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中國應做好馳援國際、引領全球抵抗新冠疫情的各項準備

新冠疫情當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說法第一次彰顯出巨大的意義。病毒面前,全球社會只有無私地團結起來聯手抗疫,才能早日戰勝疫情,並將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下文正式基於這個思想撰寫的一篇(政協)建言,原題是《

建議做好中國“反哺”馳援國際社會抗疫的各項準備》—日本

中國應做好馳援國際、引領全球抵抗新冠疫情的各項準備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佈全國中小學臨時停課應對新冠疫情


一、 目前向中國伸出援手的國家未來可能反過來需要中國的支援

日本是目前最直接的例子,疫情初期,日本向中國捐獻了大量抗疫物資,但目前它已經成為中國之外感染人數第二多的國家,並且,口罩等防控物資也陷於枯竭。投之以李報之以桃,不久前,中國恢復了對日本口罩出口,並捐贈了一批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以解其燃眉之急。連經濟發達、衛生條件優越、應對突發災害經驗豐富的日本在疫情面前都會出現捉襟見肘、應接不暇的狀況,那麼,其他不發達國家(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情況更不容樂觀。意大利北部多座城市開始“封城隔離”、伊朗的新冠感染者死亡率超過20%、世衛組織也對一些公共衛生條件較差的國家和地區表達了抗疫防控的憂慮與關注。可以想象,中國疫情逐漸平穩後,原來向中國伸出援手的國家和地區,可能在測試工具、診療技術、防疫物資和抗疫經驗上,反過來更需要中國的支援。

二、 唇亡齒寒、幫別人也是幫自己

由於世界上幾乎沒有一個國家能象我們這樣在短時間內高效地採用舉國體制將疫情的危害程度減小到最低,因此,可以預見的是,當中國的抗疫取得階段性成果、社會經濟活動逐步恢復正常的時候,國際社會疫情的局部或全面蔓延可能會達到難以控制的地步。現在全球範圍內形勢最嚴峻的是我們,未來形勢最嚴峻的可能是別人。唇亡齒寒,當我們的抗疫宣告階段性勝利後,如果對海外疫情的蔓延坐視不管,反過來也會影響到我國抗疫成果的鞏固,幫別人,就是幫自己。

中國應做好馳援國際、引領全球抵抗新冠疫情的各項準備

上海馳援武漢的醫務人員在查看患者肺部CT


中國應做好馳援國際、引領全球抵抗新冠疫情的各項準備

新冠疫情下的伊朗街頭


由此建議:

第一、 思想上、物質上做好馳援海外防疫抗疫的準備

隨著企業的漸次復工,防護物資緊張的短板將很快補齊,“中國製造”強大的產能被挖掘出來後,口罩等防護物資的庫存將從緊張到寬裕、從寬裕到豐厚、甚至可能到過剩的地步,建議針對各國疫情的發展和防控需求早作準備和佈局,通過貿易、外交、政府及民間捐贈等各種方式和渠道樹立我們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的良好形象,同時讓防護物資的產能繼續維持健康平衡的狀態。

第二、技術上人員上做好馳援海外防疫抗疫的準備

我國是第一個發現大面積感染新冠病毒肺炎的國家,因此在抗病毒藥物及疫苗的研發、測試方法和測試工具的生產、對感染者的治療和搶救等方面擁有無與倫比的優勢和經驗。在與世衛組織保持良好溝通的基礎上,應及時廣泛地與有關國家和地區互動交流,分享防疫經驗,加強抗病毒藥物及疫苗研發國際合作;同時,做好對外防疫醫護人員專業培訓、技術支持、專業人員援外的準備。對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有針對性地分別施策,如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可設立具備一定流動性的“一帶一路新冠疫情支持團隊”等。在馳援隊伍的配置上,應優先考慮並滿足我國醫療人員整體不足、疫情後醫護團隊需要修整、大量湖北省以外的重症慢性患者需要恢復常態診療的客觀情況,然後本著急人所急的精神,派遣以疾控管理和醫藥研發等具體實施治療醫護以外的專業人員。

第三、 挖掘中醫藥潛力、增強中醫藥在國際上的地位

外派人員配置、對外援助抗病毒藥物時,可考慮增加中醫中藥的比例,藉此增加中醫藥防疫診療的循證覆蓋面、增強中醫藥在國際上的地位。


中國應做好馳援國際、引領全球抵抗新冠疫情的各項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