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玄武门之变大家都很清楚,若是李世民失败了会怎样?

上古风玉子


历史是由成功者书写的,李世民如果败了,后代的历史中他无非也是个乱臣贼子而已,唐朝的历史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毕竟趋势在那里放着。


爷死奴


要说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失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他是在李建成和李元吉毫无防备之下出手的,短平快加上稳准狠,胜算在握。

假如李世民是人算不如天算,真的还就失败了,唐朝没有“贞观之治”,李渊可能还要当一段时间的皇帝,而不出意外的话,李建成日后就继位。

两边谁失败,朝廷始终要有个皇帝,而且没有“贞观之治”也会有另外的盛世,李建成或者李元吉并非一无是处。

在李渊创建唐王朝的过程中找答案

李渊的祖父李虎是北周的开国功臣,追封唐国公。父亲李昞在隋朝任安州总管,袭封唐公。李渊由担任州刺史、郡太守到中央卫尉少卿,在任命他为军事重镇太原留守时,李渊觉得时机已到。617 年,他自太原起兵反隋,进长安称帝,建国号为唐。

当时有割据称雄的地主军阀武装,有风起云涌的隋末农民起义军,还有突厥的威胁。又有王漫天的一支人马,大概有数万人之多,自称历山飞,结营于太原之南,上党(今山西长治市上党区)、西河、京都因而道路断绝。

李渊亲自出战,大败“巧手攻城,勇于力战”的历山飞,收降数人。

  • 这段历史记录在《大唐创业起居注》的第一卷,从中可知李渊并非平庸之辈,接着往下看。

  • 父子同心时期:李渊父子进一步结交英豪,善待下士,收拢人心。当突厥攻太原时,据守险要,开门迎敌,智胜突厥。
  • 兄弟二人同心时期:有“兵向西河,大郎二郎在路”,这里大郎和二郎指的是,长子李建成和次子李世民。他们两人与士兵同甘共苦,身先士卒,而且军纪严明,所谓”民间近道果菜已上,非买不食,义士有窃取者,即遣求主为还债,亦不诘所窃之人“。全体人员上下齐心,势如破竹,顺利取得西河。
  • 李渊任命四子李元吉为太原郡守,他领兵入关,一路上礼敬年长者,救济穷困之人,选任贤能,清理狱讼(特别是冤案)。
  • 进军途中,忽报突厥乘虚犯太原,李建成和李世民坚决反对因此中途退兵,两人领兵驰骋战场,屡立战功,使李渊大军得以长驱直入长安。

小结:

李渊建立唐王朝,并非是李世民主要掌控,从他的出身以及官至什么位置,便可知当时的老大还是李渊。所以玄武门之变,假如李世民失败,唐王朝不会没有建树的,李渊既然敢想敢做,就不会太差。

唐代史书中大多只说李世民,或者要说李建成就基本是差评,可上面记载让人看到不一样的大郎。倘若他为皇帝,唐王朝想来不会败在李建成的手中,有这种认为“李建成当皇帝必会葬送了唐王朝”的人,很多呀。

李元吉也完全变了个人似的,那么记载这些内容的《大唐创业起居注》的人是谁呢?可信度多少?本书作者温大雅,随李渊起兵,自始至终都在李渊身边,所记多是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之事,可以说是第一手史料。

所以玄武门之变,若是李世民失败了,历史的年轮仍然会继续转动着,皇帝不同而已,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


果笑


选择玄武门这个地方来动手,李世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也想过万一失败怎么办。

玄武门位于长安太极宫的北部,是皇亲国戚和众臣们进入皇宫的必经之地。关于玄武门在当时的重要地位,陈寅恪先生曾有评论:“玄武门在唐代多次政变中均处于关键地位,谁能控制它,就容易在军事上处于优势,取得胜利,因此乃兵家必争之地。”

以李世民为首的秦王集团之所以选定在玄武门起事,一是因为这里是进出皇宫的要道,李建成和李元吉听诏入宫一定会从此经过,而且如果在玄武门设伏失败,还可以利用地利控制住唐高祖,为自己谋求一条后路。

