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春天來了,有民間諺語說:“過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你聽過這句話嗎?

鄉村小秦


驚蟄,古稱“啟蟄”,是春天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冬天蟄伏入土的昆蟲,在此時被雷聲驚醒,紛紛爬出地面。而“驚蟄”這兩個字,還包含更深層的涵義——當“蟄”則伏,當“驚”便起,學會順時而動、應勢而為。2019驚蟄日:3月6日(農曆正月三十),05:09:39。

一候,桃始華 | 桃花開始開花,自此漸盛。

二候,黃鸝鳴 | 黃鸝鳴叫,動物開始求偶。

三候,鷹化為鴻 | 春氣溫和,連鷹都變得像斑鳩一樣溫柔了。

“過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這句話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大地回春,氣候變暖,正是有利於農作物生長的好時機,農人們開始揮舞著鋤頭,在田間地頭忙碌著春耕春播的各種工作了。

根據我的猜測,這句話應該是古代黃河以北地區的農人總結出來的諺語:因為據我觀察,黃河流域或黃河以南地區的河南、山東、安徽、陝西等省內的很多田地,大都在頭年冬天已經播種了冬小麥,長江流域的兩湖兩江兩廣和滬渝閔贛等地區的水稻苗也已經鬱鬱蔥蔥,亭亭玉立了。只有北方和西域大部分地區沉睡的土地在驚蟄時節被滾滾春雷喚醒,煥發出新一輪的勃勃生機。

不過這純粹是我個人的臆想,畢竟不是專業人士,在這裡只是和大家交流一下看法,不妥之處,敬請指教。

我是節操妹子,喜歡文字、古風、寵物、養花、旅行、美食,誠邀各位志趣相投的小夥伴關注我,多多交流,共同分享生活中點點滴滴美好的東西,謝謝!





節操妹子


驚蟄:春回大地,萬物復甦……

麥田裡的雜 草生長的比小麥還快(冬小麥)……

農耕人的鋤頭敢停嗎?勤快人到地裡連歇一歇的時間都怕浪費!所以;勤快人家麥田無雜草。

二茬種玉米(夏玉米),夏秋玉米雜草長勢更利害,所以,作為農民一年到頭都忙在田間地頭!年復一年,收穫不易呀!

看看勤快農家人的莊稼地;再看看那些懶漢的莊稼地……

我們農村還有一句老話;

勤耕之人五穀豐登!

懶惰之人雜草重生。

所以我們農耕人的鋤頭永遠也不能停歇……


農夫166769601


今天正好是農曆春節後的第三個節氣----驚蟄節,於是著農民又要開始忙了。

驚蟄後氣溫開始 回暖,雨水也開始增多,田間的雜草也開始生長了,田間地頭就要去除草了,而且由於雨水增加,各種蟲害也要增加,所以農人一要忙於添加除草,又要忙於防治病蟲害,家畜家禽也要預防疾病。

不同地區的天氣不一樣,北方3月還是天寒地凍,但南方已經開始春光料峭,比如海南已經開始忙種稻谷了,四川等地油菜已經開始開花,小麥需要除草,如果是餵養到有豬、牛等家畜,也需要增加青飼料了,所以過了驚蟄節後,農村就開始忙碌了。


窮哥話三農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上下五千年 農民就是🐮


高山流水140865829


現在都機械化了!


六哥98968212


有點小雨,地裡的菜,榴穗草,熱草,四季各種草一播一播長,有些菜鋤了,可從根上邊去一棵又長好幾棵,人生菜越鋤越旺,現在省勁了打滅草劑加上點打菜藥不長了。


用戶1753638237952


如果驚蟄節已過,意思再明顯不過了,農活都出耒了,不但是鋤頭不能歇,農民就更不能歇了,整地育秧.準備點瓜種豆等等農活多了去了,春天不抓緊秋天收成就沒有保障,地裡刨食農民最辛苦......。


人間正道8112


2000年以前絕大部分農民在春暖花開的季節正是一年忙碌的開始。因為小麥等農作物完成了冬眠,開始新的生長使命,但雜草也是旺長的季節,為了不讓雜草與作物爭奪養分,農民一大早便到地裡除草,一季作物不低於三遍,那時,機械不是很發達,基本滅草的藥也沒有,沒人沒夭之能除不到二畝,地稍多點的農民起早代晚,恨自己長少了手,基本從這個時候就用鋤頭每天鋤地。


手機用戶陳丙友


過了驚蟄節鋤頭不能歇,也就是說;過了驚蟄天氣變曖,萬物復甦,地裡的農活就出來了,鋤頭有途很廣,除草,鬆土,種菜,種瓜按豆都離不開它。在過去農村人口多的家庭,每家就有好幾把鋤頭,農閒時掛在牆上,農忙時一人一把男女老少齊上陣好不熱鬧,到了現在種地變成了機戒化,除草劑除草,農民有大把的時間出外打工,鋤頭也慢慢的成了擺設。


鄉村糧油坊


過了驚蟄節,農民鋤頭不停歇。主要是形容農民在春季的忙碌。過去農民用鋤頭除草,原始的農作。現在機器化,很少用鋤頭了。不過春季的忙碌還是體現的淋漓盡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