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劉備也多侍其主,跟過許多人,為什麼大家都罵呂布三姓家奴,而沒人罵劉備呢?

溪尾


除了張飛罵呂布三姓家奴外,還有誰罵過呂布三姓家奴嗎?就連張飛他二哥關羽稱呼呂布時,都是稱“呂將軍”。

呂布在三國時期,並沒有因為他三易其主而被罵,也沒有因為他先後投靠不同的主公,還殺了舊主公而捱罵,相反呂布在三國時期的威望還很高,因為他殺了國賊董卓,反而成了英雄。



董卓才是三國時期公認的最大奸賊,是全民公敵,竊國大盜,上擅自廢立皇帝,禍亂朝政,下肆意殘殺百姓,擾亂民間,董卓的種種惡行引起了天下人的共憤,所以才會有以袁紹為首的關東聯軍聯合討伐董卓。

原本呂布是董卓手下的大將,也是惡人,但是呂布與王允密謀殺了董卓,為天下人除了首害,呂布因此而立下大功,這讓他天下人改變了對呂布的看法,雖然呂布之前殺了丁原,後來又殺了董卓,但是對於朝廷,對於國家來說,呂布就是為除害。



雖然在大局上,呂布有功,但在私德上,呂布是無德的,因為他兩次殺害舊主,多次背叛舊主,這在忠君的兩漢時期,就是別類,就是為人所不恥,所以呂布在被李傕、郭汜擊敗後,很多人不願意收留他,比如袁術和袁紹,不願意收留他,而袁紹甚至想派人殺了呂布。

在呂布最終被曹操所俘虜時,所以才有劉備的那一句:你難道沒有看到丁原和董卓的下場嗎?意思就是說呂布這個人不會忠於舊主的,誰收留他都是禍害。



所以呂布如果被罵,唯一的原因就是私人的道德問題,就是呂布的道德水平低下,不忠心,經常恩將仇報,要知道兩漢時期,是很講究門生故吏的,相當於現在師生關係,如果不忠於舊主,就會受到當時的百姓的道德譴責。

劉備一生也確實投靠了不少主公,劉備投靠的第一主公是他的同學公孫瓚,後來劉備在藉機支援陶謙時離開了,不久就投靠陶謙了,陶謙病死後,將徐州相讓給劉備,劉備等於是撿到個大便宜,白白得到了一個徐州,說明劉備的眼光真是牛。



劉備擁有徐州後,因為收留呂布,在前線作戰時,後方被呂布偷襲,而失去徐州,呂布此種行為就像農夫與蛇,明明救了你,還恩將仇報,劉備失敗後,沒處可去,居然也厚著臉皮投靠了佔據徐州的呂布。

呂布讓劉備駐守在之前劉備讓他駐守的小沛,後來因為劉備招兵買馬,引起呂布的猜忌,呂布再次發兵攻打劉備,劉備戰敗投靠了曹操,曹操發兵打敗呂布,並佔據了徐州。



如果說劉備唯一一次背叛投靠的舊主,就是曹操了。煮酒論英雄後,劉備感到曹操在猜忌自已,又因為劉備參與了衣帶詔事件,因此找了藉口,趁曹操在官渡前線對峙時,率領一支軍隊攻打袁術,並趁機搶了曹操佔據的徐州。

劉備也有背叛,為什麼沒人罵劉備?很簡單啊,如果是三國演義,人家劉備可是劉皇叔,打的是大漢的旗號,口口聲聲說的是興復漢室的,漢是正統,而曹操挾制天子以號令諸侯才是漢賊,這可是周瑜罵曹操的話。



劉備背叛曹操後投靠了袁紹,可是很快,劉備覺得袁紹會失敗,於是藉口逃離了袁紹,到南方投靠荊州牧劉表去了,之後劉備就一直待在荊州了,曹操南下攻打荊州時,劉備被曹操一路追殺,一度還想逃到交州去投靠蒼梧太守吳巨,幸好被諸葛亮勸住了。

之後劉備與劉琦合兵,並與孫權結成聯盟,當然也算是投靠劉琦與孫權了。



綜合來看,劉備所投靠的舊主有: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劉表、劉琦、孫權,但劉備一直是作為獨立的勢力,而且沒有罵他呢?