换句话说,题主的问题如果真的出现。李世民还是有机会通过控制他爹李渊来反败为胜或拼个两败俱伤。

但最后的结果,依然会是李世民胜出。因为毕竟对他忠心的武将要比太子集团的多得多。

我们来回顾一下“玄武门之变”惊心动魄的过程吧:

在决定发动政变后,李世民首先派人收买了玄武门的守将常何,以此来保证日后在玄武门的设伏不会受到阻碍,加大政变成功的概率。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唐高祖召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入宫,准备着手调查他二人是否如秦王所说在后宫有淫乱之事。后世有人认为李世民举报太子和齐王淫秽后宫其实是“调虎离山之计”,将二人调离东宫。

在李建成和李元吉准备入宫之前,李世民已经带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张公谨、公孙武达、刘师立、杜君绰等人早早埋伏在了玄武门。

事实上,老天还是给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最后一个逃生的机会的,就在李世民等人在玄武门积极准备的时候,后宫的张婕妤似乎觉察到了异常状况,并派人告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说秦王府有异动,要他们多加防范。对于张婕妤传出的消息,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李元吉对这个消息非常重视,认为应该托病不要入朝,静观其变,并让东宫的军队做好准备,以防不测。但是李建成却认为皇宫“兵备已严,当与弟入参,自问消息”。

李建成有这样的想法也是情有可原,京师本来就是他的久居之地。他比李世民要熟悉得多。而且这里的守兵都是自己的人,他相信李世民不会敢在皇宫设伏,因此便放松了警惕。李建成未免太过自信,根本没想到玄武门的自己人早就被秦王集团策反了。

他和李元吉就这样一步步迈向死亡的深渊。

当天、毫无防备的李建成和李元吉像往常一样,骑着马从玄武门入宫。一行人走到临湖殿的时候,才感觉情况有些异常,立刻准备退回东宫,但为时已晚。李世民已经在此等候多时,见状便纵马而出,追了上去。

眼见李世民追了上来,骑着马的李元吉回过头来张弓就射,但此时他内心十分惊慌,根本不住神,所以几次都没能射中。而李世民则沉着冷静得多,他一箭就将李建成射下马来。这时,秦王府的伏兵尽出,李元吉寡不敌众,也在乱箭中摔下马来。

此时,因李建成当场毙命,玄武门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李世民的坐骑也受了惊吓。可能李世民在一箭射杀了自己的亲兄弟后一时间没有回过神来,所以身经百战,弓马娴熟的他没有控制好跨下的骏马。这匹受惊的马带着李世民跑进了树丛,随后一人一马都被困住不得脱身。李元吉见回转的机会来了,便赶紧跑上去,准备用弓弦勒死李世民。

就在这生死一线的关键时刻,尉迟敬德赶了过来,一箭将李元吉射死,解救了李世民,然后又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颅砍了下来。(这一年,李建成三十八岁,李元吉二十四岁。由于在政变中立下大功、在李世民被立为太子之后,尉迟敬德成为受恩赏最多的官员,得到了齐王府的所有珍宝。)

闻得太子在玄武门被杀,东宫的两千将士在薛万彻和冯立的率领下,马上拿起武器赶到了玄武门、准备反击。在激战的过程中,敬君弘与吕世衡被气势涵涵的东宫军队杀死。张公谨见一时抵挡不住,使下令将宫门关闭,以此来抵挡对方的猛烈进攻。

薛万彻等人见玄武门难以攻克,掉头准备去攻打秦王府,但当他们看到提着李建成和李元吉首级的尉迟敬德后,便知大势已去,随后便纷纷逃散了。

就在玄武门发生像案之时,完全不知情的唐高祖还在宫中和宰相们泛舟湖边,准备稍后审理太子等人后宫淫乱之事。当他看见身穿饱铠甲、手持长矛前来的尉迟敬德时大吃一惊,知道出了大事。

唐高祖问发生了什么事,尉迟敬德禀报说:“太子和齐王作乱犯上,秦王已经举兵诛之,现在特地派臣前来保护陛下的安全。”

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后,唐高祖是李世民最顾忌的人,他派尉迟敬德这样的武将前来,表面上是为了保护唐高祖的安全,其实是一不做二不休,索性逼宫篡位。

高祖听后,便问此时在旁边的裴寂和陈叔达等人:“联不曾想会发生今天这样的事情,现在该如何事好?”

