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如何讓孩子順利度過肛欲期?

馮潘


肛欲期大致會經歷2-6個月的時間,如果父母要求孩子在這個階段一定要進入衛生間,坐在馬桶上大小便,孩子會因為無法做到而感覺自己無能,產生自卑心理。

比如:

兒子把大便拉在褲子裡,爸爸沒有罵他,而是說我摸到”黃金“了呀!沒有因此告誡兒子以後要記得上衛生間之類的話,沒有將這個事情當回事,後來沒有再出現這類事情了。

爸爸說,”兒子已經怕老師批評,也不知道大便在褲子裡多長時間了,多可怕啊,為什麼還要責備他呢?要讓他快樂一點。“這是真正從內心無條件地接納孩子。

如果問兒子為什麼不去衛生間,而是拉在褲子裡,只能說明不懂得兒子正處於肛欲期的發展階段,如果部他為什麼拉在褲子裡不去找老師換褲子,只能夠說明不理解這是年幼孩子因為擔心被老師罵而採取的自我保護行為。

很多的時候,自以為是的父母們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孩子的行為,而不懂得也不願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行為。

一部分孩子在經歷肛欲期的時候,因為父母的無知而被破壞了肛欲期的發展進程,孩子的肛欲期發展會遭到極大的困難,有的孩子幾年都處於尿褲子和大便在褲子裡的尷尬和痛苦之中。

因此,父母要懂得應對孩子肛欲期的原則和方法:

原則一:懂得孩子排便控制系統發展的規律

孩子的憋尿行為是進入肛欲期的典型表現,家長需要通過學習育兒的科學家知識,來理解孩子的行為。

原則二:接納和尊重孩子肛欲期的表現

父母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接納孩子肛欲期的大小便行為,不可以將孩子弄髒褲子作為家人的談資,更不可以當著孩子的面議論此事。

家庭成員對待孩子肛欲期表現的態度要一致,否則會給孩子帶來焦慮,導致這個階段的延長。

家長沒有接納孩子肛欲期的表現,對孩子發脾氣會導致孩子緊張不安。當孩子隨不了父母給他的壓力時,就會出現退縮的狀態,他希望回到小時候,那時候她尿褲子媽媽不會打罵他,這是孩子在尋求自我保護的方法。

原則三:不可以打斷孩子正在進行的憋尿或憋大便

當孩子正在進行憋便的過程時,父母不可以打斷孩子,這樣會破壞孩子正在尋找臨界點的過程;

父母不要對正在憋便的孩子說,“你看你已經憋不住了,快去洗手間啊!”

不可以將正在憋便的孩子直接抱進洗手間,或者強行按坐在馬桶上,這樣會破壞孩子正在進行的體驗;

有時候,孩子憋便的同時也在玩著玩具,即使成人多次提醒,孩子也不願意去洗手間,無論孩子在什麼狀態下憋便,都不要責怪和催促孩子。

原則四 不可以阻止孩子肛欲期的性體驗

一部分孩子在肛欲期通過憋尿體驗性感覺,一部分孩子通過憋大便體驗性感覺,這些都是肛欲期孩子的性發展過程,有些孩子長大後也會存在憋大便體驗性快感的行為,只要不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不影響到他人,這個行為是可以保持的。

原則五:不要將孩子大便節律的改變當成便秘進行治療

成人誇大了宿便的危害,將孩子當成了一個機器人,要求孩子每天準時準地大全,如果孩子有兩天不大全,很多成人就會給孩子使用開塞露,這樣的做法是不尊重孩子生命節律的行為。對孩子強行使用開塞露和肥皂條塞肛門,這種恐懼和痛苦會與孩子的大便緊緊聯繫在一起,讓孩子產生大全的恐懼和痛苦而抑制解便,最終導致真正的便秘。

