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受疫情影响,呆在家没事干,有的农村开始扫墓了,对此你怎么看?

何小鑍


受疫情影响,呆在家里没事干,有的农村开始扫墓了,对此你怎么看?天方夜谭,捕风捉影,把没影儿的事情说的有鼻子有眼儿,这是什么心理?值得怀疑,不得不说说题主你。

俗话说,“眼见为实”。照题主你的意思,如果说你说的是真的,你本人的确是亲眼看到了。那说明什么?只能让人说你是一个根本就不守规矩的散漫人。这话的意思还用说吗?无论你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你要是遵守了地方禁令,你要是好好宅在家里,你要是不随随便便跑到了农村的荒郊野外,你又怎么能够看到有农村人开始扫墓了呢!你能够自圆其说吗?你不能,你绝对能!如果你说你守了规矩,本身也宅在了家里,那你这提问的依据又在哪里?

祭祖扫墓也是一件需要选择日期,心怀庄重的事情。既然老祖宗留下了祭祖扫墓的传统节日,那也需要后辈活着的人尽量遵守。而不能随便什么日子都可以乱来的。不是谁家的先人事儿多咕咚。而是现在是防控疫情的关键时刻,在如此特殊的背景下去到自家的祖坟里搞什么扫墓祭祖活动,那得让自家的先人多担心啊!谁不是寄托着自家先人的希望呢?

为了有效防控疫情,之前,各地农村也都是进行了封村封路,设卡盘查。在这种情况下,带着家什招摇祭祖扫墓的村民,又怎么能躲过村里的卡点外出成行呢?根本就不可能,也绝对没有什么农民会如此“头不抬,眼不睁”!


乡村萤火虫


我们这里村里面开始解封了,人们开始收拾土地了,人们都很自觉,没人到一起聚集,但是进村的路还是封的死死的,外村人,包括回乡一个也别想。我们这里扫墓都是在清明节,是一种习惯,所以没有扫墓的。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还别说今天真有一个上坟的,他叫郭怀,三十八岁了,从上午九点到现在十一点了,他还在哭,嘴里一个劲的念叨对不起他爸爸。唉!都多长时间了,还这么想。其实他爸爸郭怀这辈子是挺苦的,没想过一天福,生产队粮食不够吃,除了把饱满好的粮食交了公粮以外,剩下点粃粃渣渣的就是一年口粮,多半树叶野菜。分队以后能出去打工了,拼死拼活的供孩子小学,一直大学,娶媳妇买房子,他曾经跟郭怀说,等不到你还清三十年房贷我就走了,果不其然,他的话早早的就映验了。唉!其实农村人就是这么回事儿,哪个人不是活到老干到死呢?啊!话题走远了,其实上坟扫墓是对老人的一种思念和敬养。当疫情完全解封时,都应借着孩子们在家都去给走了的老人们扫扫墓,这是一种爱的念想,一种德善的传承。


一直执著


大家好,我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现在城乡逐步开始解封。有人在家时间呆长了,开始扫墓。以我老家而言,无非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 有些亲人是在去年去世的。现在刚好是满月或者是满周年,我老家的风俗是人去世之后满月,满百日,满周年,再就是清明节都要去上坟祭拜。再过几天我岳父去逝就瞒一百天了,到时我们也要去上坟。

二 有些乡亲既将外出务工,想趁现在刚刚解封之际,有时间出去给亲人扫幕,可以尽早外出务工,清明节就可以不用来回奔波了。

三 ,还有一种就是像我这样的。原来在家时大年初一要上坟给逝者拜年。因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节没有回去,趁现在农村开始觧封,可以回去一趟,一方面给逝者扫扫墓,另一方面看看自己的兄弟姐妹,这样就可以了却了春节和清明给逝者扫墓的意愿。

同时也可以在农村散散心,走一走田间小道,闻上一闻那满山遍野的油菜花香。

不知其它地方的朋友是啥情况?


人贵自知自明


大家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来自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鄢岗镇农村,我想以我们这里为例回答我对上述问题的看法。

受疫情影响,大家长时间待在家里甚是无聊,想出去扫扫自家的坟墓,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理由如下:

1.我们农村的坟墓不是集中在一个地方,都是自家请先生选的地址,分布在不同的地方。所以大家去扫墓的时候,不会集中在一个地方,人员不会密集哦。

2.大多数都坟墓都是在农村的地里。我们农村的地很多,大家在扫墓的同时,顺便去地里逛逛,溜达溜达,哈哈,也当是散散心啦。地里人少,不用害怕被传染。

3.平时大家都很忙,没时间去扫墓,趁着今年的时候,好好地去扫扫墓,其实也是很不错的哟,大家觉得呢?