陈叔达和萧瑀就说:“太子和元吉本是无义之人,又无功于天下。他们嫉妒秦王的公德,共为奸谋。如今秦王已经将他们除去,更是天下归心。陛下如果立他为太子,将国事交与他就无事了。”

见朝中大臣都已经倒向了李世民,高祖终于明白局面已经不是自己能够控制的了。只好言不由衷地地表示同意:“善,此吾之夙心也。”

说实在,高祖如今就秦王这一个嫡子了,而且兵权在握,大臣们知道李世民迟早是要做皇帝的,谁愿意去反对他呢?在封建社会,与其说大臣忠于皇帝,还不如说忠于自己的饭碗!

李建成的失败,是他的性格与自信不匹配的自然结果。李世民即使在玄武门没有杀掉他,在李世民挟持高祖后,李建成一样活不了。

所以说,玄武门之变,基本上不存在如果……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73055185558737454"} --}

知行史话


李世民如果失败了,李建成当上了皇帝,那么历史肯定会被改写。首先,李世民会被挂上乱臣贼子的名号,第一个被杀死,也就后续没有所谓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也可能不复存在,武则天之流也可能不会独霸朝权。而此后的唐朝皇位继承权也应当是嫡长子继承制,不会有安乐公主造次,宦官之流作祟。其次,李世民光辉历史被掩盖之后,李建成虽然没有具有李世民那么强的威信和实力,但是也是一个当皇帝的人才之选,手下也有很多能臣武将,如果当上了皇帝,也绝不是一个昏君,可能不会,也或许可以开辟另一个太平盛世。

李建成如果论不足的话,最大的地方是少了皇帝的不怒自威的一股霸气。李世民登上皇位不久,突厥几乎冲破了唐朝的屏障,眼看唐朝不保,李世民单枪匹马便跑去与突厥谈判,这股胆魄和气场不是什么人都有的,李世民敢做,如果是李建成呢?唐朝覆灭或许不会,或许做得更好,但是最大的可能性是解决不了突厥这个难题。






木头陪伴


大家好,我是“辽宁有历史”,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所谓的“玄武门之变”,说的是公元626年发生的一件兄弟自相残杀的事件。公元626年七月二日清晨,在玄武门,唐高祖李渊的第二个儿子李世民,为争夺皇位,杀掉了太子,也就是他的哥哥李建成,还有他的四弟李元吉,以及二者的儿子。“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继承皇位,他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太宗。

 

那么,回到题主的这个问题:如果李世民失败了,会怎样呢?

 

第一,李世民的家人可能会遭到清算。政变之惨烈有时候超出我们的想象,就像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后,他们的家人被株连一样,如果李世民失败了,其家人也会面临这样的横祸。  

第二,唐朝会有不一样的发展。虽然说李世民通过政变这种不是很光彩的方式夺得了皇位,但就能力、胸怀、韬略等各方面来讲,他是一位称职且堪称优秀的帝王,因此才会有“贞观之治”等后续的盛世。如果李世民失败了,李建成会当上皇帝,虽然他的个人能力也比较强,但仅仅从“玄武门之变”这个事件而言,他就不及李世民具有警惕心,以及前瞻性。所以说,他当上皇帝唐朝发展的会怎样,不是很好预测。当然,历史也不允许假设。





辽宁有历史


玄武门之变的过程其实很惊险,当时李世民在和李建成的斗争中并不占绝对上风,在玄武门之变中,李元吉用弓弦差点把他勒死,幸亏尉迟恭及时赶到救了他。

假设历史上李世民真的失败,那么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和李元吉控制了局势,李世民和他的手下被杀的杀,抓的抓。李渊发布圣旨,昭告天下,给李世民定个擅自谋反的帽子后,和秦王府相关的人被一网打尽。李建成坐稳了太子的位置。