長期給孩子使用開塞露排便,破壞了孩子大便的自身排便反射系統,會導致孩子形成對開塞露的依賴,對孩子的健康極為不利。

對了長期依賴開塞露刺激排便的孩子,當停用開塞露之後,可能會出現一個重建自身大便排便反射的過程,這個過程可能會導致孩子幾天都不解便的情況,當這們的情況出現時,這是孩子的修復過程,父母要給孩子時間,耐心等待,給孩子寬鬆的解便氛圍能夠幫助孩子儘快修復。

父母不要因為孩子大便節律的改變,給孩子吃中藥、吃大量水果和蔬菜,這不僅不能改變孩子肛欲期的發展進程,反而會讓孩子感覺自己的身體出現了“不健康的徵象”,對自己的身體產生負面意象,也對大便產生更大的心理壓力。

其實,只要孩子每天生活作息規律,排便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只要孩子的肛門正常,沒有被封閉,孩子就會自然排便。

原則六:平靜地應對孩子尿褲子

當孩子將大小便解在了褲子裡,平靜溫和地告訴孩子:“寶貝,這不是什麼問題,媽媽給你換上乾淨的褲子。”父母不要說無用的廢話,比如“記住下次要去衛生間”孩子已經知道要去衛生間大小便,但是他目前無法做到,父母不可以內心無比焦慮,孩子會讀透成人的心,知道父母內心不接納他此時的狀態。

很多父母在對待孩子大小便的問題上失去了接納孩子的本能,他們期望孩子能夠“正常大小便”,潛意識裡攀比孩子的能力,如果孩子尿褲子,父母會覺得自己沒面子,然後便對孩子施加壓力。這樣的父母愛的不是孩子,是他們自己的面子,這樣的父母就不能夠做到平靜地接納孩子的肛欲期。

原則七:不可以羞辱、恥笑、責罵、威脅和暴打孩子

“都這麼大還尿褲子!”“怎麼不知道去衛生間?”“你怎麼這麼笨!”“其他小朋友怎麼不像你



調皮的阿二


孩子出現憋尿憋大便的行為,就表示進入肛欲期了。肛欲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正常的生理現象。

肛欲期通常發生在2-3歲的小孩,在孩子學會自己脫褲子大小便後,出現孩子憋尿憋大便,將大便或小便解在褲子裡的行為,孩子在體會肛門和尿道括約肌收縮和放鬆的體驗,並從中獲得快感。有些孩子還會研究自己的排洩物。這個時期通常持續2-3個月,個別小孩半年。

孩子進入肛欲期,家長應該怎麼做?

我女兒2歲半時去了幼兒園,這時候她已經會自己去廁所大小便了。

有一天下午放學在家,本來玩的好好的,突然就安靜下來了,眼睛發紅想流淚,小臉皺成一團,站著不動,過一會又沒事了,接著玩。準備洗澡的時候,她說,媽媽我要站你後面。我說好呀。然後她站到我後面,抱住我,過一會大便拉在褲子裡了。

連續幾天,女兒都是這樣,有時候自己到一個角落悄悄的把大便拉到褲子裡。有時候,問她要不要拉便便,她每次都說不要。不理她的時候,就悄悄拉在褲子裡。於是我到網上查找原因,原來女兒到了肛欲期。

於是我就跟女兒的班主任就女兒的肛欲期進行了溝通。

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我們採取的措施都是這樣:

1、我們只是默默的關注她,不再問她要不要上廁所之類的,假裝看不見。

2、發現她有憋大便的表現,根據她的需要,想安靜就讓她安靜,不打擾她。她想站你後面時,就讓她站,想去某個角落就讓她去。總之,她想做什麼都允許,而且不問她原因。

3、把大便拉在褲子裡了,就及時幫她換褲子。

4、孩子每次拉完大便,不管拉在褲子裡還是廁所,都表揚她,“你很棒!便便是你拉出來的哦!”“你做的非常好,拉便便第一名!”我們每次都對她豎起拇指表揚,每次拉完大便,孩子都非常高興。

