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秀才、举人、进士在古代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

闲人黄飞鸿


秀才相当于参加中考获得高中生入学资格,举人就是高考获得本科入学资格和身份。

进士是公务员考试已经上岸了,这个道理很简单。

秀才各地是不少的,举人、进士就稀罕的多。考中举人之后全家人就可以不用交政府的赋税,享有很多好处了,是体制内的人了,中了进士那就不得了了,可以当大官。


多云sky


秀才、举人、进士,如果把秀才比做211本科,那么举人、进士相当于那类学校什么学历?

秀才、举人、进士,在古代是所谓的“功名”,与今天的学历没有可比性。不需要类比。假如把今天的中学、大学、研究生分成三个档次,与古代的三个档次似乎可以对应,但实际情况差别很大。

明史载, 秀才一个县二十左右,政府月供米六斗。举人以上,都有供给。与今天比起来,这差不多相当于准公务员的待遇了。举人考中进士可以做官,少数举人也可以为官,比如历史上有名的海瑞,左宗棠等,都是举人出身。

如果非要把古代这种功名与今天类比一下,举人相当于今天参加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取得报名资格的人。进士相当于,被中央国家机关录取为公务员的人。进士的人数实际上比这要少。一般三年一次科举。取中大约三百人左右。平均一年一百人。

考中进士的人,就可以当官了。他们与今天考上普通公务员是不一样的。他们所当的官是所谓的“朝廷命官”,也就是中央组织部管理的干部。在今天,只有副省(部级)才有资格。

还有一点不同是,今天如果你是一个自然科学方面的博士,可是在古代,你可能连个秀才都不是。因为考试不考。只考四书五经。

总之,古代的功名,与今天的学历没有可比性。不必拿来比较。


七月流火140400643


科举考试自开创以来,就是大多数底层人员的一条出路,寒门子弟要想做官就必须通过科举考试,以至于很多人年少就苦读,寒窗十余年,只为一举中的功成名就,那么秀才、举人、进士在古代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呢?


秀才——如今的高中生

秀才是科举考试的第一道关卡,成了秀才就说明你已经真正走上了科举之路。而这秀才也不是你读了书就能称为秀才,秀才也是需要考的,在成为秀才之前还有两轮考试。最初开始学习的时候,称作生童,也就相当于如今的小学生,生童平时学习四书五经,等学的差不多了就参加“小升初考试”也就是县试和府试,考中了之后就成了童生,相当于如今的初中生。童生 继续学习,学成之后参加院试,院试通过之后变成了大家所熟知的秀才,相当于如今的高中生。古代经常称呼秀才为穷酸秀才,让我们都觉得秀才没本事,但其实能成为秀才也是经过了精心选拔的。


成了“高中生”的秀才,在古代也是有不少的,但是秀才并不能做官,要想入仕还得继续考,就像现在高中生也是一大堆,要想有出路就得考大学。

举人——如今的高中生

要想成为举人,秀才们需要到各省城参加乡试,也就是相当于如今的“高考”,一般在秋季举行,考过了便可称为举人。举人第一名被称作解元,唐伯虎就是解元。乡试三年举办一次,倒是更像如今的高考,“高中生们”苦学三年,就是为了参加这一次“高考”成为举人。但是古代成为举人要比如今考大学难得多,古代乡试,每次全国只录取一千多个举人,每个省的指标名额都不同,要考上举人是很难的,成为解元就更难了。


进士——如今的博士

中举之后,就可以入仕为官,但是大多数就是一些县级的小官,就算这样也算是熬出头了,只要入了仕途,不愁没有出路。在这部分举人之中,不乏一些志愿高远者,他们会选择继续考,再往上考就是贡士,要到京城参加全国性的会试,考中了便是贡士,相当于如今的研究生,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结束之后,贡士们要参加殿试,一般参加殿试的人都能成为进士,几乎没有落第的情况,这些人由皇帝亲自考核,目的就是优中选优,选出前三甲,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成为进士的人都被称作天子门生,相当于如今的博士,这些人会被留在中央朝廷做官,部分会被外调做官。


古代的科举考试是很有难度的,有的书生一生都搭在了这上面,最后也可能只是个秀才或者举人。当然也有一些才能高超的人连中三元,“连中三元”指的就是乡试、会试、殿试中全都取得第一名,这样的人是极少数的,例如,整个明朝年间,也就两三个人能做到如此。