因為劉備沒有做出違背道德和仁義的事情來,相反,劉備所做的事都是為了漢室和百姓,劉備還有著仁義的名聲。

劉備可是很有人格魅力的,兩個萬人敵關羽和張飛誓死跟隨劉備,不離不棄,這是兄弟感情,簡雍、孫乾、糜竺、劉琰等人一生跟隨劉備,這是君臣情義,派來刺殺劉備的刺客都被劉備感動得放棄刺殺,這是劉備仁義名聲。



而在荊州數十萬百姓寧願跟隨劉備南下逃亡,也不願意投降曹操,就說明了劉備仁義愛民,百姓可不傻,誰給能百姓好的生活,百姓就會跟著誰,而劉備就有這個魅力。

況且劉備所投靠的那些舊主,劉備就算離開都是提前離開,在形勢還沒有明朗之前就離開了,公孫瓚、袁紹等人的敗亡劉備提前離開了,陶謙是病死的,死前還自願將徐州託付給劉備,要知道陶謙可是有兒子的,劉表是病死的,他的兒子劉琮是自願投靠曹操的,與劉備無關。



劉琦是病死的,孫權與劉備從投靠到盟友,從劉備一生的軌跡看來,劉備並無汙點,就連唯一一次背叛曹操,也因為曹操被罵漢賊而讓劉備加分不少,劉備的運氣確定不錯,再加上劉備的為人和魅力,所以不會有人罵劉備,這麼一個仁義之君。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很傻逼的問題,劉備首先並沒有過主公,只是合作,很多人說劉備憑什麼和各路梟雄合作,呵呵,這是個更傻逼的疑問,關張糾糾,萬人難敵,皇叔之名,敢問全天下,有誰能讓這三個頭銜聚於一身之人認主?最大梟雄曹孟德和袁紹尚且不敢,所以,無論劉備和多少人合作,都和叛主無關,其次呂布每次叛主都必然先殺舊主,而劉備每次合作失敗或過期後都是孑然一身的離開,再說劉備仁義,無論劉備是真仁義還是假仁義 只要他仁義了一輩子,就是真仁義,而劉備做到了,我很好奇那些連仁義二字都不知道是什麼的人 是哪來的資格和勇氣說劉備假仁義?所以,能把昭烈帝和戰五渣呂布放一起比較的人,毫無疑問,是個和呂布一般無二的,十惡不赦的畜牲!


龍11914785


三國時期各路諸侯割據混戰,很多人處於活命,不斷的更換主人,即便是關羽、馬超、黃蓋、嚴顏、都有在戰場上投降敵人的經歷。最有名的劉備更是十易其主,但是,為什麼唯獨呂布身上揹著三姓家奴的罵名呢?

呂布雖然僅僅三易其主,但是,每一次對於原主人的表現都非常的惡毒,第一次跟隨丁原,認丁原為義父,這也是表明認主的,卻因為董卓給的利益更大,就背叛了丁原,投靠董卓,這也就罷了,還在董卓的唆使之下殺害了自己的義父。

之後跟著董卓,又認董卓為義父,這下總該好好幹了吧?結果因為貂蟬又把自己的第二任義父董卓也給殺了。董卓對呂布各種信任和重用。到頭來,呂布翻臉無情,為了一個女人就毫不猶豫地將董卓殺死。這種行為十分令人不齒。

反觀劉備,劉備雖然投靠了很多人。但是投靠和認主是有區別的,劉備不管在誰的手下做事都是盡職盡責,任勞任怨,但是劉備在離開原主人之後,沒有去禍害任何一個。雖然劉備輾轉在很多諸侯手下都做過事情,但是劉備心裡面只忠於自己,只是抱著自己興復漢室的信念在做事, 與呂布自私自利,背信棄義,反殺先主的行為不可同日而語



