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不是想背井離鄉,但確實離不開遠方——小議農民工外出的必然性

急了,燥了,恨不得往外就跳了。我想當下很多朋友都有這種心情,當聽到不少地方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開時復工時就急著想去上班,你看看在家呆上一個月了,這“產假”休得也差不多了,人也胖了不少,但隨之而來的生活壓力讓人不敢歇息,車貸、房貸、學費、生活費讓人壓力山大,再說在家人吃馬喂坐吃山空呀,沒有進項哪成啊?還是早日出去的好!


但理想太豐滿,現實太骨感。真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外地復工因為疫情管控相當嚴格,能去的大都是在廠子裡上班的年輕人,而從事建築行業以及打零工、家政服務人員還是在聽消息,具體啥時能幹活還有待通知。

不是想背井離鄉,但確實離不開遠方——小議農民工外出的必然性


咋辦?要不捨遠就近找份活幹,既照顧了家庭又能掙錢,一舉兩得。

主意倒是好主意,但是絕大部分人都不會同意的。這是為啥呢?

第一,家鄉縣城工資偏低,這是個主要原因

農民朋友絕大多數都來自鄉下,三線四線城市的工資不是一般的低,就拿飯店服務員來說一月一千五六百塊錢,而大城市起碼是它的兩倍。建築隊小工在家一天120,而一二線城市工資在220元到280元,甚至300元。

但是家鄉消費低!有人肯定會這麼說。真的麼?家鄉一碗麵賣到十元,在外邊也有七八元的,再說省吃儉用慣了的農民朋友,在哪兒消費都不會太高,像我在北京的一個工友,天天中午就是自帶米飯一瓶自醃鹹菜。省到就是賺到,大家都知道這個道理。

為啥不想呆在家鄉附近幹?工資低了養不了家!這是一個最現實的理由。一個普通家庭一年要幾萬塊錢花,如果在家的話這點錢還能剩啥?這也是縣城留不住人的最主要原因。

不是想背井離鄉,但確實離不開遠方——小議農民工外出的必然性


第二是家裡事情多,外出可以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開支,加快積累財富的速度。

生活水平的提高,讓人們有了更進一步的追求。人們不在滿足於吃飽穿暖,而是想著有品質的生活,住有樓出有車,吃穿也更講品味。

怎麼能掙錢而且掙大錢掙快錢成了人們長久談論的話題。而長時間的外出打工似乎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有兩口子外出打工四五年都沒有回家,在工廠上班,廠裡邊是管吃管住的,一月下來能淨剩一萬多塊,因為外出家裡孩子父母照看,也沒花他們什麼錢,人情世故紅白喜事喬遷新居之類通知了就發個紅包,沒通知就算了。另外農村的春播秋收也不用回來,減少了不必要的開支,再說現在機械化程度高,只要給錢三下五去二就解決了。

去年兩口子回來了,在縣城買了一個單元房花了四十多萬。

第三,人脈圈子小,信息不靈,不懂經營,有些掙錢的路子不知道。

很多農村人也想在家找一個養家餬口子的路子,但是苦於沒有人脈沒人帶。自己想幹個小生意又不掙錢,投資大的又怕賠。有些掙錢的技術又學不來,如在縣城屠宰場宰牛一年也要掙個十多萬,可這不是誰都能幹的,沒有膽氣和親戚關係人家不會用你。

現在雖然是互聯網時代,按理信息溝通都比較方便,但是好多人都只關注於大事件信息以及娛樂類的東西,真正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卻知之甚少,關鍵是自己的圈子太小,人脈也少,有些機會就白白錯失了。

如縣城有一家專做豆腐的,質量好銷量大,天天都忙得腳不沾地,一年有二三十萬元的收入。

去年,店老闆年歲已高幹不動了,孩子們又上了大學在別處上班不想接手,他想轉讓店的用具及技術和所有銷售渠道八萬元,真是個好機會!但你不知道哪敢接手?這年頭騙子太多了都怕了!這可是穩賺不賠的生意啊!

最後有一個知道內幕的朋友接手了,走上了致富發家之路。

不是想背井離鄉,但確實離不開遠方——小議農民工外出的必然性


以上這些就是農民朋友不願在家就近上班或創業的原因。

但是小編認為農民朋友的致富之路不要侷限於遠方也要立足於腳下。要放開思路,開闊眼界,敢學敢做敢闖,只要找好定位,認準方向肯吃苦會努力不論哪裡都會拼出自己的一方天地!

朋友,你願意就近上班或創業嗎?在下方說出你的看法,歡迎大家討論,當然關注一下會更好。

我是大江東流,一個喜歡和你聊天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