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十岁男孩写给支援武汉的爸爸:“亲爱的爸爸,我想你了。”

“亲爱的爸爸:这是你离开我们去武汉与新冠病毒战斗的第5天,我想你了。”

十岁男孩写给支援武汉的爸爸:“亲爱的爸爸,我想你了。”

十岁男孩写给支援武汉的爸爸:“亲爱的爸爸,我想你了。”

这是一名10岁男孩写给爸爸的信,男孩的名字叫赵梓煊,他的爸爸叫赵宁,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感染科的医生。为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2月12日,赵宁随驰援湖北医疗队出发,奔赴武汉一线参与救治。

十岁男孩写给支援武汉的爸爸:“亲爱的爸爸,我想你了。”

放寒假,过春节,这本是梓煊盼望已久的幸福日子。然而,从疫情来临、医院组建发热门诊的那天起,梓煊就很难见上爸爸一面。当听到爸爸说要报名驰援武汉,梓煊心里就一直很难受。他只想爸爸能在身边多陪陪他,因为他已记不清楚,爸爸曾经多少次离开家去外地救人了。

2003年的“非典”和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赵宁都曾参与救治工作,每天吃住在医院;2013年朝阳建平县丙型肝炎流行,赵宁前往当地采集血样、收集病史、医治患者;2015年,赵宁跟随援疆医疗队去新疆塔城工作了一年多……每次人民需要的时候,赵宁总是冲在前面。多次的支援救治工作使赵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缺少了对家人的陪伴。

出征武汉那天,赵宁扶着梓煊的肩膀,对家人说:“为什么不能是我呢?年资够高、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经历过非典和甲流,我觉得就应该派我去!”那斩钉截铁的语气和坚毅的表情,深深地刻在了梓煊的脑海里:“那一刻,我想要成为你!”

十岁男孩写给支援武汉的爸爸:“亲爱的爸爸,我想你了。”

出征武汉前的赵宁

爸爸不在家的日子,梓煊好像一夜之间懂事了。他很担心爸爸,却把想说的话默默藏在心里,写在纸上:

十岁男孩写给支援武汉的爸爸:“亲爱的爸爸,我想你了。”

“现在,我宁可不要看动画片也要关注新闻。在你快要下班的时候,我会不时地看墙上的钟,算着你回来的时间;不时地问妈妈有没有收到你的微信,因为每天与你短暂的视频是我最盼望的事儿!”

十岁男孩写给支援武汉的爸爸:“亲爱的爸爸,我想你了。”

“爸爸,我知道不能给你打电话,你穿着隔离服,不但接不了电话,还不能吃饭、喝水、上厕所。为了节省隔离服,你坚持不吃午饭,一直等到晚上下班整整12个小时才喝到一口水、吃上一口饭。我还知道纸尿裤的作用了,我再也不会拿着小弟弟的纸尿裤逗你了。”

十岁男孩写给支援武汉的爸爸:“亲爱的爸爸,我想你了。”

在下夜班返回驻地的路上,赵宁看到了儿子写给自己的信,看着看着,泪水就湿润了眼眶。有欣慰,有感动,更多的是深深的牵挂。虽然一夜的工作已让赵宁身心俱疲,但顾不上休息,他连忙给儿子写了回信:

我亲爱的儿子:


昨天下夜班在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隔离病房返回驻地的路上,爸爸看到了你写给我的信,很是欣慰。我的儿子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虽然有时还是很让爸爸妈妈抓狂,但是你已经是一个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人了,你这个“外挂爸爸”很是高兴,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像大人一样交流了。爸爸也很想你,爸爸现在在做着有意义的事情,你应该能够明白。你的人生还很漫长,也会经历各种各样不同的事情,你会有喜悦、有悲伤、有愤怒、有失落,应该如何去面对、或者说你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爸爸有几点建议要对你说。

跟爸爸妈妈不同,你跟弟弟成长的环境很优越,有时候会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会自然而然的形成依赖,缺少一种责任感,所以爸爸希望你能够成为一个具有责任感的男子汉。责任感包括对家庭、对事业的责任感,还包括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现在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国家面临困境,需要爸爸利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和经验来武汉帮助感染病毒的人,让他们尽快好起来,所以爸爸就来了,妈妈虽然担心却还是支持爸爸这次支援武汉,这都是责任感的体现。希望你能在他人、国家社会需要时担负起这份责任,不要仅仅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现代社会的信息量太大,你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等各种渠道获取信息。爸爸要告诉你的是,你的独立思想是指引你前行的明灯,它会在黑暗中给你指引,使你不迷失方向。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很好的方式就是读书,这一点你可能还需要慢慢的去体会。

当然爸爸最希望的还是你能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单纯的人,不受他人左右,按照你自己的方式快乐的生活,体验这个世界的五彩斑斓,当然这不是指无所事事。想做到这一点是真的不容易,你不仅需要有足够的才华,还需要有强大的内心,有的人一生才明白这一点。

好了,你的外挂爸爸要去休息一会儿了,今天午夜爸爸还要再次奔赴我的战场,如果你愿意,我会永远成为你的倾听者。

爱你的爸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