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中国历史为什么一直处于封建王朝统治之下?

月明先生


家天下的封建王朝相对容易养,因为家天下的封建王朝为了家族王权的延续,财政方面能够养活自己之外,其余的财政必须用在国家利益方面。

但是派天下的就不是这样了,他们人数多,而且派中有派,国家的财政养活这么多人本就吃力不堪,最重要的是这类派发欲望难填,他们祟尚物质是第一位的,修养和精神是次要的甚至可以完全忽略的……


作茧自缚56285543


中国的封建制度在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之时已经结束,统治中国达两千多年的历代王朝早已不再分封,而是采用以中央集权制为代表的专制体制。中国历史之所以难以摆脱这种体制与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政治思想有密切的关系。

首先,专制制度本身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在这种制度下,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同时,皇帝用功名利禄和富贵荣华与官僚士大夫、外戚,宦官结为利益同盟,并且共同组成统治集团,而民众只是为他们服务的奴隶,因此,中国历史上从来就不缺要问鼎中原的野心家,历史上发生的所有战争几乎都是野心家们争权夺利的结果。

其次,大一统体制讲求绝对的统一,地方政府的权力受到严格的控制,使得政治制度缺乏创新的环境和动力,不可能产生新的政治制度,只能在治乱循环中原地打转,对于民众而言,李世民和朱元璋们的承诺永远也不可能兑现,他们等来的不是解放,而是新的一轮奴役。

第三,中国的地理环境比较闭塞,外部的思想很难影响到政治制度,另外,还有一个相对靠谱的原因,那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始终威胁着中原地区,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抵抗外族入侵。


沉醉的文人


取决于政治环境的,只会是生产力和地理环境,绝不是思想或者开国帝王的人品道德。

很多人非常推崇华盛顿,认为他是开国君主的楷模,明明可以做皇帝,却非常伟大的选择了另一种制度。

其实呢,这只是八九十年代公知写的洗脑文章看多了,但凡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不是这样。

华盛顿是个常败将军,胜仗就那么一两次,他也不是什么带头大哥,只是带领联军而已,这些军队不是他的,他只有指挥权,没有拥有权,军队的主人是十三州的总督,开国后,总督带走了军队,他怎么做皇帝?有资本做皇帝?不存在的。

如果华盛顿自己有十万大军,其他人都是他的小弟,这样的情况下,他不做皇帝,那才是伟大。

反观中原古代王朝,并不是封建王朝,而是应该叫中央集权君主制。

为什么可以做君主制?比如朱元璋,那些武将都是他的小弟,维他马首是瞻,自然拥立他做皇帝了。

再看项羽,他带的人跟华盛顿一样,都是诸侯联军,所以他只能做西楚霸王,而不能做皇帝,他能做霸王,只是因为他有嫡系军队,而华盛顿没有。

刘邦项羽的选择不同,绝不是他们的道德有差距,而是实力不同。

至于说,像美国这样的制度,东晋不是这样?几大门阀士族拥立的皇帝,只是说,皇帝世袭,总统轮流制,但是实权在士族手里。

至于说,为什么两千多年一直都是君主专制,而没有发展成后来的制度,原因在于生产力发展缓慢,一直都是农业文明,都是小农经济,没有条件发展成为庄园经济和资本。

东晋、或者说魏晋南北朝为什么可以虚君政治?并不是道德有什么问题,而是这个时期是庄园经济,而世家大族就是庄园主,所以制度像西方。

所以啊,社会制度取决于生产力,而不是道德和思想。


南朝居士


"学而优则仕","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普通人努力追求的目标,也是跻身上流社会的主要通道。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一直沒有任何改变。王朝的更迭,不过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但唱的都是同一曲目,因为只有封建制度,才最符合以帝王为代表的统治集团的利益。

