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他撑起了武汉最后的体面,也完美演绎了敏捷精神


前两天有一篇题为《他,撑起了武汉最后的体面》的文章刷屏,看得人泪目。现在原文已经莫名其妙地看不了了。不明白为央视新闻正面报道的人物撰文有什么违规之处?!好在还有转载,没看过的同学可以点击又一个挺身而出的凡人/他,撑起了武汉最后的体面或“阅读原文”。


原文对事件和人物的报道已经非常详尽和到位,字字珠玑,毋庸赘述。今天我们只想从敏捷的角度分析一下主人公汪勇,一个顺丰小哥,是如何“大写”地完美演绎了教科书般的敏捷精神。


他撑起了武汉最后的体面,也完美演绎了敏捷精神

除夕夜,汪勇本已放假,偶然看到医生找顺风车的留言,心理斗争之下,瞒着家人去接医生了。第一天就接了30人,开车开到腿发抖。

因为不忍心让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医生护士们“累倒在回家的路上”,他自觉与家人隔离,住仓库,坚持接送医务人员,人手不够,车不够,找社会资源,组织车队一起干。


他撑起了武汉最后的体面,也完美演绎了敏捷精神


随着支援武汉的医务人员增多,运力又不够了。

联系所有能接触到的社会资源,扩张车队。亲自去谈,包括共享单车、滴滴等。


他撑起了武汉最后的体面,也完美演绎了敏捷精神

又发现医务人员吃饭难的问题。先是自己垫钱买——找酒店解决——找场地,自己组织人做——便利店稳定解决每天15000份餐。

他撑起了武汉最后的体面,也完美演绎了敏捷精神

便利店仓库被迫关停。冷静思考,AB方案解决,A以方便食品解燃眉之急,B找政府谈,申请重开便利店,成功!

他撑起了武汉最后的体面,也完美演绎了敏捷精神

在解决了医务人员的基本生存问题后,发现更多的细节需求:换眼镜片、修手机屏幕、买拖鞋、指甲钳、充电器、秋衣秋裤、生日蛋糕...最终他们的志愿者团队成为金银潭医院的“后勤保障服务中心”。


他撑起了武汉最后的体面,也完美演绎了敏捷精神

顺丰复工后,接到领导电话,升职为部门经理,管理四个营业网点。


他撑起了武汉最后的体面,也完美演绎了敏捷精神

成为这个沉闷而又漫长的冬天里,撑起了武汉最后的体面的“英雄”。


他撑起了武汉最后的体面,也完美演绎了敏捷精神

一个月的时间,从顺丰小哥到部门经理,到武汉的英雄,汪勇创造了“奇迹”。在此我们不讨论他行为的社会影响和人文价值,仅仅从敏捷的角度看一看他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在整个过程中,汪勇始终紧贴金银潭医院医生护士们的需求,总是先解决最紧要、最关键的问题:上下班——吃饱饭——吃真正的“饭”——保质保量地送饭——其他生活细节问题。而且他总是尽可能以最快的速度,以自己能找到的资源,及时解决问题。而问题和意外是接二连三发生的,每一次汪勇都必须临时、随机地想办法解决问题,他也都一一化解了。


他撑起了武汉最后的体面,也完美演绎了敏捷精神


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胆大心细,既完成了任务又守护了家人和其他志愿者们,保证了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得到了持续的,越来越完善的后勤保障。


如果您是本公号的老读者,您可能已经发现,汪勇和我们之前文章中提到的快递小哥、出租司机、空调维修小哥一样,再一次生动而完美地向我们展现了具有敏捷精神的人是如何做事,又如何脱颖而出的——他们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持续解决关键问题,完全体现了敏捷价值观:以人为本,目标导向,客户为先,拥抱变化。


他撑起了武汉最后的体面,也完美演绎了敏捷精神


有人会说时势造英雄,疫情是具有“不可抗力”的特殊事件,汪勇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才爆发了“原力”,才人性升华而奕奕发光。他们说反了,疫情只是特殊的催化剂,正因为汪勇本身有“钻石”体质,在特定情境中才能迅速发光发热。以他的素质,如果没有这次疫情,成为部门经理、区域经理……也只是时间问题。

我们一直强调敏捷无边界,真正的敏捷就是一种精神或价值观,是一种融化在血液里的行动准则。在软件行业外,人们也许不知道什么是敏捷,他们把这种精神特质叫做“靠谱”、“精益”或别的什么,但其内核是一样的,都是以“解决问题”为圆心,从用户角出发,主动、积极地做正确的事,发挥潜能,不计得失。而最终,他们往往会成功,成为“人生赢家”。其中没有什么幸运,只有价值观指导下的态度、做事的思路、方法和准则。


他撑起了武汉最后的体面,也完美演绎了敏捷精神


联想到我们工作的日常,没有什么大爱无疆,生死时速,只是一个个项目,一个个客户,你无需冒生命危险,无需去救一座城,只要做好手头的事,天天还都是有偿服务,只不过端正态度,换个思路,你马上就可以“敏捷”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