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從《蝸居》到《安家》:10年過去了,那些買得起房的人,沒變過

作家六六有一個稱號:話題女王。

從《蝸居》到《安家》:10年過去了,那些買得起房的人,沒變過


做編劇的十幾年間,六六寫家庭戲,將"婆媳矛盾"刻畫得入木三分,《王貴與安娜》、《雙面膠》、《寶貝》部部火爆;

後來轉戰行業劇,無論是探討"醫患矛盾"的《心術》,還是聚焦"新舊媒體更迭"的《女不強大天不容》,都質量上乘,熱議頗多——確實,六六鋒利的筆觸極擅長寫現實題材作品。

但說起來,讓六六一劇揚名的,還是播出距今也有10年的都市題材電視劇,《蝸居》

從《蝸居》到《安家》:10年過去了,那些買得起房的人,沒變過


《蝸居》是2009年末中國電視劇中的一匹收視黑馬。雖然當時在近乎0宣傳下登陸東方衛視,但是僅用4天便創下收視歷史新高。

六六把一對外地夫婦,海萍與蘇淳,在上海的買房史寫得既高潮迭起、又讓人唏噓不已,也順手貢獻了2010的年度熱詞:蝸居——指如同蝸牛殼一樣狹窄的容身空間。

從《蝸居》到《安家》:10年過去了,那些買得起房的人,沒變過


這個詞像"蟻族"一樣,刺痛了都市中無數男男女女那個外表光鮮熱血、實則辛酸悲哀的"買房夢"。

最近,隨著六六擔任編劇的新作《安家》再次熱播,這次故事的核心圍繞著"房產中介"這一行當,講來講去,依舊離不開"賣房"和"買房"。

話題卻依舊炙手可熱,觀眾也依舊深有共鳴。

從《蝸居》到《安家》:10年過去了,那些買得起房的人,沒變過


這不禁讓人反思:或許不是六六永遠踩在熱點、痛點上,而是"房"本身就是當今社會不變的熱點、痛點。



【房】下自有眾生相

中國自古就是有"房文化"的。

當我們形容和美,會說"安居樂業",要說禍亂,會用"家宅不寧"——房,是安定的象徵,生活的基奠。

但隨著時代的變遷,不知何時開始,當把"房"這個字,放到"大城市"這一語境之下,它彷彿瞬時就有了不能承受之重的壓迫感——這也是從《蝸居》到《安家》,作者都把故事發生的背景放在了"上海"這座一線城市的原因。

從《蝸居》到《安家》:10年過去了,那些買得起房的人,沒變過

《蝸居》中虛構了城市"江州",但根據拍攝地以及細節處可推斷其實質指上海。


在這個時代語境之下的"房子",像化學實驗中能讓液體分層的試劑,只不過它針對的卻是同在一座都市中不同的人們,分出的卻是階級

對於一些人而言,房子,是幾個家庭瀝盡心血供養的一座"山",對於另一些人而言,它卻是可以在酒桌上談笑風生的籌碼、或灰色交易下的手段。

從《蝸居》到《安家》:10年過去了,那些買得起房的人,沒變過


當然,也有一些人雖生活在這座五光十色的城市中,卻根本不配做這個關於房子的夢。

從《蝸居》到《安家》:10年過去了,那些買得起房的人,沒變過


房子,它像是刺穿不同階級之間一把利刃,因為買房、賣房,任何人的生命之間產生勾連與穿透。個體,是無意間揮舞了翅膀的蝴蝶,掀起了階級另一端的風雲。

韓國電影《寄生蟲》中說:錢是熨斗,把一切都能燙平。

對於買房的人來說,"房"就是熨斗,就是救贖,我們總以為有了它,我們在這個城市中才算真正生活過了。

從《蝸居》到《安家》:10年過去了,那些買得起房的人,沒變過


但為此犧牲與泯滅的,有時甚至都不敢回看。



【蝸居】與階層

很多人說《蝸居》實則就是"一個女人(郭海萍)買房的史詩",更有直言不諱者稱海萍為"做著中產階級春秋大夢的偽堅強女"。

從《蝸居》到《安家》:10年過去了,那些買得起房的人,沒變過


的確,在這個因"海萍買房"而起的故事中,海萍就是那隻扇動了翅膀的蝴蝶,卻由此帶來了周圍人命運的跌宕起伏。

但實際上,在當時上海房價飆升的劇烈震盪下,生活在其中的每一個生命體誰又做的了真正的局外人呢?