5、就孩子拉大便這件事,絕對不能罵她。儘量滿足她的要求。

然後不知不覺的,2個月不到,孩子就度過肛欲期了。肛欲期一過,白天孩子大小便都是自己去廁所,自己脫褲子拉了。

家長要對肛欲期有一定的瞭解,認識到這是正常的現象。對肛欲期的孩子,千萬不能打罵,嘲笑,否則會讓孩子感到緊張、害怕,會延長肛欲期的時間。





蝶舞飛寶寶


如何讓孩子順利渡過肛欲期,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是肛欲期。

肛欲期

如果把口欲期看成孩子成長的第一個階段那麼肛欲期就是孩子成長的第二個階段。肛欲期通常在孩子2-3歲,不過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有的孩子會晚一點。

肛欲期是孩子對自己身體的新發現,因為孩子進入肛欲期,他會開始嘗試著控制自己的大便,在學會控制肛門一鬆一收之間,孩子會體驗到對身體的控制,讓他們感受到快感自己對身體學會控制的自主感。


為了經常感覺到這種掌控的感覺,孩子就會出現憋尿或者憋臭臭的行為。

肛欲期孩子的表現

自主排便倒退

孩子進入肛欲期之後,父母突然發現孩子喜歡尿褲子或者開始拉到褲子上,但是很多孩子之前已經可以自主排便,突然間開始出現這樣的行為,因為孩子在學著掌控,只有憋著才能有掌控感,所以孩子會開始出現排便倒退的現象。

開始對屎尿屁感興趣

朋友家的孩子快三歲的時候每次拉完臭臭就要開始來圍觀臭臭,有一次甚至用手去摸,被媽媽發現,氣的要打孩子。

還有一個朋友家孩子是姥姥姥爺帶著,看他開始憋臭臭,姥姥趕緊拉下床讓拉臭臭,一看都拉到褲襠上了。趕緊換了褲子,收拾乾淨讓孩子自己去穿褲子。

這個時候朋友家孩子走一步站著拉一坨,拉完後哈哈大笑著跑來,姥姥跟在後面連追帶嗎,這個時候孩子不小心踩了一腳臭臭帶著跑的滿房子都是,孩子卻開心的不行。

進入肛欲期的孩子,開始對屎尿屁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甚至把屎尿屁當成一種玩具。

有的孩子責開始對自己的屁股感興趣,他們發現自己屁股上長了一個洞,非常好奇洞洞裡除了便便還有什麼。

開始偷偷摸摸的憋尿或者憋臭臭

我女兒2歲多的時候,突然間開始拉到褲子上,有時候看她在用力拉臭臭,可是就是不肯站起來或者去馬桶,大人一說就哭泣,甚至開始不拉了。

很多次看她躲在門後面,簾子後面表情凝重,有時候滿臉通紅,拉完了會告訴大人拉到褲子上了。

如果不瞭解孩子甚至氣的想動手打一頓。

不過作為家長千萬別生氣,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孩子是通過對掌控排便的感覺來掌控自己的身體,而她掌控的過程是在一點一點憋尿或者憋臭臭的過程中學到的。

對於孩子肛欲期父母要這樣做

首先,理解孩子,不要當眾責罵

孩子並不知道自己做的這件事有問題,這是她身體正常發育的過程,但是父母會認為這是不可理喻的,一旦發現孩子故意拉到褲子上,當眾開始指責或者罵孩子,這種行為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讓孩子的肛欲期延遲,本來了沒1-2個月,因為父母的責罵,內心越緊張越做不好,肛欲期遲遲過不去。

父母的做法,不要責怪,也不要說下次記住去廁所,唯一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換上乾淨的褲子,讓她心情繼續保持。