当李渊去世之后,李建成继承帝位。由于李建成在唐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也有不俗的表现,因此可以想像他的统治不一定会输给贞观之治,并且有魏征,李世積,褚遂良等名臣辅佐,李建成可能也会成为一代明君。

后面的事情就比较难于预料,例如是否会有武则天,是否会有三女乱唐,这些就不一定会发生了。但是历史的大趋势是一定的,不会因为某一个人而改变,朝代更替,盛极而衰,这是历史的规律,因此,若干年后,大一统的唐王朝必然重新陷入分裂中,再由新的王朝来取代。


莫冬宝


李世民失败了毫无疑问,被李元吉和李建成当场杀掉。

李建成一直把李世民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一旦有机会毫不犹豫的杀掉他这个弟弟,因为他这个弟弟李世民可了不的,文武双全,有勇有谋,唐朝的江山百分之八十是李世民打下来的。

后来被称之为千古一帝,可见李世民当时多厉害!能把瓦岗寨的人都收复了,全是顶级人才,都心甘情愿的为李世民卖命,所以李世民失败的几率为零!




顺达机械CEO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以前就有准备,首先,玄武门的守将常河被收买策反,又对秦王府的精干将领都有安排,接应、阻敌非常周全。李世民在行动之前可能跟带领过的外地部将都有书信联系,以备失败后策应。作为心思缜密的李世民,成功与失败两方面都有预备方案,以防突发事件留后路。

秦王所让人举报太子和齐王在后宫有淫乱之事,是这次行动的一部分。首先要把太子和齐王调离各自的宫府,还不能让他们有怀疑之心,以有应变之策。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唐高祖招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入宫,调查两人是否如秦王所说在后宫有淫乱之事。秦王府开始行动,李世民的带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张公谨,公孙武武过、刘师立、杜君卓等人已早埋伏在玄武门。

皇帝后宫的嫔妃张婕妤似乎觉察到了异动,派人告诉太子李建成,李建成约李元吉过来商量应对情况。李元吉觉察事情可能有变,寻思着皇宫有危机存在,让太子托病不入朝,静观其变后再做打算。太子自以为是太自信,认为皇宫戒备森严,守备宫门的将领都是自己人,他对宫廷情况比较熟悉,没有什么好害怕的,要和兄弟一同入朝,了解调查事情的原由。

其实太子一点不知道,所谓的自己人早已经被李世民策反了,便放松了警惕,和兄弟李元吉骑马直入玄武门,到临湖殿时觉察情况有异常,想要退回东宫,后来被李世民和尉迟敬德把两人射杀。

玄武门事件李世民是胜利了,他也松了一口气,假如太子和李元吉有防备带上各自的防备兵马一同前往,玄武门的战争就不可预知哪方胜利。再退一步,就像李元吉劝李建成托病不上朝做实不出宫,这次李世民的所有准备会功亏一篑亏,就没有办法再实施下去。

这件事情如果泄露出去被唐高祖得知,一定会偏向太子,李世民更不好收场,有可能会危及到自己的生命,“判乱谋反之罪”秦王府一干人等都会受到牵连,会被处决。李世民的盛唐治世“贞观之治”就不会存在,再不出意外李建成顺利继承皇位,唐朝的历史又是另一个场景。

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敬德拿着兵器,穿着盔甲能够直接上朝,李渊和众大臣看到朝堂上已惊乱。或许当日李建成和李元吉没有上朝,李世民带着众将直接逼迫父皇李渊改立太子或让父皇禅位,这样的胜算有多大还不可预知。

总之,不管怎么说,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已经成功,李渊就剩一个儿子,迟早会让李世民坐上皇位,大臣们也不会反对李世民做皇帝,因为李世民的功绩在哪放着,实力又是最雄厚的,大臣们不会自讨不自在。李元吉和李建成的后代全部不在了,就没有人威胁到李世民的皇权。

假如李世民会失败,只能是后人的一种猜想和茶余饭后的说资,历史是不会改变真实存在。


五六居河西


在历史上的所有政变中玄武门之变每个人都不陌生,可以这么说没有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的胜利就没有李世民的登台,也就没有了贞观之治,至于之后的李世民一脉在皇位上的演绎也就成了镜花水月。