從《蝸居》到《安家》:10年過去了,那些買得起房的人,沒變過


《蝸居》實則講述了三個不同階層的家庭在此風暴口的命運跌宕:宋家,郭家,李家。

宋家是為官之家。

從《蝸居》到《安家》:10年過去了,那些買得起房的人,沒變過


丈夫宋思明是市長秘書,在江州(實指"上海",下同)算得上呼風喚雨。多年官場經驗下,他城府頗深,看似忠貞,實則貪婪,在權錢交易下大肆斂財。

雖然宋思明和妻子、女兒多年來怕落人口舌,一直住在陳舊的老公房中,但很明顯,

這一家卻無需再為錢、為房而擔心:宋思明的身份與地位,足以掃清這些相比之下顯得輕飄飄的問題。

從《蝸居》到《安家》:10年過去了,那些買得起房的人,沒變過


所以,當宋思明有了情人郭海藻後,他可以毫不費力地從巴結自己的開發商的"進貢"中選一處豪宅相贈,可以給情人的姐姐借首付、免房租,也可以大言不慚地說:人之所以慷慨,是因為擁有的比揮霍的多。

從《蝸居》到《安家》:10年過去了,那些買得起房的人,沒變過


但顯然對於郭家而言,"房"的意義卻無論如何無法輕鬆,而是重達千斤。

郭家的一雙女兒,郭海萍與郭海藻,均畢業於江州的名牌大學。姐姐海藻畢業後嫁給了同來自外地的、自己的大學同學,蘇淳。

從《蝸居》到《安家》:10年過去了,那些買得起房的人,沒變過


他們在江州的第一個容身之處,卻是一間10平米左右、老式住房後加的閣樓間,就連狹窄的衛生間和廚房都得跟左右鄰里共用。但那是海萍和蘇淳還信心滿滿,覺得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在這個城市有立足之地。

但直到妹妹海藻都大學畢業、再到二人的孩子出生,他們還住在石庫門,並且悲哀地發現一個事實:自己賺錢的速度永遠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

從《蝸居》到《安家》:10年過去了,那些買得起房的人,沒變過


海萍終於痛下決心後,決定要買房。

但沒錢又怎麼辦?先動用所有人脈關係:讓自己的父母出,再逼丈夫和公婆要(但實際蘇淳借了高利貸),還得向妹妹和其男朋友借。對自己和丈夫就更狠了,無限度降低生活成本,連方便麵都不敢吃,再想盡辦法賺外快,打兩份工、再不濟就三份工……

"從我甦醒的第一個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進賬四百——這就是我活在這個城市的成本,這些數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

自此這是揹負外債與房貸後,海萍每一個普通而逼仄的清晨的寫照。

從《蝸居》到《安家》:10年過去了,那些買得起房的人,沒變過


妹妹海藻面對和姐姐海萍相同的轉折時,卻沒有複製姐姐的路:她成為了宋的情人,從此不為房而愁,甚至是姐姐一家要借錢或救人的"救世主"。

只是伴隨宋權勢的坍塌,海藻的身體與生活也必然躲不過毀滅的衝擊。

從《蝸居》到《安家》:10年過去了,那些買得起房的人,沒變過


李家,曾是海萍住在石庫門時的鄰居。

他們是最底層的江州本地人,一家四口幾乎都失業,唯一有可能"翻身"的本錢,也恰恰就是那間10平米的老房子的拆遷

早已失去奮鬥慾望的一家人,寄生於此。無論開發商威逼利誘都不動搖,做最堅決的釘子戶,誓要"住上江州市區的大樓房"。

從《蝸居》到《安家》:10年過去了,那些買得起房的人,沒變過


最終,因為無良開發商誤砸死了李家的奶奶,為封口掩蓋,給了老李一家三口一座百餘平米的精裝修的房子——他們終於以這種方式"實現"了自己關於住樓房的夢。

當住進新房的老李有點惆悵地慨嘆,這套房子是自己媽用生命換來的時,老李媳婦卻說,我們過上好日子也是你媽的心願,死得其所。

從《蝸居》到《安家》:10年過去了,那些買得起房的人,沒變過


在《蝸居》的三個家庭為"房"而活的故事中,我們看到得是婚姻在物質前繳械投降,情感在權錢中質疑崩塌;本該為愛情、親情和道德驅使利用的物質財富,都反過來吞噬它們。

站在"買房"這條食物鏈頂端的人,大約不能理解食物鏈末端的人何不食肉糜;但食物鏈末端極有可能就是我們,千千萬萬海萍與蘇淳,即使有一天淪為房奴,卻依舊無法放開對安定的奢求。

