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魚峰法院:抗“疫”期間訴訟服務不停歇


2020年春節,當全國人民在以各種形式歡慶傳統春節的時候,一場無硝煙的抗疫阻擊戰迅速在全國打響,魚峰區人民法院作為司法機關,在這場戰役中積極作為,充分運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開展立案、開庭、保全等訴訟服務,做到疫情防控工作與審判執行工作兩不誤,充分保障群眾的司法需求。

網上立案 訴訟有保障

防疫期間,為了避免人員聚集、流動,魚峰法院於1月29日通過公眾號發佈了《關於疫情防控期間審判執行工作的公告》,告知群眾網上訴訟的途徑,並於2月2日發佈了《疫情防控期間訴訟服務和申訴信訪事項通告》,詳細發佈了網上立案、交費、保全、信訪等業務詳細操作指南,除開庭外原則上不現場辦理訴訟業務,當事人可選擇網上訴訟服務或郵寄材料。2月1日至25日,當事人通過“廣西電子法院”、“廣西移動微法院”途徑提交立案申請107件;立案窗口共完成各種途徑提交的訴訟案件立案登記336件,執行案件577件。“線上+線下”綜合訴訟服務模式,在疫情防控期間發揮了大作用,有效保障了群眾的訴訟需求。

試用雲法庭 庭審不打烊

作為全市收、結案最多的基層法院,魚峰法院的庭審數量並沒有因為春節假期的到來而大幅減少,很多法官在新年上班第一天就安排了開庭,其中有些是公告案件,如果延期,則需要重新公告,兩個月後才能開庭審理。疫情當前,面對當事人提出的案件儘快審結的期望,魚峰法院提前部署節後開庭工作。春節假期,網絡室工作人員與華宇公司進行對接,學習、掌握“雲法庭”使用技術和設備需求,並進行模擬演練,為法官的遠程庭審做好準備。同時,有遠程開庭需求的審判組提前與當事人進行溝通,徵求當事人是否同意進行線上遠程開庭的意見。截至2月25日,共有20件案件通過“雲法庭”進行了在線遠程開庭,法庭裡只有法官和書記員,原告、被告、人民審判員均在家中通過電腦或手機參與庭審,完成整個庭審流程,保障了訴訟程序的順利進行。

網上保全 當事人的定心丸

疫情期間,很多當事人擔心對方轉移財產,可能影響生效判決的履行,向法院提出了財產保全的請求。魚峰法院作為全區法院智能保全系統的試點法院,疫情期間,多次通過微信公眾號發佈網上保全操作指南,當事人有疑問的,由工作人員通過電話指導當事人進行線上申請。法院對保全申請審核通過後,系統自動發送繳費二維碼給當事人進行在線交費,當事人足不出戶即可完成保全申請流程。承辦法官在系統中作出保全裁定後,將案件信息移送到訴訟服務中心的保全組實施保全,通過網絡查控系統進行線上查封、凍結。春節後,共有83件案件的當事人通過線上提交了保全申請,法院的及時保全,充分保障了當事人的訴訟權利。

在線調解 高效又便捷

“剛才原、被告雙方已經看過筆錄了,請再次核對一下還款金額和時間,是否有誤?”“是的,就是這個金額和時間,沒有問題。”“嗯,沒有問題了,那我就電子簽名確認了”被告楊某巧在視頻中點頭認可。2月25日上午,魚峰法院周燦法官首次通過網絡連線視頻成功調解了一起民間借貸案件。這是一起常見的民間借貸糾紛案,案件標的50000元,原被告雙方是朋友關係,之前調解員已與雙方約定好時間來法院進行調解,可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身處外地的楊某巧無法前來柳州,導致案件不能面對面進行調解。於是,周燦法官通過“雲間”網絡進行聯繫,與案件的原告代理人、被告三方視頻,有條不紊的對案件進行調解。通過視頻桌面,共享電子筆錄,全程順利流暢,高效的完成了案件的調解及雙方簽字確認。

疫情尚未結束,魚峰法院將繼續以群眾的訴訟服務需求為出發點,積極改革創新,讓數據“多跑腿”,讓當事人減負累,虛心聽取群眾意見,逐漸優化各項工作,為群眾提供更便捷、更多樣化的訴訟服務。(周彥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