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郭沫若是个什么样的人?

正发胃书籍


郭沫若无论选择什么政治立场,都是有名的学者,他选择了站在人民一边,这也是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与大知识分子的的坚定立场!解放,中国获得了真正独立,是所有人的梦想!

“风骨”是什么,听起来高大尚,选择以武装斗争反对各种恶霸,土匪,军阀对人民的压迫,救中国,而没有选择以“宪政民主”的方式,是中国历史背景决定的,具有正当性,是历史必然,是唯一行的通的正确道路,是中国年青的知识分子与留学生最坚定决定!

虽然犯过错误,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不是为“皇帝”服务,过去的老干部很廉洁的!“风骨”就是假斯文,具有迷惑性,他就一个知识分子,能有什么作为呢!更重要的是知识分子不能站在多数人根本利益对立面上,这才是正确选择!

“风骨”是什么,以郭沫若才华,攀强附会,衣食无忧,没有问题,郭沫若与许多大知识分子选择站在人民一边,就是“风骨”,与那些“假仁假义”完全不同,坦率说“民主自由”是以实事求是为基础,以中国人民独立与利益为目标,才有价值,否则就是披着“民主”画皮,假货!“风骨”也成了,臭皮囊!


之同


作为一个曾经在自己的学术论文中,花了我很长时间讨论过的历史人物,我想细心细致地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确实,我们可以看到坊间有相当多对郭沫若的评论,里面不乏各种批评声,但是郭沫若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物,却很少有人持平去分析。下面笔者打算从郭沫若的学术与文学创作、郭沫若的爱国、郭沫若的婚姻、及建国后的郭沫若四个部分,详细做一分析。

学术与文学创作这边,争议应该不是很大。比如说郭沫若的金石学研究,长时间处于国内学术研究领域的前沿,若按今天的标准来论述的话,可以评上长江学者了。考古学研究,差不多也是如此,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的研究,也不弱。从这些角度来看,郭沫若的古史研究、金石学研究没什么可指摘的。至于文学创作,长久以来我国现当代文学界有“郭鲁茅巴老曹”之并称,即郭沫若鲁迅茅盾巴金老舍和曹禺,其地位就不多说了。至于盛传有些诗作,现在看来,有些不是郭的,有些是应景之作。

郭沫若爱国,这个层面应该问题不大,郭沫若是1928年离开中国去日本的,但是在1937年左右从日本回到了中国,注意这个时间节点,嗯,抗战全面爆发……说实在话,当然会有人说郭沫若只不过在日本待不下去回国,毕竟中日开战,但是郭沫若赶回国内,参与抗战,本身没问题的。

第三个层面,婚姻,这一点也是郭沫若较为诟病的地方。确实,我在和一些研究郭沫若的朋友讨论这一问题时,也多次说过,郭沫若在这个方面确实存在一些瑕疵。喜新厌旧,不负责任,看来这样的说辞放在郭沫若身上并无错误。

最后的一部分,我想以这样的形式说明下建国后的郭沫若。请问各位朋友,有哪一个人是被郭沫若迫害的呢?郭沫若整过人没?似乎没有,反而自己的家人也有不少受到冲击。其实,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生存模式,有的委曲求全,有的大义凛然,有的苟且偷生,郭沫若只是选择了一种自保的模式,这当然不能算是高尚的行为,可是说有多卑劣,言过其辞了吧。

当然,本人也是简单说这么几句,郭沫若是近现代历史上比较重要的人物,对于其的研究目前还在深入之中,有以他名字命名的期刊,每年都有若干文章。所以说,真正看透这个人,恐怕还需要时间的积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