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中醫切脈的診斷醫術,最根本、最本質的學術是什麼?

袁聰


人體即天體,運行有規律。樹大有根,病點在枝葉,病原在根本。

中醫找病根,草藥調養根。

西醫查病點,刀藥除敗葉。


東之水32552593


中醫切脈,最根本就是一個笑話。所有中醫大師的切脈,都是在裝模作樣,自欺欺人。如果說切脈有什麼意義,我看就是能判斷到底是死是活,人死了,橈動脈自然就停止跳動了


丁天


中醫切脈診斷,

1,部位,在腕部橈動脈處,中醫叫寸口,分寸,關,尺三部。正對橈骨莖突(中醫稱高骨)旁處是關部,關前是寸部,關後是尺部。三部對應的臟腑,

(左),寸是指心(心包絡)小腸。關是指肝,膽。尺是指腎,膀胱。

(右),寸是指肺(胸中),大腸。關是指脾,胃。尺是指腎,命門。

2,方法,患者手掌向上,前臂平放(坐位時肘關節屈曲,平臥時可伸直)腕關節下面用東西墊住(脈枕,書本或衣物)。先用中指按關位,再下前後二指於寸,尺部。一般三指並靠,如體長的則三指距離疏一些。檢查者用右手診患者左手,用左手診右手。用三種不同指力(輕,重,不輕不重)去按尋脈象,這種方法就叫(浮取)(沉取),(中取)。一般是按浮,中,沉順序進行檢查寸,關,尺三部,亦可依順序來檢查某一部。脈搏次數可用檢查者的呼吸週期來計算,一呼一吸(中醫叫一息)間的正常脈搏是4一5次。

3,脈象的辨別,脈搏,是每一心動週期血流通過動脈,使血管擴張與回覆所造成的搏動。脈象,便是由脈搏的速率,節律,強度,位置與形態等所組成。大體來說,脈象以速率來分辨白有遲,數等,用節律來分辨的有結,代等,用強度來分辨的有虛,實等,用位置深淺來分辨的浮,沉等,用形態來分辨有弦,滑,洪,濇,細等。


中醫按摩朱師傅


脈是心臟跳動在手腕部位的反應,因此切脈有三點作用:1、瞭解心臟的功能;2、反映血管所經過之處的受阻、血液盈虧、流動快慢等情況,並通過脈搏的輕微變化,比如一個脈象前強後弱、前盛後空等等,來判斷所對應的臟腑的情況、病症的陰陽虛實等。中醫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前人通過數千年的實踐臨床經驗,把各種脈象與相應的症狀對應聯繫起來,形成了特殊的診斷理論;3、人是一個整體,心與各個臟腑(中醫臟腑與解剖臟器有所不同)之間相互聯繫、影響,這種相互作用也可反應在脈象上。

再說二點:1、除脈診,中醫還與望聞問等相結合。2、對於不相信中醫、脈診的人說二句,若不相信,你可以試一試家人中年輕人與老人的脈象是有很大差別的;並且病人與健康人的脈象也有明顯的差別的,雖然你不知道這種差別的原因,但你能察覺到的。你若對二件同種事物觀察久了,其中微小的差別就會發現,同理,一個數十年經驗的老中醫,結合理論,微小的脈象差,就成為他診斷病症的方法之一。


惠舒旅社老闆


我是中醫愛好者,我切脈水平自學,我切脈只分陰陽,陽脈斷陽證,陰脈斷陰證,特殊情況陰脫陽脫不切脈回頭走人。對我個人而言切脈能切判斷出陰證陽證已經足夠了,再往深學習脈診,要花費太多的精力不值得。在此我反對用西醫解刨學,儀器分析脈診,這很可笑。


沙洲沙洲沙洲


中醫診斷不是謹以“切脈”為唯一診斷方法,它是以“望、聞、問、切”四種主要方法結合其他中醫診斷方法來綜合做出判斷。中醫診斷方法雖然沒有明確的理化指標可供參照,但它是將人、天、地、做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人本身各器官、各部位機體也做為一個整體,根據陰陽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判斷它們此消彼長的情況而做出診斷。“切脈”實質上就是判斷病變在心臟這個人的最重要臟器的影響。


李和平868


切脈只是感知血管血液壓力的搏動,血管的壓力又來自心臟的搏動。

切脈的學術價值只是大致瞭解心臟情況。切脈獲得的心臟信息比聽診差得多了。

切脈實際起包裝作用,給人以神秘莫測、高深玄妙的形象,獲得病人信任。

其實摸摸自已的脈搏就曉得,能夠感知微弱跳動就不錯了。中醫所謂切脈能感到不同脈象,純屬忽悠,最多瞭解心臟。

至於身體其他部位疾病,切脈怎麼判斷?