当然古代的学历和如今是不能作比较的,毕竟那时的举人就可以做一个县令了,如今的大学生还只是个学生,别说做官了,就是找个不错的工作都很难。


小姐姐讲史


秀才、举人、进士在古代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

提到高考,不禁让人想起了古代中国的官员选拔制度“科举制度”。

在现今社会,高考是我们上大学必经历的一件大事,换句话说高考不仅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还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古代也是一样,也有选拔人才的制度,就是科举制度。

对于古人来说,能参加科举考试就是特别光荣的事。只要参加科举通过层层选拔,那就是鱼跃龙门。

那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秀才、举人、进士相比现在大致是什么学历。

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为四个等级,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1)在没通过院试前这部分读书人称“童生”“童子”。考中称“生员”“也就是“秀才”。

(2)乡试是每三年考一次,只有通过院试的秀才,才有资格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诺是考过则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比如唐伯虎:

(3)通过上面的流程图我们知道要想参加会试那肯定都是乡试的基础上来开展的。会试是乡试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官衙考试,考中后称“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4)殿试是皇帝亲自主持考试,考中就叫进士。毫不意外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殿试分三甲。也就是我们通常在电视剧里常听到的进士及第。第一名为状元,二名为榜眼,三名为探花。

(殿试)

当今高考制度

学前教育——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大学四年 (大专三年)

从以上科举制度和当今的高考制度来看,我们知道高考只是选拔人才进入大学一种考试制度而已,就算是高考状元的身份就是大学生。

而参加科举考上了进士状元,可以说你的人生就要开挂了。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不限学历就可以参加的,只要你认识字就可以。

在古代读书不是人人都可以书读的,大部分穷人的孩子是不能读书的,读书也只是权势的人家才有的读,他们会花钱请科举落第的秀才或者童生来担任老师,想一下当今社会不是至少也是大专生才可任教小学教育,那么这里的“童生”就好比一个学历为大专的人而秀才也至少是现在的本科学历。

在古代如果考中秀才,那么还会有一些政治权利。他们见到一些官员可以不用下跪的,甚至免役、免交公粮、免刑等等,这些都是现在的高考学生没有的。如《武林外传》中的吕秀才。

考中秀才是不能当官的,只有考中举人才有机会做官,而且是能做一个地方的小县令、县丞等,相当于现在的副处级。

和现代的官职来说举人就相当于是考上清华北大的一样,举人可以享受国家补贴的津贴。但是很少有举人可以做大官。



进士,也被称为天子门生。他们多数会被留在京城,留在皇帝的身边,有幸进入翰林院的,那就是专门为皇帝服务的,并且升迁的机会很多,更有机会可入阁拜相。

据资料显示,从公元1645--1905年科举考试,清政府一共录取26849名进士。

其中顺治三年录取449名进士,是为人数最多的;人数最少是在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录取了83名进士。

那么在清朝长达268年的历史上,清政府共举行了112次殿试,总的才录取26849人,那么就是平均一次才录取200多名进士。所以只要考上进士就相当于考上正处级干部一样,和博士导师差不多。

歪眼小史工作室


刚日读史


秀才、举人、进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可以说很难有非常准确的界定。科举制度是隋炀帝杨广改进推广,并逐渐形成了国家招贤纳士的手段之一。要弄清楚秀才、举人、进士和现在的学历对比,需要先弄清楚科举制度。



古代科举制度和我们现在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有些相似。古代的学历晋升是县、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通过私塾或者自通、甚至只要识字的,都可以参加县、府试,通过了县、府试可以参加院试,通过院试的被称为秀才,秀才可以参加乡试,通过乡试的被称为举人,举人可以参加会试,通过会试的被称为贡士,贡试可以参加殿试,而通过殿试的,被称为进士。



其实这个制度在明清时才形成,从隋炀帝用科举制取代之前的九品中正制开始,到清末慈禧废除,科举制一共实行了1300多年。在这1300多年里,科举制经过了很多的改进,这些改进里有利有弊。比如明清时期时,科举制逐渐僵化,形成了八股文取士的局面。武则天、唐玄宗、宋神宗等人对科举制度都做出过贡献,殿试就是由武则天开创的,她还开了武举。



