力,內觀思緒中還蘊涵著淡淡的幸福感。起初每天冥想5-10分鐘,冥想不必拘泥於盤腿坐,選擇一個舒服的坐姿,保持放鬆,放空大腦即可。當冥想成為習慣,能體驗到一種新的心情狀態,轉註於當下,心態端正平和,能控制每天腦子不停冒出來的雜念侵擾。

明確目標:

每一次主動學習、自我超越、朝著目標前進,都是對生命與自我的珍愛和認可。遠期的人生成就,中期的一紙錄取通知書與執業證書,近期的成效體現在工作效率,質量和綜合素質的提高上。可以試試用筆記本寫下學習的意義和價值,會成為你最大的學習動力。

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完成一個學習課時,給自己點小獎勵,獲得正向反饋。將所學的知識和現實聯繫起來,好奇心和渴求答案的慾望能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

只有步入為自己設定的軌道,才能脫離原先的狀態。


建工注考林老師


大家好,我是奶爸二房東。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關於如何戒掉手機去學習,我分享一下我的乾貨。學習的時候,手機確實是個障礙,看書寫作業的時候會習慣性的拿起手機,刷刷朋友圈,或者就是習慣性得拿起手機也不曉得看些什麼,畢竟手機已經成了我們生活離不開的工具,說戒掉是真的很難。
那我這邊跟你分享幾個小方法可以短暫性的離開手機,騰出時間來學習。完全戒掉手機當然是不現實的,完全是徒增煩惱,這個理由我不說多少啦。分享一下我的方法吧
1.首先,推薦一個小軟件《forest》,用這個小軟件的好處就是我們學習時習慣性的拿起手機的時候呢,看到屏幕會下意識的知道自己不能打開手機,因為一旦打開手機,自己種的樹就會立刻死亡,這樣多試幾次,每當自己想拿起手機的時候呢,就會意識到手機屏幕是打不開的,這樣我們的意識就會重新回到學習上。我們可以根據自己學習的量,制訂種樹的時間,半小時,一小時,都可以,只要我們能夠用這個半小時一小時學習就可以了,學習的目的就是在有限的時間裡學到東西嘛,只要我們不耽誤這樣的一個時間段,那麼我們的學習就是有效的,戒不戒掉手機就無所謂了;
2.其次呢,我們學習疲乏的時候會下意識得拿起手機,但是我們也知道自己拿起手機可能就再也放不下了,這種情況即便扔掉手機也是沒用的,因為我們學習的心已經散了,除了手機,會有無數理由分散我們的注意力浪費我們的學習時間,這種情況呢,我們可以用一種“欺騙大腦”的方法,方法就是“再學5分鐘就不學了”,因為研究發現我們的大腦經常會被自己欺騙的,就像我們下意識的覺得“我好累,不想學習了”,我們的大腦就會立刻作出反應,控制我們的身體去做其他事情,這就是我們的大腦會被我們的意識所控制的例子,所以呢,我們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利用我們的意識控制我們的行為,“再學5分鐘,我就不學了”,事實上,我們只要學習了就會沉浸下去,一晃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就過去了,學習的任務也就完成了;

3.最後呢,我想說,如果我們在學習的時候遇到困難,或者是給自己定下一大堆目標,在有限的時間裡無法完成時,會非常困擾,肯定就會沒有學習的動力了,這個時候我們也會下意識的拿起手機放鬆下,這樣一放鬆,學習的任務肯定也會受影響。遇到這種問題怎麼辦,我再分享一個方法,叫做“我只做會的”“多了我不做”,很簡單,既然目標太多,我們立刻降低自己的目標,在自己承受範圍內,這樣我們很輕鬆的完成自己的任務的同時就減少了挫敗感,遇到不會題目的時候立馬跳過,不要糾結,始終記住,我們是為了完成學習任務,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任務,即便最後有難點沒有完成,也會空餘出大量時間去攻克,或者尋求其他幫助,這樣你的其他任務已經完成,也就沒有其他的心裡負擔,效率自然就高了。
所以,綜合以上的方法,我相信,手機這個工具是完全不需要戒掉的,只不過呢,在有限的時間裡,我們的注意力放在學習上,保質保量的完成學習任務才是最終的目標,而不是考慮自己要不要把手機戒掉,這樣只會給大腦增加負擔。完成學習任務,就盡情玩手機吧,好了,我是奶爸二房東,希望得到關注,謝謝,拜拜👋🏻👋🏻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d789c09b5a58437396b0afa388f3a186\

奶爸是個二房東


手機是戒不掉的,也沒必要戒掉,我們可以和它和平相處。我會從三個方面回答這個問題,一個是為什麼不用戒掉手機,一個是認真學習的做法,一個是如何讓手機輔助你認真學習。

為什麼不用戒掉手機?

自從手機問世以來,它就成了人們的剛需。手機解決了我們的社交需求。支付需求。現在好多生意都可以在手機上完成。這個時候戒掉手機不是要了你的老命嗎?