劉備與呂布的多侍其主是有本質區別的。



呂布原是丁原手下,被丁原任命為主簿,後來又認丁原為義父。丁原也非常看重信任呂布。但是呂布被董卓利誘,將丁原殺害,且將丁原的頭顱砍下並送給董卓。



事後,董卓為了拉攏呂布,也認了呂布為義子,司徒王允為滅董卓,使用美人計,把美人貂蟬許以呂布,卻又送給董卓,使呂布因美人而與董卓有隙,繼而呂布與已成董卓小妾的貂蟬有染,恐怕被董卓發覺,加上王允慫恿,呂布又背叛了董卓,將董卓當場斬殺。



所以,呂布被人稱為三姓家奴,有很大的諷剌意味,以至於最後呂布被曹操擒住,呂布請求曹操留用時,劉備以丁原之事提醒曹操呂布反覆無常,翻臉無情,不足任用,把呂布推上了斷頭臺。



呂布反丁原也好,殺董卓也好,不是出於道義,而是出於個人利益和色情。 這就大大地降低了呂布的人格,被人責備斥罵也屬正常。



劉備雖然曾經投身在曹操、袁紹、劉表、公孫瓚等人,但劉備是出於無奈,雖然力量弱些,與這些人也是兄弟關係,雖然最後也都是離開,卻是被逼無奈,因此劉備也是依靠了許多人,利用了許多人,卻沒有被人詬病為幾姓家奴。


萍風竹雨123


簡單點說呂布就因為過早出局所以名聲不好又被誇大了。呂布的能力還是很強的劉備曹操都曾是他的手下敗將。就是辦事太高調,那真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舉手不留情。丁原阻礙他殺,董卓阻礙他殺。落魄時到袁術那裡。把袁術整的下不了臺。只好花錢免災。到袁紹那也是一樣,差點火併。也正是太鋒芒畢露,陳宮張邈才請他入主兗州。敗退兗州直接就搶了劉備的徐州。也就是做事太絕。才兵敗,白門樓投降。劉備比較內斂投靠誰但從來也不是誰的手下。有點像僱傭軍。投靠公孫瓚也是替公孫贊幹活。孔融讓太史慈請劉備幫忙,劉備去了活幹完就回來了。對公孫瓚孔融都沒有反客為主。陶謙請劉備那真是把本錢都送給劉備了。劉備也是陶謙正常死亡,才接的班。投曹操,曹操讓他當小弟,他不肯就跑了,後投袁紹,看見和袁紹這買賣不好做,就又找了劉表,合作挺愉快。後面和孫權的合作也很愉快。。就因為劉備的信譽一直挺好劉璋主動找上門要求合作。只不過現在天下群雄割據已經不復存在。劉備的野心還沒實現,正好劉璋送上門。所以火併劉璋佔據益州才有機會角逐天下。劉璋被火併了。劉備佔據益州,又在曹操手裡搶了漢中,為稱帝打下基礎。


風雲166368429


在三國這個亂世中,在不同勢力手下任職的人可遠不止呂布一人,除了呂布和劉備還有別人,那呂布為何偏偏就落得罵名呢?

呂布的很多行為並非自主選擇,而是別人威逼利誘

呂布早年事丁原,丁原非常信任他,後來董卓誘惑他殺丁原,二人“義結父子”這就是所謂家奴的來源了,呂布殺董卓就是在王允的攛掇之下,因此呂布的行為又因為王允而改變,雖然呂布殺了董卓自己官職和地位都有提高,但是那時候有軍隊才是王道,呂布實際上並沒有太強的實力,所以在徐州爭奪之前曾投靠過袁術,袁術不接納,又投袁紹,那麼袁紹喜歡呂布嗎?

(《三國》劇中呂布)

呂布幫袁紹打完仗以後不僅趁機擴大自己是實力,他的軍隊還經常搶劫,這讓袁紹非常記恨他,呂布怕因此被殺,所以跑路了。袁紹果然派兵追殺,怕呂布為禍患,可見袁紹對呂布相當討厭。

劉備去留則有自主性,而且人緣遠比呂布強

先說句題外話,人緣好壞與有沒有盟友是兩回事,一者是個人魅力,一者是利害衝突。曾討厭呂布的袁術和呂布結盟完全就是因為利害衝突。

劉備去過的地方可以說是天南海北,為何沒落得“奴”的名字?

