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從別人的婚姻發現:捷徑下面是深淵

我認識兩位同齡的北漂姑娘,她們起點相同,都很努力地想改變自己的處境,

一個高開低走,打爛了一手好牌;一個低開高走,從一無所有到三代同堂。她們選擇了不同的婚姻,最後命運殊途。

從別人的婚姻發現:捷徑下面是深淵

先說悠悠姑娘

悠悠喜歡現貨。她經過千挑萬選,選定了在全球500強企業工作的未婚夫,這位青年才俊當時已買房,父母首付,個人還貸,並不吃力。

許多普通女孩都喜歡嫁地主家的兒子,她們認為這樣可以快速實現人生逆襲。悠悠也這麼認為,對於北漂多年的她來說,房子意味著最大的安全感,悠悠覺得只要嫁了他,房車俱備,萬事不愁。

那段時間,悠悠陷入甜蜜的愛情中。

沒跌過跟頭、沒吃過虧的人不知道天有多高、坑有多深,世俗的複雜和人心的險惡。

在我這個外人看來,悠悠選擇了高嫁,從幾千年來的婚姻案例來看,高嫁必定受氣

從別人的婚姻發現:捷徑下面是深淵

此時,她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求穩,儘早考慮“平遷婚”,選一個和她更門當戶對的人在一起,或者儘快補齊短板。花兩年時間讀個名校的學位鍍鍍金,但年近30的悠悠只想儘快結婚生子,完成人生大事。

此時,也可退而求其次——在婚前買套小房。一來,可以補齊和未婚夫經濟方面的差距,二來,也給自己留條後路,不至於將來沒有立足之地。

可惜,當時悠悠手頭存款有限,家中也無法贊助她首付。

天性樂觀的悠悠覺得“嫁漢嫁漢,穿衣吃飯。”未婚夫年薪頗豐,又有現成的房子結婚,何必自討苦吃,非要自己買房,背一身房貸,每月被銀行摁在地上揭層皮?於是,她放鬆身心,盡情享受戀愛的幸福時光。

從別人的婚姻發現:捷徑下面是深淵

我不忍心打擾她的快樂時光,但現實殘酷:婚姻的本質就是交易,只是換取的標的物不同而已。

曾經有一個年過不惑的北京土著男離婚後,想請我介紹一個靠譜的可以結婚的女朋友,他開出的條件是:28歲以下,1.65米以上,膚白貌美大長腿,本科學歷要有房。

前幾個條件還好說,關鍵是最後一條“有房”,可一棍子掃倒了一大片。試問,有幾個28歲以下的年輕姑娘能買得起北京的房?而且,據我所知,這位在央企工作的北京大爺根本不缺房,父母手裡有兩三套,自己在北三環住著一套三居室。我就納了悶了,他是怎麼想的?

這位爺倒是不藏著掖著,很敞亮地告訴我:我不缺房,也不想要她的房,我只是覺得,這樣才旗鼓相當。

我當然沒有合適的姑娘推薦給他,讓他找他的“旗鼓相當”去吧。但從這位大爺身上,我進一步看清了婚姻赤裸裸的真相,

兩人素不相識、又沒有感情基礎的前提下,通過什麼來判斷對方是否適合與自己結婚呢?最快捷的辦法就是通過交換條件。也許,一切的物質條件、家庭條件、經濟條件,在愛情的映襯下,都顯得庸俗而不值一提。但,你不提,他不提,總有一天會有人提的。

從別人的婚姻發現:捷徑下面是深淵

就在悠悠歡天喜地籌備婚禮時,《新婚姻法》頒佈,一石激起千層浪,和以往保護女性的“老婚姻法”最大的不同是:

婚前男方出首付或全額買房,女方很難分到房產。

悠悠隱隱感到不安,這意味著,未婚夫的房子和她沒有半毛錢關係,她只在婚姻存續期內有居住權,卻沒有所有權,一旦婚姻破裂,她只有淨身出戶的份。

現實殘酷,但,的確就是這麼個理兒。

悠悠和未婚夫商量,想把手中的存款給未婚夫,在房本上加上她的名字,此房算兩人共有。

未婚夫犯難,這套房是父母付的首付,根據他對母親大人的瞭解,是萬萬不會同意在房本上加上悠悠名字的。

為此,原本蜜裡調油的小兩口開始生出嫌隙。

從別人的婚姻發現:捷徑下面是深淵

而未婚夫的母親大人聽說準兒媳還沒結婚,就開始思量著分家產了,老太太坐不住了,快馬加鞭從老家來到京城御駕親征。

悠悠第一次見婆婆,婆母大人先將她一軍,既然他們出了房子,就要悠悠出裝修費用。

悠悠想,如果將來離婚,牆紙、地磚、馬桶、廚具可是摳不下來,也帶不走的,自己好容易積攢的一點存款,豈不是拱手給別人做了嫁衣裳,全打了水漂?