城市的人员密集,最好不要随便出门,听从指挥。忽然觉得疫情期间,待在农村其实比城市人幸福很多。

这就是我的个人看法,不多想地方,希望见谅啊,谢谢亲们[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三个孩的妈妈


中国人不仅传统观念非常强,而且受几千年封建思想影响,还是会讲迷信的。人们不可能无缘无故就去扫墓的。

民间几大祭祀节日分别是清明节,七月十五中元节,阴历十月一寒衣节三大鬼节才可以扫坟祭祀。平常日子是不能随便进出坟地的。

现在清明节还没有到,那么你说的这种情况一定是家里最近有人过世了。





用户似水流云


这个时期谁家扫墓了,一家也没有发现,今年是特殊年份,大家都能保持克制,出门的都不多,除非买点东西到外面转转,其他时间都待在家里,现在大家都非常听话,一切行动听指挥,严格按照上级的指示精神办事,谁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现在别说扫墓了,家里老人去世都是简办,稀里糊涂找几个人抬出去就行,一家办事的没有,不管饭、不宴请,村民都是义务帮忙,毕竟现在是非常时期,大家都能理解。

大家经常说不出门就是给国家做贡献,确实也是,现在这个节骨眼千万不要乱跑,更不要聚会打麻将,只有大家团结一致我们才能抵御疫情,疫情不容忽视,关乎大家的生命安全,大家说对吗?

扫墓肯定不会有,大家都明白,其实也不差这几天,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也不迟,为什么非得在这个节骨眼上找麻烦呢?毕竟现在疫情严重,在这个全国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我们应该保持高度警惕,时刻绷紧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马虎不得。

至于扫墓只是一种形式,这是对老人的一种哀思和寄托,大家都能理解,毕竟情况不允许,所以希望大家保持克制,提高警惕,一点都马虎不得,等到风平浪静、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随心所欲了,大家的哀思请你暂时藏在心里,谢谢大家


大海传媒


个人认为清明节扫墓不是迷信,清明节扫墓是中华的传统习俗,历史悠久传承至今,是民族特有的一个标志,体现高尚的孝道品德,对先人的缅怀,对大自然的敬畏

1,孝敬祖先,缅怀先人

清明节是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中国人都非常注重孝道,而祭祖又是和孝道相挂钩的,所以清明扫墓祭祖是慎终追远、孝敬祖先的一种表现,是人们借以表达感恩之情,体现血脉相连的亲情之爱的一种活动。

2、 铭记传统,传承中华民族精神

清明扫墓祭祖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还关乎国家民族精神文化的传承。扫墓祭祖是孝道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传承了中华民族“孝”的精神,万人同祭万姓祖,是敦亲睦族的表现,同时使人们追本溯源,不忘本分。而海外侨胞、华裔清明回乡扫墓则表达了其不忘先人,不忘故土的爱国之情,有利于巩固民族的感情。

3、 尊重生命,敬畏历史

清明节的祭奠仪式是个体与历史连接的精神脐带,缅怀先人,祭祀先祖是人们尊重生命的表现,同时也是对过往历史的一种敬畏,对先人奋斗和辛劳的敬重,在个人与家庭传续的同时将国家与文明的历史一并传续下去。


民俗小文化


你好,我是老杨;针对你说的问题我有几个方面的看法,现阶段疫情正直关键时期切不可放松警惕;最好不要去扫墓,因为扫墓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增加传播疫情的风险.如若非要扫墓祭祖的话,我协调分批次进行,不能扎堆,做好安全防护;但我最根本的建议还是不要去“扫墓年年有,生命只有一次”,相信祖先也不会怪罪的.希望能帮到你!


老杨话生活


疫情还没有达到可以出门随便走动的时候,在这个疫情拐点还没到来的重要时刻,我们大家更应该听从指挥,努力为抗击疫情做好一切。不能因为我们大家的盲目的乐观,从而造成功亏一篑。不能让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寒心。不能让他们的苦白受血白流。

在这里郑重的提醒大家,要做到不聚集,不串门,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

我们现在能够平平安安家中坐,不是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本地外乡人


我们这清明扫墓都是在清明节前十天半月,甚至从过元宵节后到清明节前之间的日子都可以。现在受疫情影响在家都没事,一家老小人齐,提前把这件事办了,省得到清明节时来回跑。再说根据现在情况,一旦复工,很有可能清明假期对务工人员来说会取消。农村的墓地都是分散的,不象城市的集中公墓,疫情中间也不开放。正常情况下,城市人扫墓都集中在清明节当天,是因为全国都放假,人们才有时间来做这件事。农村人则有自由时间来安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