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你怎么看待斯大林60大寿,苏德高呼友谊牢不可破?

袁载誉


兵者诡道也

兵不厌诈

西方梦求将祸水东移

祈祷德苏开战

两强死拚

西方渔利

希魔恨死斯大林

早晚要收拾苏联

但是主要目标

先扫平英法为首的欧洲诸国

希魔为了避免两线作战

只得先稳住苏联

同时苏联军队正在紧张的改型中

需要时间提振军力

此时此刻不适合与德开战

德苏死战

而英法坐壁上观

英法谋得最大利益

斯大林也望稳住德国

于是一拍即合

故,在斯大利60大寿时

苏德高呼友谊牢不可破

#凌远长著#


爱之育之


心照不宣的权宜之计,同床异梦的虎豹联盟。苏、德笑里藏刀的握手言欢,注定了双方短命的姻缘。

德联姻的短暂蜜月

苏、德联姻的政治漫画=希特勒笑着扎了斯大林后背一刀,说:“抱歉了同志!这看起来真是个好机会‘’!

一九三九年四月五日,一直对波兰虎视眈眈的希特勒签署了突袭波兰的作战计划,代号为“白色方案”,定于九月一日凌晨对波兰发起突袭。希特勒为了寻求入侵波兰的借口,命令报纸、电台、通讯社大造舆论蛊惑人心。比如什么“波兰妄图入侵德国‘’、“疯狂的波兰人向德国挑衅”云云。在德国新闻媒介连篇累牍的舆论蛊惑下,德国上下掀起了仇视波兰的民族复仇浪潮。一九三九年八月二十三日,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在克里姆宁宫签署了双方‘’互不侵犯‘’的所谓条约,并在秘密附加补充协议中写到:‘’苏联红军和德国国防军共同出兵打击罪恶的波兰地主阶级政府‘’。

希特勒向入侵波兰的德军致意

一九三九年八月三十一日,德国在德波边境故意制造事端,以嫁祸于波兰作为入侵波兰的借口,这是由莱因哈德-海德里希所策划。党卫队将集中营的一些囚犯分别穿上德国和波兰军服后全部击毙,然后将全部尸体放置于事发现场---德国境内的格莱维茨广播电台旁,从而制造了波兰军队入侵德国,并打死德国国防军,波兰士兵也被击毙的假象;被蒙蔽而不明真相的德国媒体记者纷纷前往事发现场拍照。当天晚上希特勒在国会咬牙切齿叫嚣:‘’波兰入侵了德国,德国必须进行反击‘’。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凌晨,德国大举突袭入侵波兰。半年前德国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英、法为此一直背着‘’纵容德国‘’的骂名。而当德国突袭波兰时,捷克斯洛伐克却为德国入侵波兰冲锋陷阵。

从东部入侵并占领波兰的苏军

德军参观占领波兰苏军的BT轻型坦克。炮塔中为德军装甲兵,旁边为德军步兵。

一九三九年九月十四日,华沙被德军包围。九月十七日,苏联以所谓‘’保护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居民‘’为由,出兵四十六万并三千七百辆坦克占领了波兰东部。起初波军还以为是苏军来解救他们,哪知却被苏军缴了械成为苏军的俘虏。由于背腹两面受敌,波兰政府被迫放弃抵抗而流亡罗马尼亚,后流亡英国伦敦。波兰军队亦被迫分别向德军和苏军投降。苏联突然从波兰背后捅刀使波兰人愤怒,甚至连德军官兵都感到惊讶:

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德国已经和苏联秘密瓜分了波兰。九月十八日,苏、德两军会师布列斯特。九月二十五日,苏、德两军举行联合阅兵式。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希特勒致电斯大林祝贺其六十大寿:表达对‘’友好苏联的幸福和繁荣最良好的祝愿”。斯大林遂立即复电致谢:“用鲜血凝聚起来的德国和苏联人民的友谊将会继续保持下去并得到巩固”。任何一个民族都有他存在的理由。当时的中国也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波兰,这个顽强的民族也绝不会轻易屈服。在波兰的深山密林中,活跃着五十多万波兰游击队。‘’无论敌人是土耳其苏丹普鲁士国王俄国沙皇还是新时代的列强只要我们一息尚存,波兰就决不会灭亡”!