所有人都在挤破脑袋想要进入利益集团的圈子,有先进观念的人,都成了"别有用心"的异类,在畸形的社会里根本沒有生存的土壤。

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古代的帝王进行了长时间的,大量的愚民教育,全力推行家天下的统治模式,天下为一人一家所有,御用文人给人们大力灌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封建理念。

踏上权力之巅,就拥有了一切。一些有野心而脑子入沒被彻底洗坏的人,有时也会做起“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的美梦。一旦时机成熟,便会通过各种手段来达到目的。中国封建王朝的更新换代,从未推动过社会的进步,不过都是新瓶装旧酒而已。坐稳了江山的人,必然要维护自己的利益,而继续维护原有的制度自然是不二的选择。那些一直被愚民教育所洗脑的普通人,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明君清官那里,根本无力改变什么。如果沒有外力的强力撞击,封建制度这个大酱缸根本不可能被打破。





大河桥下流


现在跟过去有什么区别吗?打着新中国的旗号行使着封建社会的官僚腐败,这个国家一直都没变,只是底层人民自欺欺人的幻想罢了!


败局之外


君权制度(集权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过程中必然经过的一个阶段,与以前相比,这是一种划时代的进步。原始人类是松散的,喜欢随心所欲的自由,要想凝聚起来,集中智慧和力量以加快发展进步,最初凭自觉是不行的,必须用强权手段,这就是君权制度。不仅是中国,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是经过了漫长的君权时代,只是中国的更长一些罢了。中国的君权制度之所以更长一些,有几个原因。其一,中国的君权制度是中央集权制,不是西方的封建制,后者由于贵族和君主的矛盾,比较容易出现民主制。其二,中国处于亚洲,比较封闭,与西方思想和政治交流极少,后来列强入侵,才把民主制交流进来了。其三,中国以汉族为主体,但君主是满族人,其中有个民族矛盾,满族君主和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极力阻止民主制的建立。


平民看法


中国历史封建时代居多跟封建思想有关,春秋战国时期是思想大爆炸时期,所有的思想都强调忠君孝父,特别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就简直是为巩固封建体制量身打造的,而且儒家思想在当时堪称完美,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儒家思想就作为王朝治国思想固定下来,而历朝历代而效仿之,直至延续到清朝。

正因为以儒家为代表的封建思想深入人心,故所以中国历史封建社会居多,中国历史几乎成了一部封建历史!


平凡人99712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光是从秦朝开始的封建王朝开始,就延续了2000年。与西方封建帝国不同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改朝换代之频繁,远超西方。最早的波斯帝国也延续了400多年,而最长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则延续了九百多年,这在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是不存在的。就连强盛的汉朝唐朝,也难以延续300年,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历史中,有着这样一个规律:每逢乱世之后的一统必有治世。不管是汉朝一统后文景之治、唐朝一统后的贞观之治,都是在乱世一统之后才有的。而在封建时期,形成乱世的最主要原因便是农民没有足够的土地耕作,要知道古代可没有杂交水稻,要养活一个人口所需要的土地会比现在要多得多。一旦百姓们没有了足够的土地养活自己跟家人,就会揭竿而起,推翻朝廷的统治,形成乱世。

  

  而治世形成的原因也与土地息息相关,每一次战乱,都会造成大量的人口锐减。比如东汉末年,黄巾之乱爆发之前全国人口大约5000万,但是三国一统后,晋朝初期的人口大约只有1600万人,也就是说,在这战乱的100年时间里,全国人口减少了70?人口减少了,土地依旧是那么多,5000万人分与1600万人分全国的土地,晋朝初期每人拥有的土地是东汉末年的3倍,这就是为什么东汉末年会起战乱的原因了。

  