秀才其实在各个时期代表的含义并不一样,隋文帝曾经用考试制度选拔优秀人才,通过考试的仅10人。唐朝初期,秀才是最高等级,每年仅一、二人能中,宋朝基本延续唐朝的科举制度。到了明清时期,秀才才成为我们现在所认知的“秀才”,即通过了院试的童生。秀才是进入士大夫阶层的最低门坎,成为秀才就代表了有“功名”在身。秀才已经具备一些特权,比如见知县不跪、知县不能随意对其用刑、有公事可以直接找知县,免除差役、徭役等。



举人则具备了当官的资格,但不一定能当上官。举人可以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被录取的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贡士参加殿试,录取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如果连续中了解元、会元、状元,则被称为连中三元。

如果中了进士,则意味着国家直接安排工作,发放工资。明朝神宗时期,形成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进士发榜时用黄纸书写,称为黄甲,也称金榜,金榜题名就是指中了进士。



根据以上来看,秀才、举人、进士和现在基本没有完全对应的学历,因为他本身就不是一个学历称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可以算作一个功名的称呼。以现在来看,就算是考上了清华北大,也存在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也就没有饭碗可言了。若硬要对应,个人认为,秀才可以对应大学,举人对应硕士,进士对应博士。


远银观史


很多人喜欢拿古代科举跟如今教育比较,其实二者除了都是考试,并无多少相似之处。

古代科举是公务员考试,现代高考是学历教育,两者根本不同。不过,既然有人喜欢,作者就以清代为例,大体分析一下。

童生,高中学历

清代规定,读书人想参加科举入仕,必须先考童生,考上童生才能进一步考秀才,不能跨过童生,直接考秀才。

童生不分年龄大小,如果考不上秀才,只能一直当童生,考到白头连个秀才都考不上的也不乏其人,这种人被称为“老童生”。

童生相当于高中学历,没有高中学历就不能考大学。同理,不是童生,就不能考秀才。

秀才,大学本科

清代规定,读书人考上秀才后,才能进入各级官办学校,成为全日制在校生,故秀才又称“生员”。秀才必须经过严格学习、考核,才能参加乡试,考取举人。这就好比大学本科毕业生,必须取得大学本科班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才能参加考研,考取硕士研究生。

清代官办学校有府学、州学、县学等。府学相当于985高校,州学相当于211高校,县学相当于普通高校,虽然有重点非重点之分,但毕业后都是大学本科学历。

秀才相当于大学本科,没有本科学历就不能考研。同理,不是秀才,就不能考举人。

举人,硕士研究生

秀才参加各省组织的乡试后,合格者即为举人。秀才不是功名,举人却是功名,意味着可以入仕做官,只是举人即便做官,也只能从最底层做起,还要等待出现职位空缺,参加吏部铨选后才能补缺,所以大多数举人都要进一步参加会试,考取进士。

举人相当于硕士研究生,没有硕士学位就不能攻读博士。同理,不是举人,就不能考进士。

进士,博士研究生

举人参加礼部组织的会试后,合格者即为进士。进士是最高级的功名,就好比博士是最高级的学位,一旦考中进士基本上前途无忧,只要不犯大错误,都能按部就班,逐级升迁。很多读书人穷尽一生,都无法考取进士,最终只得以举人出身入仕,处处遭人歧视。

进士相当于博士研究生,已经是最高级的学位,无法向上再考了。

至于大家津津乐道的殿试,实际只是进士的排名考试,状元、榜样、探花并不比进士更高一级,而是进士头甲中的前三名,本质上还是进士。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秀才相当于985、211大学研究生。有前途没前途看个人命好命坏。

举人相当于清华北大博士生。举人当官可以做县丞,副处,清华北大博士中央选调生可以做副处。

进士一般选派即县令(正处),可谓一步登天,从寒门学子一下成为统治者。状元榜眼探🌸那更是人生高压电。现在没有什么学历可比。

科举考试有多难?看看就蛋疼。范进从帅哥一直考到老年才中秀才(51岁进秀才,古人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啊),54岁中举人。你想想科举考试有多难?

