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為什麼不能禁止孩子玩手機、電腦?這裡有你想要的答案

前一陣子,有朋友和我吐槽,說她兒子有個大問題,喜歡玩手機。

我問她,怎麼個喜歡?

她說:“放學回來一放下書包,就先玩一會。”

我繼續問,作業能完成嗎?成績怎樣?

“成績還好,作業也能完成。但是,一回來就玩手機,這樣,不好吧?說了也不聽,我就把手機沒收了。”

孩子玩電子產品,是困擾很多家庭的問題。關於手機引發親子衝突,也比比皆是。

但是,一味地禁止孩子玩電子產品,真的對嗎?

為什麼不能禁止孩子玩手機、電腦?這裡有你想要的答案

作者 | 北溟,來源 | 毛媽Carol(ID:maomcarol)


01

為什麼不能禁止孩子玩電子產品?

演員孫儷在育兒上非常用心,但被問到孩子是否應該接觸電子產品,她卻表示“不排斥”

她說:“現在互聯網是每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如果讓小孩完全不知道這個東西,也很可怕,大家會覺得他們是異類。”

的確,就算你禁止孩子玩手機,他也會從同學朋友那裡接觸到。

況且當大家都看過一部動畫片,沒看過的孩子,怎麼跟小夥伴有共同語言?

據社科院調查,2017年中國未成年網民,已經達到98.1%,可以說,幾乎沒有孩子能擺脫電子產品的影響了。

現在的孩子日常看視頻課程,聽音頻故事,就連幼兒園的學習也正在藉助電子設備進行。

無論你接不接納它,它就這樣鋪天蓋地地來了。

為什麼不能禁止孩子玩手機、電腦?這裡有你想要的答案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做“禁果效應”—— 越是禁止的東西,人們越想得到手;越希望掩蓋某個信息,越能激起人們的窺探欲 。

我們禁止和壓制孩子對電子產品的嚮往,孩子越會產生好奇心,驅使他們去接觸去了解,偷偷摸摸地想盡辦法就是要玩。甚至大一點的孩子可能還會因為之前的壓抑而逆反上癮。

美國著名教育家喬治·盧卡斯說,“不管你喜歡與否,電子產品將全面革新教育體系”。

在數碼時代,想要把孩子和電子產品完全隔斷,幾乎是不可能的。


02

電子產品會讓孩子變笨?

美國兒科學會最新的研究發現,電子產品對孩子智力的負面影響需要“極端過量”才可能出現。

也就是說,孩子不會因為使用一些電子產品就智力下降、變笨了。

研究發現,過量使用電子產品對孩子的智力、心理產生傷害的根源是,由於長期被父母忽視,孩子智力發展、認知能力提升等需求無法在和父母的交流互動中得到滿足,轉而過度依賴電子產品造成的。

美國兒科學會在電子產品使用指南中,給出建議:


18個月以下的嬰兒:不接觸電子產品

因為電子屏幕的光和聲音也會對嬰兒產生刺激,導致焦慮或者出現睡眠問題,會影響到嬰兒大腦的發育。

18個月以下的孩子除了和家人朋友視頻聊天外,最好不要接觸電子產品。


2-5歲的幼兒:每天一小時以內

這個年齡的孩子可以開始使用電子產品,但每天不要超過1小時,分成3~4次,每次15分鐘左右。

選擇有教育意義的節目;避免節奏太快、孩子難以理解的節目;避免無關內容或者暴力內容的節目。


6歲以上的兒童:適當接觸

6歲及以上的孩子可以適當地使用電子產品。

我們可以教孩子一些“創造性”的東西(做PPT,做動畫,P圖片),孩子發現電腦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情,就不會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遊戲上了。

蘋果2019年最新的暖心聖誕廣告"Make someonr's holiday":

裡面的兩個小女孩和所有孩子一樣,iPad不離身,去到哪裡都拿著iPad在玩、在看電影,玩到不肯睡覺。

但同時,她們也能用iPad為失去奶奶的爺爺送上了一份最特別的聖誕節禮物:

為什麼不能禁止孩子玩手機、電腦?這裡有你想要的答案

適度使用電子產品幫助訓練孩子的手腦協調能力,提升孩子對於細微事物的觀察能力,還能拓展孩子的空間想象力與思維能力。

電子產品本身並無利弊,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引導孩子合理使用。

03

手機真是孩子的“眼睛殺手”?

