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為什麼離開家鄉,搬到另外一個城市五六年了還是沒有歸屬感?

阿勒錦裡皮


落葉歸根人之常情,有時候並不是其他的城市不好,也不是我們生活的不開心才會想家,外面的世界再好,你的事業在成功,你都會想念生我養我的地方,這也是人之常情,所以在其他城市生活再久也沒有歸屬感。


新的城市在生活方式或者人文環境上都與我們以前的生活環境不同,一時間不習慣,讓我們想去了家鄉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和事,這也是沒有歸屬感的原因吧。

余光中的鄉愁,說明了家鄉總有一些人或一些事情是我們難以忘懷的,有了牽掛,總會和現在的環境和人進行比較,人總是對遠方的詩抱有幻想,眼前的東西太平常,天天看不太重視,然而遙遠的家鄉,卻只能靠記憶或夢境才能再次重現,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這也會讓我們對現在生活的城市沒有歸屬感。

總的來說一個人對現在生活的地方沒有歸屬感,多數因為對從小生長的地方有思念,人之所以是人,就是人有感情,懂得感恩,總是會想起家鄉的人和事,想著要回饋家鄉,想著要落葉歸根。


夏天的楓葉


更何況現在的大城市裡節奏太快,很難讓居住在這裡人產生歸屬感和安全感,你每天晚上下班,看著夜色裡那些燈火輝煌的高樓大廈,總是會生出不真實的感覺,彷彿周身所有的一切都不屬於自己,而你自己好像也不屬於這裡,就只是孤孤單單的一個人漂泊在這世間。

我雖然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出生和居住的城市到別處定居,但是看著我從小長大的城市變得越來越發達,和我小時候的印象裡那個樣子相差甚遠,常常會感慨,感慨這個城市曾經所有的熟悉都已經隨著城市建造的發展消失了,只有兒時的記憶還停留在腦海裡揮之不去。

我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自己變強大,增大自己的內心容量,這樣你才能自己給自己安全感和歸屬感,因為你的心就是此心安處是吾鄉。


愛吃桃子的狐狸


黃山人,大學考入上海,畢業後留在上海一家大規模國企建築單位上班。衣食住行都得靠自己,每個月節省開銷,為的就是過年回家能給家裡換個家電,給父母買個手機。一人在外最大的困難就是孤獨,所以要找個興趣愛好,充實自己的空餘時間,辦個健身卡,晚上去健身,週末打打球,讀兩本好書,日子過得也能很充實。一個外地人在所在城市毫無援助,沒關係,沒背景,很難。

我就體驗過跨行業找工作,投百份簡歷石沉大海,電話打過來讓你面試的除了銷售還是銷售。不過益處也是有的,在一線城市學到的專業知識比較先進,日後若是返到二三線城市,業務水平足夠就可以當個小領導,而且趁年輕出去看看學學也沒什麼不好,人生就是應該體驗不一樣的生活和不一樣的角色。



環球旅行家文文


這裡要分青年人和老年人,很多青年從小學畢業後,也經離鄉背去求學,所以在老家很少有朋友,一路上都是同學為伍,這批人到什麼地方都有適應,忙忙綠綠的工作中忘記了故鄉之情,成了新城市人之中的一員,但跟隨子女入城的這批老人就不是這麼適應了,因為他們多年生活工作在故鄉,大幫的同學,同事,親戚朋友長期分離,特別老人最喜歡懷舊,懷念過去,懷念家鄉,總之無法適應新的環境,只能找一些自己愛做的事來逐步忘掉老家才能適應。


普乖寶


本人,90後,畢業後在某二甲醫院上班,工作穩定,在醫院家屬院住,人際關係簡單,醫院旁邊有公園,八點上班,六點起床算早的了,去公園跑個步散散心,回來洗刷上班,晚上下班買個菜回來做飯,夏天往往吃完飯太陽還沒下山,去遛個彎,吹吹風。但是,我放棄了這樣的生活。我現在在北京,早上五點起床,擠地鐵倒公交,買個包子就著清晨的風吃,晚上下班到家小區已經萬家燈火。很久沒看見太陽了。不知道以後會不會後悔,目前還不後悔。


我就是宋宋啊


我重慶在天津當兵十幾年,越久越想家,不是天津不好,是那地方不親切,主要是語言,飲食習慣,氣候都差異巨大,如果離家不遠就要好得多,至少除人不熟外,其他都一樣,就有家的感覺,比如現在我從農村到縣城就不存在這些問題


在座的都是布拉吉


其實問題很簡單,我從小便在農村生活,在農村長大,記憶裡有簡陋的瓦房,有嫋嫋的炊煙,有媽媽的飯菜,有清徹見底的小溪,在小溪邊吃草的老黃牛,還有鄰居的七大媽八大爺。這就是中國人的鄉愁,即使你家財萬貫珠光寶氣,每天吃香喝辣,你依舊會想回到那個僻靜的小村落,吃最簡單的食物,穿最簡單的衣服,做最真實的自己。趙本山拍過一部電影,名字叫做:落葉歸根,就這四個字,足以引人深思。