中醫看病最主要靠套話,中醫口才都超好,最會揣摸病人心理。通過不斷提問,談心,基本可以瞭解病情。1


辛福先


中醫切脈的診斷醫術,它的基本學術是:也可以說切脈的基本原理,他的基本原理很複雜,在頭條我回答過這個問題,通過切診就能知道病的所在位置及病理的情況,

病位的確定應對的腕後寸關尺,病理的情況是應對的脈象,最直觀的脈象是,沉浮,大小,長短,粗細,快慢,澀與滑。細至分化有二十八象脈,

比如說,在右腕關脈,候得脈象異常,那就是脾胃有病,外浮為胃,內沉為脾,再根據脈象斷定病理。這只是中醫脈診入門前的初步理論!並不高級,

高級診斷是道家的奇門遁甲與五運六氣具體運用!


無名1898146086933


不懂中醫,不能專業回答只談個人理解,對錯勿怪,僅僅只是個人認為而已,歡迎指正。

中醫切脈,原理可能是尋找人體在不同季節,不同時刻,不同環境,不同的運動狀態下,人體對自身的判斷並做出了相應的回應。

比如說,大腦高速運轉了,必須得更多的血氧供應,這時候心臟會有一個尺度地加大“油門”…

也就是說,人體對自身所處的環境會有一個應激性反饋。同樣的道理,人體對自身的疾病也會有一個反饋,其中最簡單直接的就是心臟的搏動會變化。

而血管就相當於不太固定的水管,在水泵功率變化時會有不同的震動力度,也會有不同的幅度。

而切脈建立了三個觀測點“尺、寸、關”,通過這三個點的不同表現來判斷“發動機”的狀態。

當然了,肯定不會只是這麼簡單,權當我管窺見豹,可見一斑了。

總結一下:中醫集先輩們的智慧和經驗,必定有過人之處。但是在今天的科學技術手段下,如果還抱著那可憐的《黃帝內經》《傷寒論》陰陽五行當聖旨而不敢違,中醫危矣。

合理的走向就是:沿著古人的足跡,合理運用現代科技,實事求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而站到“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才能開闢新的天地,中醫才能光宗耀祖,發揚光大!

當然了,要做到這些,必須要有一個“牛頓”才能建立“現代經典物理學的大廈”,並非我等凡夫俗子能憑空臆想出來的。

等吧,說不定哪一天就出一箇中醫領域的“牛頓”了。

我不是中醫黑,也不是中醫粉,就事論事談了一點點個人看法,智商欠費,文筆欠債。

你也來談談你怎麼看吧。


輝不留秋


我認為中醫最本質的東西就是體象。如古人通過觀測星體的運行來體會自然的變化,又通過了解自然來體會人身的運行規律。尋找他們之間的共同規律,順應這些規律。人們也跟據自然的一些現象去了解宇宙。

如果把人身可以比喻成一個宇宙,而把足、耳、手、脈等比喻成一個個天體,那麼人體有足療,足底每一部位與人身的器官相對應,有耳療,手療,都與人身體的各個臟器有對應的關係。脈也是如此,脈分三部,與面部來講寸、關、尺三部對應人的面部三停上停、中停、和下停。


於整個身體來講,寸脈對應頭部,關脈對應身體,尺脈對應雙腿和雙足。就內臟來講,寸脈對應上焦,關脈對應中焦,尺脈對應下焦。

脈又分浮中沉三象,對應了皮膚、肌肉腠理還有臟腑。也對應病勢的淺、中、重三種病程。

而具體的脈則體現人身體各個部位的相應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