  当社会一旦进入治世,人口增长就会是几何倍数的增长。在古代,民间是没有避孕这个概念的,而多子多福的思想却是深入人心,加上早婚早育,女子基本上15岁就结婚了,20岁的时候已经生二胎、三胎了。这样的情况下,人口增长速度骇人听闻,大概只需要三四十年,人口就能够翻番,这还是因为古代人均寿命比较低的情况下。因此可以预见,只需要100年左右的治世,乱世造成的人口锐减就会补回,这个时候,只有两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开荒,拓宽耕地面积;二是提高粮食亩产量。前者开荒速度跟不上人口的发展速度,后者在古代来说基本很难实现。

  

  当人口到达土地所承载的上限,加之旱涝灾害频发后,民不聊生的乱世又将到来。如此循环往复,就构成了中国封建史上2000年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著名的人口专家马尔萨斯认为:当人口增长超过土地承载的上限,那么人口会以各种方式消减到与土地承载能力相等的数量,在封建时期的中国这个周期大概是300年。饿死、瘟疫、或是战乱,在那个科技不够发达的封建社会,这些都是悬在人民头上的利剑,当利剑落下之时,不仅是人口的锐减,封建朝廷的统治也会被推翻。这便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没有延续超过300年的原因。

  

  我们的祖先们,在封建王朝时代,摸索着这个规律前进了2000年,才有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这个问题解决了,可是新的问题却是不断地涌现,我们依旧要在解决问题的这条路上走下去,将文明一代代的传承下去,这就是中华民族传承5000年的民族之魂


梅姑姑318


 一、中国封建社会中缺少可以取代封建制度的政治力量

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为促进祖国统一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构成中国古代政治长时期的特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成就辉煌,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但人们只不过不断为封建社会的改朝换代而努力,而封建制度始终不变。因此无论在乡村还是城市,无论是有垂直流动的渠道可供选择的一般人还是陷入绝望境地的人,都不可能成为威胁封建制度本身的体制外异己力量。

二、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缺乏发展的“超稳定”系统

在中国封建社会,农业人口增长缓慢,加上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军阀混战,外族入侵等,大大延缓了人口增长的速度,所以没有人满之患的压力,提高生产力的必要性就不大。而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三者高度集中统一,构成了一个超稳定系统;三者的相互作用,一方面造成社会的周期性振荡,另一方面又通过这种振荡使社会回归到原始的稳定停滞的状态。这种超稳定系统具有保守的特征,且不利于创新和发展,造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不变。

三、中国封建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家稳定和百姓安定

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加强皇权,利占了主要地位,因为封建社会实行的是地主阶级私有制,封建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封建经济具有分散性,独立性等特点,地主容易闹独立,实行封建割据。如果没有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统治,就无法维持国家政权,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稳定,也就不能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因此,自秦始皇中央集权制度以来,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继承了这一制度。如上所说,加强皇权虽然易滋生腐败,但是它还是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稳定,防止了分裂、割据,有利于老百姓安居乐业,也就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社会也就长期存在下来了。


御前带刀侍卫


大家讨论问题对事不对人。

封建是两个字,封是给有功劳的亲戚和功臣土地和庶民,并且给爵位;建是建立诸侯国。

所以我们知道黄帝开始分封诸侯,诸侯当时有氏无姓,分封土地以地为姓,才有了百家姓,有姓的都是贵族。一直到周朝是这样样。

但是从秦开始实行的是郡县制,其中有的朝代、部分时期、部分地区搞了分封制,不是主流,各个郡县是由朝廷任命官员(郡令县令)管理。

封建制度和郡县制度的区别:诸侯有国内税收行政军权全部说了算,而且是世袭制(嫡长子继承),郡县制只有管理权没有继承权,郡令或县令只有行政权,军权和监察权另有其他人负责。

另外我们一直没有奴隶制,因为从上古一直是自耕农生产为主,奴隶为辅。尤其商朝有那么多战俘人殉,要是用奴隶劳动不会杀那么多的。井田制是一块田横竖各两分均分九块,给八户八块一份留作公田,又分田又交税(要无偿耕种公田)的,所以是没有奴隶社会的。

欢迎大家讨论哈。[呲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