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古代时候有了疫情是怎么消失的?

游鱼道凡


追溯到历史深处,从来都不会缺少瘟疫的身影,关于瘟疫因什么而产生也是一件不得知的事情,对比我国古代,面对瘟疫从来讲的是“治”而不是追根求源,这里更多是因为当时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另一部分是因为找到“传染源”不是一件易事,就是到我们今天,也只能根据以往经验以及对比试验得出“猜测”,并不能做出百分之百的确定,那么另一个问题来了,现代医疗对于瘟疫也是采取隔离治疗的方式,短时间内无法研制出有效的药物只能依靠增强个体免疫力来抵抗病毒,古代各方面对比现代都显得十分落后,那么古代是如何治疗瘟疫的,下面就随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古代瘟疫的记录并不在少数,例如《周礼》《吕氏春秋》《黄帝内经》《尚书》《左传》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记录,其中以张仲景的《伤寒论》最为著名,其中较为详细的介绍了治疗传染类疾病的方法,张仲景也因为此书被视为中医医方的鼻祖,直到今天,日本治疗病毒性肝炎也是参考张仲景的经方来进行治疗的。


古代对于治疗这种传染性疾病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就是免疫治疗,这种治疗方法一般是用来治疗天花的,天花也是现在唯一被消灭的传染病,但这种病毒在古代也是伤亡很大的一种病毒,基本无药可医,因为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只能通过对症下药来调理患者的身体来增强免疫力,从而达到自愈的效果。



第二个就是药物治疗,中医是我国传承下来的一种瑰宝,里面有很多科学无法解释但却十分有效的处方,我们现代很多时候西医怎么也看不好的疾病在中医哪里喝几副草药就会痊愈,在我国古代,中医是唯一的医疗方案,记过成百上千年的发展,早已发展完全,各种典籍处方,古代发生瘟疫的时候,一般官府会召集名医来探讨解决方法,再将配置好的药物用大锅熬成汤汁来治疗患者。



第三个就是最普遍并且最有效的隔离法,也是现在世界通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时候,官府通过隔绝患者与健康的人来达到控制病情蔓延的效果,同时还会隔绝最严重的地区,因为古代交通并没有现代的便利并且人口密度较小,实现起来并没有我们想像中的困难。

自西汉以来的两千多年里共发生过三百余次瘟疫,三种方法三管齐下,最大程度的阻止了瘟疫的蔓延以及患者的伤亡,最终战胜了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