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鍾南山發聲:疫情首先出現在中國,不一定發源於中國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jjbd21;記者:劉美琳、李振)、21視頻(編輯:王英旭)、央視新聞、人民日報、南方+


鍾南山發聲:疫情首先出現在中國,不一定發源於中國

今天(2月27日)上午,廣州市政府新聞辦疫情防控保障專題專場新聞通氣會在廣州醫科大學舉行。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院士、廣州醫科大學校長王新華、廣州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冉丕鑫、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書記黎毅敏將發佈廣醫疫情防控總體情況。


鍾南山:我們有信心,4月底基本控制


鍾南山發聲:疫情首先出現在中國,不一定發源於中國

圖片來源 / 人民日報截圖

鍾南山指出,有外國專家預測,估計2月4日中國“新冠肺炎”病人應該到16萬左右,我們的預測值是7-8萬。


“根據我們團隊在傳統模型基礎上加上影響因素,國家強力干預和春節後的回程高峰消除後,預測高峰應該在2月中接近2月底。到了2月15日,數字果然下來了。我們更接近國外權威的預測值。我們有信心,四月底基本控制。”


鍾南山:預測高峰還沒有出現


“現在復工迴流高峰,之前我們的預測模型是迴流之後又出現一個高峰,現在是是27號,我們預測高峰還沒有出現。”鍾南山表示,“因為上下火車都要檢查,病毒自然傳播規律被打斷了,所以我們復工是要復工,但要在嚴格的處理安排下。“


比如說,富士康幾萬人在三千平方米的地方復工,“我們當時採取的做法是工人要雙檢測,一個是核酸檢測,另外也做IgM檢測。另外,所有的工廠水龍頭、下水道都要非常通暢,現在沒有任何證據證明病毒經消化道傳播,所以還是要做好呼吸道的防護。”


鍾南山:疫情首先出現在中國 疫情不一定發源在中國


鍾南山院士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疫情首先出現在中國,但並不一定發源在中國。


“廣州醫科大學在國家戰略部署的戰略層面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首先是有幾個戰略要注意,第一個是1月20日提出明確的‘人傳人’和醫護人員被感染的事實,這對國家考慮病情防控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據我們的研判,在中國,只有在武漢出現了大規模爆發,在廣東等其他城市並不是大規模爆發。”


蔓延很快的國家可以參考中國的方案


鍾南山表示,現在形勢變化了,國外漲得比國內快。中國(病例)在到達高峰後很快下降,就是因為有聯防聯控機制,建議發展得很快、(病毒)蔓延得很快的國家,應該參考中國,早發現,早隔離。


鍾南山談疫情預測:

投到權威期刊被退了回來


鍾南山談到疫情的預測時表示,疫情開始時,國外有流行病學家用權威的試驗模型,預測2月初,中國感染新冠肺炎人數將達16萬人。


鍾南山說:“這是沒有考慮到國家的強力干預,也沒有考慮春節後的延遲復工,我們也做了預測模型,2月中旬或下旬達到疫情高峰,確診病例約六、七萬人,投到國外權威期刊,被退了回來,感覺和上面的預測水平差太多,還有人給我微信‘你的話幾天之內就會被碾個粉碎’。但事實上,我們預測更接近權威。”


現在必須建立國際聯防聯控機制


鍾南山院士指出,新冠肺炎是全人類的疾病,而不僅是一個國家的疾病。


“韓國、伊朗、意大利現在增加的非常快,我也應邀本週末向歐洲呼吸協會做視頻報告。”鍾南山表示,日本鑽石公主號實際上是一個閉路系統,是極容易導致傳染的。“我注意到,韓國MERS時期也是增加非常快。”他指出,現在必須建立一個國際上的聯防聯控機制,加強國際交流,阻止疫情進一步擴大。


“危難的時候,日本韓國都沒有忘記對我們的支持,我們現在也不能忘記對他們的支持。”鍾南山說。


治癒患者出院後糞便再測出陽性?鍾南山:重點是不再傳給別人


如何看待治癒患者出院後糞便再測出陽性?


鍾南山院士指出,“對於新冠肺炎這個病,雖然我們還不能下絕對的定論,但一般感染的規律是一樣的。只要身體內出現抗體,而且增高很多,一般這些病人是不會再感染了。”


因此,現在的重點不是擔心痊癒患者再次感染。“會不會再傳染給別人,這一條才是值得我們注意觀察的。”


1人可傳染2-3人,說明傳染的很快


鍾南山院士所在團隊研究發現,“新冠肺炎”病毒R0值是在2到3之間(即一人可傳染2-3人)。目前重症病人傳染性更高,輕症更低一些,但是傳染非常快。


“我們看起來,一個人能傳染大概2—3人之間,說明傳染的很快。嚴重的病情傳染性還會更強。”


在武漢大量的疑似病人,迫在眉睫的是診斷


“在武漢大量的疑似病人,迫在眉睫的是診斷。”鍾南山表示,在美國大量的流感病人也出現了死亡,我們加速了研發和臨床驗證。


“如何在短時間鑑別新冠病毒和流感,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個是要考慮怎樣更好確診,除了核酸檢測以外,還給他做IgM抗體,對疑似病人進行IgM是很好的輔助手段。”


鍾南山坦言:CDC(疾控中心)地位太低了


有記者提問,我們應如何提高重大衛生事件的處理水平?鍾南山回答道,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不是一時一時,投入肯定比產出要多。他坦言:“我發現的短板就是,這個病去年12月31日就已經明確,1月3日已經分離出,1月7日給了聯合國,我們CDC(疾控中心)的地位太低了,這是一個技術部門。CDC的特殊地位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要一級一級上報。


鍾南山說:”我們專家組在新聞媒體上表示人傳人是1月20日。CDC向地方政府上報後由地方政府決定如何處置,應該有行政權。如果以後不是這樣的話,以後可能還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包括李文亮也很早就發現了這件事。這個改變是非常需要的。”


鍾南山還表示,“另外,大家對傳染病的重視不夠,沒有持續研究。我感覺大家在新冠肺炎治療上束手無策,是因為需要長期的積累,特別是表現在對防控問題的重視上。現在病死率在全國是(武漢以外)1% 。”


15分鐘快速試劑盒已投入應用,初步觀察磷酸氯喹的治療效果好些


鍾南山表示:在預防方面,目前也組織了多組治療方案。一些重要的治療方案病毒轉移的時間都是在5-7、8天,不會超過10天。


“大敵當天,用現有的安全的藥是完全對的,空白對照在醫學倫理上也說不過去。這些藥物方案,我們初步觀察磷酸氯喹的治療效果好一些,但是還有待觀察。接下來會進行認真的對照實驗。”


據瞭解,楊子峰教授團隊對抗病毒中成藥和特色化合物庫等進行篩選,已經篩選了50餘個已上市的中藥和化學藥。


鍾南山發聲:疫情首先出現在中國,不一定發源於中國

圖片來源 / 圖蟲創意

陳凌教授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等多個單位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M抗體快速檢測試劑盒,僅需

採取一滴血就可在15分鐘內肉眼觀察獲得檢測結果,已經正式投入臨床應用。


開展臨床治療的相關研究方面。鍾南山院士牽頭組織了全國新冠肺炎病人的臨床特徵研究,為臨床準確認識和科學診治新冠肺炎提供了重要依據。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還牽頭或參與多項多中心藥物臨床試驗,如《血必淨注射液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療效的前瞻性對照研究》《連花清瘟膠囊/顆粒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隨機對照臨床試驗》《連花清瘟膠囊/顆粒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