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麦琪的礼物》:生活需要仪式感,它是平凡日子中的一束光

《小王子》中有这样一段对话:“什么叫‘仪式’?”小王子说。


“这件事记得的人也不多了,”狐狸说,“这就是使某一天不同于其他日子,某一钟点不同于其他时间。”

再读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让我对仪式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仪式感不只是生活中的调剂品,更是平凡生活中的一束光。

或许这就是欧·亨利,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的高明之处。表面上他写的是小人物的悲剧故事,在结尾处却总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节出现。在这些情理之中又常常蕴含着善良和希望的光。


《麦琪的礼物》:生活需要仪式感,它是平凡日子中的一束光

拮据的生活依然需要仪式感

小说开篇就写到:一块八毛七。一共这么多,而且其中的六毛还是用小硬币凑成的。这些分币是向杂货铺、肉铺和菜担子买东西时讨价还价,一分两分地省下来的,当时难免落了个“死抠”的坏名声,使她觉得两颊发烧。德拉数了三遍,数来数去一块八毛七,而明天就是圣诞节了。

难道德拉不知道一块八毛七什么礼物也买不了吗?她当然知道,所以她才会反复的数了三遍。她只是太想在圣诞节那天为自己亲爱的丈夫买一个礼物了。因为在西方,圣诞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这一天对西方人的意义,如同春节对于中国人的意义。即使日子过得很拮据,德拉也要买一个礼物送给爱人。那是生活中的仪式感,是对以后生活美好的祝愿。

就像故事《白毛女》中的杨白劳和喜儿。除夕夜杨白劳在外躲债也要买两斤白面,回家与女儿团圆,包饺子吃。在集市上买面时还不忘给喜儿买两根红头绳。

圣诞礼物和红头绳对于拮据的生活没有任何实质的帮助。可那是一种仪式,是一种宣告。

村上春树说:“如果没有这种小确幸,人生只不过像干巴巴的沙漠而已。”仪式感不是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则,也不是一种闲来无事的矫情。它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是相信自己会更好的乐观豁达


《麦琪的礼物》:生活需要仪式感,它是平凡日子中的一束光

用当下最重要的东西换一个礼物是悲剧吗?不是,他们还有共同的未来

小时候读《麦琪的礼物》的时候,我觉得这就是个悲剧。吉姆和德拉很傻,把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卖了,给对方买的礼物,结果礼物双方都用不上。他们的生活依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

可懂了感情的我,再细细品味。我觉得这不是一个悲剧,欧·亨利仁慈的许了他们一个有彼此的未来。

就如小说中写的:要晓得,詹姆士·迪林厄姆·扬一家有两件东西是他们两人都引以为荣的。一件是吉姆的金表,那是他祖父传给他父亲,父亲又传给他的;另一件就是德拉的头发。

金表和头发是这个家里最重要的两件东西。如果德拉和吉姆没有把各自拥有的最重要的东西卖掉,给对方买礼物。而是只有其中一个人卖掉了,另一个人没卖掉。在当下,或许他们中有一个人可以用上这个礼物。可是他们还有心情过圣诞节吗?在未来的生活中他们还能恩爱如昔吗?虽然这个假设不会有真正的答案。

可小说中紧紧相拥的德拉和吉姆却给出了属于他们的答案。虽然暂时用不上礼物,可这个礼物让他们的心紧紧的连在一起。这个礼物诉说着他们才是对方最重要的人,是所有东西都比不上的。有了这份珍贵的感情,他们可以携手创造一个属于他们的未来。


《麦琪的礼物》:生活需要仪式感,它是平凡日子中的一束光

礼物不只是小说的线索,更是生活中的灯塔

《麦琪的礼物》从小说的名字到全文的结尾,礼物都贯穿其中。礼物是这个小说的线索,但我想说,礼物是吉姆和德拉生活中的灯塔。

吉姆说:“我们把圣诞节礼物放到一边,暂时保留着吧。这两件礼物太好了,只是目前还不能用。”

现在还不能用,不只是因为金表卖了,头发剪了。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如今的生活不如以前兴旺,生活有些拮据。“目前”这两个字,除了表达了现状之外,还表明吉姆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他相信他们会越来越好,他的金表会买回来,德拉的头发还会留长。他们共同守护的家会重新兴旺起来,买来的礼物会有用上的一天。

记得曾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需要仪式感?”


一个获得10万赞的答案是这样说的:“人生于世,就像在一条漫长的暗黑河流里漂泊。而所谓的仪式感,大概就是人类于这河流上建造的闪闪烁烁的小灯塔。靠这些灯塔,我们才能标定我们的存在。”

对于吉姆和德拉来说礼物能不能用上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礼物让他们清晰的感受着彼此的爱,明确的知道了以后生活的方向。


《麦琪的礼物》:生活需要仪式感,它是平凡日子中的一束光

重视仪式感,那是平凡日子里的光

喜欢上严歌苓,起初不是因为她的文采。是因为看了一篇写她生活的文章,被她精致又有仪式感的生活方式吸引,进而喜欢上她的作品。

如今我还记得文章中说:“作为自由职业者的她每天像上班族一样早起。简单洗漱后坐到书桌前开始工作,写到下午3点。然后化妆,换上漂亮衣服,买菜做饭,等候丈夫回家。”

记得张爱玲曾说过:“生活需要仪式感,仪式感能唤起我们对内心自我的尊重,也让我们更好的,更认真的,去过属于我们生命里的每一天。”

严歌苓早起写作,下午化妆就是属于她生活中的仪式感。她尊重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个身份,是作家就努力写作,是女人就优雅迷人。

就如《麦琪的礼物》中得来不易的圣诞节礼物,中国春节要全家团圆、穿新衣、吃饺子,亦或是严歌苓每天早起,下午化妆,无一不是在给生活一种仪式感。

仪式感不需要非常隆重。哪怕只是一家人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晚餐,过生日时的一份小礼物,情人节的一枝玫瑰花,都会成为平凡生活中的一束光。当日复一日的生活开始变得乏味、迷茫时,仪式感这束光就会出现,照亮生活的前路。

作者简介:我是@怀洋读书 爱读书,爱写作。 期待能与你一起读书中故事,观人间百态,品世间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