你為什麼會有戒掉手機的想法呢?因為在你的腦海當中。你把手機當成了不好的東西。為什麼你會把手機當成不好的東西?因為別人都這麼說,你也沒想過反駁。一邊對手機上癮。一邊又想戒掉。這樣的矛盾是很痛苦的。

為什麼不用戒掉手機?一個是你戒不掉。現在這個社會。你關機一天試試。你身邊的人都容易報警找你。還以為你失蹤了呢。另一個是改變對手機的認知。手機就是一個工具而已。工具是好是壞,取決於用它的人。

認真學習的方法

認真是一種態度。學習是一種方法。學習是你發現的問題以後去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態度認真怎麼做到呢?這個我目前還沒有辦法。我認為我還是比較認真的。但是我還不夠認真。是否態度認真取決於自己的標準。

拿讀書舉例。讀書就是一種主動學習的方法。首先你要明白,你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很多人都在讀著自己不太需要的書。所以很容易讀不下去。但是他並不知道自己不需要。所以還會因為讀不下去而感到愧疚。所以想想當下對你來說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二八定律。我們應該用80%的精力去解決20%重要的問題。

可以簡單的把書分類成工具類和非工具類。我教他的用書方法是針對工具類的。一週去解決一個重要問題。解決問題的標準是你自己來定的。這也是需要一個不斷去優化的過程。一定要把問題量化。這樣你才能跟進進度。不然你只說要認真學習。那做到什麼程度才算認真學習?一週讀完一本書算不算?這樣的標準就很好量化。

如何讓手機輔助你認真學習?

我現在用今日頭條來讀文章。用今日頭條來回答問題。在一個軟件上面就解決了知識的輸入和輸出問題。雖然我現在還沒有變現,我認為是我回答的質量不夠。這個需要我不斷改進。

手機還自帶一個秒錶功能。如果你覺得拖延的話。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可以把秒錶打開。感受一下時光的飛逝。

手機還可以自拍。你可以記錄一下學習的瞬間,你可以拍下自己的照片。多年以後對比一下你努力的成果。

手機還可以和優秀的同學交流。現在不是一個單打獨鬥的時代,即使是個人品牌,也是需要有客戶支撐的。就像寫悟空問答。如果沒有一個人閱讀也是沒用的。

總結一下。首先要改變對手機的認知。手機是一把雙刃劍。在於能揮舞它的人。認真學習是一個系統的流程。要把自己的學習成果量化。完全可以利用手機來輔助自己學習。

我是用書教練耿吉超,21天帶你養成用書習慣。如果你對答案有疑問,歡迎評論。


耿吉超


去學習就是去學習,為什麼非要戒掉手機呢?

這是一個個人自控力的問題,不是手機的問題。如果沒有手機,還有遊戲機,沒有遊戲機,還有電視機,沒有電視機,還有電腦……能玩兒的東西永遠不會缺乏的。

我個人的體會是離開手機了我去學習會感到十分的不便!網絡給了我們超越想象的空間。知識的容量是巨大的,是史上最好的學習資源和寶庫!

所以,帶上手機去學習,才是上上策!

我們控制的不是手機,而是控制使用手機的內容。

首先,堅決不打網絡遊戲!

網絡遊戲,容易讓人上癮並沉迷其中。堅決、務必要遠離!一定要做到不下載,不下載也就沒有機會玩,這就有效地控制住了。

其次,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並做出合理的計劃。列出時間表格!嚴格按照計劃時間進行每一項。這樣就沒有機會去看手機上無關的東西了。

最後,要學會有效地利用網絡資源輔助自己學習。學習的軟件和app現在做的精緻又完美,還有很多視頻平臺,資源可謂空前絕後!充分利用起來這些,不但能使一個人成績快速進步!還能為父母家人省下一大筆金錢!用這些錢去旅遊,做為自己考好的獎勵那將是多麼開心幸福的事!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手機沒有錯,錯的是不好好運用手機的人!改變、約束好自我,讓手機成為你學習最好的助力器!帶上手機去學習吧!


雙勤講學


首先如果你一直有玩手機的習慣一下子讓你戒掉手機有點不現實,一般一種行為習慣想要戒掉,至少需要1個月的時間,在戒掉一個習慣之前,先需要思考一下是否是真的需要戒掉。

其次瞭解玩手機到底滿足了你哪方面的內心需求,因為一旦你戒掉了手機,但是內心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你也不會轉向認真學習,而是把時間花費到其他能夠滿足你內心需求的事情上。

以上兩個問題你有明確的答案之後,我們再來看如何認真學習這件事情。

1.明確學習目的,制定自我懲罰措施

如果學習沒有一個緊迫的目的,你可能會覺得時間還有很多,浪費一點在玩手機上也沒什麼。因此,你需要制定一個學習目的,比如下次考試英語要進步10分。如果完成不了,自己週末的玩樂時間要縮減一半。

2.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表

如果你想完全戒掉手機,認真學習。你可能要制定嚴絲合縫的學習計劃。提前寫下每小時安排的學習任務,休息鍛鍊時間。並且張貼在任何你可能坐著的地方提醒你完成計劃。

3.逐漸縮短玩手機的時間

整體上來說,玩手機滿足了我們娛樂,和朋友溝通等需求,因此想要完全戒掉手機,要麼你找到了其他方式來滿足這些需求,要麼就是控制用手機的時間段。

玩手機時間儘量選在你學習之後,但是在你學習之前請將手機交給父母,再開始學習。

第二週時間將玩手機的時間縮短了10分鐘。一週一週的進行縮短。

結束語

1.如果學習目標明確,學習計劃詳細,那麼這些學習時間會自動替代你玩手機的時間。

2.學習時間務必把手機交給父母。

3.逐漸縮短玩手機的時間,除非你想要做學霸,有很多調查表明,資優生都摒棄了無用社交,低價值的娛樂時間,將時間大量投資在學習上,產生最高的價值。

我是

希望以上對你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