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当初为了考上大学每天只睡六小时,多一分钟都感觉罪恶。但是到了大学四年你学到了什么?

玖j月y


说真的,大学只是给你以后继续学习深造,或者步入社会的一个调班,本身就大学四年,学业的基础罢了,都只是一些皮毛。如果要继续学业,那只有读研读博,才能全是学知识更深入了一层,本科的东西,肤浅的就是皮毛罢了。当然也是基础,即使是皮毛,但也得掌握了才能继续深造。如果本科直接出社会,我想绝大多数大学生的感觉一样,啥都没学会,再正常不过了。


不一样的大学体验


本人大三工科考研狗一只。大一没啥印象,每门课付出一些时间,能考90不考80的态度学习,剩下的时间去网吧,玩手机,睡觉,一个月去趟篮球场,浑浑噩噩的度过了大一; 大二上学期没那么爱玩了,学习方面还是为了考试拿成绩而学习,剩下的时间就是宅,每天喝着快乐水,打游戏,看电影,就这样又一学期。

等到大二下学期,好像突然醒过神一样,觉得过去的生活太无趣,想想当时确实安逸,但没什么价值。所以开始思考为什么学这些复杂无味的专业课?为什么很多人说要在大学期间读多少本书?为什么要去操场跑步锻炼? 好像明白但又好像不明白。那就去图书馆读读书,开始有些坐不住,但慢慢坚持几天,就发现有效果,而且明白了好多。

学业上:大学期间学习既定的课程知识不需多说,但本质上还是提高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通过思考解决一些问题来改变某些思维定式,多读读书,每本书都凝聚着前人的智慧和经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点不夸张,自己遇到的问题和经历的事,前人早就有和你一样经历的,通过读书看看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有利无害。生活上:大学大部分人都是远离家乡,第一次相对独立的生活,如何管理好自己的生活,怎样和舍友相处,如何结交新朋友,要不要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的活动等好多新的机遇和挑战,都是自己把握,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也会得到锻炼,说大学是半个社会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就是我目前所学到的,我总认为高等教育是让一个人明白自己的价值并且提升自身的价值,不要活在别人眼里,自己要心中有数,每当回首往昔时,不要懊悔,已经是成年人,一切都是自己打造的,不论好坏,不要后悔,也没资格后悔。


几分曾经s


这个问题我回答正好不过了,本人今年大三,当初为了考大学每天晚上加班加点的学习,白头发都有了。



高中每天都幻想着自己美好的大学生活,有的学生幻想可以无忧无虑的玩,肆无忌惮的闹,没日没夜的睡,而对于我却有一肚子的壮志雄心等着我去实现,刚踏进大学校门的时候那对未来是有无限美好的憧憬,可是世态无常事与愿违啊,接着就发现懒散和懒惰是大学里普遍存在的现象(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这个时候回想刚进校门的豪言壮语都会一轱辘全部抛在脑后。



大一大二在虚度,我可以很肯定的说,前两年我什么都没有学到,学到的只是一些坏毛病,专业课也是邻近考试前两周开始复习,可是说为了考试而学习。但我唯一的好处是没有忘记当初的目标(或许有人说我扯淡),所以大三的我开始忙碌起来,准备考研,每天都在赶自己拉下的路,确实不易。



所以说,学习是孤独的,千万不要等到最后再去努力,真的很累,希望我的经历能帮助你,感谢评论!!!


阿陶道game


从小学到高中,父母教导我:要努力学习。在学校,同学们也传达给我这样的观念:成绩好的人就很厉害,就会受到其他人的尊敬与喜欢。

到了高中,有的同学会因为考得不好而直接撕了考卷,现在在我看来觉得有些可笑了。在大学前,所有的人、环境对我们的影响,都让我们讲分数看得无比重要,以为分数高了,我以后就会很牛逼了?分数低了,我的人生就废了?

到了大学,我也曾一度认为:除了学习之外,忙社团、参与活动、游戏开黑、担任班干部等事情似乎看起来对自我提升的帮助不大。但当我毕业刚刚工作半年时,才听说曾经的某个成绩一般的做销售的初中同学,已经能月入3万了。再当我遇到某能言善辩的健身教练向我卖课,导致我不再想去健身时,我就开始意识到,表达能力与心理学的结合是有多么强大,他成功让我腾出了健身房的空间。

所以说,永远不要忽略学术之外的东西,不要小看任何一个人。


不学不术的少年


当初为了考大学有多压抑自己,到了大学你就会让自己有多放纵!

高中的时候有爸妈和老师监督着,加上同学们都在努力学习,就算自己再不想学,也会逼着自己去学习!

到了大学没了爸妈的监督,刚刚经过高考肯定自己对自己也不克制!加上同学们都在玩为了合群就放肆的去玩,逃课。等“玩”成为习惯了,就算想再去学习也会发现根本坐不住!

一晃四年就这样过去了,发现自己在大学啥都没学到,专业差的一塌糊涂,挂科补考已成变态。不过抽烟喝酒倒是学的不错!

所以高中还是不要太压抑自己,大学还是不要太放纵自己!人生每个年龄段都有它该做的东西,把某个年龄段该做的事一直抑制着,它就会在下一个年龄段成倍爆发出来!以至于把这个年龄段该做的事又落下了!形成如蝴蝶效应般的恶性循环!


随说新语


专业课毫无意义,毕业就没有干本行工作,10年了早都忘完了,真正对于人生有决定影响的还是人文科学,其中性学著作,康德,黑格尔哲学著作对于我一生是真正具有深远意义的,大学的社交和社会活动也是没有意义的,人文科学才是唯一具有意义的学科,现在来看大学真正有意义的只是人文科学,所以建议以后大学西方哲学必修,专业课一生选修即可。


阿斯蒂起泡酒


第一:考上大学是对目标的实现,这是最重要的(这绝不是没用的)2:大学不是教你东西的地方,而是提供给你平台的地方3:提供竞争力,最有竞争力的应该就是同龄人或者同行人之间了,同样充满朝气的年轻人碰到一起,间接提供动力4:人脉多样化,你会结识多专业的不同性格的朋友

但是成功之路不会只有一条,机遇的效果要大于勤奋,生活是多变的,难定论,有些人说啊某某人初中就不念书了,人家现在也是大老板,某某大学生985毕业,现在都当上大老板了,我其实感觉这两句话可以互相撅,,


一叶之沭


高考的时候觉得,努力一下,进入大学就好了。但是进入大学之后,发现只要专业选的好,次次期末似高考,而且还有期中考试。等到考研的时候,每天只睡5个小时,考上研之后加上规培,现在每天也就睡6个小时。说了这么多,对自身来说,高考只是一个开始,让我适应了紧张的生活。


忍者多啦A梦


好吧考研十点前睡,早八点起,早餐完八点半开始看书,十一点半午饭,睡到三点,学到六点晚饭,七点半开始学十点前睡


ruth872


不论怎样,能上大学都是付出努力了。但是,上了大学不代表ok,作为一个混了四年的人,很负责任的说,大学不能混,要比高中更努力,学业、人际、规划各方面兼顾发展,这样你才能比一起走出校园的人更加有资本选择未来。当然,有背景的话另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