很多人說當年差點被《蝸居》毀了三觀,但作為一部取材現實的作品,即使放在了十年後的今天卻也絕不落伍,因為,它的生命在於它的寫實,以及關於普通人與房之間的掙扎關係,遠遠還未完待續。

從《蝸居》到《安家》:10年過去了,那些買得起房的人,沒變過



誰不想【安家】

如果說《蝸居》是"一個女人(郭海萍)買房的史詩",那麼《安家》就是"一個女人(房似錦)賣房的史詩"。

從《蝸居》到《安家》:10年過去了,那些買得起房的人,沒變過


雖說故事圍繞的是賣房的中介們,但實際看點依舊離不開買房子的人們。

《安家》的故事一開篇,第一對兒房客,就致敬了前作《蝸居》中海萍與蘇淳——依舊由演員海清和郝平扮演的高知夫婦,宮蓓蓓和劉斯禮。

從《蝸居》到《安家》:10年過去了,那些買得起房的人,沒變過


兩個博士畢業生在滬奮鬥多年,二胎臨盆之際,一家五口卻依然擠在一個一室一廳的小房子裡,為如何把之換為"一室兩廳帶儲物間的學區房、地鐵房"而費勁心力。

我看這段時是有些心酸的,就連後面劇情中房似錦鼓勵宮蓓蓓多貸點款換個略貴的房子時,她說"你要相信你和你先生未來的收入一定會超過房價的漲勢,如果在這個城市中像你們這樣的夫婦都買不起房,那是不是有點太不公平了呢?"也讓我感到更心酸了。

從《蝸居》到《安家》:10年過去了,那些買得起房的人,沒變過


是啊,像他們這樣的夫婦都買不起房,房價面前何時又有過"公平"之說呢?

《安家》為我們展現得依舊是一幅呈固化的買房眾生相:有客戶大筆一揮成交的是市值7000萬的市中心大平層,也有客戶賣了一輩子包子終於在上海安了一居室的家。

從《蝸居》到《安家》:10年過去了,那些買得起房的人,沒變過


當然,它也展現了另一類壓根沒想在這裡買房的人的生活:他們是高檔小區的保安們,是那些住著群居屋的普通中介業務員們(王子建、樓山關、魚化龍),還有身為金牌銷售、卻拖著黑洞般的原生家庭的房似錦自己。

從《蝸居》到《安家》:10年過去了,那些買得起房的人,沒變過


有觀眾不能理解,同樣是店長,為何徐文昌崇尚人性化管理、房似錦就必須宣揚狼性文化?

其實只要看看他們身後的"房",大抵就能明白一二了:徐文昌和前妻假離婚,只是為了再多一個購房名額;房似錦卻是一個2小時能打包完自己所有行李、拎包就四海為"家"的無房族。

當你的投資手段,是其他人的生存奢望時,呼籲理解與共情都是殘忍的。

從《蝸居》到《安家》:10年過去了,那些買得起房的人,沒變過


錢是階層,房是壁壘,每一個人都不過是拿著自己籌碼的入局者。

許多在當年對《蝸居》覺得"初聞不知曲中意",或許如今再看《安家》,或許卻"再聽已是曲中人"了。

從《蝸居》到《安家》:10年過去了,那些買得起房的人,沒變過




十年前,《蝸居》在大結局中最後一組鏡頭中,是海藻登上了離開上海的飛機,但在十年後,《安家》的第一組鏡頭,是載著房似錦的飛機駛入上海

從《蝸居》到《安家》:10年過去了,那些買得起房的人,沒變過


為房而來的人從來綿延不絕,關於房的故事就會書寫不盡。

<strong>房子,它像是中國人生命中的配重——拿下它,自己的一生彷彿浮萍般無根;承載它,卻逃不脫為其所累的命運,自由更從此成了奢望。

從《蝸居》到《安家》:10年過去了,那些買得起房的人,沒變過


"

買房子到底為什麼,什麼才是我們內心想要安的那個家?"這或許是我們每一個人在內心都應該問問自己的問題。

當然,我們所處的社會同樣亟待關注和解決高房價之下,被投機主義所控制而對普通人心靈和生活的破壞。

從《蝸居》到《安家》:10年過去了,那些買得起房的人,沒變過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我想有個家,本就是中國人自古而來永恆的願望。

(全文完)



從《蝸居》到《安家》:10年過去了,那些買得起房的人,沒變過

(作者是貨真價實的在讀法律碩士哦,熱衷維權和發函,友情提醒抄襲洗稿者:請謹慎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