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停课不停学 沈阳化工大学“云课堂”如期开讲

  未来网高校频道2月27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刘珊珊)2月24日,熟悉的上课铃声在网络响起,沈阳化工大学“云课堂”正式开讲了。开课第一天,全校开设227门课程,274名教师和6534名学生在ZOOM、学习通、雨课堂等近十个网络平台进行线上教学、听讲。在这个特殊时期,“云课堂”将形成教学工作中的一道特殊“风景”。

  早抓培训 主动应变

  据了解,从1月底开始,学校已陆续组织开展了学习通、雨课堂等平台在线培训,以提高教学信息化工具使用能力。化大教师积极投入到“云课堂”的准备与学习中,下载APP,对比研究哪些软件适合自己的教学情况。为保证线上教学效果,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习惯,每位教师都设计确定了一种主要线上教学形式、1-2种备选方案。教师们反复试课,有的邀请家庭成员担当“助课”,体验镜头感、熟悉线上教学流程;有的组织学生提前“试课”,体验教学氛围和教学方法、发现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试课”后,认真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探讨解决方法;有的将自己的心得“秘籍”分享到教研组群或是学院教学工作群中,不断提升着“云课堂”的教学质量。截至目前,全校已有683门理论课程,1392个教学组态建立了课程群。

  思想引领 强力战“疫”

  开学第一天,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共有11名教师授课,共计13个教学组态。所有老师都结合各自课程特点,在教学中引入了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事实,将“实事”融入教学,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比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教师就“贪食野生动物是引发此次灾难的罪恶之源”“应对疫情再显举国体制的制度优越性”“中国人民在灾难中展示出来的人性光辉”等话题与学生做了充分的探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通过抗击疫情中那些不畏艰难的“逆行者”的先进事迹,强调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用辩证的思维看待疫情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从历史的视角给学生讲解中国人民是如何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克服各种“灾难”的,增强了学生对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抗疫必胜的信心。首日的线上教学,思政教师们感受颇深。他们表示,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共克时艰,这是当前对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最好的案例,思政教师在疫情防控期间必须站在宣传教育和引导正确舆论的第一线。在以后的思政育人工作中,必须进一步做好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方面下更多的功夫,不断增强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制药与生物工程学院教师们结合专业特色,在教学中在巧妙地融入课程思政相关内容。在《制药安全与环保》课堂上,教师让学生结合目前形势,重点理解并讨论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家纷纷表示,只有保护好我们的环境,人类才能繁衍、才能创造价值。学生对制药安全及环境保护的意识,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在《微生物学》和《发酵工程》课堂上,师生们一起回顾了疫情的经历,从疫情发生最初的恐慌,到目前对战胜新冠肺炎、对国家的治理能力充满信心,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师介绍了很多治疗疾病的药物、疫苗都是通过发酵工程技术生产的,使学生对学好专业课程、将来造福社会充满了认同感。在《食品营养与健康》的校选课中,教师对184名学生提出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科学饮食,杜绝食用野生动物,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做出贡献。《生物分离工程》课程组在线上授课之前,线上发布了《认识新型冠状病毒》的PPT,在科普的同时,鼓励引导同学们线上学习、并肩战“疫”。《免疫学》和《酶工程》课程组在学生群里上传“病毒基因检测原理-(RT-PCR)”、“抗体检测技术”“胶体金检测技术原理”“认识ACE2 ”等科普资料,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立志报国的信心。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师们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和课程内容,结合这次疫情,也为同学们上了一堂思政课程。《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课程组,在开课之前就为同学们抛出“面对疫情、人生未来,你的责任和担当是什么?”的议题让同学们深刻思考;专业课教师紧密结合专业特色,以“口罩中的材料学”主题,提升专业认同感,同时结合所授课程内容,为同学们讲解“一次性口罩消毒处理后能否再用”这个的备受关注的话题,同学们瞬间对课程产生浓厚兴趣。

   春风化雨 教师“在线”