淅瀝淋漓


作為一個資深異鄉為異客者,很有興趣參與回答”為什麼離開家鄉, 搬到另外一個城市五六年了還是沒有歸屬感?”,自身已經廣漂超過十年,然後依然感覺是這個城市的流浪者。


首先離開家鄉,也就是說離開了我們熟悉的一切,家鄉的親人、朋友,家鄉的山、水乃至一草一木都是我們深深的眷戀, 從有意識起這些就猶如自己身上的烙印, 這就是為什麼有“鄉愁”之說,雖然身體離開了這些熟悉的一切, 但心理上從未將自己完全脫離開這個曾經生我養我的地方。

因為生活而離開了家鄉到另外一個城市, 骨子裡認知的這個城市給你的是工作的地方,而不是你未來生活的地方, 起碼在你沒有完全確定搬遷到這個城市, 成為這個城市的一員的情況下, 心理上對這個城市的定位就僅僅是工作的城市。雖然來這個城市的時間已經不短,這個城市有你生活的圈子, 有朋友圈及社交圈, 但這裡同樣給了你生活的真實壓力、磨鍊、心酸,所以每當這些情緒存在的時候, 更容易想起家鄉的溫暖, 想起長大時的無憂無慮,這些珍貴的溫暖回憶, 強烈的反襯著城市生活的艱辛。城市裡的自己有多壓抑,記憶裡的家鄉就有多溫馨 ,所以長年累月的比較, 家鄉給你的印象反而會越來越深刻, 而城市給你的可能只剩下為了生活而努力奮鬥的目標。

家鄉越來越成為城市奮鬥者嚮往的天堂,因為那裡寄存著我們多年的美好。累了想家,傷心了想家, 失意了更想家,哪怕是城市霧霾了, 也想念起家鄉的山清水秀。 所以成年人的世界,家鄉能治癒心靈上的傷痛, 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多年在城市仍然沒有歸宿感了。


玉兔御姐


我到這座城市也已近十年,常和妻兒說起,現在的城市各種條件優越,那是老家的小縣城無法比擬的,但還是常常夢中浮現家鄉的物景。每提及此,常令妻兒不解?

也許是性格吧?有的人不太眷戀過往、對生活的憧憬能讓他迅速融入一個陌生的城市,而且是那種純粹的徹底的融入!我有些羨慕這樣的!這種簡單、樂觀的生活態度不易存有太多的人生負荷,易輕裝上陣樂享生命的精彩!

另一種人,像我,自感孤獨內向悲天憫人!常感自己是隻困在籠中之鳥,易無痛呻吟懷古閱今!常嘆世事不易,常議人生姿態!此種人怎易拋棄過往?怎能輕言歸屬?

但不論如何,我仍將努力行走,帶著眷戀、回憶去尋找屬於自己的生命色彩!



留下生命的空白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離開家鄉,搬到另外一個城市五六年了,還是沒有歸屬感,這個情況司空見慣。歸屬感是一個人被團體被別人接納時心裡的一種感受,同樣也是自己認可團體,認可別人抑或時認可一個地方的感受,時心理上的一種安全感,落實感。是心安。

人為什麼在他鄉不容易有安全感呢?自己漂泊在外,家有親人朋友,心有所向。正所謂父母在哪,家就在那,而家就是我們最有歸屬的地方。隨著房價的節節攀升,想要在異鄉置業相對更加艱難,居無定所,飄忽不定,讓自己更加傷感,悲觀,心不安,沒有安全感和落實感,也就沒有所謂的歸屬。

同時,身處異域他鄉,文化的不同,語言的不同,同樣能讓自己感覺被孤立了。周圍的人總是說著你聽不懂的話,做著你看不懂的事情,無法更好的融入集體,特別是有不少地方還排外,不大歡迎外人,也不會輕易的示好於我們。我們的社交圈子無法擴大,朋友不多,生活變得十分單調,然後又沒有相應的興趣愛好,無法排解苦悶。這樣讓我們感覺更加孤獨,無助,沒有歸屬感。

如果,自己的愛情還不在這個城市的話,每天心心念唸的人不在身邊,每逢節假日就想離開這裡奔向愛情,那麼自己又怎麼會認同這個城市,怎麼會得到這個城市的認同呢?支撐自己留下又是什麼呢?每天反覆的問自己同樣的問題,是公司的外派?或許我們可以在自己歸屬的城市找到不錯的工作。還是這裡的風土人情?可是自己在這裡就是一個外人。這種情緒在困擾著自己的時候,那麼又何談歸屬感呢?

吾心安處方為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