其次,不要強行干預孩子

我女兒兩歲多總是偷偷躲起來拉臭臭,每次看到她拉臭臭,我都會強行把她抱出來,這是人為打斷了孩子學習控制自己身體的過程。

孩子沒有學會的技能本能的會繼續學習,所以強行打斷去糾正孩子並不會改正。

第三,不要不停的提醒孩子

很多家長怕孩子尿褲子或者拉褲子,就會不停的問要不要上廁所,甚至強迫孩子上廁所,有時候孩子可能會排出一點點,家長就以為孩子就是不知道,要按點提醒,不停的提醒讓孩子不停的強制排便,孩子沒有學會掌控的能力,一旦離開大人去幼兒園,很容易出現尿褲子的現象。

孩子進入肛欲期,父母要給足尊重,不要焦慮,和孩子一起度過去,一定要知道這只是一個階段,很快就會過去。如果幹預過多,會適得其反。

第四,多看繪本引導孩子

大人講得再多,孩子未必能夠聽的明白,但是繪本上有簡單的圖案描述,就能讓孩子理解,而且繪本的作用在於潛移默化,可能當下沒有改變,但是影響卻是深遠的,過於某一天孩子會突然明白。

作為父母,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幫助孩子,引導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父母有十足的耐心,同理心,不要焦慮父母的情緒會影響孩子的狀態,所以父母要先調整好自己的狀態!


豌豆媽媽育兒


弗洛伊德說,孩子在0-6個月口欲期結束後,會進入肛欲期,這一時期的孩子,會有塗抹大便的衝動,孩子會通過糞便的保留和排便的過程獲得快感。


如何度過肛欲期?

一,進入肛欲期的寶寶,可能以前都會說拉臭臭,現在可能會將粑粑藏起來,然後拉到褲子裡。有的寶寶可能會用手去觸摸肛門等。

讓孩子自己決定排在哪裡,有的寶寶會故意排洩在褲子裡,有的寶寶會玩弄糞便,用手觸摸或者是拿東西翻動糞便,這個階段的孩子,對糞便充滿了好奇。

養育者可以在適當程度上滿足寶寶的好奇心,當孩子排洩在褲子裡時,不用指責寶寶。


二,肛欲期,養育者可以訓練寶寶進行有規律的排便,讓孩子感受到,排洩糞便時,父母是尊重TA的,是可以對父母產生影響的。

肛欲期發展是否順利,會影響孩子以後的人格發展。有人認為,強迫性人格也可以稱為肛欲型人格。有的人喜歡稱收藏,而收藏意味著獨自佔有,也被認為是肛欲期性格。


筍亦竹


肛欲期是心理學家佛洛依德所提出的心理發展週期之一,是幼兒繼口欲期之後的第二個心理發展區間。

通常認為幼兒在1~2歲的時候會進入肛欲期這個心理發展區間(注意我的用詞:通常),如果家長不重視引導,那麼就會和我一樣吃個悶虧,就個人經驗而言,修復的時間是引導時間的數百倍都不為過,下面分享一下個人的經歷,希望能提供幫助。


我們家與肛欲期的愛恨情仇

肛欲期,簡單來理解就是孩子把快感集中在了肛門以及性器官上,這兩個器官有一個共同的肌肉組織:括約肌。

所以,其實肛欲期就是孩子以能逐漸控制自己的括約肌進行排洩而產生情緒(包括滿足、不滿足、未完全滿足)的心理發展區間。

家長誤區:
許多家長認為控制排洩能有什麼好滿足的?就一人體正常功能。這就真的大錯特錯了。

對於1~2歲的孩子而言,他們能控制身體的某方面機能,就好像乞丐發現了金礦!這可是他僅有的幾個能控制的機能之一!

故而他們會不斷顯擺這個技能,所表現出來的就是有意識地排洩,這與之前無意識無法控制的排洩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我家兩個寶寶,大女兒是真的吃了不懂肛欲期的虧:

在她進入肛欲期的時候,她很喜歡說屎尿屁--讓人覺得她不文明,也喜歡憋尿憋屎--經常到憋不住了賴褲子上...

