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作为中学老师,花费大量时间评职称有意义吗?

易查分


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工作十五年,职称评定是教师绕不开的话题,我想说现阶段不得不去面对,首先,职称与经济利益有关,作为教师工资不高,高一级职称工资会提高!其次,高一级职称机会更多,所以你不得不花时间准备,当然这要很多年的积累!

总之,选择教师,就为之钦定终身!



天下桃李一六八


我觉得职称制度本身就存在非常大的问题。我还记得小时候说哪个老师是高级教师,哪个老师是一级教师就觉得好牛的样子。现在我才知道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职称的评定大多是根据工作的年限,换句话说就是按照资历来排,而并非是考量的真正能力。而老师们费尽一切心思去评职称的内驱力,往往是在于每一个级别工资上的差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评定职称对于教育本身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而且现在的状况是,先是评聘分离。先评上这个职称,但是单位聘用是另外一回事。很多老师评到职称之后也很多年工资并没有增加,因为没有跟学校形成正式的聘用关系。

而现在更加真实的状况是,给每个学校的职称人数是有限制的。打个比方来讲,给这个学校的一级名额是40个,而事实上,以前评职称相对来说难度较小,上一批的老师已经比较容易都评上了一级,学校的一级人数已经超过了40个,那么这就意味着这个学校的一级名额就没有了,所以后面的年轻老师有苦难言,做着最大的工作量,评职称却遥遥无期,极大地打击了年轻老师的工作积极性。

所以我的观点是,花大量的时间这样去评职称对于教育本身并没有太大裨益。 但职称又关系到老师的成长。所以我觉得如果能进行改革,职称不再按年龄资历去排,而是根据工作的能力或者是通过考试的渠道公平进行,将评职称的内驱力变成能力而非资历,以这样的方式拉开职称等级,拉开工资差距,能者多得,这样或许能够更加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吧。


莫LY


“作为中学老师花费大量的时间评职称有意义吗”这个问题我给出的答案是:没有意义,但不得不评,而且这与你的工资和名誉有关,特别是工资。

目前教师的工资让比例最大的是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两大块(图片附2019年表)。这些都与职称挂勾,与你的教学能力教学水事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例如你的职称是初级职称,你的岗位最多只能定到十一级,那就是说你的岗位工资最多只有1819元,2000以上的就只是你的白日梦,更何况与1819相差至远的是6665,一级岗,高级职称。这也是为什么社会上都说教师工资高的原因了。试想如果你没有中级职称,没有高级职称你的工资低得让自己都感觉到自卑。

再有如果你想让自己有更好的环境更好的生活质量同样地奉劝年轻地中学教师们多花点精力去准备职称所需要的材料,因为只要你入职之后要调动到更好的学校除了你的教学之外还有你的职称,就象现在各单位招录人员都要求有大专或大学本科学历一样,作为门槛,如果你没,那只能对不起了。作为体制内的人就得遵循体制内的游戏规则,如果不遵循规则那游戏就不能继续,除非你能改变规则,这种可能同样象是白日梦。所以还是为自己花大量的时间去评职称吧,就算自私一点也无可厚诽。

还有就是让以后不再想努力的你有个充实的理由,无后顾之忧。现在在不怎么好的中学总有一些怪的现象,冲在教学一线的是职称低的,当班主任的是职称低的,学校也美其名曰这一切都是为他们好,因为评职称有用,似乎一切都绕着职称转。已经拿到高级职称的没有几个主动去担起这个责任。确实也看到过这样的例子:中学高级教师,从来都是上一,二年级,一到毕业班便找各种理由摔掉。因为她不需要评职称了。或许我这个观点不是正能量,但是是比石头还″实″的现实。



蝉之羽


一.非常有意义。必须去做好。也许这是你为人师表,唯一可以为自己打算的事儿。

如果你工作很努力的话,这是顺理成章的事儿。只要你稍微为自己谋划打算,人又年轻,有实力,绝对没有问题。就是中年老师如果身体还吃得消也可以去做。

除非你不喜欢钱; 不聪慧明达;不要面子,在学校不是死干的傻子,就是不干的混子;就是在工作能力或者人缘方面特别差;或者身体特别不好;或者一直后勤,不愿带一点课。所以说这也不仅仅是钱的事儿。