悠悠沒答應,於是,兩人陷入冷戰,婚禮也暫時擱置。

但是,好巧不巧,此時悠悠發現自己懷孕了。

這個孩子將原本分崩離析的兩個人又拉到了一起,老大不小的未婚夫一直盼望做爸爸,於是,退而求其次,向悠悠承諾,先結婚生孩子,以後他會幫悠悠再買一套房,只寫悠悠的名字。

其實,婚後買房,寫不寫對方的名字,都是夫妻的共有財產。地主家的兒子一點也不傻,提出這樣的權宜之計,只想哄著悠悠生下孩子。

於是,兩人匆忙結婚。悠悠臨產前夕,全家喬遷新居,婆母大人親自坐鎮陪兒媳待產。

從別人的婚姻發現:捷徑下面是深淵

此時,全國房價開始報復性反彈,小白領們紛紛加入搶房大軍,北京四九城的房是萬難買得起了。“風物長宜放眼量”,大家紛紛把眼光投向更遠的地方——北京周邊的傳奇之地燕郊。

悠悠此時意識到,自己買房才踏實,於是傾其所有買了一套小戶型,坐等房價上漲,日後當包租婆。

隨後,悠悠匆匆進了產房,由於婆婆擔心剖腹產對孩子不好,悠悠奮戰了兩天一夜,終於生下孩子。

產假過後,悠悠比產前瘦了很多,我以為她是產後抑鬱。

接著,公司改組,大家紛紛擁抱變化,各奔東西。

此時,悠悠丈夫外派到國外,只剩下她和婆婆面面相對,悠悠為了方便照顧孩子,去了一家管理寬鬆的小公司工作。

伏波娃說“男人的幸運在於,不論在成年還是小時候,他必須踏上一條極為艱苦的道路,不過這是一條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則在於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著,她不被要求奮發向上,只被鼓勵滑下去到達極樂。當她發覺自己被海市蜃樓愚弄時,通常為時太晚,她的力量在失敗的冒險中已被耗盡。”


從別人的婚姻發現:捷徑下面是深淵

再見到悠悠時,已是一年後,身心憔悴的她已和丈夫分居

箇中曲折,我不得而知,只知道,她不堪忍受婆母大人的挑剔和巨嬰丈夫的愚孝,搬出了丈夫家,在附近租了套一居室,租金不菲,再加上房貸和之前湊首付欠下的小額貸,債務累累、不堪重負。

而悠悠先前投資的小房子完全是她一個人買的,現如今,房子還沒封頂,房價已縮水一半,婆婆埋天怨地,丈夫撇清責任,聲稱此房與他無關。

悠悠有苦難言,在她看來,婆婆是無事生非,攪家不閒的根源,而無腦老公,只聽婆婆讒言,母子攜手,百般刁難她……

誰都是從年輕時走過,結婚後才漸漸瞭解婚姻的真相,大多數女人有些怨氣,抱怨完,該幹嘛幹嘛,聰明的會自我寬慰:男人都這德行,習慣就好,讓我們帶著仙氣,笑著活下去。

而當局者容易放大負面情緒,看不到隱藏在表面下的真相。

我不太清楚悠悠婚姻裡那些狗屁倒灶的家庭矛盾,也不好向她挑明她的真實處境——這世上,哪有地主家的傻兒子?只有平民家的傻姑娘。手無寸鐵的悠悠,一無名校、名企或過人的美貌加持,二無有實力的孃家撐腰,而丈夫家多年商場的浸淫,早已諳熟如何在一場交易中獲得利益最大化。在婚姻這場交易中,婆婆一開始就想讓兒子搭上門當戶對的兒媳婦,實現強強聯手,為兒子帶來助力。當初,婆婆勉為其難答應兒子娶悠悠,以為她聽話、能生養,好把控。可悠悠拒絕了婆婆裝修新房的提議,執意自己買房,轉眼又變成負資產……

不可能指望步步高昇的老公還對她一往情深,婆婆對她像女兒一樣看待。

除非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不然,誰能有這樣的好運氣?

事已至此,我本著勸和不勸離的思路,勸她用一年時間試著挽回婚姻,畢竟,此刻離婚,她毫無實力和夫家抗衡,不僅要淨身出戶,連女兒的撫養權都拿不到

,結婚一場,只是給別人生了個女兒,離婚後,連原先的起點都回不去了。

然而,一年後,悠悠還是沒能挽回婚姻,夫妻一旦開始嫌棄,對方怎麼做都是錯的。好在丈夫願意放棄孩子。可是,居大不易,負債累累的悠悠,一邊要賺錢養家,一邊還要撫養孩子,談何容易?

從別人的婚姻發現:捷徑下面是深淵

悠悠的故事講完了,孤身撈世界的女孩,覺得可以

通過走捷徑,向上跨越一個階層,可誰能想到,捷徑下面藏著天坑。捷徑才是最彎的彎路。那些看似一步登天的捷徑,其實早已暗中標好了價碼。

與悠悠形成鏡像對比的是曼曼

同樣是北漂姑娘,曼曼一開始就沒想高攀有房有車的結婚對象,她選擇了和自己差不多處境的外省青年共同奮鬥,埋頭工作,提升自己,兩家湊錢買房,省吃儉用還貸,如今已三代同堂,生活得踏實篤定。

曼曼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且願意花時間、下苦功,穩紮穩打地一步步追求自己的目標。

這就是生活,同樣的起點,有的人戰勝了虛榮心,有更長遠的目光和更大的格局,始終保持清醒和自知,選擇看似難走的那條路,最終收穫穩穩的幸福,而有的人,卻以為有捷徑可走是幸運,殊不知捷徑下面是深淵……

想靠一次婚姻就高枕無憂,實現階層躍遷不僅不現實,而且有風險,早看破早踏實,

不如趁年輕,穩打穩紮布一盤自己的棋更靠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