玄武门之变的结果我们也都知道以李世民的胜利,李建成、李元吉的身死而告终,在假设李世民失败之前我们首先得知道李建成、李元吉失败后的具体结局,这才能合理的推测出李世民失败的结局。

玄武门之变中,李建成被李世民射杀,李元吉被尉迟恭击杀,俩人死后事情还没完李世民深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道理,对于二人的几个儿子李世民也一并处死,更过分的是李世民对于李元吉的妻子杨氏也没放过,直接收入后宫。

同理李建成、李元吉若是再玄武门之变中胜利,李世民和他的孩子也逃不脱这样的下场,至于李世民妃子是否会被收入后宫,就得看李建成的选择了。

不过这一且只是后人穿凿附会的假设,历史之所以被称为历史就在于往事已经发生,不会因后人的意愿而更改,在历史上李世民确实取得了玄武门之变的胜利,如此才有接下来的历史历史发展。


历史这点儿小细节


大家好,我是诗涵果果。

毛爷爷有首诗:唐宗汉武,略显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的唐宗就是唐朝的第二任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君臣联手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也让唐朝被世人所知!

在隋末的时候,隋炀帝屡次大兴水利工程,民间怨声载道,百姓苦不堪言。在国内民生凋敝的情况下,三征高句丽,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导致国内盗匪横生,隋朝的封疆大吏纷纷自立,醉生梦死于江南行宫的杨广成了最大的败家子。在自立的大臣里,太原镇守李渊迅速整合了山西的军事力量,并且得到了门阀世家的支持,向长安进发,古有得长安者得天下的说法,李渊的目的就是占领关中,八百里秦川足以成为李渊争夺天下的基石。

主人公李建成和李世民为大唐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随着李渊登基,作为长子的李建成被确定为太子,慢慢从军中脱离,更多的时间用来跟随李渊学习治国之道,李世民则成了军队的实际掌控者,继续在战场上夺取军功。其实在李世民和李建成小的时候,李渊的老婆窦皇后还在世,一家人也是兄友弟恭,其乐融融,到了李渊当了皇帝,窦皇后撒手人寰,失去了最后一个亲情纽带的两人为了帝位最终反目成仇!

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并且最终成功杀死李建成,逼迫李渊禅位,如果玄武门之变失败了,李世民会怎么样呢?且听小果慢慢将来:

一,史书对李建成的评价

史书记载李建成仁厚,直率,很有才能。首先李建成出色的军事才能并不弱于李世民,经他组织的西河,霍邑,潼关以及长安之战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绝不是李世民所描述的昏庸无能。其次,李建成成为太子后,更是协助李渊处理国家重要政事,在李渊外出的时候,李建成代为监国,并且推出了很多利国利民的政策,如租庸调,为大唐建国初期的政举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李世民的野心

作为常年领兵在外的皇子,手中握有大量兵权,更有文臣猛将跟随,随着战功的显赫以及对权力的渴望,李世民在心里会时常拿自己和兄长李建成比较。但是小果认为,李世民野心增长的罪魁祸首就是李渊。初尝大宝权力的李渊年龄已经老了,正值年华的李建成以及跟随李建成的大臣们肯定希望李建成可以更快的接受皇位,李渊又怎么会轻易放手呢?位于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明争暗斗,可以登上皇帝宝座的李渊一定看在眼里,李世民就是李渊为李建成寻找的对手。只是最后,李渊也没有想到李世民心黑手辣到会发动兵变,彻底失去了掌控!

三,如果李世民兵败,会怎么样呢?

这个纯属臆想,根据史书对李建成的记载,小果大胆设想,如果李世民没有逃脱李渊的掌控,即使玄武门兵变失败,作为仁厚的大哥,李建成说不得会在李渊的劝说下放李世民一条生路,终生囚禁在皇宫。

总结:李世民作为贞观之治的缔造者,为大唐百姓带来了丰收和希望,是历史上排的上号的皇帝。但是腹黑的李二杀死兄长,逼迫父亲禅位,霸占大嫂的丑陋行为即使他自己拼命掩盖,历史真相依然在某一天真相大白在人世间!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