考什么?明,清朝就考四书五经。就如范进,那是年年补习,届届重考,从少年帅哥考到白发老年,才中的秀才举人。那些新生应届生如何跟这些油锅里十八滚的人玩文章?

现代人想想,真是情何以堪!


穷人喝茅台


开篇给结论:没有可比性

  在我初中那年,老师告诉我们说“你们就相当于古代的秀才了”,那时候我们还真的是信以为真、沾沾自喜,现在想来,自己好可爱。


科举与学历不可类比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搞清楚“科举”是什么?

  科举,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看到了吗?人家古代读书人的考试是为了当官的,咱的考试是为了当社畜!那么现在能“当官”的考试是什么?当然是公务员考试,你不把“国考”拉进来,就完全没有可比性了。


秀才≈博士,学历对比结束

  既然是回答问题,怎么也得强行对比一下,个人认为在80年代,大专生可相当于秀才,现在得博士才能对标吧,我们从三个方面去对比。


  • 学业:古代的读书人只有一个“专业”,那就是“应试”(读圣贤书),作为秀才,基本已经完成了应试所需的知识学习,接下来就是专注备考。现在的博士算是最高的学历,勉强和秀才相提并论吧。
  • 数量:物以稀为贵,珍稀程度往往也能换算成能力,根据数据统计,清代每年的秀才录取人数占总人口的1/15000,目前每年博士录取数量占人口的1/20000,二者也是差不太多的。
  • 待遇:古代秀才已经不用纳粮缴税了,可以免费去县里办的学校深造,见了官员可以不跪拜,属于特权阶层,今天的博士是没有什么特权的。


  这样的对比,不委屈博士吧?

  不过秀才也有混的惨的,比如破落户吕轻侯。


举人≈科员,学历不够,国考来凑

  中了秀才的下一步,就是考“举人”,这一但中了举,那对于很多人来说,可以算是改变命运了,一个省每三年才录取一、两百名举人,中举之后,省里会派专人上门报喜,以后就有人管你叫“老爷”了,地方的豪强也会来巴结你,出钱出力帮你去京城赶考,就算你不去赶考,也已经迈入官僚体系了,保守点能混个县丞、主簿这样的八、九品小官,现在的高学历小科员混个半辈子,也可能成为“县处级”干部。

  为什么范进疯了?因为中举比中大乐透实惠多了。


得来不易的“功名”

  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古代的科举考试晋级方式,看一看获取一点“功名”有多难。


  • 童生:普通书生每年要到参加考试,分别是县试、府试、院试,考过前两场则为“童生”,别看名称中带个“童”字,很多人考到五六十岁还没中。


  • 秀才:童生考过了院试即称为“秀才”,秀才选拔三年两次,考中后每年还要“岁试”,成绩退步要受惩处。
  • 举人:秀才每三年可赴省城参加一次“乡试”,由省学政主持,考试成绩名列前茅者录为“举人”,每个省只录取百人左右,竞争空前惨烈,“乡试”的第一句称为“解元”。
  • 贡士:通过乡试的举人,可于次年参加由礼部主持的“会试”,考试地点在京城贡院,考中者称为“贡士”,“会试”的第一名称为“会员”。
  • 进士:通过“会试”的贡士,可参加由皇帝亲自出题和主持的“殿试”,通过了“殿试”的考生即被称为“进士”,是皇帝名义上的学生(天子门生),“殿试”的前三甲就是我们熟悉的状元、榜眼、探花了。 



  古代科举与现代教育概念、目的、程序都不尽相同,所以无法简单套用对比,我们不仿结合上文来自我衡量一下,以自己的成绩,在古代能够取得什么样的“功名”呢?


学霸历史了解一下


秀才、举人、进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这里有两个比较维度。

首先,看含金量。所谓含金量,说白那就是通过率。

众所周知,物以稀为贵,任何东西,多了就不值钱,这个道理大家都懂的,尤其是选拔性考试,如果大家都能通过,那还有什么含金量可言呢?

下面,我们来看看古代秀才、举人、进士的通过率。以明清时期为例。

通常说,在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三年一次,如果加上恩科之类,就算是两年一次好了。

那么,每县的秀才录取名额是多少呢?