(《三國演義》劇中劉備和呂布)

首先他創立了蜀漢,從結果來看,就能讓人高看一眼,成王敗寇的道理到什麼時候都有用。“奴”這個字與“主”相對,呂布做很多事都是別人的授意下,而劉備即便在別人手下也保持了相當的獨立性,他一直以一種“主”的姿態行事,很有自己的主意。

劉備沒有殺害自己的上司,而呂布則恰恰喜歡殺“主”,劉備其實也幹過不講究的事,那就是取了劉璋的地盤,不過劉備即便不講究,他也不是劉璋的“奴”,二人地位相當。

(《三國演義》劇中呂布)

其他“三姓”將領

亂世中人的去留很頻繁,比如賈詡他最開始在董卓那,後來找到張繡,最後才投靠曹操;黃忠開始在劉表那,後來成了曹操的人,最後才變成劉備的大將。其實呂布最大的問題就是殺了義父,這在人們眼裡就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所以的原因加在一起,呂布就成了“三姓家奴”。


泊圖泊途


誠邀回答;呂布之所以被大家罵作“三姓家奴”這與呂布屢次背棄其主,誅殺主公為求名利有關。在漢朝以“忠孝”為立國的國家環境裡,這是絕對不能被原諒的。

呂布的三次反叛

1.投靠董卓而誅殺義父丁原

東漢末年,皇帝寵幸宦官,以至於天下吏治敗壞,綱常廢弛。以張讓為首的十常侍,禍亂國政。何皇后其兄長何進主張引董卓的西涼兵入京師勤王,誅殺十常侍。董卓入京師後聽從謀士李儒的建議,拉攏呂布,以赤兔馬還有官職許諾。 呂布則是誅殺了自己的義父丁原作為加入董卓集團的“投名狀”。

2.為得到貂蟬,殺義父董卓

董卓自從佔領京師後,夜宿龍床,淫亂宮闈。以袁紹為首的十八路諸侯,因為自身利益的問題加上內部不團結,致使征討董卓的計劃流產。這時,曹操以一人之勇,向司徒王允借祖傳的七星寶刀 ,欲行刺董卓,誅殺國賊,無奈被呂布識破,事情敗露,曹操於是開始逃亡之路。董卓對於呂布恩義有加,呂布更是與他形影不離,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貼身保鏢,信任的人。司徒王允在看到漢室垂危,頓時心生一計,以養女貂蟬離間董卓與呂布之間的關係。最後司徒王允以漢室氣數已盡,董卓應該上承天意,下順庶民,承繼大統,即天子位,在他受封的路上安排伏兵,最後以呂布殺了董卓。

3.劉備據徐州,呂布雀佔鳩巢

因徐州牧陶謙死,劉備領徐州牧,此前曹操與陶謙有殺父之仇。曹操於是領大軍攻打徐州,此時,呂布流亡在外,聽從謀士的建議轉投劉備門下,劉備大義,以徐州城的小沛暫借給呂布安營紮寨。而呂布在劉備的酒席上,稱劉備為第,他驕傲意滿。後來呂布以徐州城亂,劉備無法顧及,於是佔領了徐州城。劉備反而成了流亡之人。劉備雖然恨呂布,但是現實不允許他意氣用事。於是主動提出願意居小沛,與呂布互為犄角,共同防備曹操。

後來,呂布因為沉迷酒色,打罵軍士,又不聽陳宮的建議,內部很不穩定。曹操攻破徐州城,呂布退守下邳,為曹軍掘水灌城,兵敗被擒。曹操問劉備拿呂布怎麼辦,劉備就說;“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於是曹操命人將呂布縊死在白樓門前

“傷人餓虎縛休寬,董卓丁原血未乾。玄德既知能啖父,爭如留取害曹瞞。”——《三國演義》


呂布三叛其主,是為不忠,誅殺義父視為不義,特別是他目光短淺,為求功名誅殺義父丁原,為美女貂蟬誅殺董卓。投劉備門下,卻反客為主奪了劉備的徐州,即兵敗下邳,卻不聽陳宮計,終日兒女情長,心無長計,為人自私,私德敗壞。在漢朝以忠孝立國的時空環境下,是為被世人所不容,所以被稱為“三姓家奴”。