波兰特殊的国际战略地位

波兰位于欧洲东部,西接德国,东连乌克兰,南临捷克斯洛伐克,北濒波罗的海,具有较高的国际战略价值。由于波兰在当时英、法欧洲盟国中实力较强,所以波兰无论被德国侵占还是被苏联吞并,都会对英、法欧洲联盟产生极大的震慑力,而且还能够获得波兰大量的经济资源作为战争储备。波兰因为横亘于苏、德之间,所以苏、德瓜分波兰后,双方都能够获得一块战略缓冲地。所以波兰在苏、德心目中,已然成为一块待瓜分的蛋糕。 苏、德秘密分赃波兰后,

法还在因慕尼黑调停而背着所谓‘’绥靖‘’的恶名而苏联却已经迫不及待地与德国握手言欢了

苏联贪得无厌地扩张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苏联加紧建立所谓的“东方战线”。通过一九三九年十月至一九四零年三月的两次苏芬战争,苏联获得了芬兰卡累利阿地区的领土,并获得了汉科半岛的租借权。 一九四零年七月,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三国被强行并入苏联版图。同年六月,苏联占领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苏联东方战线的建立,使苏联至少增加了四十六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人口增加了两千两百多万。苏联西部边界向西推进约三百至四百公里。苏德战争爆发之前,苏联的版图已经大大膨胀了。第三帝国与苏维埃帝国,它们既狼狈为奸沆瀣一气祸害世界,又相互算计互相防范彼此暗藏杀机。苏联对外扩张是为了谋求一旦与德国开战时,有着足够的战略缓冲地:这就是苏联恶名昭彰所谓‘’国家进度计划‘’。不仅如此,苏联欲借德国之手灭了英法等西欧国家,所以在德国入侵法国之前,苏联还向德国慷慨提供战略物资:积极向德国运送谷物、棉花、木材、石油、铁矿石等,并向德国提供摩尔曼斯克军港,帮助德国占领了挪威。直至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一日德国突袭苏联的前一天,苏联的火车还在向德国运送援助的战略物资……。


东骧神骏


你情我愿,彼此需要,彼此利用罢了,就像今天社会里很多赤裸裸的爱情一样,苏德当时都有必须维持彼此间和平的理由,德国需要在进行西线作战时有一个稳定的后方,苏联也不愿意在德意志战车的狂热进攻下首当其冲。德国为了支持战争需要苏联的原料,而苏联为了发展军备需要德国的技术。

在和德国的勾结下,苏联得以在波罗的海地区和波兰大肆壮大自己的势力。

在缴获的德国文件中发现了一些战时被封锁得极严的秘密——苏联在北冰洋,黑海和太平洋等地提供港口,让德国进口迫切需要的原料,不然在英国的封锁下无法进口。

同时莫洛托夫在1939年11月10日答应,这些货物在俄国铁路上的过境运费一概由苏联承担。苏联也允许德国海军在摩尔曼斯克东边的北冰洋港口帖里别尔卡进行修理和添加原料。

至1939年10月底,苏联已经向德国提供可相当的谷物和石油。

德国方面在战争第一年得到的物资也在最高统帅部有所记录——100万吨谷物,50万吨小麦,90万吨石油,10万吨棉花,50万吨磷酸盐,还有相当数量的各种其他重要原料和从苏联过境的108万吨满洲大豆。

而相应的,德国为苏联提供战舰的蓝图,以及新型的作战飞机比如麦塞施米特109和110型,容88型,还有大量的石油和电力工业的机器,涡轮机,发电机,柴油机之类的。

斯大林在1940年2月8日午夜的克林姆林宫会议上曾经抱怨说,德国飞机索价3亿马克,吕佐夫号巡洋舰标价1.5亿马克,不要认为苏联老实可欺。


在1940年的圣诞节,希特勒和斯大林互发贺电。

希特勒对斯大林说——祝您个人幸福,祝友好的苏联合族人民繁荣富强。

斯大林回复说——德苏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有一切理由万古长青。

还真是用鲜血凝成的“友谊”……


普鲁士之魂


这不过还是历史的重复,如同之前1807年的《提尔西特条约》的时候拿破仑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内心深处彼此憎恨但是表面上依旧互相奉承,恭维甚至沙皇亚历山大的近臣还表示要把亚历山大的妹妹嫁给法国皇帝(事实上沙皇与妹妹维持着不伦之恋)而《提尔西特》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本质上是一致的,西归拿破仑,东归亚历山大,西归希特勒,东归斯大林,而且二者都是在暂时抛弃欧洲均势的离岸平衡手——英国的前提下而为日后决战而达成的短暂的妥协(希特勒与拿破仑一样最后都败于俄罗斯而走向毁灭,而且拿破仑也在失败的时候试图自杀)


万岁1148858845


你只不过是想否定抗击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请问二战前英国首相张伯伦的表现怎么样?慕尼黑协定可是英法给德国的实打实的献礼,比口号更厉害


随机编码


是佛还是魔,完全不用听他们说什么,只看他们做什么,结果如何。记住,这是判断这类人善恶的唯一标准


平安树01


大家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一员


大熊无知无畏


他们是出色的演员


chun789


中苏也这么喊过


蓝心225735390


总之,世界上国与国人与人都没有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