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宿州埇桥区八大举措助力复工复产 268名技术人员乘“宿州号”专列返岗

2 月25 日下午5 时许,宿州东站候车室内暖意融融,由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外用工企业组织的“宿州号”专列即将启程。268 名埇桥籍技术人员将乘坐专列返回绍兴市复工。据介绍,宿州市埇桥区根据实际情况,在深入乡镇、社区、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实施线上招聘服务、扩大小微企业就业岗位、确保本地重点企业稳定用工、加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力度、鼓励失业人员转移就业、大力支持企业稳定岗位、缓缴社会保险费、帮助返乡人员创业带动就业等8 项举措,搭起企业复工和劳务人员返岗就业连心桥,全区31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复工。

主动架起连心桥

2 月5 日上午,宿州市埇桥区绿色家居产业园区内的企业tata 木门急需招聘工人。宿州市埇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得知后,主动跟企业对接,“我们详细了解分析他们的用工类型,然后专门设计制作招工信息宣传,在线上精准发布用工需求,很快帮他们对接上了有意向的人员。”

记者从埇桥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获悉,疫情期间,暂停举办现场招聘,加大线上招聘力度,实施“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的线上春风行动。该中心一位负责人说,不仅如此,他们还为江浙等地企业招工提供精准对接,本次专列送出去的企业技术人员就是他们根据浙江企业需求,摸底登记最后联系上的。

据介绍,埇桥区出台政策,对在疫情防控期间新增就业岗位的小微企业,根据新签订12 个月以上劳动合同的人员数量,给予一次性补贴,对其中吸纳因疫情无法返回湖北就业人员或登记失业6 个月以上人员的企业,标准提高到每人2000 元,每户企业最高不超过4万元。

“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困难人员和贫困劳动者也是我们的重点帮扶对象。”埇桥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称,既要为企业在困难时期做好服务,更要解决就业人员的困难和需求。

据介绍,埇桥区还对受疫情影响造成生产经营出现困难、无力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按规定流程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期限不超过一年,期间免收滞纳金;疫情期间用人单位未能及时办理职工减员、退休手续的,可申请退还多缴的社会保险费。

规上企业开工忙

2 月24 日,记者在宿州市循环经济示范园安徽恒昌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厂房内看到,高大的机器正开足马力运转,自动化的生产线上下游一气呵成,操作屏幕上早已核校好的参数显示一切正常。

“我们这台吹塑机高35 米,技术水平在世界范围内都处于领先水平。”企业生产部经理王阳告诉记者,眼前这台高大的吹塑机正常生产状态下,一年365 天,一天24 小时从不停机,平均两年停机检修一次。

宿州埇桥区八大举措助力复工复产 268名技术人员乘“宿州号”专列返岗

“为了配合全国上下的疫情防控工作,春节期间我们主动停机。现在,在园区管委会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帮助下,我们的机器已经开机运行,产能和产品质量也恢复到了正常状态。”王阳说,几天前,企业把复工复产申请书送到了宿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管委会,很短的时间内,就收到了复工复产许可,经过1 天的维护调试,21 日机器正式运行。

恒昌新材料有限公司能够快速复工,离不开宿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管委会和埇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高效办事效率。“计划复工复产的企业把申请书递交给我们管委会,剩下流程就全部交给管委会来‘跑腿’。企业只要做足复工复产准备,我们一个电话通知企业,然后便可以复工复产。”宿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余海告诉记者,目前,该园区45 家规上企业全部具备了复工复产条件,绝大部分产能已经恢复。

“企业复工,工人不能及时返岗怎么办?”宿州市循环经济示范园内的安徽盛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曙光告诉记者,埇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实施的8 项举措,帮助企业有效破解用工难,使企业在严格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优先吸纳本地工人就近进厂务工。

据介绍,目前埇桥区310 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复工,企业用工基本得到保障。(大皖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