美國學術界對電子產品會不會導致近視,進行了很多研究。

到目前為止,沒有證據證明電子產品會直接導致孩子近視。

美國眼科協會AAO發佈的文章明確指出,電腦屏幕、智能手機等電子設備會引起短時間的視覺疲勞,但只要讓眼睛休息一會兒就會恢復,不會對視力造成永久性的生理損傷。

可見,電子產品對眼睛真正的影響不是電子產品本身對眼部的刺激,而是孩子用眼過度!

為什麼不能禁止孩子玩手機、電腦?這裡有你想要的答案

所以,電腦可以適當用,但要注意方法。

1、保持合適的亮度

孩子在玩電子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房間的光線,不能太暗也不能太亮。如果是晚上在家玩,儘量打開房間的燈。

開啟電腦/iPad 的亮度自動調節功能,保證屏幕亮度與環境的亮度進行合理的匹配。


2、保持適當距離

雖然距離的遠近不會直接導致近視,但過近的距離的確更容易導致視力的疲勞。

孩子用電腦的時,一定要幫助控制孩子看屏幕的距離,屏幕與眼睛的距離保持60-80釐米,字體儘量要大一些。


3、運用 20-20-20 法則

與孩子一起訂一個時間,每天玩電腦的時間儘量不要超過1個小時。

每看電子屏幕 20 分鐘,便把目光轉向至少 20 英尺(約 6 米)遠的地方,眺望至少 20 秒。


4、進行戶外活動

戶外明亮的天然光線,可以讓視網膜產生預防近視的多巴胺。而多巴胺可以抑制眼球增長,不易變成近視。

即使是陰天或在樹蔭下,戶外均勻且明亮度高的光線,也足以預防近視。


04

孩子沉迷手機怎麼辦?

為什麼孩子會沉迷於網絡世界呢?歸根結底是因為在現實世界裡得到的關注太少了。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調查顯示,以下四類家庭的孩子容易沉迷網絡:


●親子活動少的家庭

●父母抗拒網絡的家庭

●教育粗暴的家庭

●父親教育缺位的家庭


孩子對手機的沉迷僅僅是表象,沒人陪,沒朋友,沒得玩,這些就是孩子過度使用電子產品的真正原因。

越缺乏父母關注的孩子越容易沉迷於手機。

很多父母抱怨手機讓孩子變得暴躁、焦慮,卻忽視了,

擋在我們和孩子之間的,到底是手機,還是缺失的愛?

為什麼不能禁止孩子玩手機、電腦?這裡有你想要的答案

讓孩子放下手機,陪伴是最好的解藥。

美國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在《遊戲力》一書中指出:“和孩子一起玩兒,是建立親密關係的最佳方式。”

最優秀的父母,是最會帶著孩子玩的父母。

帶孩子散步、旅行、讀書,陪孩子搭積木、過家家,孩子會在自然中觀察世界,拓展眼界。

從小跟父母一起,見識了山川日月,感受了人文秘境,體悟到親子之趣的孩子,心中自有大世界,才不會沉迷於一方小小電子屏幕。


父母以身作則很重要

朋友的孩子,曾對著玩手機的爸爸說過一句話:

爸爸,你真醜!像一隻大蝦癱在沙發上!

一語驚醒夢中人。

原來在孩子眼裡我們玩手機的樣子也讓人厭惡。

想讓孩子少玩手機,講一百遍道理,都不如父母自己做榜樣來得有用。

對孩子來說,

最好的成長,來自父母的用心陪伴;

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簡單教養經》的培恩告訴我們:

孩子不是叛逆,而只是迷茫。

孩子的叛逆只是迷茫帶來的假象,而孩子的迷茫則是因為父母的迷茫造成的。

身為父母,我們沒有為孩子建立清晰的界限,孩子自然就不知道該怎麼做。

都說教育拼的是父母的財富和孩子的智商,不如說拼的從來都是父母處理問題的態度和方法。

在這個信息化時代,一部小手機,藏著做父母的哲學,也藏著孩子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