因為不理解她這種心理狀態,也就是不理解她的心理動機,所以對她進行了批評教育,特別是尿褲子這件事上,經常會被罵哭那種。

而事情並不是一個屎尿屁的問題,而是她形成了一定的肛欲期人格:固執、偏執。從性格行為上表現出來的,就是我們常說的“倔”,十頭牛都拉不回來那種,這就是所謂的“肛欲期人格”的一部分特徵。


提示:如何避免肛欲期的坑?

其實這種性格完全可以避免,到了我們家二寶的時候,我們清楚這個心理區間的特點,做好引導之後,兩姐弟一樣的家庭環境卻造就了兩個不同的性格,起碼弟弟完全不會有那種固執。(當然,影響性格的因素有很多,此處只挑了肛欲期影響最大的來說)

那麼我需要詳細解釋一下幾個事情:

1. 為什麼說“通常認為1~2歲”會進入肛欲期?

“通常”是指正常發展情況下,即孩子在0~1順利度過了口欲期時,會進入肛欲期心理發展區間,當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會有重疊區間。(簡單理解為從口欲期後期到肛欲期初期的過渡)

所以讓孩子順利在1~2歲進入肛欲期的前提,就是讓孩子順利度過口欲期,即在0~1歲時適當滿足孩子的口欲,這方面善用一些牙膠、做好斷奶緩衝,基本上問題不大。

另一個影響因素則是每個孩子的發展狀況不同,有的孩子可能會晚一些進入肛欲期,有些孩子可能會早一些,其理論實際和每個孩子的身高發展不同是一個意思。

2. 肛欲期的孩子會有什麼樣的表現?

進入肛欲期的孩子,通常會比較喜歡屎尿屁,包括語言和動作上(即憋屎憋尿或者是頻繁想上廁所),總之一切行為都與其括約肌控制有關。

有細心的家長就會發現,為什麼有的孩子喜歡憋,有的又喜歡多去廁所?這很大程度與孩子對周遭環境是否認可有關。

如果孩子認為周圍是安全的,他認可週邊的環境和人事物,那麼他就會傾向於排洩而不是憋;如果孩子不認同周邊環境,那麼他就會傾向於憋。

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很簡單:因為這份“黃金”對於孩子來說,就是極其珍貴的“寶藏”!

我沒開玩笑,我沒開玩笑,我沒開玩笑!

排洩物在我們看來很噁心,但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他身體的一部分,排出來等於“奉獻”!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一個處於肛欲期的孩子拒絕排洩,那麼折射出來的是父母(或其他親密監護者)的不認同、缺乏安全感。我女兒那會兒也是這樣的狀況,因為那時我的教育方式非常粗暴,甚至可以說是狂暴!

3. 怎麼讓孩子順利度過肛欲期?

肛欲期可以說只比口欲期稍難引導的一個層級,也只是難一點,但也是對很多父母的考驗。

為什麼要提到口欲期呢?因為口欲期父母基本沒有負面情緒,孩子只是拿到什麼都往嘴裡塞,不會給家長帶來太大的麻煩,也就不會有負面情緒存在;

但是到了肛欲期就不同了,最起碼經常會遇到孩子尿溼要換衣服的麻煩,這就給家長帶來了情緒,所以難點就是在處理這份情緒上。基本上,肛欲期能善待孩子的家長,往後教育孩子也是相對會比較溫和的--一個人只有一種做事習慣。

對待肛欲期的孩子,個人總結下來的口訣是:他還是個孩子,需要一點時間。

根據其表現,我們只需要謹記他只是個孩子,需要學習如何控制排洩,需要感到周圍的安全,需要從我們身上獲得安全感。

當他滿嘴屎尿屁的時候,我們可以嚴肅告訴他,這樣是不對的,但不至於責罵(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這是侮辱性的詞語),同樣也不要給他積極情緒甚至以此逗弄他,這就會讓他以此為榮。

我們只需要告訴他這個事物是錯誤的,並給他新的方式去表達,你可以問問他“寶寶是想拉臭臭了嗎?”