  化学工程学院副教授孙怀宇的直播课是18级化工优及化工卓越班的《化工原理I》。作为教研室主任,他为学院进行网络授课的平台选择及需要注意的事项提供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教学平台的选用上,他也是煞费苦心,在试用和评价了多个平台及多种方案后,综合考虑教学的特点和需要,选择了合适的方案。在建立学生群后,提前上传了课程的电子版教材、课件、多媒体素材、慕课地址及参考书等。并在班级群中进行了两次试讲,对课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状况作好了准备。也使学生熟悉了授课的流程及注意事项。为了让网络不流畅的同学也能顺利学习,他在直播课程的过程中同时进行了录屏,课后将视频传到群中,使学生可以补课或复习。首次上课时,他向学生说明了当前的形势,介绍了网络授课的情况、分析了网络授课的优点和缺点。他希望学生注意身心健康,鼓励学生“共同努力,面对困难,保护身体,保证学习。”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副教授刘长风,负责18级环境工程专业《仪器分析》授课工作。她表示,“我不是医护人员,没有站在抗疫的最前沿,直接与疫情战斗;我不是网红主播,“粉丝”仅有区区百人;但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一名教师,我会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履职尽责,上好每一次线上课程,直至取得疫情阻击战的最终胜利!”她在开课前2周就建立了课程的QQ群,提前将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料分发给学生,每天都会与学生聊天,介绍学校对网课建设的要求和进程,稳定学生情绪,给学生吃个定心丸;她准备了2台电脑和2部手机,以防止出现临时问题;她考虑到学生的视力和健康,把全部课件的背景色都重新调整为视力保护色(绿豆沙色),避免使用过多、过小的字,造成眼疲劳。她认为线上教学要“聚”“散”两手抓:“聚”是要凝聚学生的心,把学生拉进学习状态,有效掌控课堂节奏,把讲授内容聚在一起;“散”就是课上多提问和引导学生多发言,达到线下课堂上交互的理解标准,课下学生可以补充笔记、完成作业,随时可以答疑,从而真正让学生听进去,有所学、有所获。

  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李辉在“云课堂”中大胆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第一天上课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今天在线授课时,我不停随机提问,2个小时的课程下来,每位同学基本被提问5次;同时,我要求学生提交3次手写作业(不可以打印),大家把作业交到微信群里,课后由我进行批改和讲评,这样即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也能提高效率。”“第一节课上,我也和大家一起分享了China Daily上关于我国疫情防控方面最新进展的新闻,引导学生们对生命、对祖国的热爱,对自身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思考。这次疫情也成为了一次契机,让我们一起努力探索出更科学、更合理的教学模式,满足广大学生的学习需求。”

  师生同欲 方得齐辉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环境工程1701班的吴楠将在线教学的消息发布给班级同学后,同学们都充满了期待。“在开课前期,我们的各科任课老师已经准备好了各种QQ、微信交流群,方便在直播课程外更好的为我们解惑,有的同学甚至调侃,老师把课堂时间搬进了直播间,把课后时间搬进了班级群。”“今天,环境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也赶着潮流由常规授课变成网络直播,给我们授课的是赵焕新老师,平常赵老师讲课总是抛砖引玉,让我们主动思考,平时总是幽默风趣的他在直播时非常严谨,认真的检查了设备网络等问题,在慢慢熟练了之后,俨然变成了一个‘网红'。”“疫情不是我们无法学习的借口,但凡有困难就要攻克它。只要热爱生命的春天,珍惜时间的清晨,孜孜不倦的学习,我们就会在逆境中看到花开。”

  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1701班孙昌赣对云端上课感觉十分新鲜,“王健老师的《微电子器件基础》的课件准备得很用心,知识框架构建清晰明了,有利于我们更快的消化接收。老师授课方式幽默风趣,共享互动性强,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效率。在课上没有听懂的内容,可以在课下时回放直播进行巩固。”“我觉得线上课程这个方法很好,老师用他们宝贵的时间为我们备课学习、网上直播,我们就更应该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好好利用时间自觉自束。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进行在线课程学习,总有一缕阳光会战胜疫情,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们会以最好的姿态相聚于校园。”

  材料学院无非1702班的丁涵,早上吃过早饭准备好上网课的工具,搬来小板凳心中捎带一点小兴奋地等待直播课。“直播课开始的前5分钟同学们进入直播间,老师也进入直播间开始在网上点名,感觉比较有趣。网上授课虽与线下课程内容相同,但方式的变化也改变了我们接收知识的过程,线上授课提高了我们在课程上的参与度,同时感觉网上授课的灵活度比较大,老师在直播课程之外,还甄选出优质的教育资源推荐给我们,使我们在严峻的疫情下不会乱了阵脚,指导我们前行,让我们灵活自由的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等疫情结束后能更快的恢复学校学习状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1901班张佳欣在上网课之前内心充满了期待和好奇。“我发现老师是和同学们一起努力一起进步的:精心录制的视频课件、对同学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对授课软件的研究和偶尔的小玩笑。课堂上多了欢声笑语,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更加紧密频繁。”“有同学说,在学校上课的时候有时忍不住鼓捣几下手机,而在家上网课却是对手机里的课程更感兴趣。”“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学习永远都需要依靠自己,要有追求知识的认真态度和渴望。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措不及防,但是时间不会停止,我们学习的脚步更不能停滞。停课不停学,希望我们都可以在春暖花开之时,“腹有诗书”重聚在化大的校园。”

  在这个特殊的新学期,该校开启了“云课堂”的教学新模式,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在网络技术、云端连线的加持下,结合科学优势和发挥育人功能,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和教学形态有了很好的创新,也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