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翔安区:“一二三四五”工作法 精准支持复工复产

翔安区:“一二三四五”工作法 精准支持复工复产

如意情金针菇生产线已经全面恢复运转。(朱毅力 摄)

翔安区:“一二三四五”工作法 精准支持复工复产

会展嘉园项目已全面复工,工地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王新金摄)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邵凌丰 通讯员 林瑞声 蔡江沈)昨天,在翔安会展嘉园项目施工现场,130台挖掘机、装载车在场内来回穿梭,施工人员戴着口罩,紧张有序地忙碌着——目前,项目6个标段都已全面复工。这处翔安最大的安置房,是东部体育会展新城片区配套的征拆安置项目,在科学制定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的前提下,目前项目进展顺利。

昨天上午,翔安区召开区委常委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市相关会议精神,听取全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情况汇报,并研究贯彻意见。会上还对《翔安区“春暖业翔”实施方案》进行了讨论,近期就将正式出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狠抓复工复产,强化招商引资,坚定不移加快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以切实的举措坚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发展攻坚战。

防控疫情是硬任务,发展经济是硬道理。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情况下,翔安的企业项目复工复产稳步推进中。

像会展嘉园项目工地这样复工的火热场景,在翔安各处都能见到——截至2月27日17时,全区共复工复产企业(项目)2628个,返岗103343人,返岗率81.96%,其中规上区属工业企业、重点农业企业复工率均已达100%。值得一提的是,省重点项目复工率100%,复工率连续11天居全市第一。在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服务企业防疫与复工复产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服务企业防疫与复工复产的工作要求,通过“一建、二抓、三用、四围、五破解”的创新方法,用五根手指“弹钢琴”,精准支持辖区企业、项目复工复产。

机制篇

建立一套机制紧盯两个环节

形成“1427”组织架构及时帮企业解决问题

一个高效有序的组织形式,是决定工作是否能顺利推进的基础保证。

在特殊时期,工作组迅速建立起一套全新的工作机制,形成“1427”组织架构——其中包括1个统筹协调组、4个专项工作组和27个推进保障组。每个组均由区领导担任组长,同时统筹协调组下设办公室,抽调工作专班;4个专项工作组分别负责工业企业、服务业、建设项目、重点农业企业, 27个推进保障组负责挂钩332家重点企业、项目,深入一线进行“一对一”指导帮扶。

此外,针对企业存在的实际困难问题,在严格落实省、市扶持政策的基础上,配套并加大扶持力度,已分别出台第一批12条、第二批5条政策扶持措施,下一步还将从解决企业及项目用工难、融资难、法律纠纷多等问题入手,研究制定第三批政策扶持措施。

有机制有措施,还要抓行动落实,需紧盯责任到人。工作组紧盯审核、督导两个环节——在审核环节,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快辖区企业及项目开复工备案受理,采取“及时受理、动态清零”模式,安排专人确保即收即办结。截至2月27日,已下达同意企业员工入住出租房通知773份,涉及340家企业共24439人。在督导环节,采取“网格化动态跟踪”工作模式,做到发现问题、协调问题、解决问题全过程服务,其中区工信局对全区329家规上企业采取动态跟踪,区商务局为187家重点限上服务业企业建立挂钩联系制度,区农业农村局开通“帮扶热线”服务企业。

行动篇

活用“三联”法宝聚焦四大行业

多措并举确保工作推进 有的放矢快速精准施策

搭建好指挥体系与指挥架构,在日常工作中,还需要工作组进行动态跟踪,协调各种事项。为此,工作组活用“三联”法宝,通过搭起“政企联心”桥、做好“三级联动”、建设“信息联通”网络的方式,积极推进相关工作顺利开展。

工作组牵头草拟暖心短信,通过各种渠道向全区企业家致以诚挚的慰问及关心,同时要求保障组走访时要以服务为前提,真正以此搭起“政企联心”桥。

“三级联动”是指统筹协调组抓统筹指导,专项工作组抓任务落实,推进保障组抓具体协调,高效有序解决实际问题——截至2月27日,统筹协调组累计收集各专项工作组上报每日工作小结53份,及时收集企业存在问题并分解责任到各部门。

最后,为动态掌握全区企业防疫及复工复产工作情况,工作组着力建设“信息联通”网络:制作了四个行业《复工复产摸排情况一企一表》,摸清当前企业用工、生产各项指标数据;下达工作指令,要求推进保障组与所负责的企业及工地建立联络网络。目前已建立联络网络27个,332家重点挂钩企业《一企一表》已全部建档立卡。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信息联通”网络全面围绕工业、服务业、建筑业、农业四大行业,对收集上来的信息细化分析,做到有的放矢,快速、精准施策。

解题篇

破解五大难题

对症下良药 复工复产成效显著

“蓝领驿站”“暖企12条”“全新金融扶持政策”“电气硝子”“滨安社区”“法律直通车”……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翔安的这些典型做法时常被提及,它们或被作为先进经验进行推广,或被当作范本进行学习。而这些创新做法,事实上都是工作组在理顺工作机制、全面收集信息、综合研判分析之后,推动各相关部门大力破解难题得到的答案。

事实上,卓有成效的措施并不止这些,在破解五大难题的过程中还有很多——

第一是盘活资源“建驿站”破解住宿难。工作组通过统筹协调、积极谋划,率先在全市推出“蓝领驿站”,对全区各种房源进行统筹,由企业按需申请,投入使用以来,累计入住7040人次。

第二是四大政策“促满岗”破解用工难。结合全区实际出台四大用工优惠政策,针对不同情况给予相应补贴,同时启动返厦包车包机工作,组织职工通过包机、包列、包车申报“平安返厦”。

第三是采购生产“保供应”破解物资难。及时启动口罩配售,全面保障各类型企业复工所需的口罩,同时加快启动医疗物资生产项目洽谈落地,推动口罩生产线启动,推动新医疗物资生产项目落地翔安。

第四是对症下药“助复产”破解周转难。针对疫情防控期间企业营收下降、成本上升,经济负担较重的问题,工作组牵头制定并出台《关于贯彻落实省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共渡难关相关措施的实施意见》和对应的办事指南,同时还推动出台其他金融扶持政策。

最后是分类施策“通经络”破解货运难。工作组积极协调,并推动相关部门结合实际制定交通卫生防疫站管控方案,切实保障物流运输车辆能顺利送达货物,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生产企业物资供应及物流运输。

名词解释

“一二三四五”工作法

一 建立一套机制,从政策规划上作引领

二 紧盯两个环节,从责任到位上强保障

三 活用“三联”法宝,在多措并举上下功夫

四 围绕四大行业,在数据翔实上求真章

五 破解五大难题,在精准施策中见实效

展开阅读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