當他尿褲子的時候,我們對他的行為後果採取不以為然的態度,同時又給與他關心和指導:“你尿褲子了呀?嗯,我們洗洗換上新衣服,不然身上會臭臭,下次想拉臭臭了,要記得到你的小廁所去。”

總結起來處理的原則就是:忽視麻煩,指正錯誤,給與新的正確的方式。


一點額外準備:

肛欲期與排洩是分不開的,而很多家長就為了省麻煩,也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不管孩子是否有需要排洩,到點就給孩子把屎把尿,不拉還對孩子一頓埋怨教育,這是極其不對的行為。

如果真的想給孩子練習、以讓孩子更高效的掌握排洩,那麼你需要準備的就是一個兒童廁具,並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一般廁所為佳),接下來每一次孩子有排洩需求的時候,保持耐心教孩子到該廁具上進行如廁。


以上,是一位二胎寶爸關於孩子肛欲期的一點認知和實踐心得,如果你身邊有遇到同類問題的家長,歡迎轉發出去;如果在處理孩子肛欲期的問題有什麼疑問,也歡迎在評論區或者私信我進行討論;最後的最後,求個讚唄!


淅爸育兒記


小孩子都會有肛欲期,通常在1-3歲左右會出現。肛欲期的寶寶不再像以前一樣隨意大小便,他們會出於好奇,有意的控制大小便來感受肌肉的收縮感,所以很多寶寶會出現憋大小便的情況。

如何幫助寶寶度過肛欲期

肛欲期一般會持續兩個月左右,這期間,家長在訓練寶寶大小便時不能過於苛刻,否則寶寶會過於緊張,壓力大,從而干擾排便。

1.接受寶寶的行為

如果寶寶正處於肛欲期,家長不要因為其弄髒了褲子而責罵、批評孩子,要接受寶寶這一行為,及時給其換洗衣物,以平常心陪著寶寶一起度過這段時間,寶寶自然就會恢復了。

2.不要誤以為寶寶是便秘

有些家長覺得寶寶不拉大便是便秘,所以就企圖讓其吃藥來調理。寶寶處在肛欲期,會有意的不拉大便,並不是便秘,不需要吃藥緩解。

3.多些耐心,鼓勵寶寶

處在肛欲期的寶寶,一天會多次把褲子弄髒,家長很容易生氣。但不能因此數落孩子,責罰孩子,這會讓他們產生恐懼,更加害怕大小便。家長要多些耐心,多鼓勵孩子,慢慢地他們就會改變了。

肛欲期是寶寶成長的特殊時間,也是寶寶在聯繫大小便,家長們一定要靜下心來幫助寶寶度過,千萬不能埋怨孩子。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孕嬰幫幫媽


原則一:懂得孩子排便控制系統發展的規律

孩子的憋尿行為是進入肛欲期的典型表現,家長需要通過學習育兒的科學家知識,來理解孩子的行為。

原則二:接納和尊重孩子肛欲期的表現

父母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接納孩子肛欲期的大小便行為,不可以將孩子弄髒褲子作為家人的談資,更不可以當著孩子的面議論此事。

家庭成員對待孩子肛欲期表現的態度要一致,否則會給孩子帶來焦慮,導致這個階段的延長。

家長沒有接納孩子肛欲期的表現,對孩子發脾氣會導致孩子緊張不安。當孩子隨不了父母給他的壓力時,就會出現退縮的狀態,他希望回到小時候,那時候她尿褲子媽媽不會打罵他,這是孩子在尋求自我保護的方法。

原則三:不可以打斷孩子正在進行的憋尿或憋大便

當孩子正在進行憋便的過程時,父母不可以打斷孩子,這樣會破壞孩子正在尋找臨界點的過程;

父母不要對正在憋便的孩子說,“你看你已經憋不住了,快去洗手間啊!”

