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中華文化“群經之首”《周易》你清楚嗎?

中國早期社會由於生產力低下,科學不發達,先民們對於自然現象、社會現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現象不能作出科學的解釋,因而產生了對神的崇拜,認為在事物背後有一個至高無上的神的存在,支配著世間一切。當人們屢遭天災人禍,就萌發出借助神意預知突如其來的橫禍和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後果的慾望,以達到趨利避害。在長期的實踐中發明了種種溝通人神的預測方法,其中最能體現神意的《周易》就是在這種條件下產生的。

中華文化“群經之首”《周易》你清楚嗎?


中華文化“群經之首”《周易》你清楚嗎?


“周易”一詞的解釋,眾說紛紜,但歸納起來主要有二種:一種認為《周易》是周代占筮之書;一種認為《周易》是講變化的書,英文中The Book of Changes的譯文就是取此義。


對《周易》的作者,歷來眾說紛紜。在《漢書·藝文志》中描述《周易》的成書過程時,稱“人更三聖,世歷三古”。三聖,即伏羲,文王和孔子

中華文化“群經之首”《周易》你清楚嗎?


“周易二字”具體地說,“周”字,有二義:

①:指周普、普遍,即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東漢鄭玄《易論》,認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無所不備,週而復始。

②:指代號,即周朝,古代常稱周朝的書為周書,如《周禮》、《周語》等。唐代孔穎達《周易正義》認為“周”是指岐陽地名,是周朝的代稱。也有人認為《易經》流行於周朝故稱《周易》,亦有人依據《史記》的記載“文王拘而演周易”,認同《易經》因周文王得名。

中華文化“群經之首”《周易》你清楚嗎?


“易”之涵


①易由蜥蜴而得名,為一象形字,此說出自許慎《說文解字》;而蜥蜴能夠變色,俗稱“變色龍”,所以“易”的變易義,為蜥蜴的引申義。

②理解西周之“易”,理當以西周禮樂制度的變革為條件。

③日月為易,象徵陰陽。從文字學看,“易”字的構成是“日”、“月”。“易”上為“日”。

中華文化“群經之首”《周易》你清楚嗎?


④日出為易。“幹”的本義。

⑤易是占卜之名。

⑥變易、變化的意思,指天下萬物是常變的,故此《周易》是教導人面對變易的書。

⑧易’即是“道”,恆常的真理,即使事物隨著時空變幻,恆常的道不變。《繫辭傳》:“生生之謂易”。

中華文化“群經之首”《周易》你清楚嗎?


中華文化“群經之首”《周易》你清楚嗎?


⑨指古代卜筮之書的代名詞。《周禮》“太卜”的記載中,有《連山》、《歸藏》、《周易》三部筮書稱為“三易”,故易是筮書專有名詞。

《易經》由本文的“經”和解說的“傳”構成。“經”由六十四個用象徵符號(即卦畫)的卦組成,每卦的內容包括卦畫、卦名、卦辭、爻題、爻辭組成。

中華文化“群經之首”《周易》你清楚嗎?


八卦分別象徵天、地、水、火、風、雷、山、澤,以及這八種事物內涵的特質,並藉由以上特質可以取類比像萬事萬物。《易經》六十四卦的順序絕非隨意排列,而是象徵了事物的發展過程,每卦的卦畫也富有深意。

中華文化“群經之首”《周易》你清楚嗎?


但《易經》令人歎服的是以“未濟”作為第六十四卦來結尾,在看似平衡的靜止之後,體現出世界本質上是運動不息的。如同六十四卦的順序一樣,每卦中六爻的順序也反映事物在某細節發展階段的規律,這種規律因該爻所處的卦的主旨、該爻的具體位置(從下至上六個位置中的哪一個),以及該爻的性質(陰還是陽)等因素綜合而決定。

中華文化“群經之首”《周易》你清楚嗎?


中華文化“群經之首”《周易》你清楚嗎?


《易經》的思想智慧已經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無論孔孟之道,老莊學說,還是《孫子兵法》,抑或是《黃帝內經》,《神龍易學》,無不和《易經》有著密切的聯繫。

中華文化“群經之首”《周易》你清楚嗎?


中華文化“群經之首”《周易》你清楚嗎?


中華文化“群經之首”《周易》你清楚嗎?


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下自己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