而反觀劉備,歷史上對他的評價頗高。劉備起於微寒。但是氣量非凡。身邊能夠聚集諸如;張飛,關羽,趙子龍,諸葛亮等一批良將謀士。

劉備以仁義著稱,是仿效了漢高祖劉邦的進階之道。陶謙三辭徐州,劉備不受。新野之敗後,不棄百姓。而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投入袁紹門下,保持良好的操守。依附劉表的時候不忍心奪同宗基業。

再之,劉備,敗當陽,走夏口,投靠劉表的時候差點被蔡氏謀命,到赤壁之戰的時候,劉備可以說除了關張,諸葛亮,一無所有。但是他卻能夠讓將士用命,使民心依附。除了在道德輿論方面佔據主動,還有就是高超的政治智慧了。劉備在落魄之時,卻堅守內心的理想;“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漢祚可延。”在赤壁一戰,與孫權結成同盟,擊碎了曹操想要統一天下的壯志雄心。而後才借荊州取西川據有成都,形成自己的勢力範圍。

劉備不管怎麼說都是一位雄主,而呂布則是在充滿荊棘的道路上連一個豪傑都算不上。特別是,自私自利,好用無謀的性格,使得他在三國的歷史上,猶如一顆劃破夜空短暫的流星,沒有什麼政治能量和作為。




<strong><strong>


<strong><strong>


子非魚


劉備是英雄,跟著他知道以後能成事,所以劉備也混得開,雖然梟雄心理都會防著,明面上還是待之以禮,到那裡都有包子吃,而呂布是狗熊,聰明的人一眼就看穿他了,這是個沒有原則的傢伙,誰扔給他肉骨頭,他就屁顛顛地叫爸,耳根有軟,沒啥主見,打打秋風可以,混不出啥明堂,就憑他的勇武,現在也可以算有技術,憑技術吃飯也就混到頭了,真不適合成為獨霸一方的霸主型人物,高不成低不就,又狼子野心,被咔嚓遲早的事。


用戶19488299962


1,劉備是什麼人,劉備是仁義出名的人。再加上他總是以皇叔自居,中山靖王之後這個身份在當時的社會超級有用。那個時代身份階層很重要。呂布跟他比差遠了。

2,劉備是一個心機boy,城府深的可怕😱。表面上一派仁義道德模範,實際上腹黑的要死。劉璋投降的時候,他表露出的那個假仁假義,讓諸葛亮都為之佩服。

他跟曹操兩個人有個名場面:煮酒論英雄。這就是倆腹黑在鬥法。劉備居然也不落下風,儘管他當時混的沒有曹操好。

由此可見他的厲害。

3,他去請鳳雛和諸葛亮出山時,那個低姿態啊,一般人是做不出的。另外他也不會像呂布一樣忘恩負義,轉身就殺掉自己的前主人。

所以儘管他也投奔過不少人,但是一般人都只會說他仁義道德,不會罵他。





九九戲說歷史


有啊,劉備的評價是反覆難養

雖然劉備和呂布都曾經多次轉投別人門下,但兩人的情況是有區別的。

呂布之所以被罵三姓家奴,關鍵在於丁原、董卓,呂布都認為義父,所以才算三姓,而且還有一點就是呂布把丁原、董卓幹掉了,託庇其他人不要緊,但反噬主人必然被人看不起。你沒看最終呂布向曹操乞命的時候,劉備怎麼說的“君不見,丁原董卓之事乎”於是曹操下了殺手,曹操怎麼不對同樣投奔多人的劉備下殺手,就因為劉備相比呂布還有點底線。

然後說說劉備,劉備當時的評價是反覆難養。

劉備曾經在很多人手下混過、而這些人的政治傾向是不同的,曹操、袁紹、劉表、公孫瓚每個人有不同的理念和觀點,而劉備典型的就是有奶便是娘,只要能度過難關,那麼也就不在乎什麼政治立場問題啊這些的。

所以當時的人,評價劉備就是反覆難養,按現在的話說,就是養不熟的白眼狼。

不過還好,劉備畢竟名聲在外,再加上劉備做事不像呂布那麼吃相難看,而且最終還當了皇帝,所以名聲要好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