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不掏钱的逼捐人!滚

疫情吃紧,逼捐之风也在紧刮。


可怕的不只是这种逼捐者,逼人捐钱,更可怕的是,这种逼捐思维蔓延在每个角落。


在公共空间根深蒂固,远不只是逼人捐钱,而用胡搅蛮缠的思维绑架着各种正当权利,逼人当英雄,逼人牺牲,逼人“说话”或“不说话”,逼人当志愿者,逼人捐出教育公平,逼人感动。


不掏钱的逼捐人!滚


(一)


潘长江和女儿晒日常生活,无意露出家中红酒柜,被喷子逼问“捐款了吗,捐了多少”“已经是不差钱了,我就想看看你捐了多少”。


潘石屹转发“武汉加油”和致敬驰援者时被喷子逼问“除了喊加油,你捐了多少钱”。还有不少企业和明星,都遭遇了逼捐者气势汹汹正义凛然的逼问。


我看潘长江还回应了,说“不要道德绑架,肯定捐的比你多,就是不想晒”,一般被逼捐者都会回应一下,或者说自己捐了,或者晒出捐赠证明,或者表现自己在这些事务上一直热心参与,以此证明自身的正当性。


其实根本无须回应,无论如何回应,都进入了逼捐者的话语陷阱,让那些人觉得自己“逼”出动静逼出效果了,从而刺激着他们的绑架热情,助长着亢奋的逼捐之风。当事人根本不用理,自然会有人回敬那些人:关你屁事啊。


虽然公众痛恨这种逼捐者,但基于其自诩的道德形象,逼捐似乎从来屡试不爽,每一次都能有所斩获。被逼捐者即使满心的反感,即使像潘长江这样BB几句,也还是会说一句“肯定捐得比你多”来自证一下正义性,不服气地低个头。

不掏钱的逼捐人!滚


(二)


对于学生而言,以周边的朋友为例吧,每次期末考试,辛辛苦苦准备的笔记,如果你不分享给舍友朋友就显得不合群;拿到了奖学金或者是获得某一个奖项,如果不请客吃饭就显得不厚道。好几次回家的时候,就会有陌生人帮忙搬行李箱。(很感谢)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在偷换概念,但我个人觉得得出的结论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管你屁事。别人不借你或不帮你都是本分,借你或帮你是情分。 而对于这样“逼捐”的人来说,就是把自己当作一个事外的、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旁观者和“打抱不平”者。


如果我们过于在乎的话,那就变成了“为显而做”,而不是“为心而做”、“为善而做”,就很少有自己的本心和初衷了。我愿意为这些事情奉献我的爱心、善良、能力、激情,但是这不意味这是判断一个人道德高尚与低劣的标准。


不掏钱的逼捐人!滚


(三)


曾经流行的“ 冰桶挑战”,所引发的争议就很典型:桶小,骂你不认真;桶大,骂你冰太少。只浇不捐,骂你作秀;只捐不浇,骂你没诚意。从国外传入,骂你崇洋媚外;从国内发起,骂你山寨。


捐给ALS,骂你卖国贼;捐给瓷娃娃,骂你以前怎么不捐。捐少了,骂你赚那么多,就捐这么点!捐多了,骂你是炒作!最后你会发现骂的那些人,基本都没捐!


有些人真的就是赤裸裸仇富啊,看着别人过的比他好,不喷两句就是不舒服,逼捐也是其中一个方面了。最近刷到一些一线流量明星的帖子,下面也有很多人持着虚伪的正义感bb什么你凭什么拿的钱比钟南山多,捐多少钱了一天到晚只知道发自拍这类的屁话。


真的很讨厌这种一哄而上的人,蹭疫情的热度假惺惺地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评判别人,也不看看自己配不配。


再面对逼捐时,别不好意思了,别给他们脸,别觉得欠谁的,理直气壮地说一句:滚,关你屁事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