通常情况下,这与这个县的人口、赋税和历年考试情况有关,尤其前两者是主要衡量指标。大体而言,每县的名额在15人左右,大县可能超过20,小县可能不满10名。

现在问题来了,即使平均一下,并且放宽一点,无非是每县一年录取10名。

换言之,加入把你放到古代的科举考试,就意味着你只有在全县(市或区)高考中取得前十名的,才有可能中秀才。

如此以来,就可以看出秀才的含金量了吧。就此而言,古代的秀才最起码也是985甚至清华北大之选。

相比而言,秀才还算是容易的。举人就难了。

想考举人,必须先有秀才功名,然后全省的秀才一起参加乡试,通常每次录取两三百人。录取名额主要根据各省情况而定,如江浙大省超过三百,贵州之类的就一百多甚至不满百。

试想,每次参加乡试的秀才少则三四千人,多则八九千甚至上万人,从中录取两三百人,这个有多难,这个录取率显然是低于5%的。

而且有一点,秀才是可以捐纳,可以有荫生等渠道,但举人,除非罕有的皇帝特赐,只能通过乡试的渠道。难啊!所以举人的含金量十分之高。

至于进士,因为全国的举人数量有限,所以相对还容易些(容易些是以前面的苦战与残酷淘汰为代价),通常说,每次三四千或四五千举人入京会试,能录取个两三百进士。

从这个角度而言,现在的大学士硕士生博士生之类,论含金量是远远不能和古代的秀才举人进士相提并论的。

当然,从学识的维度来看,这个也比较容易比较。

大体而言,古代的秀才相当于现在中国古典文史哲的硕士水平,能考中,基本就代表硕士毕业了。

举人则相当于中国古典文史哲的博士水平,大体已经是学问到家了。进士则相当于中国古典文史哲的教授水平,大体如此吧!

实际上也没有比这个更合适的比较了。


坑爹史册


前言:古代秀才、举人、进士是对参加科举考试不同阶段的中试者的称呼,不同于今日社会的学历教育,自然与现代社会的学历无法类比。

要想了解清楚秀才、举人、进士的含金量,有必要一起了解一下古代读书人的进阶之

古代科举考试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

院试,考中者为“秀才”

参加考试的人统称为童生,你可不要以为来考试的都是小孩子,其实也有七八十岁的童生,称为老童生,考试范围是州县,在这个考试中合格的人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秀才”。

考上秀才有哪些特权?成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从此就摆脱了平民的身份,比如,“免税权”,不用再交税;“徭役豁免权”,不用再去为朝廷干体力活;见到知县时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等等。

乡试,考中者为“举人”

你可千万别误会,这个所谓乡试不是指乡里的考试,而是省一级的统考,三年一考,一般在八月,在这一级别考试中过关的人就叫“举人”。

这个举人可不得了,是有资格做官的,但是不可以直接做官,要等到有官位空缺时,才可以补录。

乡考第一名称为“解元”。这就是平时我们熟悉的连中三元里的第一元。

会试,考中者为“贡生”

会试是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因此又称为“春闱”,只有获得举人资格才能参加,参加考试的都是各省的精英,朝廷会在其中挑选三百人左右。考中者,被称为“贡生”,而不是我们常说的“进士”。

会试第一名,称为“会元”。这是连中三元里的第二元。

要想当进士,你还要经过最后一关。

殿试,中第者为“进士”

通过会试的精英们面对的最后一道考验就是殿试。

在这场考试中,考官是皇帝,考题主要是策问,考生们在战战兢兢的答完问题后,退出大殿等待自己的命运。

皇帝及大臣根据考生的表现,划分档次,共有三甲,一甲只有三个人,叫进士及第,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叫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赐同进士出身。

同时,皇帝钦点第一名,称为“状元”。这是连中三元里的第三元。

我们常说,连中三元,就是身兼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称号于一身。

这是真正的超高难度,必须保证全省考第一,全国考第一,皇帝面前考是第一。


自隋唐开始科举至清末废除,获得这一荣誉的只有十三个人,分别是唐朝两人,宋朝六人,金一人,元一人,明二人,清两人。这些人实在是值得我们崇拜的。

科举考试历经一千五百年,期间王朝几经更替,然科举考试雷打不动,使孔子的“学而优则仕”由理想变成现实,培养了大批官吏,其中不乏青史留名的人物,如范仲淹、王守二、曾国藩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