当然我说的这个有点偏激。或者说是一般人的偏见。但是如果你不晋级,难免人家给你扣上这样的偏见。环顾一下四周,快到退休,还没有晋上级的,也不得不这么分类啦。

一般教师的工资,差别最大的是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两大块。这些都与职称挂勾。如果不晋级,你的岗位工资基本会处于最低档,11级岗位工资。但是人家晋级之后,就等于上楼迈上了台阶,会一步一步涨上去。不晋级的人,就相当于站在平地。没有这个机会。所以,工资会逐渐的拉开更大的差距。

不仅如此,还有精神文明奖,13个月工资等。精神文明奖多的老师可能要领到两万多,有的老师只能领八九千、六七千。比如去年领了个双A什么奖,忘了,就是有的单位因为被评为3个A,就是三倍工资的奖金,高级教师领两万六七,而刚分配或低职称的老师从六七千到一万五六不止。这个也是跟职称挂钩。

所以说不晋职称你就是白白地干。如果这样你甘心的话无所谓。如果不甘心就赶紧来晋级。我觉得你必须要晋级。就像赶走日本鬼子追求独立一样。

二.如何谋划晋级?

一般晋级的名额是上面定,决定人员由学校政策。所以一定要认真地解读学校政策。

教学常规,教学成绩首先要做好。

师德考评要注意拿最高档。

做班主任或少先队辅导。

论文要写。虽然评职称的时候不一定能网上填写,但是在你的个人发展里面可能会有一个分数。

学校精品课和学校以外的公开课要做好。

我们这儿关键时候请假也扣得特别多,比如说监场阅卷、教研活动、体育运动会等请假会被扣,还可能会从总评里减分。

……

总之每个单位晋级有每个单位的现状。你可以了解一下本单位本县区晋级的情况。多与已经晋级的人交流,让他们给你出出主意。一般如果现在打算晋级的话,三到七年应该一定能行。

三.努努力晋上级会让自己的心情更好。不然以后跟人家干同样的活,你的工资却比人家低很多,你肯定会不大开心,心里不大平衡。

最后如果身体允许还是去做吧。不要纠结不要怕。

毕业后一般三年自然晋级。中二,会达到11级岗位。如果你一直不晋级,你的岗位工资基本就在这里啦。除了因为教龄的增长大家会一块儿提高外。

尤其是年轻的教师,一定要想办法晋级。这也可以鞭策自己把工作做得更好,还可以鞭策自己与各位老师以及学校的领导上下搞好关系。让自己接受挑战,同时又能给单位和自己带来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不要学鸵鸟把头埋在沙里,以为自己看不见天下就全瞎了,就一切万事大吉了。掩耳盗铃失去的更多。

想晋级的朋友不要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拿出你的雄心和智慧,顺理成章地去收获本该属于你的果实。

加油!

当然实在淡泊名利的,只想开开心心做好自己的工作,这也没有对不起自己和天下。只要自己心态平衡,别人说什么,那也是白说。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陶渊明宁肯不做官,自己除草种豆赏菊花看南山,也是千古大美。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尊重自己内心的选择就是最好。


佳思佑玩爆语文


您好,您的问题是:作为中学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评职称,有意义吗?

笔者观点:

作为一个中学教师,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能评上高级职称,不但有意义,而且非常有意义,听我慢慢道来。

1.评聘职称的过程,也是提升个人能力和素质的过程。

众所周知,中学老师都要面临中学高级教师的评聘。由于粥少僧多,各地各学校都制定了近乎苛刻的条款,有的老师望而生畏。但是笔者认为,一个心态积极的充满正能量的老师,会把职称评评,作为自己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质的过程。没有竞争,学校就如一潭死水,人不求上进,在思想和能力上也会停滞不前,甚至会落伍。

所以,老师应该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看待评定职称的工作,逼着自己去一项一项满足各种评聘条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用来适应未来的工作挑战,同时达到职称评定的标准。

2.能够评上高级职称,是对自己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种肯定和认可。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即使你是211,985的重点大学毕业,或者是研究生毕业,那必定是你的起点,只能代表你的过去,只能是满足了,具备这个教师岗位的资格,并不代表你能够胜任这份工作。