不可以將正在憋便的孩子直接抱進洗手間,或者強行按坐在馬桶上,這樣會破壞孩子正在進行的體驗;

有時候,孩子憋便的同時也在玩著玩具,即使成人多次提醒,孩子也不願意去洗手間,無論孩子在什麼狀態下憋便,都不要責怪和催促孩子。

原則四:不可以阻止孩子肛欲期的性體驗

一部分孩子在肛欲期通過憋尿體驗性感覺,一部分孩子通過憋大便體驗性感覺,這些都是肛欲期孩子的性發展過程,有些孩子長大後也會存在憋大便體驗性快感的行為,只要不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不影響到他人,這個行為是可以保持的。

原則五:不要將孩子大便節律的改變當成便秘進行治療

成人誇大了宿便的危害,將孩子當成了一個機器人,要求孩子每天準時準地大全,如果孩子有兩天不大全,很多成人就會給孩子使用開塞露,這樣的做法是不尊重孩子生命節律的行為。對孩子強行使用開塞露和肥皂條塞肛門,這種恐懼和痛苦會與孩子的大便緊緊聯繫在一起,讓孩子產生大全的恐懼和痛苦而抑制解便,最終導致真正的便秘。

長期給孩子使用開塞露排便,破壞了孩子大便的自身排便反射系統,會導致孩子形成對開塞露的依賴,對孩子的健康極為不利。

對了長期依賴開塞露刺激排便的孩子,當停用開塞露之後,可能會出現一個重建自身大便排便反射的過程,這個過程可能會導致孩子幾天都不解便的情況,當這們的情況出現時,這是孩子的修復過程,父母要給孩子時間,耐心等待,給孩子寬鬆的解便氛圍能夠幫助孩子儘快修復。

父母不要因為孩子大便節律的改變,給孩子吃中藥、吃大量水果和蔬菜,這不僅不能改變孩子肛欲期的發展進程,反而會讓孩子感覺自己的身體出現了“不健康的徵象”,對自己的身體產生負面意象,也對大便產生更大的心理壓力。

其實,只要孩子每天生活作息規律,排便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只要孩子的肛門正常,沒有被封閉,孩子就會自然排便。

原則六:平靜地應對孩子尿褲子

當孩子將大小便解在了褲子裡,平靜溫和地告訴孩子:“寶貝,這不是什麼問題,媽媽給你換上乾淨的褲子。”父母不要說無用的廢話,比如“記住下次要去衛生間”孩子已經知道要去衛生間大小便,但是他目前無法做到,父母不可以內心無比焦慮,孩子會讀透成人的心,知道父母內心不接納他此時的狀態。

很多父母在對待孩子大小便的問題上失去了接納孩子的本能,他們期望孩子能夠“正常大小便”,潛意識裡攀比孩子的能力,如果孩子尿褲子,父母會覺得自己沒面子,然後便對孩子施加壓力。這樣的父母愛的不是孩子,是他們自己的面子,這樣的父母就不能夠做到平靜地接納孩子的肛欲期。

原則七:不可以羞辱、恥笑、責罵、威脅和暴打孩子

“都這麼大還尿褲子!”“怎麼不知道去衛生間?”“你怎麼這麼笨!”“其他小朋友怎麼不像你尿褲子?”“你再尿褲子,媽媽就不喜歡你了。”“下次記住不尿褲子!”……這些話都不要說。

打罵和羞辱並不能夠改變孩子生命發展的本能,反而會讓孩子產生自貶心理,影響孩子人格中自尊的建立。

原則八: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

三歲以上的孩子,經常尿褲子,排除生理性疾病之外,很可能是缺乏父母的關愛。

原則九:父母要與老師積極溝通

當孩子出現肛欲期的表現後,父母要與幼兒園老師進行溝通,在老師的配合下,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個階段。

如果老師不能夠理解孩子這個過程,父母可以讓孩子暫時離開幼兒園,等肛欲期度過後,再進入幼兒園。

原則十:不要打攪孩子對排洩物的研究

當孩子原自己的排洩物進行研究時,父母不要打攪孩子。給孩子一個自由研究大小便的範圍,為孩子提供研究工具,之後清理。如果孩子的手上沾上了大小便,父母協助孩子洗乾淨就可以了,不要斥責孩子不講衛生,也要以骯髒羞等概念來訓斥孩子,可以溫和地告訴孩子,大小便中有細菌,如果不洗乾淨手上的大小便,會使身體生病。


濰水夜聽


自從寶寶出生以後,一直在成長,一直在發育,會不斷的學習到一些新技能,比如寶寶剛剛出生時,還不會憋尿憋便,但是當寶寶生長到1歲以後,我們會發現有些寶寶已經會出現對自己的大便小便感興趣,或者說控制自己的便意了,同時可能也會引起一些反應,那麼這些現象和反應,就是我們稱之為肛欲期而引起的了,那我們要如何知道自己的寶寶已經進入肛欲期,然後來正確對待這個階段的寶寶呢?肛欲期的表現,肛欲期一般發生在寶寶1~3歲這個年齡階段,進入肛欲期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寶寶會對自己的便意產生好奇,會刻意去憋大小便,然後就會出現排便不規律,甚至有些寶寶還會出現尿頻的現象,或者經常拉或尿在褲子裡面。

發生這些現象並不是說寶寶生病了,其實這是恰恰是說明我們的寶寶已經進入肛欲期了,肛欲期的寶寶會因為憋尿或者憋便時,尿道括約肌產生的收縮而來獲得快感,從而導致寶寶對自己的大小便產生興趣,甚至有些寶寶會去研究自己的便便。

當寶寶進入肛欲期時,我們大人會比較苦惱,會因為寶寶排便不規律,而且還會拉或尿在褲子裡面這些現象而煩心,然後常常會因為這些來打罵寶寶,其實這樣是錯誤的,當寶寶進入肛欲期後,我們大人要和寶寶一起對待這些現象,正確引導寶寶並且要和寶寶一起正視這些現象,來順利的度過肛欲期。

當寶寶進入肛欲期之後,我們要儘量講解給寶寶,該怎麼控制自己的便意,然後產生便意之後應該怎麼做,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感覺和現在,一一的解釋給寶寶聽,然後再來慢慢引導寶寶自己如廁,或者有便意時告知大人,就算寶寶沒能按我們的要求去做,我們也要平靜對待寶寶尿褲子或者拉便便,不能給寶寶產生心裡壓力。

當我們引導寶寶自己如廁,和講解給寶寶發生這些現象的原因後,如果寶寶還不能正確規律的如廁,那麼我們也不能因此而發脾氣,因為發脾氣會讓寶寶緊張,從而產生心裡壓力,然後就可能會導致寶寶的肛欲期延長。

肛欲期這段時間,我們的對待方式和態度可影響寶寶的人格和心裡發育,所以我們要知道肛欲期是寶寶正常生長髮育的一個現象,我們要從心裡來接受這個現象,來陪伴寶寶,和寶寶一起共同度過這個生長階段。


楊謐說


處在肛欲期的孩子還會表現為對自己的排洩物著迷,研究自己的排洩物。孩子天生就對世間的萬事萬物充滿了探索的慾望,對自己的排洩物也不例外。有的孩子在解便後,會用手去玩大便或小便。當孩子對自己的排洩物進行研究的時候,父母不要打攪孩子,可以告訴孩子不要將大小便到處塗抹,如果僅是孩子的手上沾上了大小便,父母協助孩子洗乾淨就可以了,不要斥責孩子不講衛生,也不要以“骯髒”“羞”等概念來訓斥孩子。可以溫和地告訴孩子,大小便中有細菌,如果不先洗乾淨手上的大小便,身體會得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