如果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具备了评聘高级职称的各种条件,获得的不只是一份证书,更主要的获得的是对你工作能力和个人素质的一种认证。作为中学教师,在退休之前,一定要努力评上高级职称。如果到退休也没有评上高级职称,对于一个中学教师来说,确实是一种遗憾。

3.拥有中学高级职称,工资待遇随之提高,而且是很大的数目。

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工作就是为了挣钱,挣到钱才能够养家糊口,才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去追求自己愿意追求的东西,获得人生的价值。

每一个教师也都希望自己的工资高一点,评评职称就是涨工资的重要渠道,评聘高级职称,基本工资会提升一个档次,退休工资,也能享受高级职称的待遇。对一个辛辛苦苦工作一辈子的人来说,退休的工资高一点,也为自己的退休生活提供了更大的保障,这是每个老师都需要的。

其实平评高级职称并不难,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按照评聘条件,一条一条的去努力和争取,而且要做到坚持不懈,不气馁,不放弃,花费一点时间和精力,即使再难,也能够最终实现目标。

但是老师们一定要放松心态,把评聘条件当成对我们的一种考验,把竞争者当成互相鼓励的朋友,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对待这件事,不能够互相猜忌,互相打压,学校的领导者也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教师评职称这件事,要把评职称当成调动老师工作积极性的手段,而不能因此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那样就背离了职称评定的真正意义。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我是诗林撷英,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对我的回答还算满意,就请关注我吧!

如果有教育方面的问题,可以向我提问,我会认真细致耐心的为您解答。


诗林撷英


有无意义作为一个老师,都得去评。教师要生存要养家糊口,工资跟职称挂钩,而且级差大。作为中小学教师,凭良心呵护学生,传授知识,培育做人,即传道授业解惑。必须写多少论文,真的是过分的要求,千篇一律质量不高对公对私有何用,花去教师大量时间精力,何不让他们用这些精力和时间去搞好教学?


老汉1955


这个看你自己衡量了。

职称的提升一是代表身份,二是工资的提升。

如果你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升职称,看你是三年还是五年,这还可以接受,如果是十年一直去做这件事,很不值得。

我不知道你怎么想的,我的计划是:

第一,考在职研究生。本专业升研,提升自己的学历,提升自己的学识。

第二,认真备课讲课,称为讲课能手,冲刺大师级别。可以报名参加各种各样教育系统内部组织的比赛,也可以报名参加系统外部的讲课比赛。

第三,带好学生成绩,引导好学生,做好教书育人。

第四,提升自己的各种能力。我的三项是书法,三笔字出类拔萃;写作能力,大量写作投稿,发表文章;运动能力,健康的体魄和拥有自己擅长的体育项目。

水到渠成,你要是优秀了,谁都阻止不了你的提升,包括职称的提升,一起加油,希望我的想法对你有用。


承诺是小孩子说的谎


作为中学教师,多数老师是没有大量时间的,只有部分老师,比如音体美老师,通用技术老师,高考科目老师是没有大量时间的,如果教师花过多时间去评职称,而耽误学习的成绩,这样的老师肯定是不合格的,实际上,兢兢业业的老师,能为学生做贡献,能提高学生成绩的老师,一定容易评到职称,当然要除了正高级职称,正高级职称的评定在学习还是比较困难,并且因为这个职称评定,必定会使学生的成绩下降。


物理小谢


作为中学老师,花费大量时间去评职称有意义吗?职称对老师来说毫无意义,如张老师未评职称前的教育教学工作及能力方法等,和评上职称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及能力方法没有什么变化,评上职称的张老师并没有比未评上职称的同事强。职称对老师来说有苦难言,僧多粥少,有限的指标轮到一线老师所剩无几,花上很大的精力准备各种材料,因为评上高级职称就比未评上高级职称前每月增加近千元收入,这就是老师花大量时间去评职称的原因。


手机用户廖汉平


水到渠成,评职称也应该是这个道理。

评职称对学历、论文、课时量、科研课题及荣誉等都有明确的要求,从获得初级职称到中级、高级都有时间年限(破格除外)。所以,评职称实际应该是一个积累过程,有充足时间给老师准备各种材料。做任何事有条有理,分清轻重缓急,就不存在花大量时间来评职称,而什么事都靠突击,效果自然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